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远离“滤镜狂躁”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he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拍出一张美美的自拍照片后,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在朋友圈里分享,并在大家的点赞和评论中获得第二次愉悦。在心满意足下,没多少人在意那照片是经过手机镜头美颜处理过的,也不会在意自己是否又后期加工了一下。
  然而科技终究跑得不够快,没能给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面镜子都装上精巧的美颜功能。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回到现实中,看到自己不加滤镜的真实样子。尤其是当把真实的自我和网上其他人精修的图像比较的时候,可能还会引起不小的心理落差,严重的,甚至会带来或加重自卑感。童话里白雪公主的母亲会在羡慕嫉妒恨中砸掉魔镜,现实里有人会因滤镜引发引心理健康问题。

滤镜后的群体


  “滤镜狂躁”是一种因科技进步带来的全新的心理问题,多发于青少年女性群体——她们是生活在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上的一代人。
  对这个群体来说,上传每一张照片都有神圣的仪式感。如今的修图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可以满足人们各种对美好的需求,比如面部美容、瘦脸瘦身、增高拉伸、多种滤镜,甚至还可以增肌瘦腹、单眼皮变成双眼皮等,应有尽有。以前要花大价钱在美容医院开刀动骨才能达到的效果,现在轻而易举就能利用软件实现。
  变美如此简便,契合了人们的爱美之心,因此各种自带美颜相机的手机大行其道,让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头,瞬间能让自己以想象中最完美的形象出现。如果这样还有小瑕疵,那也不要紧,后期的二次修图同样对用户十分友好。一来二去,用户已经习惯成自然。对一些人来说,上传自然和未经处理的照片简直无法想象。
  最近英国一项针对年轻女性的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人在上传自拍像前会对照片进行各种美化处理。有些女性表示,在社交媒体上上传未经处理过的照片甚至比生孩子更可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看着手机视频里各种俊男美女唱歌跳舞的小视频,时间总会在不经意间很快溜走。而如果看着自己的照片,有着不亚于视频中的颜值,那么就会又多了几分自信。

“生图”=“生气”


  然而生活终归是在滤镜前的。美图软件效果越好,和未经处理的生图之间的反差就越大。
  英国的研究发现,接近40%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她们对现实中的自己不能像网上形象那样光彩照人而感到苦恼。与此同时,当一些女性浏览社交媒体看到别人与网红精致完美的脸庞和身材时,又会自惭形秽,甚至引发自卑等心理问题。
  快乐和烦恼看起来只有一个滤镜的距离,但却是素颜生图和后期加工的区别。没有多少猛士能直面惨淡的人生,也没有多少年轻女士会直面未经处理的照片。年轻女性是社交网站的常客,她们花在看手机自拍照和其他社交媒体照片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会从负面角度衡量自己。有研究显示,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看朋友的照片会让女性对自己的体形外表没有安全感——因为朋友的照片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展示的是最好的一面,甚至是高于生活的一面。
  随着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扩大,这种“滤镜焦虑”甚至有向低龄化渗透的趋势。有家长反映,五六岁的孩子在看到网上的照片后,就开始对自己外表感到不满。孩子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化妆辅导,称不喜欢自己未经化妆过的脸,还希望改变头发的颜色。
  虽说每个小女孩有可能经历过模仿大人化妆和穿高跟鞋艰难踱步的阶段,但她们之前并没有不喜欢自己的照片,这种越来越轻易地自我否定,是滤镜焦虑最普遍的表现,也是网上攀比文化危险性的体现。

  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路径,一是鼓励人们多发天然去雕饰的生图,二是如果发经过美图软件处理过的图片,那么最好标注出来。

