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新时期背景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共识,突出高质量发展成为区域建设的新目标,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增强百姓幸福感与获得感已成为当前区域协同发展工作的新主线。推进成都与资阳同城化,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又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强成都都市圈极核的先手棋与重要抓手。文章以成都—资阳同城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背景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共识,突出高质量发展成为区域建设的新目标,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增强百姓幸福感与获得感已成为当前区域协同发展工作的新主线。推进成都与资阳同城化,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又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强成都都市圈极核的先手棋与重要抓手。文章以成都—资阳同城化规划为例,积极探索新时期同城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国家其他城市同城化规划或区域协同规划工作的开展
其他文献
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空间治理策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流域尺度下的城市空间治理已成为区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分析城市空间治理的困境,结合广州市碧道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依托天然河涌水系推动城市空间治理,通过水陆联动、部门协同,全面统筹流域国土空间自然资源,构建多层次的流域空间网络,拓展流域空间市场化治理模式,实现流域尺度的城市空间综合治理,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工作提供
经济循环的方向对于区域经济布局具有巨大影响,在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率先崛起,西部内陆地区则长期处于产业体系的边缘。"双循环"新格局的提出,代表着经济形态要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逐步转向以内需型经济为主,西部内陆地区在国内经济循环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文章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经济循环方式的改变与西部内陆地区面临的机遇,认为西部内陆地区要融入"双循环
文章在剖析滨水融合相关理论、梳理城水空间发展演进历程和轴线空间选择重点转变的基础上,构建从宏观纵向系统统筹到中微观横向渗透联系的拥江融合框架与路径,并结合成都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的规划实践,提出"治水—筑景—塑业—立城—聚人"的纵向融合体系、构建以"无界公园"为核心的横向融合模式,为沿江城市轴线的打造与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研究提供更为清晰的脉络。
从产权角度看,控规实施的本质是对地块土地发展权的配置,旨在限定土地发展权的外部性效应—地块开发行为影响城市公共利益且无须补偿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认为,控规实施作为一种政府干预手段,难以有效限制土地发展权外部性效应,为产权要素流动设置了阻碍,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土地使用者—社会整体的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函数分析框架,利用此框架对土地发展权外部性效应影响控规实施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品质提升阶段,城市发展正在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面向城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城市更新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通过阐述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的内涵,强调城市更新应该尊重城市作为生命体的特征,并从以发展治理优化城市结构、以人本治理响应群众需求、以精准治理实现"对症下药"和以持续治理保障落地实施4个方面展开工作。文章以成都市"中优"区域为例,剖析该区域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提高城市治理的能力、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城市规划的相关机制也在进行相应的转型。传统的规划师制度实行以指标约束为主的规划管理方法,难以应对当下城市高速度发展所带来的复杂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高要求、高标准。文章在分析国内各类规划师制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吸纳国外规划师制度的实践经验,研究规划师制度的影响作用及构建思路,指出我国建设城市总规划师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在生态修复和保护中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文章以《临沂经开区新旧动能转换东部生态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分析规划区域的区位、用地、交通和景观风貌等现状基础上,明确其总体定位,提出"转换动能—优化分区—强化交通—完善设施—保护生态—把控重点"的规划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和规划动态维护的主要依据。文章对我国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进行梳理,借鉴国内外空间类规划实施评估经验,在此基础上,明确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目的,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3+5+6"框架体系,即3个环节、5个维度和六大内容板块,进而提出实施评估体系中的四大关键点和方法创新,并将该实施评估体系应用到湖南省湘潭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
文章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契机,提出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彰显"多规融合"、突出全域全要素的规划管理、体现"全过程"规划、强化基础研究与规划方案的衔接及形成"基础+特色"的编制内容,并结合成都市青白江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践,探索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方法和技术难点,以期为其他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讨论,不能只停留在思路、理念、原则和价值观等认知层面,应进一步深入到具体方法和方法论层面。如何通过规划的"贴身陪伴"实现规划"接地气"是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普遍展开的市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面临的共同挑战。文章遵循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基本框架,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规划"贴身陪伴"厦门近30年的实践案例为认知源泉和讨论支撑,采用"认知前提—具体方法系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