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息之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倍受追捧,收益率也节节升高。然而,在我们欢欣鼓舞大笔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时,有没有搞明白资金投向哪?收益来自何方?高收益的后面风险有多高?
短期理财产品你了解多少?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由于投向不同,尽管风险不高,但也不是款款保本,最后收益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并不是新生事物。“7天通知存款”就是早期的短期理财品种之一。每个家庭的账号上,都应该有一笔钱可以随时支取,应对不时之需;每位投资爱好者都会在股市周末休市或节假日来临之际,有一笔闲钱希望能继续生钱。短期理财产品因此应运而生,时限可以很短,最短的期限是当天支取,也有一星期、一个月、三个月支取的产品。
相对证券类投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相对稳健、风险比较小。是否保本,是由产品的投向决定的。有些理财产品投向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此类产品风险最小,只有赚多赚少,基本不会赔钱;有些理财产品投向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等方向,收益更高一些,风险随之更大一点。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会出具一份协议,请投资者签字。协议太长,不容易读懂,但是有几点签字之前一定要问清楚:首先,产品是否保本?不保本的短期理财产品,就可能会有赔的风险。其次,利率是否有保证?是固定的利率,还是浮动利率?这关系着赚多赚少的问题。最后,如果投资时间在一个月以上,要看赎回条款,提前赎回理财产品与提前取出定期存款不同,后者只是将定期利率转为活期,前者则要冒本金损失的风险。
哪些高收益产品要谨慎购买?
短期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
你去银行存钱,工作人员会向你推荐各种短期理财产品,也就是结构性存款,并告诉你收益更高,预期收益率甚至达到7%、8%。
解读
“结构性存款”不是存款,它与你印象中保本付息的存款完全不同,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理财产品,收益挂钩黄金、原油或其他资产的波动。由于目前大宗资产价格涨跌比较剧烈,这类理财产品风险会比较大,要慎重选择。而结构性产品的设计原理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购买者很难看懂。即使是一款看涨黄金的产品,当黄金价格上涨时,你也未必一定会赚钱,因为它的设计有可能是要求黄金涨到一定的幅度,涨得超过这个幅度之后也会赔钱。运气好的时候,结构性产品的收益可能比存款高,但是风险却更高,存了100万,到年底余额变成80万元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分红险、万能险
交给银行的钱被存进保险公司已经不是新闻。在银行柜台存款时,最后却拿到一张保险公司的保单,工作人员告诉你,年收益比一般存款更高,每年都有一笔额外的分红。
解读
买保险与存款是两回事。保险的分红收益听起来相当划算,你可能无意中买下了万能险、分红险,或其他不一定适合你的保险产品。这是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现金流设计出来的产品。分红多少是不可预期的,而且流动性很差。如果着急用钱,提前取存款,只是损失了当年的利率;如果买了保险类产品,一旦提前用钱,则涉及违约,还会损失掉一笔管理费,倒赔几百甚至几千元钱。
外币理财
外币理财听起来貌似很先进,很洋派。如果你在银行遇到客户经理,他建议你把10万元钱交给他,他换成澳元或加元帮你理财3个月,还保证有15%的年收益,你肯定会觉得自己仿佛也具备了全球理财的能力。
解读
外币理财不仅仅受到海外市场影响,汇率波动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收益多少。例如,当某外币兑人民币暴跌40%,你投入10万元人民币,换成外币理财,再换回来的时候,不考虑转换费用,一进一出就变成了6万元,就算理财经理帮你赚了15%的收益,你赔的还是更多。
另类投资
红酒、普洱茶、艺术品、黄金……近年,另类投资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银行发行另类投资产品的热潮。民生银行从2007年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建行等银行也与信托合作,推出标的不同的另类信托产品。门槛不低,50万元起步,收益更曾高达12%。
解读
另类信托产品分两种,一种属于融资性质,产品的收益率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如7%,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尽量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另一种带有投资性质,收益与风险处于敞口状态,收益无法预先设定,可能会很高,也可能会赔得很惨。购买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挑选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银行理财产品风光无限,但上半年仅186款理财产品跑赢CPI,部分短期产品2天收益率达7%,亏损最多达22.4%。所以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应更多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小贴士
预期收益率
很多理财产品说明上会提到预期收益率是多少。你需要明确的是,预期收益率只是用于宣传的一个数字,它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实际上,预期收益率不是银行对投资者的承诺,也不是一个趋势性的判断,它只是银行根据产品的一些参数,作出的推算数值。它所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而不应该作为投资者选与不选的理由。
