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循证护理是随着护理学科变化以及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概念。循证护理的实施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取得最佳的护理行为,同时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可以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有关儿内科护理的相关资料等,可以有效帮助在儿内科护理临床中应用循证护理。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儿童内科 临床应用
1 前言
为了能够全面的了解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之中的有关应用,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知识融为了一篇文章,然后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来向大家进行展示,本文将会从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循证护理为切入点,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分析来进行全面的阐述。
2 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中应用循证护理
目的:分析并评价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于我院感染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常伴有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症状。在临床护理中,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是重点护理对象,为了更快的促进患儿健康,临床需要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模式。我院于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开展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的护理研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3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于我院感染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个月~4.7岁,平均年龄(3.2±1.5)岁;其中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3.0±1.6)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可能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4 研究方法
4.1 对照组研究方法
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4.2 实验组研究方法
由护士长、护士等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4.2.1 循证方法
4.2.1.1 确定具体的护理问题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常伴有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以及口腔疱疹和溃疡。在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应及时明确患儿存在的具体的护理问题。
4.2.1.2 检索证据
以“小儿手足口病”、“脑炎”、“护理”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以获取证据。
4.2.1.3 评价证据
对检索出的证据进行评价,主要从研究设计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是否有效等方面进行筛选,最终得出有价值的证据。
4.2.1.4 应用证据
4.2.1.4.1 消毒隔离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性较强,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等方式传播,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护理人员应保持患儿病室空气新鲜,按时消毒,并调节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嘱患儿及家属保持患儿手部清洁。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不同患儿时要进行手部消毒,以免交叉感染。
4.2.1.4.2 病情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一般病情较重,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障碍以及昏迷,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病情的监测。
4.2.1.4.3 口腔护理
口腔疱疹和口腔溃疡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痛苦,进食时会加重疼痛。护理人员应协助患儿做好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并促进创面愈合。
4.3 观察指标
治愈标准:患儿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并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儿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及体征基本缓解,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标准:患儿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及体征无缓解,并未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4.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A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描述,以P<0.05标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总有效率并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循证护理应用成功事例
目前我们已经在临床探讨多巴胺静脉滴注安全的护理方法、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应用循证护理方式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与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等。从这些多方面成功对比的研究事例中都可以体现数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和指导倡导的。
同时,如果将循证护理的理念与科学技术合理结合起来,可以成为成本与效益核算提供依据,对于医护方案与实施时医护人员要考虑医疗成本。这样对于医疗资源有效节约,同时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弊端,对于卫生经济学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7 结束语
循证护理起源于循证医学,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循证护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的概念为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同时循证护理对于儿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值得广大护理工作者去探索研究以及更好地应用。
参考文献
[1]毛婷,朱念琼,循证护理教育国内现状及展望[J] 当代护士,2007,8:10-12.
[2]王艳,成碧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4
[3]方初玉.浅谈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信息,2010(29):110+137.
[4]叶华,姜宪辉,李筠波,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8,1 4(24);63-66.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儿童内科 临床应用
1 前言
为了能够全面的了解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之中的有关应用,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知识融为了一篇文章,然后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来向大家进行展示,本文将会从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循证护理为切入点,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分析来进行全面的阐述。
2 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中应用循证护理
目的:分析并评价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于我院感染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常伴有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症状。在临床护理中,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是重点护理对象,为了更快的促进患儿健康,临床需要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模式。我院于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开展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的护理研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3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于我院感染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个月~4.7岁,平均年龄(3.2±1.5)岁;其中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3.0±1.6)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可能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4 研究方法
4.1 对照组研究方法
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4.2 实验组研究方法
由护士长、护士等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4.2.1 循证方法
4.2.1.1 确定具体的护理问题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常伴有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以及口腔疱疹和溃疡。在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应及时明确患儿存在的具体的护理问题。
4.2.1.2 检索证据
以“小儿手足口病”、“脑炎”、“护理”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以获取证据。
4.2.1.3 评价证据
对检索出的证据进行评价,主要从研究设计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是否有效等方面进行筛选,最终得出有价值的证据。
4.2.1.4 应用证据
4.2.1.4.1 消毒隔离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性较强,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等方式传播,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护理人员应保持患儿病室空气新鲜,按时消毒,并调节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嘱患儿及家属保持患儿手部清洁。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不同患儿时要进行手部消毒,以免交叉感染。
4.2.1.4.2 病情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一般病情较重,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障碍以及昏迷,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病情的监测。
4.2.1.4.3 口腔护理
口腔疱疹和口腔溃疡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痛苦,进食时会加重疼痛。护理人员应协助患儿做好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并促进创面愈合。
4.3 观察指标
治愈标准:患儿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并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儿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及体征基本缓解,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标准:患儿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及体征无缓解,并未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4.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A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描述,以P<0.05标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总有效率并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循证护理应用成功事例
目前我们已经在临床探讨多巴胺静脉滴注安全的护理方法、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应用循证护理方式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与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等。从这些多方面成功对比的研究事例中都可以体现数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和指导倡导的。
同时,如果将循证护理的理念与科学技术合理结合起来,可以成为成本与效益核算提供依据,对于医护方案与实施时医护人员要考虑医疗成本。这样对于医疗资源有效节约,同时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弊端,对于卫生经济学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7 结束语
循证护理起源于循证医学,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循证护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的概念为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同时循证护理对于儿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值得广大护理工作者去探索研究以及更好地应用。
参考文献
[1]毛婷,朱念琼,循证护理教育国内现状及展望[J] 当代护士,2007,8:10-12.
[2]王艳,成碧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4
[3]方初玉.浅谈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信息,2010(29):110+137.
[4]叶华,姜宪辉,李筠波,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8,1 4(2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