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业布局优化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 人们只注重从经济资源出发考虑产业布局, 忽视从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结果必然造成三大系统的运行失调。其重要理论原因是对产业布局优化内涵理解的片面性, 认为产业布局优化的根本评价标准就是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便是实现产业布局的最优。本文分析了产城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园空间布局。
关键词:产城融合;产业园;空间布局
作为一类新兴朝阳型产业, 产业对于改造城市面貌、优化城市布局、助推城市经济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产业具有低能耗、无污染、高附加值、智力密集、增长潜力无限等特点,
1、产业园的基本概念
产业园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产业园的分类很多,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产业园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我国产业园发展从1984 年开始。当时国内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先后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逐步发展到以粗放型产业为主的产业园: 如工业园、科技园、农业园。开始出现行业集聚为主的软件园、设计园、文化园等和以个体经营为主的产业园区: 如家纺城、油画村、古玩城、礼品城等。
2、产城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园空间布局
2.1区位选择。一是人才智力因素。产业园区内进行的是高智力活動, 需要丰厚的高科技、高文化和高知识的智力资源来支撑,因而对人才智力资源的要求较高。判断一个区域或城市是否具有丰富的创意人才, 可以从所在地区内拥有的大专院校, 特别是艺术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数量方面来判断, 数量多意味着该区具有丰富的创意人才。二是文化底蕴与文化宽容。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是产生创意的肥沃土壤, 创意产业园区选择在此落脚, 在地域文化特色的氛围中能彰显自己独具的创意文化风格, 形成自己的品牌。如北京、西安等城市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包容性强的地区, 可以融入多元文化, 人们的思维较活跃, 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有利于创意人才的聚集、交流和合作。三是信息技术。信息是产业生产与消费的基本要素, 信息技术影响着创意产业的形式与水平。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形成的前提是园区内各企业间密切联系形成网络系统, 且此网络通过一系列的主要公司与全球市场相连接, 这样园区内可通过网络获得频繁的信息交流, 掌握一些新理念、新技术以及世界市场的发展动态等, 拓宽资金来源和产品出口渠道。
2.2功能设置与布局。产业园区具有公开性, 可允许一般公众进入参观, 主要功能包括研发、教育、展演和休憩等。由于各个创意产业园的具体产业特征和规模大小不同, 其功能组成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一是研发区:主要提供企业的工作场所及相关设施, 如企业办公楼、艺术家工作室、媒体影音制作室等。研发区是创意产业园的核心功能区, 可以是一栋建筑, 也可以是几座建筑组成的一定空间区域, 根据园区性质采取集中或分散布置。如中关村软件园的软件研发区形成组团化的自摊形态, 围绕中心绿地和水面呈自由状分布。二是教育区:主要是为企业和创意人才提供再教育的场所, 如培训中心、资讯中心、网络中心、会议室、图书馆等。由于创意产业园的产业活动有十分突出的特点, 即思维的创造和表现行为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制造很少。与此同时, 产业对人才的渴求和知识的迅速老化直接推动了学习和再教育成为创意产业园中不可缺少的行为, 因此培训教育区是必不可少的。它可单独设置在一定区域, 也可结合研发设计等功能设置在一栋综合楼中。三是居住区:主要是为园区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员提供的舒适住所, 要求布置在环境优美宁静的地段。产业园区内的住宅区是否需要开发、开发的面积比例多大, 要因园区的产业性质而异。有些园区将其作为一种业态来发展, 这个用地面积比例就要高一些。
3.创意环境的营造。一是物质空间环境。创意产业园中与创意阶层关系最密切的物质空间主要是创作空间、交流空间和休憩空间。园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就是针对这三种空间, 要从创意阶层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 重在营造能激发人的无限创造力的环境氛围。二是创作空间:创意阶层的创作行为特点要求创作空间具有弹性化、可塑化和人性化。首先, 创作空间要多样化, 室内与室外空间、独立思考与交流协作空间等。其次, 创作空间要有弹性, 能满足灵活多变的工作集体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创意人员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布置空间。三是交流空间:交流空间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正式交流空间包括培训中心、会展中心等, 一般要求有较大的室内空间尺度, 开阔的视野, 为各类创意人士提供广阔的互动交流空间。非正式交流空间种类繁多, 包括特色餐厅、酒吧、咖啡屋、书吧等, 还包括诸如步行道、广场等宜人的户外空间场所。由于非正式交流的环境一般比较宽松、自由和积极, 并且交流的内容覆盖面广, 许多最新的、超前性的信息和隐含经验类知识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得以快速有效传播的, 而创意人员通过面对面的闲聊, 每个人的思维得到放松、活跃和激发, 不经意间产生思想碰撞, 创意、灵感也往往由此而生, 因此非正式交流空间的环境设计要特别重视。
