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上市公司,近年来一直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该公司的做法和体会。
全面预算是以货币及其他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部经济活动的目标及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说明。全面预算通过明确企业内部各责任主体的责、权、利,将企业某个期间的经济活动及目标落实到了每一责任主体、每一个人,这样不仅使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和提高有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考核评定各责任主体提供标准和手段。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复杂的变化,需要有力的预算制约手段来有效地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树立全面预算观念,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从内容上看,全面预算应当涵盖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财务性的与非财务性的活动;从预算执行主体来看,全面预算应当既涉及企业上层领导组织又涵盖最基层的组织和个人;从预算参与人员来看,全面预算应当涵盖企业的全体员工。这样预算才会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
河北建投公司在推行预算管理时充分考虑了“全面”的涵义,并在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时给予了重点体现。不仅所制定预算的内容包括了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涵盖了公司的全部经济行为,而且通过对预算指标的编制分解、执行控制、考核奖惩等过程,将公司的经营管理转化为全员参与管理,关心企业的有效机制,通过将预算目标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分析和分解,使全员参与了企业的管理过程,并使全体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奋斗目标,掌握了实现的措施,还使他们了解了自身担负的职责。
按照上市公司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该公司制定了不同层次的预算管理制度:
1.董事会层次预算管理制度,具体体现在《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制度中有关预算管理的条款。
2.经理层的预算管理制度,公司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等专门文件,辅以《总经理工作细则》、《分公司总经理工作细则》等其他管理制度中有关预算管理的条款,形成经理层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同时成立预算管理工作小组作为其工作机构。
3.分公司经营层的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公司经理层的制度和年度预算总经理工作报告及年度预算管理办法,由分公司经营层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具体的预算,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试运行,经董事会批准后正式执行。
预算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一级为公司总部,即经理层;二级为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即经营层。针对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对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管理区别对待,对于分公司进行紧密管理,将其业务、资本、财务等预算全面纳入管理范围,严格控制;而对控股子公司则根据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的需要提出利润要求,公司相关预算管理制度由子公司参照执行。
二、合理、准确地编制预算,夯实预算管理的基础
预算方案本身是否合理,是有效实行预算管理的基础。在编制预算时,公司围绕其经营战略,实行总量平衡,坚持积极稳健和以收定支原则,既保证预算目标切实可行又保证预算目标的激励作用。
在编制预算时,将目标利润作为终极指标。首先,根据董事会制定的公司发展战略、预期发展目标,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提出年度目标利润和经营指标;其次,对年度历史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预算指标的可行性。
预算编制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
业务预算包括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和采购预算。1.销售预算是业务预算的起点,其他业务预算都以其为基础。首先由销售部门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然后确定预测业务量和价格以及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结构,据此编制销售预算。销售预算要细化到明细项目及单位,如酒店餐饮收入要细化到各餐厅,房租收入要细化到各楼层,商场收入要细化到各品牌等。2.成本预算和采购预算根据销售预算确定业务量所需的商品、原材料的数量和预测市场价格以及存货的期末库存量来编制。成本预算与销售预算要符合配比原则。3.费用预算分为人员费用预算,与资产相关的费用预算、经营业务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和财务费用预算。费用预算必须保证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与销售预算配比。业务预算采用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的方式,一般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编制,但是新增项目必须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编制。所有业务预算都需计算现金金额,为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提供基础。
资本预算按董事会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和实际经营的需要编制。资本预算采用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的方法。对于每一投资项目,必须附有项目可行性分析,包括业务可行性分析和财务可行性分析。
筹资预算根据实际经营和投资的资金需求编制。财务部门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资本预算计算需筹资的额度,并按最佳资本结构分析确定应采取的筹资方式,针对不同的筹资方式和资本成本率计算应支付的利息、股利。对于原有的银行借款编制还本付息预算。
财务预算在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的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资产负债预算和利润预算。编制财务预算时,尤其将现金预算作为重点,对资金流转的平衡严格控制,从根源上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
预算编制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首先,制定年度目标利润和经营目标,经可行性分析后同预算编制政策、依据一同写入《总经理报告》,经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由总经理签批下达。其次,由各经营单位按照公司下达的指标,编制出本单位的预算方案(指草案,除特别指明,以下同)上报。经营单位编制预算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由全部职能部门参与,各负其责,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可行。再次,对经营单位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汇总,并与其反复沟通、充分协调,提出初步调整意见由经营单位予以修正。最后,在修正的基础上编制出公司预算方案,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后上报董事会审议批准,批准后正式执行。
三、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确保预算目标实现
全面预算执行控制,针对的是预算的实际执行与操作阶段,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阶段。预算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执行控制是否有效;同时,预算执行控制连接着编制和考核,为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公司预算的执行是以刚性约束为基本条件,预算下达后,各经营单位将其作为组织协调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明确各级责任人,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部门按责任单位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详细列明各项预算指标的实际值、预算值、比较值等,分析预算的进度,对于差异较大的事项、例外事项、重点事项逐一比较,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偏差,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实行“信息双向反馈”,财务部门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发现影响经营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到经营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经营部门发现由于经营变动可影响财务状况的事项,及时反馈财务部门,由其提出改进建议。
