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汉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调查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集整理了语料库中韩国学生量词“个”使用错误的语料,对这些语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最终总结出韩国留学生在习得量词“个”时的偏误类型,包括繁简偏误、字形混淆的偏误以及其他偏误,并进一步尝试探究其中的原因,希望为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个”  偏误分析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汉语中的量词作为独立存在的词类,一直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还是和汉语在历史语言学上有共同源头和特点的汉藏语系的韩国和日本留学生,在他们的二语习得过程中,量词往往会出现一些偏误,这些偏误区别于那些偶然的,学习者自身原因造成的,表现为一类学生共有的,规律性强的系统性偏误,这些正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清楚认识和了解的。认真分析这些偏误的类型和形成偏误的原因,才能够找到解决偏误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一、“偏误分析”理论
  偏误分析理论最早是建立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来的。外国学生习得一种新的语言,在语法、语用、词汇等方面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有规律的,成系统的错误,这一类错误很明显。在母语使用者和二语学习者中失误都会出现,在母语使用者中往往出现更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误;但偏误只存在于二语学习者中。建立在偏误分析基础之上的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教授不同母语的留学生时,有针对地进行汉语教学,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偏误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中介语理论的产生和出现起到促进作用。
  对外汉语界的偏误分析理论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鲁健骥的《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为标志。“从我国近十几年的偏误分析研究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语音、词语、语法、语篇和汉字”五个领域。”①偏误分析理论在我国对外汉语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慢慢地趋向雷同。由于研究的方法和形式很难创新,研究结果呈现出固定的模式,这表现在对偏误类型、形成偏误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教学和学习策略上提出建设性意见等方面。所以,要促进偏误分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将其与实证研究或者更新、更全面的语料库研究结合起来,而且应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汉语中某个具体问题上。
  二、量词“个”的偏误分析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涉及量词的偏误分析研究的文章数量很多,但如果精确到量词“个”的研究,相关论文只有几篇,而以韩国学生的习得为视角,借助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研究的文章目前还没有。重庆大学佘珊珊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中介语语语料库的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对量词“个”的偏误分析进行了总结。施艳婷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个”的泛化现象的偏误分析》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量词“个”的一个泛化使用的特点上,基于这一点进行偏误分析。
  三、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数据分类与分析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以“个”为关键字符进行错句检索,规定的条件是韩国留学生,一共得到语料215条,其中可用的语料为215条。通过对这些语料进行汇总,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有关韩国留学生对量词“个”的偏误分析的类型,并进一步探讨偏误类型的产生原因和学习策略。
  表1:韩国留学生量词“个”的偏误分析类型
  繁简偏误 书写形式混用偏误 其他偏误
  数量 106 76 33
  比例 49% 35% 16%
  (一)“个”与“個”的繁简偏误分析
  上表中体现出来的是简单分类后的量词“个”的偏误分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语料中,“个”与“個”的繁简问题所占的数量最大,几乎占到了整个语料的一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韩国留学生在本国内上小学时,很多人都接触过一部分简单的汉语的繁体字,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在学习汉语时对“个”的使用;第二,和HSK语料库本身的设定有关。从一定程度上说,“个”的繁简应该不是问题,但语料库将它设定为错误。比如下面的例句中,“个”作为量词的使用没有问题,只是繁体字和简体字共同存在于一个句子中,显得不协调。
  (1)一天睡四个[F個]小时]就能考上大学。
  (2)人的生命是个[F個]非常珍贵[F貴]的,不可选取{CC还[C]取}的实体。
  (3)有一个[F個]人得了不治之症,她{CC他}的丈夫忍不住看太太的痛苦。
  (二)“个”的书写形式混用的偏误分析
  在有关量词“个”的偏误中,很多留学生在“个”的书写形式上往往产生问题,最普遍的是“个”与“各”的混用,当然也有“个”和“格”的混用,前者是非常普遍的,后者只是个别的。例如:
  (4)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是跟世界各个[B各]国[C]家和各个[B各]民族[C]一起来办事。
  (5)从社会各个[B各]方面都可以给国家做{CC作}贡献,但是首先最重要的是团结力量。
  (6)该国的人民只追求个[B各]人的幸福,不顾国家大事。
  (7)我们生活当中常常看{CQ得}出来的[BQ。]首先[BQ,]人们有自己个[B格]人的想法[BQ,]有自己的个[B格]性。
  例(4)至例(6)都是本应该用“个”的却被误用为“各”,这样的偏误是非常普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两字的字形混用,更多的是量词“个”的作用和“各”的意思,“各”表示“不止一个的每一个”,经常会组成“各方”“各界”等,学生没有掌握,前者是一个量词,后者是一个代词,而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各各”这样的词。后面的“个”和“格”的混用,只是个别的失误,并不能算到偏误系统中。
  (三)其他偏误的分类和分析
  这里所说的偏误类型的数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其内部类型的划分却最为复杂。其他偏误类型的语料见附件一。   表2:其他偏误类型
  遗漏偏误 冗余偏误 误用偏误 错字
  数量 10 2 6 15
  其中包括“个”的遗漏偏误,“个”的冗余偏误,“个”和其他量词的误用,还有一类比较特殊,应该放在汉字习得偏误上进行研究,那就是“个”的错字书写。例如:
  (8)我们应承认在这个[L]社会有{跟我们[L]不同的想法的人。
  (9)所以为了解决这两个[L]问题,我们每个人都{CJ-zy应该}去参加。
  (10)因为这个[L]世界的主人是我们人类。
  上面的例(8)至例(10)都是量词“个”的遗漏偏误,这一类偏误在表2中的数量不少,可以看出量词的遗漏偏误是韩国留学生习得“个”的主要偏误。量词“个”后面的名词一般都是抽象名词。留学生在使用量词时,对那些具体的名词,大部分情况下应该会记得住使用量词,但对于这些抽象名词,却往往忽略了量词的使用。
  (11)来华以后,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汉语一年半{CC3一个半年}{CD了}。
  (12)因为中国是{CD个}{CD在}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例(11)、(12)是量词“个”的冗余使用,在本来不需要使用量词的地方错误的使用量词,尤其例(11)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因为留学生经常在“一年半,一个半年,一小时”等和时间有关的名词前面,对于量词的有无产生困惑。
  (13)其中,我想介绍一个[B介]年轻的男教师。
  (14)若因挨饿[BD]失去这一生命[C],那这个[B下]世界则太恐[C]怖了。
  (15)我认为吃“绿色食品”与“不挨饿”两个[B种]都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
  例(13)至例(15)都是量词“个”和其他量词的混用的偏误,在这些语料中,还有一些很难判断留学生是单纯的写错了,还是故意使用另外的那个字,反映出留学生对量词“个”的使用范围以及与其他量词的区别还不是特别清楚。
  (16)一个[C]人的性格,生活态度,价值观从小就在家里跟{CD亲}爸爸妈妈学会的。
  (17)政府不仅作出这个[C]措施,还应该把烟价提高{CC2上去。
  例(16)、(17)都是关于量词“个”的书写错误的,但这种书写错误和上面提到的形式易混淆的书写错误是不一样的,因为留学生知道在这里需要使用量词“个”,仅仅是字形写错了。
  四、量词“个”的偏误原因分析和教学策略
  造成留学生量词“个”使用偏误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对韩国留学生来说,汉语和韩语虽然同属于一个语系,但是对于量词的使用,在细节方面又有不同。所以,这种语际间的迁移作用很可能导致留学生在使用量词“个”的时候发生偏误。其次,汉语量词“个”的使用是比较复杂的,如它的使用范围以及“个”与“各”的混淆问题,这种语内的迁移也是造成偏误的原因之一;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材本身对量词“个”的解释可能存在疏漏的地方,或者简单的翻译法不能让留学生真正理解量词的使用,课后练习更多地强调替换,不能满足留学生实际交际中的需要;从留学生的角度来看,对量词“个”的使用往往采取泛化和回避的策略,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针对上面提到的各种偏误类型,我们为量词“个”的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教学策略。首先,在所有的偏误类型中,“个”与“各”的混淆是非常普遍的,这也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两个字的区别,让留学生真正能够理解这两个字的意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通过设置语境,让留学生自主使用量词,而不只是简单的替换练习,让他们真正掌握量词“个”的用法。
  五、结语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来说非常有效的手段,对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索以量词“个”为关键词的韩国学生的错句,进行汇总和分析,从中得到韩国学生在量词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偏误,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由于从数据库中得到的语料数量有限,呈系统性和必然性的偏误在总语料中占的比例更少,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具有较好的说服力。本文虽然以韩国学生为问题的切入点,但在论述过程中,由于作者对韩语不熟悉,所以在论述韩语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际间的迁移作用时,论述比较简单。
  附件一:其他偏误类型的语料
  1.来华以后,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汉语一年半{CC3一个半年}{CD了},此后,我一个人到中国各个[B各]地方去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
  2.会儿[F兒]我偶然地看到[C]了贵[F貴]公司征[C]求经[F經]理一个[C]人,忽然觉[F覺]得高兴[F興]极[F極]了,这[F這]{CJ+zy也}是为[F為[C]]什么呢?
