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卡里尔·菲利普斯是当代英国著名的移民作家,也是极为重要的殖民主义批判作家。《渡河》是菲利普斯的代表作之一,曾获英国布克奖的提名。在《渡河》这部作品中,菲利普斯试图解构由殖民主义所建构的黑人自我意识,由此重构一种作为主体的黑人自我意识,从而为解决黑人身份认同问题寻找到一条出路。
关键词:《渡河》 卡里尔·菲利普斯 自我意识 解构 建构 殖民主义
在卡里尔·菲利普斯的作品中,“渡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菲利普斯自己也是一个“渡河人”,在英国、美国、非洲、加勒比海地区来回穿梭。《渡河》是菲利普斯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渡河”意象,一种对于自我的重构欲望,一种寻求历史真相的意志。
一 关于“自我”的叙事
在西方文化中,“自我”是一个核心概念。对于“自我”的研究,也可为层出不穷。“自我”到底是什么呢?在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的谜语让无数人丧命,对于人来说,“自我”是最神秘的一种知识。按照道理来说,每个人都是应该有“自我”的,可是它却如此难以认识。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可以说是“自我”研究的大师,他不仅区分了“自我”、“本我”及“超我”,而且将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直接归结为生命倾向与死亡倾向的交互作用。在《绝望之巅》中,罗马尼亚作家齐奥朗将“自我”的诞生归结为一种抒情化,“自我”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一种意识的强烈爆发。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多强,他的死亡意识也就有多强。法国思想家福柯晚年将“自我”与伦理学相关联,系统性地追溯了人类认识自我的历史。据福柯所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认识自我的大师,正是他创造了一种名为“自我技术”的自我构建术。除理论家之外,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与“自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理论家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针对的就是作者的“自我意识”。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自我意识的体现,“作者不死”,读者永远在作者的阴影之中,读者永远不可能藉由作品去认识自己。上述关于“自我”的理论,只是西方“自我”理论,“自我”叙事的冰山一角。回到菲利普斯的《渡河》,他想要传递的又是怎样的一种“自我”呢?
作为一个移民,一个有色的移民,菲利普斯很早就感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他自我意识产生的根源。在“自我意识”产生的过程中,差异或者说区分是一个重要因素。差异越大,区分越大,自我意识就会越发强烈,个体也会越发焦虑。一个焦虑的“自我”,对于任何来说,都是不适宜的。上世纪60年代,由于移民法、种族歧视等因素的影响,类似于菲利普斯这样具有一个焦虑自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社会冲突。正如上述已经提到的,“自我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它是一定会向外释放的。然而在一个高度规训的社会之中,个体的这种自我意识释放不会引起丝毫的关注,只会被解读为一种反社会行为。由于接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菲利普斯比同龄的其他有色移民青年要更加冷静。在深入观察后他深刻地认识到仅仅依靠暴力抗争是不可能改变现状的,而且这种由于外部环境所产生的畸形自我,必须被解构及重构。
“解构”是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的核心概念,德里达的思想被称为“解构主义”。作为同时代的思想家,德里达对于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结构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解构”是必要的,但不是目的。解构的目的是重构,为个体寻找到一个适宜的生存空间。菲利普斯的小说中,也表达了这样一种解构思想,他所要解构的就是由西方殖民主义所建构起来的关于少数族裔,有色人种的身份认同。他想要重构的是少数族裔的自我意识。