清水出芙蓉


  越来越多见的“滤镜焦虑”让女性心理健康面临新的威胁,素颜本色与网上光鲜脱节所导致的危害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路径,一是鼓励人们多发天然去雕饰的生图,二是如果发经过美图软件处理过的图片,那么最好标注出来。
  在图片类社交媒体“照片墙”(Instagram)上,就有人发起了标签为“不加滤镜”的话题,传播很广。这个话题旨在推动在社交媒体上能看到更真实本色的照片,呼吁人们不要依赖各种滤镜和修图美容软件,能有更多人欣赏自然产生的美。
  其实有些人修图上传是迫于结构性压力。她们想到如果上传这些未经处理的照片到网上,跟那些经过精心修改过的美图对比,并让人们评头论足就无法忍受,因此不得不也参与到使用滤镜的“军备竞赛”中来。而如果人们能参加“不加滤镜”活动,那么对这个群体来说,就能省不少事,不用在乎别人的对比与评论。
  爱美本身没错,但如果给人的自信心带来损伤,甚至造成精神压力,就有些过犹不及了。对于缓解“滤镜焦虑”,社交媒体平台参与进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照片墙”就表示正在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攀比文化,包括考虑取消点赞等以减轻社会压力。 同时他们也在研究,是否可以做出必要的政策调整等。“照片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希望他们的扩增实境软件能给人们带来安全、积极的体验。同时允许人们自由地进行自我表達。
  所有的美都至少应该是健康的,这是自由表达的基础。
其他文献
2018 年11 月14 日,厦门率先完成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保留用车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统一调配,所有车輛实时路线均能随时查询(颜之宏/ 摄)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一直被视为党政机关的“大管家”。新形势下,这个“大管家”如何创新管理方式,做好工作,让党政机关干部职工没有后顾之忧,也是各地的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后勤服务市场化
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的社区民警刘喆在社区调解邻里纠纷  发现高层住宅内一处消防隐患,已排除;入户走访24户,化解两起邻里纠纷……陕西省宝鸡市“90后”社区民警冯超的工作日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桩桩“小事”。  “社区警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看似是‘小事’,每一件却都是关乎群众幸福感的‘大事’。”在社区民警的舞台上,这位中国刑警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收获了居民对他“平安小警哥”的称赞。  针对新时期社会治
2018年5月25日晚21时许,南京一家全国连锁培训机构的教学点内,家长在等候被辅导的学生下课  学校以分数为主的评价制度给校外机构提供了市场  1天4门学科,1天要上七八个小时的课,上6天休1天……正值暑假,与多地高温天气同样火热的是校外培训班,有的培训班在学校考试结束当天就开班了,名气大的培训班甚至想报都报不上。  在国家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情况下,暑期培训班为何依然火爆?在价格不菲的学费背
随着养生风越来越盛行,酒桌上也出现了新变化。白酒太烈,啤酒太胀,相比之下,喝杯葡萄酒才是气氛与格调并存的选择。追捧者的态度  法国谚语说:“吃饭是为了身体,喝酒是为了灵魂。”这种说法深得好酒者的追捧。初阶的饮酒者会在身体和灵魂之间二选一,对于重度爱好者来说,没有单选,只有全选,身体和灵魂都要,因为他们认为喝葡萄酒对身体没什么坏处。  作为一种用葡萄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其实并不高,一
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开幕式前,习近和夫人彭丽嫒在迎宾厅迎接外方领导人夫妇并集体台影  如果在全世界选择一个近20年变化最大的地方,博鳌一定会名列前茅。  上世纪90年代,博鳌还是只有1.5万名居民的渔业小镇,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如今的博鳌,日均接待游客1.58万人次,拥有
千形万状的坟墓,济济一堂,将墓地建設成了自由展示的露天艺术殿堂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人潮汹涌,像极了长假期间的中国热门景区。朋友说,出门不容易,去趟拉雪兹公墓吧,那里是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长眠之地。  朋友曾经是个热爱外国文艺的青年,虽然不是清明节,但执意要给巴尔扎克、王尔德、普鲁斯特上坟。俗话说“世道变坏是从嘲笑文艺(青年)开始的”,我不反对他的提议,因为我手机里储存的音乐,以肖邦的钢琴
一般来说,人们对减肥的热情和气温是成正比的,随着夏天的到来,减肥又开始掀起季节性热潮。  吃药也好,运动也罢,减肥方法也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现在最流行的大概是通过间歇性断食来控制体重。可是,间歇性断食真的效果显著吗?残酷的时尚  管住嘴,这需要极强的自我控制能力。间歇性断食意味着,采取这种方法的人需要隔一段时间才能摄入极少量的食物。  间隔多久因人而异,比较流行的模式有四种。一是每天断食16小时,并
“在南京,没有一只鸭子能够游过长江”,南京人爱吃鸭子全国闻名,金陵小吃更是离不开鸭子。  鸭血粉丝汤无疑是当下南京小吃的代表。可奇怪的是,在《金陵野史》《白门食谱》《金陵美肴经》等记录南京美食掌故的书中,找不到鸭血粉丝汤的名字。  实际上鸭血粉丝汤虽然知名度高,却并非传统南京小吃,它的历史只有20多年,算起来只是一名“80后”。  鸭血粉丝汤的前身是鸭血汤,这道小吃至少在民国时期就已出现在南京街头
最近不少人强烈推荐醣质营养素,说是目前世界最前沿的生物科技等等。在产品营销文案里,这个产品几乎是无所不能,神奇无比。  事实果真如此吗?  所谓“醣质营养素”,是指8种来自于植物的单糖,比如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等。  其实,这是美国一个传销公司创造的概念。他们宣称,这些单糖是糖蛋白的组成单元,而糖蛋白担负着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功能,所以这些单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现代人的饮食中缺乏这些单糖,所以
联系到知识产权律师王军时,他刚刚从一场庭审直播现场走出来。  王军因在“琼瑶诉于正抄袭案”中担任琼瑶的代理律师而为人所知——他为后者打赢了这场长达19个月的笔墨官司。  “名作家维权尚且如此困难,更不用提这些普通的网络作家了。”王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王军指的是“《锦绣未央》抄袭案”。就在不久前,这部热播剧的原著《庶女有毒》被指抄袭了200余部网络小说,有网友评论:“搞不懂影视公司为什么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