3、融合发展
3.1要素引进聚集。产业园升级、开放和聚集,需要跟时间赛跑,跟竞争对手赛跑,要抢先半步或者一步,在每个节点和产业优势环节,主动出击,进行核心资源和要素的国内招商、海外聚集和产业融合,这就是所说的“边跑边穿裤子”阶段。要研究解决我国产业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国际化和全球产业链的视角,进行要素布局和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竞争的优化和调整,确立本产业园或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国家战略中的核心优势,寻找和确立发展机遇和条件,实现企业的制造业、海外工程、文化产业等海外落地,融入国家战略。
3.2战略互补融合。产业园或企业走出国门和全球布局,需要研究和跟踪市场,比对手抢先一步,获得市场、工程和项目,才能实现产业园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全面融合、协同发展,这就是所说的“抢先一步”阶段。我国产业园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实际上是竞争策略、技术研发、市场布局落后于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和欧美国家而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发展速度,比竞争对手和替代者抢先一步到达目的地,抢先占领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各类产业园经过多年开发、优化和聚集发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我国产业园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和产业趋势,需要融合国家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大胆实施战略转型和国际化战略,通过创新改革驱动、产业协同输出、要素引进聚集、战略融合互补,不断提升产业园的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有智, 周学政.珠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思考[J] .特区经济, 2016, (10)53 —54
[2]曹亮功.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中关村软件园规划中标方案[J] .建筑学报, 2015,(12):47—49
[3]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5:64
关键词:产城融合;产业园;空间布局
作为一类新兴朝阳型产业, 产业对于改造城市面貌、优化城市布局、助推城市经济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产业具有低能耗、无污染、高附加值、智力密集、增长潜力无限等特点,
1、产业园的基本概念
产业园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产业园的分类很多,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产业园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我国产业园发展从1984 年开始。当时国内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先后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逐步发展到以粗放型产业为主的产业园: 如工业园、科技园、农业园。开始出现行业集聚为主的软件园、设计园、文化园等和以个体经营为主的产业园区: 如家纺城、油画村、古玩城、礼品城等。
2、产城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园空间布局
2.1区位选择。一是人才智力因素。产业园区内进行的是高智力活動, 需要丰厚的高科技、高文化和高知识的智力资源来支撑,因而对人才智力资源的要求较高。判断一个区域或城市是否具有丰富的创意人才, 可以从所在地区内拥有的大专院校, 特别是艺术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数量方面来判断, 数量多意味着该区具有丰富的创意人才。二是文化底蕴与文化宽容。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是产生创意的肥沃土壤, 创意产业园区选择在此落脚, 在地域文化特色的氛围中能彰显自己独具的创意文化风格, 形成自己的品牌。如北京、西安等城市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包容性强的地区, 可以融入多元文化, 人们的思维较活跃, 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有利于创意人才的聚集、交流和合作。三是信息技术。信息是产业生产与消费的基本要素, 信息技术影响着创意产业的形式与水平。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形成的前提是园区内各企业间密切联系形成网络系统, 且此网络通过一系列的主要公司与全球市场相连接, 这样园区内可通过网络获得频繁的信息交流, 掌握一些新理念、新技术以及世界市场的发展动态等, 拓宽资金来源和产品出口渠道。