在殖民主义的叙事中,少数族裔都是蒙昧的,对此菲利普斯表达了一种坚决的反对。在漫长的殖民历史过程中,数千万的少数族裔被从祖先的土地上剥离了出去,成为了漂泊无依的浮萍,他们根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又如何能为自己叙事。在殖民叙事的扭曲下,他们只是活的工具,没有内容的赤裸生命。为了打破这种扭曲的叙事,菲利普斯开始了一段寻根之旅,他首先成为了一个“渡河者”。在希腊神话中,冥界有一条名为忘川的河。据传说,渡过忘川的亡灵将忘记自己的前世今生。对于那些少数族裔的后代来说,在他们远离故土的那一刻,就渡过了一条忘川。菲利普斯所要做的就是逆流而上,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为了打破殖民叙事的霸权,菲利普斯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叙事策略。菲利普斯的小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在他的作品中,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被打破了。菲利普斯似乎更加倾向于一种谱系学的方式,追溯一种叙事结构的产生过程,从而获得结构它的方式。因此在他的小说中书信、日记等其他文学体裁都会成为小说的一部分。按照福柯的说法,书信与笔记是“自我技术写作”的重要形式。笔记是自我关照的重要手段,书信则是自我构建的重要方式。作为一个作家,必须保持一种中立的立场。如果一味采取偏激的话语,不仅不能说明问题,反而会被殖民叙事所反击。正如菲利普斯强调的那样:“我必须让各种声音同时说法,看看它们谁更加真实,谁更加有力。”无疑,菲利普斯的这种叙事是更加有力的,它不是自说自话,也不是自怨自艾的。“任何一种声音都不应该凌驾于另一种声音之上”,这是菲利普斯所追求的。在现代社会中,冲突应当靠对话来化解,暴力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且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二 “自我”的解构
在《渡河》的扉页上,菲利普斯称此书是献给“那些曾经渡过河的人们”。所谓“渡河人”就是那些被贩卖的黑人,他们从天堂坠落到地狱之中。在二百五年的殖民史中,诞生了数千万这样的“渡河人”。他们没有自己的话语,没有自己的名字,没有自己的故事,没有自己的形象,没有自己的自我。他们被称为“渡河人”,仅此而已。他们是荒凉的,他们是模糊的。他们只具有一个“渡河人”的称谓,一个由殖民主义构建的“渡河人自我”。这个自我必须被解构,否则他们永远是无名的,永远是被遮蔽的。
在小说的开篇,一个充满负罪感的非洲父亲,愧疚地讲述了出卖自己孩子的不幸。非洲父亲,苦难非洲的象征,无罪的受难者。他的孩子,众多黑奴中的一员,在被出卖的那一刻,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命運。 长子纳什接受了白人的基督教文化,成为了殖民主义的协同人。他将自己视为白人中的一员,可是他黑色的肌肤始终在提醒他,或者说刺破他白人自我的幻象。当他回到自己的故土,作为白人的代理人,他成了一个他者。他将同胞视为“异教徒”,同胞则将他视为叛徒。随着深入了解祖先文化后,他虚假的白人自我开始瓦解,他意识到殖民主义的真相,他开始反抗,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逆流而上是渡河人必然的选择,或许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
然而类似于纳什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在经历巨大的苦难后变得消沉,甚至是绝望。纳什的妹妹,另一个孩子玛撒就是如此。作为一个女性,她所遭受的苦难远比男人要多。“一个女人被卖给一个白人意味着什么?”这不是在提问,而是在控诉。难以启齿的痛苦与耻辱,让她深陷在绝望之中,或许只有彻底绝望才能让她能够活下去。由于绝望,玛撒变得非常麻木。对于追寻自我,她的态度极为冷淡,甚至是反感。回溯意味着揭开伤疤,她没有勇气去面对。
相较于纳什,玛撒这样的人更加悲剧,他们的精神被彻底摧毁了,他们失去了求知的意志,他们如同行尸走肉。这是殖民主义最为可怕的之处。或许有人会说,为何不积极地融入到白人文化之中呢?在后殖民语境中,融入白人文化是最佳的选择。对此,菲利普斯表达了强烈的反对。融入白人文化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不是一种正义的选择。殖民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丑陋的罪恶,是堪比法西斯主义的罪恶,这样的罪恶必须被彰显。抹去创伤,甚至让它显得从未发生过,那是不正义的。
三 “自我”的建构
在后殖民时代,对于殖民历史的解读始终是由白人主导的。菲利普斯认为,只有白人的声音是不够的,必须让黑人发声。因此“解构”殖民主义的自我,“建构”黑人主体的自我是一种历史责任。殖民历史,用菲利普斯的话来说,是一部“渡河史”,白人也是“渡河者”。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白人的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不是唯一的贡献者。黑人,作为另一个历史主体,他们被遮蔽了。在白人殖民话语的扭曲下,他们只是一个客体,只是一个生产要素,他们成为了非人。因此想要重构黑人的自我,必须重新确立黑人在殖民历史中的主体位置。
在关于殖民批判的话语中,黑人知识分子往往认为殖民是黑人的耻辱,他们不愿意多谈黑人在殖民地的生产活动,而会集中讨论黑人所遭受的暴力。在菲利普斯看来,这种批判方式只会削弱批判的力量,让人觉得黑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如果殖民历史不是黑人的历史,只是白人的历史,那么黑人将成为没有历史的人,又如何能成为主体,如何去构建自我呢?当然,作为当代黑人,可以去追溯古老的历史。但那只是过去,不是现在,更加不是未来。黑人要往前走,殖民历史是必须要面对的,是无法回避的。
