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报名:
从今年8月开始,四川面向全球统筹公选9名副厅级干部和24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之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超过了历届公选,也是我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敏感的干部选拔上又一次大胆的尝试。
8月5日,四川启动2011年统筹公选24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并分别在四川人事考试网、四川日报、新华网、腾讯网等主流媒体上刊登公选信息,诚邀社会各界有实力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前来竞争。249个职位中,有3个面向海内外、34个面向全国、111个面向全省、101个面向各市(州)或援州干部人才公开选拔。
8月19日,省委组织部公选办又启动统筹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面向全省公开选拔9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其中省级部门(单位)职位4个,省属高校职位5个。
打破区域限制 克服“山头”意识
省委组织部公选办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全球性选才”,“变少数人中选人”为“多数人中选人”,变“小视野选才”为“大视野选才”,目的是打破干部竞选上的区域限制,根除“本土选官”的传统思想,克服“山头意识”。
机关干部李某认为,这样的选拔能避免“公选”变成少部分人的竞争、内部人的竞争与缺乏竞争力的人的竞争,确保“公选”姓“公”。同时,四川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公选采取测试与考察相结合的“3+3”模式进行,即“综合素质测试、领导能力测试、结构化面试”+“履历评价、德才评价、实绩评价”。这一模式,明确了是按岗位的需要来选人,不是按人的需要来选岗位,实实在在招贤,明明白白选人,为那些综合能力很强而又没有任何“关系背景”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机会。
记者注意到,面向全球“高调”招贤纳士,也是四川发出的一个信号:让海内外的一流人才参与四川的建设管理,将各大城市一流的管理模式、理念灌输到四川建设中。
英雄不问出处
此次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不仅允许非公有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公选,而且明确国内博士、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外硕士以上留学回国人员,有相应工作经历或相关管理经验的都可以参与公选。这种做法,打破了干部选任上的身份限制,消除了体制内循环的做法,既折射出四川在干部选拔中的“不拘一格”,有利于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充分体现出对一流人才的渴望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阔胸怀。
两个公选公告一经发布,立即引来各方关注。各大媒体、网络相继转载公选信息,广大网友纷纷发帖、跟帖,热评我省公选。《四川在线》网友赵飞说,这次县(处)级干部全球选拔,确实是干部选任的一种新的探索。越是范围广泛、置于众目之下,越能体现“阳光”,结果更加值得期待!《凯迪社区—原创评论》网友称,在公务员等同于“香馍馍”的现在,四川拿出249个县处级职位公选,无疑需要很大的气魄……四川打出这样一张“公平、公开、公正”的牌,无形中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四川。
9个“副厅”职位,初审合格的170人中有156人通过资格复审。考生来自各行各业,涉及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多数既有丰富的机关工作经历,又有基层实践经验的积累,不少人还有多个领导岗位实践锻炼经历。
“学历高、素质好、年纪轻,是此次公选副厅级干部的一大鲜明特点。”省公选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六成以上的考生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占到了20%以上。而从年龄结构看,这次考生主要以“65后”为主,其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1976年出生的考生。
统筹公选县(处)级干部也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前来角逐。报名工作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报名人数达到4782人,2235人通过资格审查,符合职位要求,开考职位共172个,开考比例达69%。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是凉山州招商局副局长职位,报考比例达到了89:1。
人才集聚 优中选优
从学历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大量涌现。在4782名报考人员中,以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体,占81%。其中,来自清华、北大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23人,58名“海归”人才主要来自日本东京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德国不莱梅大学、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等30多所世界知名院校。
地域分布上,省外考生有较大增幅。此次公选突出打破地域限制,省外考生人数达到了833人,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报名人员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民族成分涵盖了藏族、羌族、彝族等17个少数民族。
在报名考生的身份上,体制内外各占“半壁江山”。据统计,体制内报考人员占到总数的52.7%,体制外报考人员比重为47.3%,报考人数“平分秋色”。既有来自国家部委和央企的考生,也有来自基层一线、生产一线的考生,其中来自县乡基层的有1041人,进一步鲜明了崇尚实干、重视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
在年龄结构上,年轻化趋势更加明显。报名考生年龄以31岁—40岁为主体,考生平均年龄为36.7岁。
公选范围越是广泛,越是置于众目之下,越能体现“阳光”。但是,光有公开透明显然不够,如何把最适合岗位的优秀人才选出来?考试将如何进行?让我们身临选拔现场,实地踏访。
