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几乎年年必考的诗歌,可以说是中国文人挥之不去的情节。对诗歌的鉴赏,最直接的用途是做好诗歌鉴赏题,而它的真正作用远不止于此。朱光潜说过:“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毫不夸张地说,诗歌在我们语文教育中实际上的作用相当于半壁江山。它对我们培养语文素养、阅读理解和写文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歌如此重要,但又如此神秘。我们鉴赏诗歌就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它也是考试中最难的一个题。
为了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我们不妨试试六字真诀:简、怪、沉、补、辨、思。简、怪、沉三字可以用来解读诗歌的特点,补、辨、思三字是针对这些特点还诗歌以本来面目的方法。
诗歌的第一个特点:简
诗歌是所有文学中最简洁的一种体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它的长度往往是简短散文的几分之一。又尤其是唐朝的格律诗,短小,字数和格式都相对固定。长的如七言律诗,总共也不过56个字。更有短的,如五言绝句,只有短短20字。但就是这种最长不超过六十字的格律诗,千余年来稳稳地屹立于我国文学史。
简则少,少则补
简的东西总要尽力地省去,这种省去就给我们留下了空白,给我们的理解造成了难度。所以,我们要清楚地理解诗歌,拉进诗歌与我们的距离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增补。
补不能是一个空无意义的词语,必要明确补的依据和内容。诗歌的依据只有它本身,那就是已有的只言片语。
根据它需要补足的内容我们要做到三补:一补画面,二补情节,三补诗人写诗前后的经历和写景叙事的心情。
我们以下面的诗歌为例: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补画面
这首诗歌的前四句写景,其范围包括白帝城、城下、山峡、江水、天地,然而仅用了28个字。显然是极简洁的,我们要想真正体会到诗人描绘的景象,必须要做的,就是补画面。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两句,写白帝城的云和城下的大雨。这是已有的信息,但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要从中推断出一些新的信息,画面才能够生动起来。
比如:从“雨翻盆”我们推断,云必定是翻滚的乌云。从“城中”、“城下”我们可以推断,诗人的观察点在白帝城的某个制高点,而古代城的制高点无非城楼。从“城中云出门”“城下雨翻盆”我们推断:城的地势高险。于是我们可以如此描绘:诗人站在白帝城楼上,只觉天色暗淡,云气翻滚,从城门中腾涌而出;往下看,城下大雨倾盆,使人觉得城还在云雨的上头。顿时,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昏天暗地里,倾盆大雨下,云气翻滚中,一座高峻的白帝城突兀在我们面前。
补情节
本诗后四句是叙事,也是仅仅28字,叙述了战乱中的百姓生活状况。诗人为我们展现的几乎是一个时代的故事,要真正理解那个战乱的情景,当然需要依据已有的只言片语去还原当时的故事,当时的情节。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句,写出了荒原上时有闲逸的马匹,户落锐减。但我们要想:为什么马儿会在荒原上溜达?为什么户落在不断地减少?我们推想:在荒原上溜达的马儿,它的主人早已经战死沙场,这战争不是保家卫国的战争,却是腐朽统治下的内乱,战争使老百姓大量死亡,在这暴风雨中,那些没有主人的马儿游荡在荒原上,它们要向人们讲述什么呢?讲述它们主人的故事;也许是被迫征为士兵,也许死在叛军的屠刀之下,也许是没了粮食被活活饿死……不管怎么样,它们主人的故事总与悲惨相连。
补诗人写诗前后的经历和写景叙事的心情
杜甫经历朝廷内乱,蜀地叛乱,飘荡无依,写诗时寓居夔州,也不是长久之计。同时叛乱还在继续,百姓没有安定的日子。这时,忧国忧民之心定时时侵袭他的心。
诗歌的第二个特点:怪
诗歌的语言习惯和我们日常生活语言有所不同,诗歌所用的技巧技法也与我们日常生活语言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觉得怪。它给我们带来了理解上的不习惯,不过一旦理解透彻,就会明白,原来诗歌还非这样怪不可,因为怪成就了诗歌的另一番与众不同的美。所以,我们不应该畏惧诗歌的怪,而应该努力地去辨别它的怪法。
怪则辨
辨就是识别。怪亦有法,识别诗歌的怪异之法,还它以本来面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
根据诗歌的成文规律,我们需做到三辨:
一辨类文言现象
类文言现象是指倒装、词类活用、偏义词和互文现义。
诗歌和文言都有倒装,但诗歌的倒装没有文言那么有规律,它的随意性很强。
文言时代产生诗歌,所以,诗歌自然有文言的特征,比如词类活用、偏义词和互文现义。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句中的“镜”字名词活用做动词,理解为照镜子,属于词类活用。杜甫《白帝》“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句中的“日月”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的,所以是偏义词,只有日而没有月。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也泊秦淮近酒家”句,写出的是秦淮河上,月光和烟雾笼罩在沙滩和江水之上,属于互文现义。
二辨技巧技法
诗歌的技巧技法很多,平时会分析的也不少。我们这里系统地将其理清。