资本预算作为重点事项控制,资本性支出采用报告制度。对于每一笔资本性支出,经营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批准,报告中附有支出的必要性说明、是否为预算内支出等内容。
预算外支出作为例外事项控制。每一项预算外支出经营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并附有详细说明,包括支出的性质、内容、必要性,如为资本性支出,还应附有可行性分析及收益预测。预算外支出必须经预算管理工作小组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
财务部门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中对收入、费用、利润等各项指标及现金流量、资本性支出、资产负债的变化逐一进行分析,特别强调资金流转的平衡,以控制支付风险。采用因素替代等方法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差异进行数量分解,找出根本因素并确定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促进预算目标的完成。
四、科学考核预算结果,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作用
预算结果的考核是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否合理,很大程度决定了预算激励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预算管理的功效。
在预算考核过程中,公司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的利益直接挂钩,由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共同控制。每月由财务部提供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人力资源部据此核定经营者应发放的工资总额并加以控制。预算年度终了后,根据预算执行的结果确定经营者的奖惩。
在预算考核过程中,公司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由审计部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合理界定预算偏差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形成审计报告,作为预算考核的重要参考资料。
经过几年的实践,公司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增强了员工的管理意识和素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改变了过去“预算=计划数”、“预算=财务指标”、“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等错误观念,使全体员工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增强了管理意识;同时培养全体员工树立 “成本效益”观念,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二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了成本和提高了经营收益,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公司的经营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98932万元,较2005年的194643万元增加了4289万元,增长2.2%;较2004年的180993增加17939万元,增长9.91%。财务状况良性发展,截至2006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末的78.18%下降到了64.38%。
三是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水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后,预算控制深入到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准确地反馈解决,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将公司的一切经济活动纳入统一管理,使经济活动有章可循,各项管理制度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各项措施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并得到落实,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是以货币及其他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部经济活动的目标及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说明。全面预算通过明确企业内部各责任主体的责、权、利,将企业某个期间的经济活动及目标落实到了每一责任主体、每一个人,这样不仅使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和提高有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考核评定各责任主体提供标准和手段。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复杂的变化,需要有力的预算制约手段来有效地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树立全面预算观念,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从内容上看,全面预算应当涵盖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财务性的与非财务性的活动;从预算执行主体来看,全面预算应当既涉及企业上层领导组织又涵盖最基层的组织和个人;从预算参与人员来看,全面预算应当涵盖企业的全体员工。这样预算才会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
河北建投公司在推行预算管理时充分考虑了“全面”的涵义,并在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时给予了重点体现。不仅所制定预算的内容包括了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涵盖了公司的全部经济行为,而且通过对预算指标的编制分解、执行控制、考核奖惩等过程,将公司的经营管理转化为全员参与管理,关心企业的有效机制,通过将预算目标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分析和分解,使全员参与了企业的管理过程,并使全体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奋斗目标,掌握了实现的措施,还使他们了解了自身担负的职责。
按照上市公司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该公司制定了不同层次的预算管理制度:
1.董事会层次预算管理制度,具体体现在《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制度中有关预算管理的条款。
2.经理层的预算管理制度,公司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等专门文件,辅以《总经理工作细则》、《分公司总经理工作细则》等其他管理制度中有关预算管理的条款,形成经理层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同时成立预算管理工作小组作为其工作机构。
3.分公司经营层的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公司经理层的制度和年度预算总经理工作报告及年度预算管理办法,由分公司经营层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具体的预算,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试运行,经董事会批准后正式执行。
预算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一级为公司总部,即经理层;二级为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即经营层。针对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对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管理区别对待,对于分公司进行紧密管理,将其业务、资本、财务等预算全面纳入管理范围,严格控制;而对控股子公司则根据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的需要提出利润要求,公司相关预算管理制度由子公司参照执行。
二、合理、准确地编制预算,夯实预算管理的基础
预算方案本身是否合理,是有效实行预算管理的基础。在编制预算时,公司围绕其经营战略,实行总量平衡,坚持积极稳健和以收定支原则,既保证预算目标切实可行又保证预算目标的激励作用。
在编制预算时,将目标利润作为终极指标。首先,根据董事会制定的公司发展战略、预期发展目标,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提出年度目标利润和经营指标;其次,对年度历史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预算指标的可行性。
预算编制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
