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丁春华考到武隆国土房管局。
“去了一个好单位啊。”亲友们羡慕不已。
一开始,丁春华也很自得。
可工作刚开展,丁春华就发现“现实很骨感”。
“群众的需求五花八门,让人疲于应付。”丁春华说。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武隆国土房管局的服务力量显得捉襟见肘。
“群众的需要就是改革的方向。”在这一思想引领下,一种用互联网思维服务民生的机制在武隆国土房管局逐渐成型。
“四重网格化”管理——植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联网思维,认识到人民群众即是“服务网”的终端,也是“服务网”的起点,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网”
“6月1日晚将有暴雨。”
2016年6月1日,当武隆国土房管局地环站副站长刘胜看到这则天气预报时,心里不由得一紧。
武隆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丘陵、山壑。
近年来,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武隆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可也正因为如此,武隆地质灾害隐患很多。
“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平,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刘胜说。
而且,地质隐患点相当分散,不利于监控,更不利于第一时间处置。
“所以,仅仅依靠我们有限的工作人员,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刘胜说。
因此,每到春夏多雨时节,刘胜几乎未睡过踏实觉。
不过这次,刘胜紧张归紧张,却并不担心。因为,此时已不只是“刘胜们”自己在战斗——如果说以前只是他们一个点在防治地质灾害的话,现在则是有了一张地质灾害防护网。
2015年10月,武隆在全市率先建成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并建成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化”管理机制。
“服务为了群众,服务更要依靠群众”,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党员、群众被发动起来,成为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
由于离“战场”最近,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发出警情。在地质灾害面前,信息跑得越快,离危险也就越远。
6月2日凌晨2点,江口镇群防群测人员余江波在防灾群里发出险情信息:“下街地灾隐患点多处出现泥石流,街道已被淹没,还有两间房屋处于危险之中。”
不一会,各地险情陆续被汇总到应急指挥中心。
与此同时,防灾“服务网”上的其他节点陆续被激活:驻守地质队员,根据险情信息,就近指导当地群众展开自救;地环站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制订救灾方案,按需派出救灾队伍。
由于险情发现及时,处置也周密及时,江口镇危险区内的51户286人全部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
打破“信息孤岛”——把分割存储的电子化政务信息互联互通、互相分享、整合利用,提供完整、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2016年8月10日,武隆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内,前来办理各种房产业务的人们排成了长队。
以往,看着这一长队,丁春华就会头大。
近年来,随着群众产权意识的增强,城镇的房屋产权、农村的土地确权等业务呈直线上升趋势。
丁春华几乎每天都忙得忘了饭点,可就这样,还是收到不少投诉。并不是丁春华不努力,而是很多时候他也无能为力。
之前,由于政务信息数据被分割存储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办理房产事务要跑多个部门、多个地方才能办完。
痛点,也正是改革的突破口。
2016年6月,武隆率先在全市完成不动产登记机构改革,撤销房地产管理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中心”。
这项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以前的“信息孤岛”现象。
房产抵押、房产证办理、商品房登记、司法查封、土地初始登记、二手房交易、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证等事务都在同一地点办理,每项业务都有一个对应窗口。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登记的房产信息,完全实现电子化管理,并把各部门的房产信息集中在一处,查询后马上就可办理相关业务。
“请问,我的房产证丢了,上面的所有信息我都忘记了,怎么办呢?”
放在以前,面对服务对象的类似询问,丁春华会很头疼。不过现在,他却能够轻松应对。
通过身份证信息,丁春华很快查到服务对象登记过的房产证信息,告知其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然后很快就能为服务对象补办新的房产证。
打破信息孤岛后,武隆国土房管局让群众享受到清新、高效的服务。
夯实服务根基——针对信息盲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补齐、补强,努力健全资源状况“一览无余”、资源家底“心中有数”的高效管理机制
2016年8月的一天,武隆国土房管局办事大厅。
“我的房屋快要塌了,我想申请危房改造。”巷口镇村民冯霞向国土房管局申请危房改造。
按规定,申请危房改造的村民,其房屋所处位置及大小都要经过专业人员测量,才能办理相关业务。
然而,由于人手少,工作人员常常无法及时开展测量工作,导致产生信息盲点。
事实上,这种信息盲点并不少见。
“扫除这些信息盲点,是更快更好服务群众的前提。”武隆国土房管局悄然打响了一场针对信息盲点的“战役”。
2016年8月,武隆国土房管局启动“一张图”的前期工作,着手清理各项土地资源管理数据、图件。
“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后,逐一录入系统,辖区每一处土地和房屋资源的信息都能在这张图上看到。”“一张图”建设的工作人员姜波说。
2016年10月,“一张图”工程建库工作启动。
“未来的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工作将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监管’以及‘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运行体系。”姜波边说边点开模拟图演示,“点开一处房屋,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小、属几级危房等信息就会一一呈现出来。”
这就实现了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的网络化运行,形成网上双向互动式的国土资源公众信息服务体系。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缩短各种审批工作的办事流程,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也为我们更好地服务群众夯实了根基。”姜波说。