2.2功能设置与布局。产业园区具有公开性, 可允许一般公众进入参观, 主要功能包括研发、教育、展演和休憩等。由于各个创意产业园的具体产业特征和规模大小不同, 其功能组成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一是研发区:主要提供企业的工作场所及相关设施, 如企业办公楼、艺术家工作室、媒体影音制作室等。研发区是创意产业园的核心功能区, 可以是一栋建筑, 也可以是几座建筑组成的一定空间区域, 根据园区性质采取集中或分散布置。如中关村软件园的软件研发区形成组团化的自摊形态, 围绕中心绿地和水面呈自由状分布。二是教育区:主要是为企业和创意人才提供再教育的场所, 如培训中心、资讯中心、网络中心、会议室、图书馆等。由于创意产业园的产业活动有十分突出的特点, 即思维的创造和表现行为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制造很少。与此同时, 产业对人才的渴求和知识的迅速老化直接推动了学习和再教育成为创意产业园中不可缺少的行为, 因此培训教育区是必不可少的。它可单独设置在一定区域, 也可结合研发设计等功能设置在一栋综合楼中。三是居住区:主要是为园区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员提供的舒适住所, 要求布置在环境优美宁静的地段。产业园区内的住宅区是否需要开发、开发的面积比例多大, 要因园区的产业性质而异。有些园区将其作为一种业态来发展, 这个用地面积比例就要高一些。
3.创意环境的营造。一是物质空间环境。创意产业园中与创意阶层关系最密切的物质空间主要是创作空间、交流空间和休憩空间。园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就是针对这三种空间, 要从创意阶层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 重在营造能激发人的无限创造力的环境氛围。二是创作空间:创意阶层的创作行为特点要求创作空间具有弹性化、可塑化和人性化。首先, 创作空间要多样化, 室内与室外空间、独立思考与交流协作空间等。其次, 创作空间要有弹性, 能满足灵活多变的工作集体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创意人员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布置空间。三是交流空间:交流空间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正式交流空间包括培训中心、会展中心等, 一般要求有较大的室内空间尺度, 开阔的视野, 为各类创意人士提供广阔的互动交流空间。非正式交流空间种类繁多, 包括特色餐厅、酒吧、咖啡屋、书吧等, 还包括诸如步行道、广场等宜人的户外空间场所。由于非正式交流的环境一般比较宽松、自由和积极, 并且交流的内容覆盖面广, 许多最新的、超前性的信息和隐含经验类知识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得以快速有效传播的, 而创意人员通过面对面的闲聊, 每个人的思维得到放松、活跃和激发, 不经意间产生思想碰撞, 创意、灵感也往往由此而生, 因此非正式交流空间的环境设计要特别重视。
3、融合发展
3.1要素引进聚集。产业园升级、开放和聚集,需要跟时间赛跑,跟竞争对手赛跑,要抢先半步或者一步,在每个节点和产业优势环节,主动出击,进行核心资源和要素的国内招商、海外聚集和产业融合,这就是所说的“边跑边穿裤子”阶段。要研究解决我国产业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国际化和全球产业链的视角,进行要素布局和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竞争的优化和调整,确立本产业园或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国家战略中的核心优势,寻找和确立发展机遇和条件,实现企业的制造业、海外工程、文化产业等海外落地,融入国家战略。
3.2战略互补融合。产业园或企业走出国门和全球布局,需要研究和跟踪市场,比对手抢先一步,获得市场、工程和项目,才能实现产业园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全面融合、协同发展,这就是所说的“抢先一步”阶段。我国产业园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实际上是竞争策略、技术研发、市场布局落后于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和欧美国家而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发展速度,比竞争对手和替代者抢先一步到达目的地,抢先占领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各类产业园经过多年开发、优化和聚集发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我国产业园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和产业趋势,需要融合国家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大胆实施战略转型和国际化战略,通过创新改革驱动、产业协同输出、要素引进聚集、战略融合互补,不断提升产业园的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有智, 周学政.珠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思考[J] .特区经济, 2016, (10)53 —54
[2]曹亮功.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中关村软件园规划中标方案[J] .建筑学报, 2015,(12):47—49
[3]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