在小说中,菲利普斯详细地描写了黑人的殖民生活,他没有将大量的笔墨耗费在赤裸裸的暴力上,而是将目光集中在生产上。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将自己的文明归结为科技进步的结果,完全掩盖殖民的贡献。如果没有殖民地所提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靠什么来发展科学呢?因此,作为奴隶的黑人是资本主义文明的缔造者,他们是历史的主体,他们拥有分享文明成果的权利。
不同于一般的殖民主义批判者,菲利普斯并不认为黑人只是殖民主义的受害者,黑人对于殖民主义的叙事也不应该停留在苦难这个层面上。作为当代文化的缔造者,黑人在构建自我的过程中,应当正视由殖民主义所缔造的当代资本主义,而不是简单地将它们与自己割裂开来。但也不是完全地融入其中。殖民是现代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它让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向,由此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当代资本主义。殖民的罪恶是资本的罪恶,它是不应该被抹去的,而应该永远被看到。对于当代黑人来说,构建自我是当务之急,是一种伦理责任。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来自于加勒比地区的少数族裔,菲利普斯对于当代黑人的自我意识,身份问题的认识是非常客观且深刻的。菲利普斯从根本上摆脱了一种狭隘的种族主义视角,积极地寻求对话,尤其是追溯历史的方式,对于解决当前的种族冲突,文化冲突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论卡里尔·菲利普斯〈渡河〉中流散思想及其演变》,《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3期。
[2] 李永梅、赵素华:《卡里尔·菲利普斯作品中的“渡河”现象透析》,《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3] 张建萍:《错位、混杂、超越——流散视阈中的卡里尔·菲利普斯〈渡河〉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4] 张建萍:《错位人生中的复调、移情和互文——流散视阈中卡里尔·菲利普斯创作特点研究》,《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10期。
[5] 李永梅:《湮没的声音,忘却的历史——卡里尔·菲利普斯作品中的复调叙事》,《作家》(下半月),2009年第14期。
(刘虹,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赵林平,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学院翻译副译审)
关键词:《渡河》 卡里尔·菲利普斯 自我意识 解构 建构 殖民主义
在卡里尔·菲利普斯的作品中,“渡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菲利普斯自己也是一个“渡河人”,在英国、美国、非洲、加勒比海地区来回穿梭。《渡河》是菲利普斯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渡河”意象,一种对于自我的重构欲望,一种寻求历史真相的意志。
一 关于“自我”的叙事
在西方文化中,“自我”是一个核心概念。对于“自我”的研究,也可为层出不穷。“自我”到底是什么呢?在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的谜语让无数人丧命,对于人来说,“自我”是最神秘的一种知识。按照道理来说,每个人都是应该有“自我”的,可是它却如此难以认识。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可以说是“自我”研究的大师,他不仅区分了“自我”、“本我”及“超我”,而且将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直接归结为生命倾向与死亡倾向的交互作用。在《绝望之巅》中,罗马尼亚作家齐奥朗将“自我”的诞生归结为一种抒情化,“自我”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一种意识的强烈爆发。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多强,他的死亡意识也就有多强。法国思想家福柯晚年将“自我”与伦理学相关联,系统性地追溯了人类认识自我的历史。据福柯所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认识自我的大师,正是他创造了一种名为“自我技术”的自我构建术。除理论家之外,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与“自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理论家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针对的就是作者的“自我意识”。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自我意识的体现,“作者不死”,读者永远在作者的阴影之中,读者永远不可能藉由作品去认识自己。上述关于“自我”的理论,只是西方“自我”理论,“自我”叙事的冰山一角。回到菲利普斯的《渡河》,他想要传递的又是怎样的一种“自我”呢?