“去了一个好单位啊。”亲友们羡慕不已。
一开始,丁春华也很自得。
可工作刚开展,丁春华就发现“现实很骨感”。
“群众的需求五花八门,让人疲于应付。”丁春华说。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武隆国土房管局的服务力量显得捉襟见肘。
“群众的需要就是改革的方向。”在这一思想引领下,一种用互联网思维服务民生的机制在武隆国土房管局逐渐成型。
“四重网格化”管理——植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联网思维,认识到人民群众即是“服务网”的终端,也是“服务网”的起点,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网”
“6月1日晚将有暴雨。”
2016年6月1日,当武隆国土房管局地环站副站长刘胜看到这则天气预报时,心里不由得一紧。
武隆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丘陵、山壑。
近年来,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武隆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可也正因为如此,武隆地质灾害隐患很多。
“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平,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刘胜说。
而且,地质隐患点相当分散,不利于监控,更不利于第一时间处置。
“所以,仅仅依靠我们有限的工作人员,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刘胜说。
因此,每到春夏多雨时节,刘胜几乎未睡过踏实觉。
不过这次,刘胜紧张归紧张,却并不担心。因为,此时已不只是“刘胜们”自己在战斗——如果说以前只是他们一个点在防治地质灾害的话,现在则是有了一张地质灾害防护网。
2015年10月,武隆在全市率先建成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并建成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化”管理机制。
“服务为了群众,服务更要依靠群众”,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党员、群众被发动起来,成为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
由于离“战场”最近,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发出警情。在地质灾害面前,信息跑得越快,离危险也就越远。
6月2日凌晨2点,江口镇群防群测人员余江波在防灾群里发出险情信息:“下街地灾隐患点多处出现泥石流,街道已被淹没,还有两间房屋处于危险之中。”
不一会,各地险情陆续被汇总到应急指挥中心。
与此同时,防灾“服务网”上的其他节点陆续被激活:驻守地质队员,根据险情信息,就近指导当地群众展开自救;地环站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制订救灾方案,按需派出救灾队伍。
由于险情发现及时,处置也周密及时,江口镇危险区内的51户286人全部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
打破“信息孤岛”——把分割存储的电子化政务信息互联互通、互相分享、整合利用,提供完整、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2016年8月10日,武隆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内,前来办理各种房产业务的人们排成了长队。
以往,看着这一长队,丁春华就会头大。
近年来,随着群众产权意识的增强,城镇的房屋产权、农村的土地确权等业务呈直线上升趋势。
丁春华几乎每天都忙得忘了饭点,可就这样,还是收到不少投诉。并不是丁春华不努力,而是很多时候他也无能为力。
之前,由于政务信息数据被分割存储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办理房产事务要跑多个部门、多个地方才能办完。
痛点,也正是改革的突破口。
2016年6月,武隆率先在全市完成不动产登记机构改革,撤销房地产管理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中心”。
这项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以前的“信息孤岛”现象。
房产抵押、房产证办理、商品房登记、司法查封、土地初始登记、二手房交易、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证等事务都在同一地点办理,每项业务都有一个对应窗口。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登记的房产信息,完全实现电子化管理,并把各部门的房产信息集中在一处,查询后马上就可办理相关业务。
“请问,我的房产证丢了,上面的所有信息我都忘记了,怎么办呢?”
放在以前,面对服务对象的类似询问,丁春华会很头疼。不过现在,他却能够轻松应对。
通过身份证信息,丁春华很快查到服务对象登记过的房产证信息,告知其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然后很快就能为服务对象补办新的房产证。
打破信息孤岛后,武隆国土房管局让群众享受到清新、高效的服务。
夯实服务根基——针对信息盲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补齐、补强,努力健全资源状况“一览无余”、资源家底“心中有数”的高效管理机制
2016年8月的一天,武隆国土房管局办事大厅。
“我的房屋快要塌了,我想申请危房改造。”巷口镇村民冯霞向国土房管局申请危房改造。
按规定,申请危房改造的村民,其房屋所处位置及大小都要经过专业人员测量,才能办理相关业务。
然而,由于人手少,工作人员常常无法及时开展测量工作,导致产生信息盲点。
事实上,这种信息盲点并不少见。
“扫除这些信息盲点,是更快更好服务群众的前提。”武隆国土房管局悄然打响了一场针对信息盲点的“战役”。
2016年8月,武隆国土房管局启动“一张图”的前期工作,着手清理各项土地资源管理数据、图件。
“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后,逐一录入系统,辖区每一处土地和房屋资源的信息都能在这张图上看到。”“一张图”建设的工作人员姜波说。
2016年10月,“一张图”工程建库工作启动。
“未来的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工作将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监管’以及‘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运行体系。”姜波边说边点开模拟图演示,“点开一处房屋,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小、属几级危房等信息就会一一呈现出来。”
这就实现了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的网络化运行,形成网上双向互动式的国土资源公众信息服务体系。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缩短各种审批工作的办事流程,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也为我们更好地服务群众夯实了根基。”姜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