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奏一语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把时间的跨度划分为可以能被人感觉到的段落。”它主要靠长短强弱形成声音组合,是关于乐音运动的时态,即乐音的运动速度、创段、强弱。这样,节奏的概念就关系到拍子、重音与速度。
节奏、旋律与和声是构成音乐的三个基本因素,它们是一件事物的三个方面,相互结合,不可分割。不过,由于旋律与和声都要依附于或借助于节奏,并且不能离开节奏而存在。所以说,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也就是说,只有有节奏的音乐,不存在没有节奏的音乐。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在音乐中起到核心作用,是音乐的中心环节。
音乐作为时间性的艺术,是在时空运动之中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时起时落、时长时短、时强时弱,形成多种多样的节奏形态,并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进化而不断变化出新。
十六世纪前后,大部分西方音乐的节奏是基于生意模式和拍节构成的;而在三个多世纪前,音乐的时间组合是采用定量音符,再早则是使用所谓的节奏程式。所有这些体系,都或多或少建立在拍子是有规律的反复观念上。
另一方面,大多数亚洲国家的音乐并不是采用重音有规律的反复组合方式,音的长度也无须计量,这种体系可称为自由节奏,在西方音乐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近似的例子,总的说,他们是倾向于日常生活的语言,而不是诗歌的韵律。
节奏是音乐在时间关系方面的组合,有如下几个方式:1.自由节奏,如在东方的一些音乐形成中。2.伸缩性节奏,如素歌,它的每个音都被当作具有相近的长度。3.定量节奏,无论是11——12世纪的节奏程式,还是13——16世纪的三和三音时值的体系均采用这种方式。4.牌子节奏,即轻重拍节奏,十六世纪以后所使用的方式。
节奏是音乐中显示出来的因素,事实上先人们最早在音乐上所反映出来的形式,就是节奏。是人类的劳动创造了节奏,歌声依附于节奏,伴奏及和声则是在人类有智慧以后才产生的。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状态之中,没有绝对的静止。万物既然都是运动着的,那就必然存在着节奏。所以说,节奏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只不过它在音乐中表现得最丰富明显而已。人们往往把音乐上所有的“节奏”语跟“节拍”语互相混杂,其实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节拍是基于一定单位时间的牌子的倍数和分析所组成的,它意味着有强音、弱音、序列的周期循环。而节奏则是含意更广泛,具有根本性的时间运动的秩序,故而也被称为“律动”。节拍类别是有限的,本质是自由的、变化的,如果把它看成是节奏的全部,那是一种误解,也就是说:节拍是恒定的,节奏是灵活的;节拍是均分的,节奏是变异的。把两者混为一谈,难免会由此而推导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节奏与牌子不同,节奏是总时间组织,节拍是强弱拍的有规律的重复。节拍只是节奏的一种表达方式简单的节拍可构成复杂而多样的节奏。音乐作品中,不同的节奏体现不同的情绪,表现多样化的音乐风格。鲜明而规范的节奏可以使旋律起到充分表达音乐思想、神化音乐现象的作用;反之混乱而不明的节奏,必然导致旋律的抽象化,失去音乐的表现力和弦动感。
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象不同形象:2/4拍是节奏结构一强一弱,可以和好地表达人行走时的步……如4/4拍的节奏想象结构是强、弱、次强、弱,可表象为其他四足动物行走动态;付点节奏,可表象人的跳跃或其他动物的奔驰。
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普遍性的,有特殊性的怎么处理呢?以下就几个常见的问题谈谈本人的体会。
生活中,我发现缺乏节奏感的学生,常常表现在不能很好地感受节奏的律动规律,当他们弹奏一首曲子或演唱一首歌曲时,常会产生忽快忽慢的想象,也就是常说的“赶”或“拖”,对于复杂一些的节奏就更难掌握了,这就要对他们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初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不会均等地数拍子的现象,如果四个音符后接一个全音符,学生在数拍子时,第一小节一般都会数得很准确,而在学生数第三节时则往往会越数越快,这是因为学生只知道一、二、三、四,而并没有意识各小节中的音符不论多少个,他们的拍子加起来都是均等的,只是凭直观感觉“四分音符有四个、全音符只有一个”,所以会数快些;还有一个原因则很可能是学生认为一小节里只有一个全音符,好观察,数起来方便,因此可以顺口说出,而顾不上节奏了。这种情况容易纠正,只要学生演奏或弹奏时,教师伴奏或敲击出均等拍子来衬托,或教师示范弹奏时,学生在一旁以手拍掌,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条件的,也可有小铃、沙锤之类的东西敲击拍子来体会。
有的孩子赶拍子,如果有节拍器的话,借助于它,也是一种极好的解决方法,最初练习时可多打分拍,熟练后可转入练习合拍子,甚至于一小节打一下拍子,以便掌握正确的律动规律。
实践中我还发现,上台演出,不论是沙龙式的还是正式的,对学生提高节奏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帮助,有条件的话,给他们录音,然后刻录成光盘,每人发一张。当他们以平静的心态去观察自己的演出时,音准、姿势及节奏的好坏在自己的眼前暴露无遗,这对他们的触动将是深刻、难忘的。