  3.这[F這]个[C]理由由我来说[F説]明一下,怎么[F麽]样[F樣]?
  4.我要好好儿[F兒]利用这[F這]个[C]机[F機]会[F會]提升[C]贵[F貴]公司的名誉[F譽],愿[F願]意与[F與]{CQ之}{CQ共}存亡。
  5.其中,我想介绍一个[B介]年轻的男教师。
  6.为了医疗[C]费他们[C]忙得不得了,为了照顾病人[BQ,]一个[B人]人一定要在医院里。
  7.对[C]两[F兩]代问题{CQ的}解[C]决{CD上}提两{CC二}个[C]看法{CD说[F説]明}。
  8.另外还有一个[F夢],是希望在海外工作,这是实现了吧。
  9.因为中国是{CD个}{CD在}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各个[B各]地方{CQ的}语言也有一点不同。
  10.首先他们都要{CC是}想象对方的情况,特别[C]是父母{CQ要}了解这个[L]时代{CC世代}的年[C]轻[B经]人的因难和生活。   11.我们应承[C]认在这个[L]社会有{CC1抱有}跟我们[L]不同的想法的另一种人{CC1人们}。
  12.一个[C]人的性格,生活态度,价值观从小就在家里跟{CD亲}爸爸妈妈学会的。
  13.所以为了解决这两个[L]问题,我们每个人都{CJ-zy应该}去参加。
  14.现在大部分的城市人寻找[BQ“]绿[B录]色食品[BQ”],[BC.]因为每个[B人]人都想要保持{CC保护}自己的健康[BQ。]
  15.若因挨饿[BD、]失去这一生命[C],那这个[B下]世界则太恐[C]怖了。
  16.因为这个[L]世界的主人是我们人类。[BC.]
  17.我们{CD在}生活的这个[L]空间不要污染就是当然的。
  18.这个[L]问题是和国家经济有关{CJsd}。
  19.我们应该考虑[B虎]这[C]个[L]问题的内在{CC内面}。
  20.现在世界上有几个[L]种类的国家,[BC.]比如发达[C]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等。
  21.我认为吃“绿色食品”与“不挨饿”两个[B种]都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
  22.我想对一{CC某}个[C]人{CQ来说}最重要的是健康。
  23.但[BD,]我也可以料到一个[C]问题,{CJ-zhuy那}就是关于生产量的问题。
  24.这个[C]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可是我想度[B渡]过困难后会有{CC来}一个[C]很好的局[C]面。
  25.我知道这个[C]是很难的事,但[BD,]{CD跟}学历不高的人跟做农业的人之间工资是差不多。
  26.目前,世界的各个[L]国家已经发达了,而提[B题]高了生活水平。
  27.这[C]个问题不只是个[B各]人的错误,[BC]各国{CD国家}也应该想好一个好办法来分配。
  28.由于什么什么接种成功、将一些农作物增产百分之三十或由于某个[C]人实验成功,将会用到农作物的改变基因上等。
  29.但我们考虑[B虚]这[C]个[C]问题的时候,我们身边[C]的很多国家有挨饿的人。
  30.政府不仅作出这个[C]措施,还应该把烟价提高{CC2上升到}几。
  31.我觉得{CC的}这个[B儿]现象{CD有}对社会的发展有很[C]多的好[C]处。
  32.所以抽烟的人一定要记住:吸烟{CD是}不是自己一个[C]人的问题。
  33.就是一进入咖啡厅,就会闻到烟的味儿,在咖啡厅待一个[C]小时。
  注释:
  ①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参考文献:
  [1]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语言
  教学与研究,1984,(9).
  [2]佘珊珊.基于中介语语语料库的量词个的偏误分析[D].重庆:重
  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施艳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个”的泛化现象的偏误分析
  [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
  [4]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肖奚强.略论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1,
  (1).
  [6]赵春利.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2).