从今年8月开始,四川面向全球统筹公选9名副厅级干部和24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之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超过了历届公选,也是我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敏感的干部选拔上又一次大胆的尝试。
8月5日,四川启动2011年统筹公选24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并分别在四川人事考试网、四川日报、新华网、腾讯网等主流媒体上刊登公选信息,诚邀社会各界有实力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前来竞争。249个职位中,有3个面向海内外、34个面向全国、111个面向全省、101个面向各市(州)或援州干部人才公开选拔。
8月19日,省委组织部公选办又启动统筹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面向全省公开选拔9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其中省级部门(单位)职位4个,省属高校职位5个。
打破区域限制 克服“山头”意识
省委组织部公选办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全球性选才”,“变少数人中选人”为“多数人中选人”,变“小视野选才”为“大视野选才”,目的是打破干部竞选上的区域限制,根除“本土选官”的传统思想,克服“山头意识”。
机关干部李某认为,这样的选拔能避免“公选”变成少部分人的竞争、内部人的竞争与缺乏竞争力的人的竞争,确保“公选”姓“公”。同时,四川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公选采取测试与考察相结合的“3+3”模式进行,即“综合素质测试、领导能力测试、结构化面试”+“履历评价、德才评价、实绩评价”。这一模式,明确了是按岗位的需要来选人,不是按人的需要来选岗位,实实在在招贤,明明白白选人,为那些综合能力很强而又没有任何“关系背景”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机会。
记者注意到,面向全球“高调”招贤纳士,也是四川发出的一个信号:让海内外的一流人才参与四川的建设管理,将各大城市一流的管理模式、理念灌输到四川建设中。
英雄不问出处
此次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不仅允许非公有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公选,而且明确国内博士、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外硕士以上留学回国人员,有相应工作经历或相关管理经验的都可以参与公选。这种做法,打破了干部选任上的身份限制,消除了体制内循环的做法,既折射出四川在干部选拔中的“不拘一格”,有利于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充分体现出对一流人才的渴望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阔胸怀。
两个公选公告一经发布,立即引来各方关注。各大媒体、网络相继转载公选信息,广大网友纷纷发帖、跟帖,热评我省公选。《四川在线》网友赵飞说,这次县(处)级干部全球选拔,确实是干部选任的一种新的探索。越是范围广泛、置于众目之下,越能体现“阳光”,结果更加值得期待!《凯迪社区—原创评论》网友称,在公务员等同于“香馍馍”的现在,四川拿出249个县处级职位公选,无疑需要很大的气魄……四川打出这样一张“公平、公开、公正”的牌,无形中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四川。
9个“副厅”职位,初审合格的170人中有156人通过资格复审。考生来自各行各业,涉及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多数既有丰富的机关工作经历,又有基层实践经验的积累,不少人还有多个领导岗位实践锻炼经历。
“学历高、素质好、年纪轻,是此次公选副厅级干部的一大鲜明特点。”省公选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六成以上的考生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占到了20%以上。而从年龄结构看,这次考生主要以“65后”为主,其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1976年出生的考生。
统筹公选县(处)级干部也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前来角逐。报名工作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报名人数达到4782人,2235人通过资格审查,符合职位要求,开考职位共172个,开考比例达69%。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是凉山州招商局副局长职位,报考比例达到了89:1。
人才集聚 优中选优
从学历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大量涌现。在4782名报考人员中,以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体,占81%。其中,来自清华、北大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23人,58名“海归”人才主要来自日本东京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德国不莱梅大学、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等30多所世界知名院校。
地域分布上,省外考生有较大增幅。此次公选突出打破地域限制,省外考生人数达到了833人,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报名人员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民族成分涵盖了藏族、羌族、彝族等17个少数民族。
在报名考生的身份上,体制内外各占“半壁江山”。据统计,体制内报考人员占到总数的52.7%,体制外报考人员比重为47.3%,报考人数“平分秋色”。既有来自国家部委和央企的考生,也有来自基层一线、生产一线的考生,其中来自县乡基层的有1041人,进一步鲜明了崇尚实干、重视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
在年龄结构上,年轻化趋势更加明显。报名考生年龄以31岁—40岁为主体,考生平均年龄为36.7岁。
公选范围越是广泛,越是置于众目之下,越能体现“阳光”。但是,光有公开透明显然不够,如何把最适合岗位的优秀人才选出来?考试将如何进行?让我们身临选拔现场,实地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