业务预算包括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和采购预算。1.销售预算是业务预算的起点,其他业务预算都以其为基础。首先由销售部门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然后确定预测业务量和价格以及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结构,据此编制销售预算。销售预算要细化到明细项目及单位,如酒店餐饮收入要细化到各餐厅,房租收入要细化到各楼层,商场收入要细化到各品牌等。2.成本预算和采购预算根据销售预算确定业务量所需的商品、原材料的数量和预测市场价格以及存货的期末库存量来编制。成本预算与销售预算要符合配比原则。3.费用预算分为人员费用预算,与资产相关的费用预算、经营业务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和财务费用预算。费用预算必须保证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与销售预算配比。业务预算采用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的方式,一般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编制,但是新增项目必须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编制。所有业务预算都需计算现金金额,为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提供基础。
资本预算按董事会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和实际经营的需要编制。资本预算采用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的方法。对于每一投资项目,必须附有项目可行性分析,包括业务可行性分析和财务可行性分析。
筹资预算根据实际经营和投资的资金需求编制。财务部门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资本预算计算需筹资的额度,并按最佳资本结构分析确定应采取的筹资方式,针对不同的筹资方式和资本成本率计算应支付的利息、股利。对于原有的银行借款编制还本付息预算。
财务预算在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的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资产负债预算和利润预算。编制财务预算时,尤其将现金预算作为重点,对资金流转的平衡严格控制,从根源上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
预算编制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首先,制定年度目标利润和经营目标,经可行性分析后同预算编制政策、依据一同写入《总经理报告》,经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由总经理签批下达。其次,由各经营单位按照公司下达的指标,编制出本单位的预算方案(指草案,除特别指明,以下同)上报。经营单位编制预算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由全部职能部门参与,各负其责,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可行。再次,对经营单位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汇总,并与其反复沟通、充分协调,提出初步调整意见由经营单位予以修正。最后,在修正的基础上编制出公司预算方案,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后上报董事会审议批准,批准后正式执行。
三、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确保预算目标实现
全面预算执行控制,针对的是预算的实际执行与操作阶段,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阶段。预算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执行控制是否有效;同时,预算执行控制连接着编制和考核,为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公司预算的执行是以刚性约束为基本条件,预算下达后,各经营单位将其作为组织协调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明确各级责任人,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部门按责任单位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详细列明各项预算指标的实际值、预算值、比较值等,分析预算的进度,对于差异较大的事项、例外事项、重点事项逐一比较,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偏差,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实行“信息双向反馈”,财务部门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发现影响经营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到经营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经营部门发现由于经营变动可影响财务状况的事项,及时反馈财务部门,由其提出改进建议。
资本预算作为重点事项控制,资本性支出采用报告制度。对于每一笔资本性支出,经营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批准,报告中附有支出的必要性说明、是否为预算内支出等内容。
预算外支出作为例外事项控制。每一项预算外支出经营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并附有详细说明,包括支出的性质、内容、必要性,如为资本性支出,还应附有可行性分析及收益预测。预算外支出必须经预算管理工作小组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
财务部门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中对收入、费用、利润等各项指标及现金流量、资本性支出、资产负债的变化逐一进行分析,特别强调资金流转的平衡,以控制支付风险。采用因素替代等方法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差异进行数量分解,找出根本因素并确定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促进预算目标的完成。
四、科学考核预算结果,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作用
预算结果的考核是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否合理,很大程度决定了预算激励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预算管理的功效。
在预算考核过程中,公司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的利益直接挂钩,由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共同控制。每月由财务部提供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人力资源部据此核定经营者应发放的工资总额并加以控制。预算年度终了后,根据预算执行的结果确定经营者的奖惩。
在预算考核过程中,公司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由审计部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合理界定预算偏差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形成审计报告,作为预算考核的重要参考资料。
经过几年的实践,公司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增强了员工的管理意识和素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改变了过去“预算=计划数”、“预算=财务指标”、“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等错误观念,使全体员工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增强了管理意识;同时培养全体员工树立 “成本效益”观念,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二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了成本和提高了经营收益,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公司的经营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98932万元,较2005年的194643万元增加了4289万元,增长2.2%;较2004年的180993增加17939万元,增长9.91%。财务状况良性发展,截至2006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末的78.18%下降到了64.38%。
三是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水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后,预算控制深入到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准确地反馈解决,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将公司的一切经济活动纳入统一管理,使经济活动有章可循,各项管理制度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各项措施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并得到落实,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