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激发学习内驱力的尝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使学生能做到快乐地学习并学好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非常重要。本文对学习内驱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激发,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生物教学;内驱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0-057-2一、对“内驱力”的理解
  内驱力是存在于机体内部,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例如人体内部营养物质不足,就会产生求食的需要,驱动求食的行为倾向,支配这种行为倾向的内部力量就是内驱力。人的内驱力可分为两大类:由饥饿等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一内驱力;由责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二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属于第二内驱力,即指学生自觉独立地充满热情地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索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心理与能力。
  二、激发学习内驱力的实践
  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激活学习内驱力的基础
  笔者抓住生物学科具有很强的趣味特点,用精彩的语言,幽默的话语,直观的特色,营造出趣味课堂,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全新的感觉。学生也就产生想学的想法,再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生都能接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生物学的基本能力培养着手,其中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进行探究实验的一项基本活动,科学的观察是学好生物知识的前提。通过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因为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热情,通过活动可以学会观察方法,还能进行定性定量地观察和较全面综合性地观察。学生还能从观察中寻找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异同,从中得到启发,再提出问题,总结问题。
  (2)动手能力的培养。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而且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探索,又能勇于实践;不仅有知识创新,还有技术创新,工艺方法的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要把一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这有助于克服纯理论的课堂教学,能引导学生多思、多想,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创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解剖动物,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生物实验仪器,并且要求对实验进行改进、观察、记录、绘图、绘表、统计、分析等。
  (3)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逻辑推理是在把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很有必要。因此,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活动离不开推理分析。通过社团活动和实验探究过程,可以锻炼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提高,问题的分析能力得到加强,能在老师的启发点拔下,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实验结果的正确分析。
  2.合作学习是激活内驱力的催化剂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帮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表现是学生能相互支持、配合,积极互动,并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如果处理好会更好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1)分组的处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常采用的方式是进行分组学习。主要目的是形成一种学习上的互补。针对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活动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经常开展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形成学习的合作团体,共同进步。例如:在《和县蔬菜大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调查活动过程中,有十几位同学共同完成的,有的同学负责调查内容的制定,有的同学负责观察、记录,有的同学配合制图绘图、绘表,有的同学进行统计、分析,也有不少通过同学们的整理汇报而根据蔬菜大棚的建设和管理与生物学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结合起来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共同合作进步,该调查报告获得市科技创新一等奖。
  (2)对教师的要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尽管学生的自觉性很高,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要求,但他们毕竟是学生,所学内容有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能离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合理设计教学,而且要全程参与,对部分学生的活动还要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要点和难题。
  通过合作学习的实施,学生不仅可以认识自我,而且可以学会参与交流,学会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所以说合作学习是激活学习内驱力的催化剂。
  3.自主学习是激活内驱力的效应
  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一旦激活了学习的内驱力之后,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学生就会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掌控学习过程、自我反馈学习结果。
  (1)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什么,怎样学,学生会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学习之前学生会自主确定某些内容的学习目标。
  (2)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善于学习的学生一定能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要进行干预,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设计出有多种练习的选择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分组讨论,一问多答,一问一答,你问我答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其实无论以哪种形式,只要学生能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来学习,他们就会快乐地学习,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3)自我调控学习过程。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针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不要强加干预,要尽量引导学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学习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多次发现学生在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使用方法后,并不是完全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方式学习,他们会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时某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成为这个小组甚至这节课大多数学生共同喜爱的学习方式。我每周总结一次大家都喜欢的学习方式,记录下来,仔细研究这些方式,尽量完善这些方式,再在班级加以推广。通过这样的调控,生生之间很自然地养成了取长补短的习惯,而我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也总结了不少宝贵的学法指导经验,教学相长。
  (4)自我反馈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发思,并反馈学习结果,这种自我反馈过程是学生学习升华的过程,这也是教学过程要求达到的最高要求。比如我在介绍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碳循环后,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构建碳循环的概念图,小组推选代表上黑板绘图比较。这样学生不但对学习结果进行了有效反馈,绘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并且会学习,取得成绩的进步,这是激活学习内驱力的效应。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