作为一个移民,一个有色的移民,菲利普斯很早就感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他自我意识产生的根源。在“自我意识”产生的过程中,差异或者说区分是一个重要因素。差异越大,区分越大,自我意识就会越发强烈,个体也会越发焦虑。一个焦虑的“自我”,对于任何来说,都是不适宜的。上世纪60年代,由于移民法、种族歧视等因素的影响,类似于菲利普斯这样具有一个焦虑自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社会冲突。正如上述已经提到的,“自我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它是一定会向外释放的。然而在一个高度规训的社会之中,个体的这种自我意识释放不会引起丝毫的关注,只会被解读为一种反社会行为。由于接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菲利普斯比同龄的其他有色移民青年要更加冷静。在深入观察后他深刻地认识到仅仅依靠暴力抗争是不可能改变现状的,而且这种由于外部环境所产生的畸形自我,必须被解构及重构。
“解构”是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的核心概念,德里达的思想被称为“解构主义”。作为同时代的思想家,德里达对于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结构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解构”是必要的,但不是目的。解构的目的是重构,为个体寻找到一个适宜的生存空间。菲利普斯的小说中,也表达了这样一种解构思想,他所要解构的就是由西方殖民主义所建构起来的关于少数族裔,有色人种的身份认同。他想要重构的是少数族裔的自我意识。
在殖民主义的叙事中,少数族裔都是蒙昧的,对此菲利普斯表达了一种坚决的反对。在漫长的殖民历史过程中,数千万的少数族裔被从祖先的土地上剥离了出去,成为了漂泊无依的浮萍,他们根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又如何能为自己叙事。在殖民叙事的扭曲下,他们只是活的工具,没有内容的赤裸生命。为了打破这种扭曲的叙事,菲利普斯开始了一段寻根之旅,他首先成为了一个“渡河者”。在希腊神话中,冥界有一条名为忘川的河。据传说,渡过忘川的亡灵将忘记自己的前世今生。对于那些少数族裔的后代来说,在他们远离故土的那一刻,就渡过了一条忘川。菲利普斯所要做的就是逆流而上,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为了打破殖民叙事的霸权,菲利普斯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叙事策略。菲利普斯的小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在他的作品中,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被打破了。菲利普斯似乎更加倾向于一种谱系学的方式,追溯一种叙事结构的产生过程,从而获得结构它的方式。因此在他的小说中书信、日记等其他文学体裁都会成为小说的一部分。按照福柯的说法,书信与笔记是“自我技术写作”的重要形式。笔记是自我关照的重要手段,书信则是自我构建的重要方式。作为一个作家,必须保持一种中立的立场。如果一味采取偏激的话语,不仅不能说明问题,反而会被殖民叙事所反击。正如菲利普斯强调的那样:“我必须让各种声音同时说法,看看它们谁更加真实,谁更加有力。”无疑,菲利普斯的这种叙事是更加有力的,它不是自说自话,也不是自怨自艾的。“任何一种声音都不应该凌驾于另一种声音之上”,这是菲利普斯所追求的。在现代社会中,冲突应当靠对话来化解,暴力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且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二 “自我”的解构
在《渡河》的扉页上,菲利普斯称此书是献给“那些曾经渡过河的人们”。所谓“渡河人”就是那些被贩卖的黑人,他们从天堂坠落到地狱之中。在二百五年的殖民史中,诞生了数千万这样的“渡河人”。他们没有自己的话语,没有自己的名字,没有自己的故事,没有自己的形象,没有自己的自我。他们被称为“渡河人”,仅此而已。他们是荒凉的,他们是模糊的。他们只具有一个“渡河人”的称谓,一个由殖民主义构建的“渡河人自我”。这个自我必须被解构,否则他们永远是无名的,永远是被遮蔽的。
在小说的开篇,一个充满负罪感的非洲父亲,愧疚地讲述了出卖自己孩子的不幸。非洲父亲,苦难非洲的象征,无罪的受难者。他的孩子,众多黑奴中的一员,在被出卖的那一刻,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命運。 长子纳什接受了白人的基督教文化,成为了殖民主义的协同人。他将自己视为白人中的一员,可是他黑色的肌肤始终在提醒他,或者说刺破他白人自我的幻象。当他回到自己的故土,作为白人的代理人,他成了一个他者。他将同胞视为“异教徒”,同胞则将他视为叛徒。随着深入了解祖先文化后,他虚假的白人自我开始瓦解,他意识到殖民主义的真相,他开始反抗,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逆流而上是渡河人必然的选择,或许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