表达方式常用的有:白描、细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记叙和议论。表现手法大致有:比喻、拟人、双关、借代、夸张、衬托、对比、用典、通感、比兴、虚实结合。
三辨诗歌类型或流派
诗歌按题材可分为:咏物诗、写景诗、叙事诗、咏史诗、边塞诗、闺怨诗、别离诗。
按流派大致可分为:古体诗、格律诗(律诗、绝句)、婉约词、豪放词。
分清楚不同的类型和流派,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
诗歌的第三个特点:凝
诗歌以极少的文字在文学领域中占有灵魂般的位置,因为它蕴涵着无穷的意。意就是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情感。任何一首诗歌,如果我们连它所表达的情感都不知道,就无法鉴赏它了,所以,“思”就显得特别重要。
凝则思
思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所蕴涵的意境;二是联系以上我们所谈到的,明确诗歌通过什么方法使简短的文字包蕴了如此深的意。
要达到这两个目的,我们须做到三思:一思关键词句,二思景、物用意(这里将用到辨技巧技法中的内容),三思作者所思所想。
我们以崔涂的《孤雁》为例:
孤雁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一思关键词句
这首诗歌的标题无疑很关键,“孤雁”的“孤”显然是孤单之意,文中有很多关键词语与之呼应,譬如“念尔独何之”中的“独”、“暮雨相呼失”中的“失”。而“孤雁”中的“雁”字则有飘零之意,文中“孤飞自可疑”中的“孤飞”就可以作为印证。本诗以这些关键字为根据,可以明确,诗歌所要传达的是一种漂泊异乡的寂寞之意。
二思景、物用意
标题中的“雁”,既可以作为关键字来解读,也可以做为物来解读。整首诗歌以“雁”为主要描写对象,诗人以雁的“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写出行程的艰险。以雁来传达情感的技法就是托物言志。
同时文中的“寒塘”、“暮雨”、“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这些景物渲染凄冷气氛,衬托孤雁的凄苦无依,传达给我们的是诗人漂泊行程的艰险和心境的凄凉。
三思作者所思所想
诗人写到孤雁,就如见到孤雁;见到孤雁,就引起了同病相怜之感。孤雁所处的环境,正是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孤雁在“寒塘”、“暮雨”、“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之中飘摇,自己在异地他乡飘零,此时此景,孤雁就是镜中的自己。
思的原则就是:将自己与诗中景物交融,将诗人的抒怀或议论融化为自己的情感。正如朱熹在《读书三要》中:“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以得尔。”
明确诗歌简、怪、凝的特点,针对这三个特点运用三补、三辨、三思的方法,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拉近我们与诗歌的心里距离,就可以融入诗的意境,走进诗的殿堂。
诗歌如此重要,但又如此神秘。我们鉴赏诗歌就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它也是考试中最难的一个题。
为了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我们不妨试试六字真诀:简、怪、沉、补、辨、思。简、怪、沉三字可以用来解读诗歌的特点,补、辨、思三字是针对这些特点还诗歌以本来面目的方法。
诗歌的第一个特点:简
诗歌是所有文学中最简洁的一种体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它的长度往往是简短散文的几分之一。又尤其是唐朝的格律诗,短小,字数和格式都相对固定。长的如七言律诗,总共也不过56个字。更有短的,如五言绝句,只有短短20字。但就是这种最长不超过六十字的格律诗,千余年来稳稳地屹立于我国文学史。
简则少,少则补
简的东西总要尽力地省去,这种省去就给我们留下了空白,给我们的理解造成了难度。所以,我们要清楚地理解诗歌,拉进诗歌与我们的距离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增补。
补不能是一个空无意义的词语,必要明确补的依据和内容。诗歌的依据只有它本身,那就是已有的只言片语。
根据它需要补足的内容我们要做到三补:一补画面,二补情节,三补诗人写诗前后的经历和写景叙事的心情。
我们以下面的诗歌为例: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补画面
这首诗歌的前四句写景,其范围包括白帝城、城下、山峡、江水、天地,然而仅用了28个字。显然是极简洁的,我们要想真正体会到诗人描绘的景象,必须要做的,就是补画面。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两句,写白帝城的云和城下的大雨。这是已有的信息,但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要从中推断出一些新的信息,画面才能够生动起来。
比如:从“雨翻盆”我们推断,云必定是翻滚的乌云。从“城中”、“城下”我们可以推断,诗人的观察点在白帝城的某个制高点,而古代城的制高点无非城楼。从“城中云出门”“城下雨翻盆”我们推断:城的地势高险。于是我们可以如此描绘:诗人站在白帝城楼上,只觉天色暗淡,云气翻滚,从城门中腾涌而出;往下看,城下大雨倾盆,使人觉得城还在云雨的上头。顿时,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昏天暗地里,倾盆大雨下,云气翻滚中,一座高峻的白帝城突兀在我们面前。
补情节