  [7]伏学凤.初、中级日韩留学生汉语量词运用偏误分析[J].语言文
  字应用,2007,(12).
  (吴宏星  山东济南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50100)
其他文献
摘 要: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不仅表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反映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在转喻认知的模式下,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说中出现的转喻为例探讨政治转喻的认知过程,概括出人本、文化和自然三种政治转喻范畴,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政治转喻 认知 奥巴马政治演说  一、引言  英文转喻①通常出现在简单句或复合句中,用来阐释政治宣言或决策。然而这些政治转喻繁冗复杂,难以
期刊
摘 要:政论文是一种以政治问题为中心的特殊文体,其翻译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形象,进而影响国际关系。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选取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文作为语料,揭示政论文翻译过程的实质,分析其英译过程中最佳关联实现的途径。研究发现,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政论文英译过程中,为了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译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处理中国政治特色词,达到交际双方互明;采用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使译文读者以最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中国童话百篇》和《安徒生童话》为例,对中西童话的语体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均较多使用拟声词和感叹词,语气轻快活泼;词性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形容词中颜色词较为突出;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格;第三人称叙事模式较为常见。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童话百篇》拟声词、感叹词、基本颜色词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安徒生童话》,具体名词的比例相对较低;前者多拟人手法,后者善用夸张;语篇模式上的差异使得二者语
期刊
今年是特鲁别茨柯依(H.C.Трубецкой, 1890~1938)诞生125周年,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语言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音位学理论以及印欧语的起源的理论等研究中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我们特写成此文,作为对于这位语言学家的纪念。本文首先介绍布拉格学派的基本情况,接着介绍特鲁别茨柯依对音位学的贡献,最后介绍特鲁别茨柯依对印欧语研究的贡献。  一、引言  1926年,马德修斯(V.Mathes
期刊
摘 要:旅游文本是外国游客了解、选择景点的重要参考资料。旅游文本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其翻译过程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旅游文本英译中文化缺省现象的存在,更加凸显了翻译补偿策略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江西省几个著名景点的宣传文本进行探讨,分析文化缺省现象,并提出翻译补偿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旅游文本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  一、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  从广
期刊
摘 要:积极型的学习词典,将词的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词典编纂者从语境和语词两个方面选择语用信息,并通过标签、括注、栏目和释义等方式将其呈现出来。《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作为国内首部内向型学习词典,在词语语用信息的选择与呈现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学习型词典 语用信息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一、学习词典关注语用信息  以帮助使用者查考语词为目的而编写传统消极型词典,用于语言解
期刊
摘 要:根据句子形成的机制,并参照由指称到陈述转变的连续统理论,名词性谓语句可分为典型到次典型再到非典型三类,这三类名词性谓语句分别通过典型框架化、隐喻方式的非典型框架化、语法化以及习语化等方式形成不同的层次。此外,能形成名词性谓语句的名词所蕴含的不同附加意义也是成句的语义基础。  关键词:名词性谓语句 类型 形成机制  一、引言  汉语中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除了作主宾语外,还可以构成名词性谓语。名
期刊
摘 要: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日益增多。本文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语料,从词汇、语句、语篇三个层面浅议法律英语中国际条约的语言特点,以期对解读条约脉络及翻译提供有利帮助。  关键词:国际条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语言特点  法律英语是英美等国家以普通英语为基础,在法律实务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法律专业风格的行业英语,如立法、司法和执法之间,也有一些显然的区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名重要的女性双语作家,张爱玲有着非常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这不仅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也在她的翻译作品中呈现。她将自己的众多作品翻译成相应中文或英文,形成了翻译界独特的自译现象。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具体分析张爱玲自译作品中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应用:写前言或脚注,增补以及劫持,来探讨她的女性主义翻译思想。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自译 翻译策略 张爱玲  20世纪8
期刊
摘 要:借鉴日语“角色语言”理论分析汉语称呼语中“妈妈”和“妈”的使用区别。研究发现,二者不仅与话语者的年龄有关,而且与话语者说话时扮演或展现的“话语角色”有关,当话语者扮演或展现“(幼儿及少儿时期)小孩角色”时,多使用“妈妈”,而要扮演或展现“成年人角色”时,多用“妈”。  关键词:称呼语 角色语言 小孩角色 成年人角色  一、引言  汉语中对“母亲”这一角色的称呼语有很多,如“母亲”“母亲大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