然而类似于纳什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在经历巨大的苦难后变得消沉,甚至是绝望。纳什的妹妹,另一个孩子玛撒就是如此。作为一个女性,她所遭受的苦难远比男人要多。“一个女人被卖给一个白人意味着什么?”这不是在提问,而是在控诉。难以启齿的痛苦与耻辱,让她深陷在绝望之中,或许只有彻底绝望才能让她能够活下去。由于绝望,玛撒变得非常麻木。对于追寻自我,她的态度极为冷淡,甚至是反感。回溯意味着揭开伤疤,她没有勇气去面对。
相较于纳什,玛撒这样的人更加悲剧,他们的精神被彻底摧毁了,他们失去了求知的意志,他们如同行尸走肉。这是殖民主义最为可怕的之处。或许有人会说,为何不积极地融入到白人文化之中呢?在后殖民语境中,融入白人文化是最佳的选择。对此,菲利普斯表达了强烈的反对。融入白人文化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不是一种正义的选择。殖民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丑陋的罪恶,是堪比法西斯主义的罪恶,这样的罪恶必须被彰显。抹去创伤,甚至让它显得从未发生过,那是不正义的。
三 “自我”的建构
在后殖民时代,对于殖民历史的解读始终是由白人主导的。菲利普斯认为,只有白人的声音是不够的,必须让黑人发声。因此“解构”殖民主义的自我,“建构”黑人主体的自我是一种历史责任。殖民历史,用菲利普斯的话来说,是一部“渡河史”,白人也是“渡河者”。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白人的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不是唯一的贡献者。黑人,作为另一个历史主体,他们被遮蔽了。在白人殖民话语的扭曲下,他们只是一个客体,只是一个生产要素,他们成为了非人。因此想要重构黑人的自我,必须重新确立黑人在殖民历史中的主体位置。
在关于殖民批判的话语中,黑人知识分子往往认为殖民是黑人的耻辱,他们不愿意多谈黑人在殖民地的生产活动,而会集中讨论黑人所遭受的暴力。在菲利普斯看来,这种批判方式只会削弱批判的力量,让人觉得黑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如果殖民历史不是黑人的历史,只是白人的历史,那么黑人将成为没有历史的人,又如何能成为主体,如何去构建自我呢?当然,作为当代黑人,可以去追溯古老的历史。但那只是过去,不是现在,更加不是未来。黑人要往前走,殖民历史是必须要面对的,是无法回避的。
在小说中,菲利普斯详细地描写了黑人的殖民生活,他没有将大量的笔墨耗费在赤裸裸的暴力上,而是将目光集中在生产上。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将自己的文明归结为科技进步的结果,完全掩盖殖民的贡献。如果没有殖民地所提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靠什么来发展科学呢?因此,作为奴隶的黑人是资本主义文明的缔造者,他们是历史的主体,他们拥有分享文明成果的权利。
不同于一般的殖民主义批判者,菲利普斯并不认为黑人只是殖民主义的受害者,黑人对于殖民主义的叙事也不应该停留在苦难这个层面上。作为当代文化的缔造者,黑人在构建自我的过程中,应当正视由殖民主义所缔造的当代资本主义,而不是简单地将它们与自己割裂开来。但也不是完全地融入其中。殖民是现代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它让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向,由此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当代资本主义。殖民的罪恶是资本的罪恶,它是不应该被抹去的,而应该永远被看到。对于当代黑人来说,构建自我是当务之急,是一种伦理责任。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来自于加勒比地区的少数族裔,菲利普斯对于当代黑人的自我意识,身份问题的认识是非常客观且深刻的。菲利普斯从根本上摆脱了一种狭隘的种族主义视角,积极地寻求对话,尤其是追溯历史的方式,对于解决当前的种族冲突,文化冲突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论卡里尔·菲利普斯〈渡河〉中流散思想及其演变》,《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3期。
[2] 李永梅、赵素华:《卡里尔·菲利普斯作品中的“渡河”现象透析》,《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3] 张建萍:《错位、混杂、超越——流散视阈中的卡里尔·菲利普斯〈渡河〉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4] 张建萍:《错位人生中的复调、移情和互文——流散视阈中卡里尔·菲利普斯创作特点研究》,《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10期。
[5] 李永梅:《湮没的声音,忘却的历史——卡里尔·菲利普斯作品中的复调叙事》,《作家》(下半月),2009年第14期。
(刘虹,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赵林平,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学院翻译副译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