节奏的训练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利用身体的动作做摇摆、拍手、舞蹈、走路,去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节奏律动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节奏、旋律与和声是构成音乐的三个基本因素,它们是一件事物的三个方面,相互结合,不可分割。不过,由于旋律与和声都要依附于或借助于节奏,并且不能离开节奏而存在。所以说,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也就是说,只有有节奏的音乐,不存在没有节奏的音乐。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在音乐中起到核心作用,是音乐的中心环节。
音乐作为时间性的艺术,是在时空运动之中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时起时落、时长时短、时强时弱,形成多种多样的节奏形态,并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进化而不断变化出新。
十六世纪前后,大部分西方音乐的节奏是基于生意模式和拍节构成的;而在三个多世纪前,音乐的时间组合是采用定量音符,再早则是使用所谓的节奏程式。所有这些体系,都或多或少建立在拍子是有规律的反复观念上。
另一方面,大多数亚洲国家的音乐并不是采用重音有规律的反复组合方式,音的长度也无须计量,这种体系可称为自由节奏,在西方音乐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近似的例子,总的说,他们是倾向于日常生活的语言,而不是诗歌的韵律。
节奏是音乐在时间关系方面的组合,有如下几个方式:1.自由节奏,如在东方的一些音乐形成中。2.伸缩性节奏,如素歌,它的每个音都被当作具有相近的长度。3.定量节奏,无论是11——12世纪的节奏程式,还是13——16世纪的三和三音时值的体系均采用这种方式。4.牌子节奏,即轻重拍节奏,十六世纪以后所使用的方式。
节奏是音乐中显示出来的因素,事实上先人们最早在音乐上所反映出来的形式,就是节奏。是人类的劳动创造了节奏,歌声依附于节奏,伴奏及和声则是在人类有智慧以后才产生的。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状态之中,没有绝对的静止。万物既然都是运动着的,那就必然存在着节奏。所以说,节奏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只不过它在音乐中表现得最丰富明显而已。人们往往把音乐上所有的“节奏”语跟“节拍”语互相混杂,其实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节拍是基于一定单位时间的牌子的倍数和分析所组成的,它意味着有强音、弱音、序列的周期循环。而节奏则是含意更广泛,具有根本性的时间运动的秩序,故而也被称为“律动”。节拍类别是有限的,本质是自由的、变化的,如果把它看成是节奏的全部,那是一种误解,也就是说:节拍是恒定的,节奏是灵活的;节拍是均分的,节奏是变异的。把两者混为一谈,难免会由此而推导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节奏与牌子不同,节奏是总时间组织,节拍是强弱拍的有规律的重复。节拍只是节奏的一种表达方式简单的节拍可构成复杂而多样的节奏。音乐作品中,不同的节奏体现不同的情绪,表现多样化的音乐风格。鲜明而规范的节奏可以使旋律起到充分表达音乐思想、神化音乐现象的作用;反之混乱而不明的节奏,必然导致旋律的抽象化,失去音乐的表现力和弦动感。
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象不同形象:2/4拍是节奏结构一强一弱,可以和好地表达人行走时的步……如4/4拍的节奏想象结构是强、弱、次强、弱,可表象为其他四足动物行走动态;付点节奏,可表象人的跳跃或其他动物的奔驰。
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普遍性的,有特殊性的怎么处理呢?以下就几个常见的问题谈谈本人的体会。
生活中,我发现缺乏节奏感的学生,常常表现在不能很好地感受节奏的律动规律,当他们弹奏一首曲子或演唱一首歌曲时,常会产生忽快忽慢的想象,也就是常说的“赶”或“拖”,对于复杂一些的节奏就更难掌握了,这就要对他们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初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不会均等地数拍子的现象,如果四个音符后接一个全音符,学生在数拍子时,第一小节一般都会数得很准确,而在学生数第三节时则往往会越数越快,这是因为学生只知道一、二、三、四,而并没有意识各小节中的音符不论多少个,他们的拍子加起来都是均等的,只是凭直观感觉“四分音符有四个、全音符只有一个”,所以会数快些;还有一个原因则很可能是学生认为一小节里只有一个全音符,好观察,数起来方便,因此可以顺口说出,而顾不上节奏了。这种情况容易纠正,只要学生演奏或弹奏时,教师伴奏或敲击出均等拍子来衬托,或教师示范弹奏时,学生在一旁以手拍掌,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条件的,也可有小铃、沙锤之类的东西敲击拍子来体会。
有的孩子赶拍子,如果有节拍器的话,借助于它,也是一种极好的解决方法,最初练习时可多打分拍,熟练后可转入练习合拍子,甚至于一小节打一下拍子,以便掌握正确的律动规律。
实践中我还发现,上台演出,不论是沙龙式的还是正式的,对学生提高节奏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帮助,有条件的话,给他们录音,然后刻录成光盘,每人发一张。当他们以平静的心态去观察自己的演出时,音准、姿势及节奏的好坏在自己的眼前暴露无遗,这对他们的触动将是深刻、难忘的。
节奏的训练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利用身体的动作做摇摆、拍手、舞蹈、走路,去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节奏律动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