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14例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450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结核性胸膜炎较常见,目前治疗主要以反复多次抽取胸水和正规抗结核治疗,部分患者会出现胸膜肥厚、粘连、引流不完全、操作繁琐、胸水消退时间较长等情况。我科于2011年开展了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14例,男128例,女86例,年龄18~74岁,文化程度最低为小学,最高为中专,均有中等量胸腔积液。
  方法:采用美国ArrowInternatinonal公司生产的ES-04301型号中心静脉导管组合包,透明敷贴及常规穿刺置管物品(局麻药、消毒物品等)。患者取坐位,在B超定位点处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刺入穿刺针回抽有胸液,植入导丝,沿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送入胸腔10~12cm,抽出导丝,用固定夹固定外部导管部分,无菌贴膜覆盖和固定穿刺点和外部导管,导管末端连接引流袋,定期开放中心静脉导管的开关。
  结果
  21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无1例出现并发症,43例出现导管堵塞,再进行尿激酶+生理盐水冲洗,4例出现导管脱落,给予重新置管。
  护理
  穿刺前护理:穿刺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宣教穿刺的体位及注意事项,如避免穿刺时咳嗽和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置管的原理,方法及优点、注意事项等,穿刺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风险,签治疗知情同意书。
  穿刺中护理:正确的体位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与患者及时做好语言沟通,注意观察患者意识、表情、呼吸,询问自觉症状,如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立即停止,并做对症处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置管后护理:①导管处护理:使用3M无菌贴膜覆盖,第1次24小时更换以后每周更换2次,引流每日更换,引流期间禁止淋浴,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敷料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保持导管通畅,每次引流胸水后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冲洗时如感到压力大不能强压冲洗,以免导管破裂,如引流不畅,用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ml注入导管内,43例经冲洗后40例导管通畅。②引流时的护理:第1次引流量不应超过1000ml,对大量胸水患者引流速度不应超过5ml/小时,引流管应在床旁妥善固定,引流袋要低于穿刺点20cm以上,防止引流液逆流,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及时倾倒。③注入药物时的护理:根据病情注入各种药物前,应先排尽积液,消毒注入口,注入药物后,指导患者多翻身,变换体位,使药物充分在胸腔内均匀分布,并观察注入药物后的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④拔管:遵医嘱拔管,拔管前48小时禁止淋浴,拔管后观察局部皮肤及有无渗液。
  讨论
  大量胸水患者常伴随体质衰弱、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状,传统的抽胸水治疗需反复穿刺抽液,增加患者的痛苦。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水引流,操作简单,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一次置管多次引流,同时不妨碍患者活动及休息,合理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提高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术的成功率,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了导管堵塞、脱落、感染等现象发生。
  [HT][FL)][HJ]
  [FL(3!@(0,0,0,40)K2]
  饮食指导:场内营养支持对脑组织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进食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及是否出现呛咳。若患者有吞咽动作而无呛咳,可给患者喂食密度均匀的糊状饮食;若患者无吞咽动作或呛咳较明显,需进行鼻饲饮食[7]。大剂量脱水剂的应用,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⑥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应积极给予支持鼓励,消除其内心矛盾冲突。主动向颅脑损伤患者介绍治疗效果好的病例,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康复期的护理:颅脑损伤后,患者易出现偏瘫和失语,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达到脑功能区的转移或重组,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因此,生命体征稳定后一般24~48小时即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运动时应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运动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要求肢体的每个关节都要运动[8]。
  讨论
  实践证明,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并应加强功能锻炼,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
  参考文献
  1刘敬业.颅脑损伤10730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7):510-512.
  2王忠诚.实用颅脑损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43:334-335;473-477.
  3赵雅宁,王静,陈长香,等.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执行功能障碍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57(3):64-66.
  4孙石平,朱涛,余云湖,等.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OR、ACTH及血糖的变化[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2(5):457-458.
  5朱为民,俞俊杰,顾庆丰,等.选择性脑降温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7(11):686-688.
  6张小燕,赵欣.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0,15(9):15.
  7赵旦,刘惠祥,宋小平,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8(1):33-34.
  8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9.[ZK)][HT][FL)][HJ]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肛瘘 X线造影检查 MRI 超声诊断 CT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268  肛瘘是一种常见疾病,大部分是由肛腺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而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伤口不愈形成的肛周与直肠下部相通的瘘管。肛瘘是肛肠病的疑难病重,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肛瘘一端通于皮肤,一端通于肛管或直肠。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感染的慢性阶段,本文现
对ANSY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截止阀应力分析专用系统,以降低分析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基于ANSYS的两种二次开发工具APDL和UIDL语言,利用UIDL语言建立人机交互图形界面,利用A
为进一步研究惯性导航系统,介绍1种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长使用寿命的固态振动陀螺:给出半球谐振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其国内外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实际应用;最后分析半球谐振陀螺在海洋导航定位中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
为改善离合器摩擦片的热状态,开展了湿式双离合器冷却油入口流量对外离合器摩擦片入口处流速和油压的影响研究。基于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建立了Y型槽湿式
颅内动脉夹层是青年脑卒中仅次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第2位致病因素.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可以经常遇到.其早期症状重,死亡率高,一旦误诊,给患者及医院造成重大损失.其诊断主要依靠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加快机体的康复。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5月肿瘤化疗患者482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获得了良好的指导,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综合课是一门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课程,综合课的教学贯穿于各个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之中。因此,综合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是至关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峰值安全范围。方法: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治疗,并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儿均无出现胆红素脑病及其他并发症,随访1年,听力、智力、运动发育均无异常。两组患儿干预组皮肤黏膜黄染消退时间短于非干预组,因蓝光光疗引起腹泻32例(40.0%),皮疹12例(15.0%),发热6例(7.5%),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哭闹不安;因服用苯巴比妥引起嗜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