本诗后四句是叙事,也是仅仅28字,叙述了战乱中的百姓生活状况。诗人为我们展现的几乎是一个时代的故事,要真正理解那个战乱的情景,当然需要依据已有的只言片语去还原当时的故事,当时的情节。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句,写出了荒原上时有闲逸的马匹,户落锐减。但我们要想:为什么马儿会在荒原上溜达?为什么户落在不断地减少?我们推想:在荒原上溜达的马儿,它的主人早已经战死沙场,这战争不是保家卫国的战争,却是腐朽统治下的内乱,战争使老百姓大量死亡,在这暴风雨中,那些没有主人的马儿游荡在荒原上,它们要向人们讲述什么呢?讲述它们主人的故事;也许是被迫征为士兵,也许死在叛军的屠刀之下,也许是没了粮食被活活饿死……不管怎么样,它们主人的故事总与悲惨相连。
补诗人写诗前后的经历和写景叙事的心情
杜甫经历朝廷内乱,蜀地叛乱,飘荡无依,写诗时寓居夔州,也不是长久之计。同时叛乱还在继续,百姓没有安定的日子。这时,忧国忧民之心定时时侵袭他的心。
诗歌的第二个特点:怪
诗歌的语言习惯和我们日常生活语言有所不同,诗歌所用的技巧技法也与我们日常生活语言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觉得怪。它给我们带来了理解上的不习惯,不过一旦理解透彻,就会明白,原来诗歌还非这样怪不可,因为怪成就了诗歌的另一番与众不同的美。所以,我们不应该畏惧诗歌的怪,而应该努力地去辨别它的怪法。
怪则辨
辨就是识别。怪亦有法,识别诗歌的怪异之法,还它以本来面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
根据诗歌的成文规律,我们需做到三辨:
一辨类文言现象
类文言现象是指倒装、词类活用、偏义词和互文现义。
诗歌和文言都有倒装,但诗歌的倒装没有文言那么有规律,它的随意性很强。
文言时代产生诗歌,所以,诗歌自然有文言的特征,比如词类活用、偏义词和互文现义。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句中的“镜”字名词活用做动词,理解为照镜子,属于词类活用。杜甫《白帝》“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句中的“日月”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的,所以是偏义词,只有日而没有月。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也泊秦淮近酒家”句,写出的是秦淮河上,月光和烟雾笼罩在沙滩和江水之上,属于互文现义。
二辨技巧技法
诗歌的技巧技法很多,平时会分析的也不少。我们这里系统地将其理清。
表达方式常用的有:白描、细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记叙和议论。表现手法大致有:比喻、拟人、双关、借代、夸张、衬托、对比、用典、通感、比兴、虚实结合。
三辨诗歌类型或流派
诗歌按题材可分为:咏物诗、写景诗、叙事诗、咏史诗、边塞诗、闺怨诗、别离诗。
按流派大致可分为:古体诗、格律诗(律诗、绝句)、婉约词、豪放词。
分清楚不同的类型和流派,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
诗歌的第三个特点:凝
诗歌以极少的文字在文学领域中占有灵魂般的位置,因为它蕴涵着无穷的意。意就是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情感。任何一首诗歌,如果我们连它所表达的情感都不知道,就无法鉴赏它了,所以,“思”就显得特别重要。
凝则思
思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所蕴涵的意境;二是联系以上我们所谈到的,明确诗歌通过什么方法使简短的文字包蕴了如此深的意。
要达到这两个目的,我们须做到三思:一思关键词句,二思景、物用意(这里将用到辨技巧技法中的内容),三思作者所思所想。
我们以崔涂的《孤雁》为例:
孤雁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一思关键词句
这首诗歌的标题无疑很关键,“孤雁”的“孤”显然是孤单之意,文中有很多关键词语与之呼应,譬如“念尔独何之”中的“独”、“暮雨相呼失”中的“失”。而“孤雁”中的“雁”字则有飘零之意,文中“孤飞自可疑”中的“孤飞”就可以作为印证。本诗以这些关键字为根据,可以明确,诗歌所要传达的是一种漂泊异乡的寂寞之意。
二思景、物用意
标题中的“雁”,既可以作为关键字来解读,也可以做为物来解读。整首诗歌以“雁”为主要描写对象,诗人以雁的“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写出行程的艰险。以雁来传达情感的技法就是托物言志。
同时文中的“寒塘”、“暮雨”、“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这些景物渲染凄冷气氛,衬托孤雁的凄苦无依,传达给我们的是诗人漂泊行程的艰险和心境的凄凉。
三思作者所思所想
诗人写到孤雁,就如见到孤雁;见到孤雁,就引起了同病相怜之感。孤雁所处的环境,正是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孤雁在“寒塘”、“暮雨”、“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之中飘摇,自己在异地他乡飘零,此时此景,孤雁就是镜中的自己。
思的原则就是:将自己与诗中景物交融,将诗人的抒怀或议论融化为自己的情感。正如朱熹在《读书三要》中:“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以得尔。”
明确诗歌简、怪、凝的特点,针对这三个特点运用三补、三辨、三思的方法,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拉近我们与诗歌的心里距离,就可以融入诗的意境,走进诗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