短期理财产品你了解多少?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由于投向不同,尽管风险不高,但也不是款款保本,最后收益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并不是新生事物。“7天通知存款”就是早期的短期理财品种之一。每个家庭的账号上,都应该有一笔钱可以随时支取,应对不时之需;每位投资爱好者都会在股市周末休市或节假日来临之际,有一笔闲钱希望能继续生钱。短期理财产品因此应运而生,时限可以很短,最短的期限是当天支取,也有一星期、一个月、三个月支取的产品。
相对证券类投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相对稳健、风险比较小。是否保本,是由产品的投向决定的。有些理财产品投向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此类产品风险最小,只有赚多赚少,基本不会赔钱;有些理财产品投向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等方向,收益更高一些,风险随之更大一点。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会出具一份协议,请投资者签字。协议太长,不容易读懂,但是有几点签字之前一定要问清楚:首先,产品是否保本?不保本的短期理财产品,就可能会有赔的风险。其次,利率是否有保证?是固定的利率,还是浮动利率?这关系着赚多赚少的问题。最后,如果投资时间在一个月以上,要看赎回条款,提前赎回理财产品与提前取出定期存款不同,后者只是将定期利率转为活期,前者则要冒本金损失的风险。
哪些高收益产品要谨慎购买?
短期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
你去银行存钱,工作人员会向你推荐各种短期理财产品,也就是结构性存款,并告诉你收益更高,预期收益率甚至达到7%、8%。
解读
“结构性存款”不是存款,它与你印象中保本付息的存款完全不同,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理财产品,收益挂钩黄金、原油或其他资产的波动。由于目前大宗资产价格涨跌比较剧烈,这类理财产品风险会比较大,要慎重选择。而结构性产品的设计原理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购买者很难看懂。即使是一款看涨黄金的产品,当黄金价格上涨时,你也未必一定会赚钱,因为它的设计有可能是要求黄金涨到一定的幅度,涨得超过这个幅度之后也会赔钱。运气好的时候,结构性产品的收益可能比存款高,但是风险却更高,存了100万,到年底余额变成80万元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分红险、万能险
交给银行的钱被存进保险公司已经不是新闻。在银行柜台存款时,最后却拿到一张保险公司的保单,工作人员告诉你,年收益比一般存款更高,每年都有一笔额外的分红。
解读
买保险与存款是两回事。保险的分红收益听起来相当划算,你可能无意中买下了万能险、分红险,或其他不一定适合你的保险产品。这是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现金流设计出来的产品。分红多少是不可预期的,而且流动性很差。如果着急用钱,提前取存款,只是损失了当年的利率;如果买了保险类产品,一旦提前用钱,则涉及违约,还会损失掉一笔管理费,倒赔几百甚至几千元钱。
外币理财
外币理财听起来貌似很先进,很洋派。如果你在银行遇到客户经理,他建议你把10万元钱交给他,他换成澳元或加元帮你理财3个月,还保证有15%的年收益,你肯定会觉得自己仿佛也具备了全球理财的能力。
解读
外币理财不仅仅受到海外市场影响,汇率波动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收益多少。例如,当某外币兑人民币暴跌40%,你投入10万元人民币,换成外币理财,再换回来的时候,不考虑转换费用,一进一出就变成了6万元,就算理财经理帮你赚了15%的收益,你赔的还是更多。
另类投资
红酒、普洱茶、艺术品、黄金……近年,另类投资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银行发行另类投资产品的热潮。民生银行从2007年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建行等银行也与信托合作,推出标的不同的另类信托产品。门槛不低,50万元起步,收益更曾高达12%。
解读
另类信托产品分两种,一种属于融资性质,产品的收益率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如7%,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尽量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另一种带有投资性质,收益与风险处于敞口状态,收益无法预先设定,可能会很高,也可能会赔得很惨。购买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挑选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银行理财产品风光无限,但上半年仅186款理财产品跑赢CPI,部分短期产品2天收益率达7%,亏损最多达22.4%。所以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应更多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小贴士
预期收益率
很多理财产品说明上会提到预期收益率是多少。你需要明确的是,预期收益率只是用于宣传的一个数字,它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实际上,预期收益率不是银行对投资者的承诺,也不是一个趋势性的判断,它只是银行根据产品的一些参数,作出的推算数值。它所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而不应该作为投资者选与不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