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绿色发展政策的号召之下,汽车制造领域技术不断创新。截至2019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超过381万辆,此类汽车数量的增加,对于维修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因为新能源汽车结构和线路较为复杂,如果出现故障,可利用电子诊断这一技术,快速完成诊断和维修。下文对于电子诊断技术做出介绍,分析其应用优势,并对该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领域应用途径详细说明。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诊断;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72.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对于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起到缓解作用,和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高度相符。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相关制造技术还未成熟,导致车辆使用期间容易发生故障,因此需要使用对应维修技术才能提高维修效率。电子诊断属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的核心技术,能够高效完成汽车检修相关工作,和具体维修需求高度相符。
1 电子诊断技术介绍
电子诊断技术具体是利用电子仪器对于汽车系统的零部件故障科学排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无须维修人员将车辆拆卸,就能对其故障完成检查,提高车辆维修以及保养效率。电子诊断属于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重点诊断技术之一,对比传统检测技术的应用,操作流程简单,消耗时间和人力资源较少,而且还能保证结果精准。在此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新能源汽车出现的各类故障进行及时诊断以及维护,并自动存储诊断信息,可针对用户建立维修档案,为车辆维修以及保养提供有力依据[1]。
2 常用的几种电子诊断技术
2.1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法是以科学技术对生物神经进行模仿,辅助信息处理的技术类型之一,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过程,需要利用大量的故障源样本,神经网络的运用,可对各类型故障的特点进行分析,还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故障分析方法,使故障人员能够快速找到车辆发生故障的原因。
2.2 故障树
故障树这一诊断方法通常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故障的诊断当中,辅助人员对于电路故障情况准确分析,寻找故障元件。应用故障树进行诊断逻辑性优良,能够和其他方法配合应用。
2.3 信息融合
信息融合诊断法主要是利用诊断方法整合各类型以及多种来源的故障信息,对于大量信息进行判断,为维修人员提供价值信息,从而找到故障原因,能够为故障诊断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 电子诊断的应用优势
维修设备具有多样化特点,应用电子诊断,维修人员可利用平衡机或者解码器等维修设备,发挥设备先进性以及高效性优势,降低维修人员工作难度,提高维修效率。
同时,在维修管理方面也够全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来讲,不但涉及维修工作,还涉及零件采购以及程序管理多项内容,需要相关人员做好交流和沟通,才能保证对于维修内容的详细记录,提高服务水平,但是这样又会增加维修成本投入。对此,利用电子诊断能够引入维修数据管理系统,将汽车维修以及保养各项数据全面记录其中,形成系统数据库。同时,设置用户权限,便于用户对于车辆维保情况进行随时查询,提高维修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应用电子诊断还能健全维修制度。在新能源汽车维护以及保养过程,电子诊断的应用可对汽车进行动态化监测,便于维修人员掌握车辆运行实际情况,保证检测过程针对性,以免出现盲目检测操作,对于资源造成浪费。以电子检测的应用优化维修厂维修制度,将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程序加以简化,降低维修成本[2]。
4 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4.1 诊断电池故障
传统的汽车主要使用柴油、汽油等作为燃料,油箱属于车体能源储存以及能源供给的重要结构。而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电能作为车辆驱动能源,车辆运行所需能源全部来自动力电池,使得动力电池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如果电池出现故障,汽车就会失去能源供给,难以使用。运用电子诊断可对电池故障进行检测。由于新能源汽车型号各不相同,导致电池型号也存在差异,常见的电池类型有燃料型、锂离子型、镍氢型、铅酸型等。汽车的动力电池结构复杂不但包括电池本身,还包括控制模块、存储模块以及上传模块共同组成的电池包。电子诊断维修期间,需要按照电池特性差异,采取不同操作。检修过程,利用电池包具有模块化功能,将反映电池电压、温度和电流等状态数据上传其中,利用诊断系统对于电池目前状态进行诊断,进而判断其是否应该充电。
比如:对于某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展开维修时,相关人员使用电子诊断检测车辆不同控制单元,之后配合动力电池实际做功情况,进而诊断出特定温度之下电池能否正常运行,之后利用电子诊断全面检测行车电脑,判断电池位置是否合理,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告知用户车辆充电时应保证环境温度处于0℃~45℃之间,防止温度问题对于电池充电和放电造成影响。
4.2 诊断电路系统的故障
和传统形式汽车相比,电路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重点组成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存在的差异之处。电路系统具有智能化特点,如果电路系统存在故障问题,就会损坏其他元件或者导致系统停止运行。而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力主要源于电力系统,内部电子元件复杂,可能导致电路超负荷引发电路系统问题。除此之外,为保证汽车功能多样化,部分车主还会对新能源汽车改装,添加电子设备,增加电路系统负荷,导致车辆行驶过程电路系统的安全隐患较高。
應用电子诊断判断电路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还需借助其他设备辅助检查,较为常见的是故障检测仪,将仪器插入车辆电路系统当中。如果汽车启动以后,ABS警示灯存在闪烁情况,就代表电路系统存在故障。对此,可利用万能表对于诊断口(DLC3)位置电压实际状态进行检测,按照警示灯的闪烁频率,获取故障码。并将故障原因筛选出来,针对具体故障逐一解决。故障解决之后应重新检测,将电路系统其他故障存在可能性排除,并将ABS警示灯的闪烁顺序全面记录,以保证检测流程规范,提高车辆运行安全[3]。
4.3 诊断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行走装置,因此十分重要。由于汽车动力系统不同,因此发动机选择方面也各有不同,发动机型号差异决定其优点和不足也各有不同。如果使用电力驱动类型汽车,通常会借助电力驱动发电机。因此,发电机动力可能受到电机负荷、电压负荷多种影响。当电机负荷过高或者电压负荷过低时,就会导致汽车动力不充足。此时,可利用电子诊断这一技术对车辆总体情况进行判断,快速找到电压不足的设备,明确电机负荷超高原因,将出现问题解决,并且将汽车动力快速恢复。使用混合动力型汽车,主要是利用电力、燃油等作为驱动能源,此类汽车如果出现动力不足问题时,可能是电力问题导致,也可能是油压问题导致,所以,也可利用电子诊断对于其油压信息进行判断,结合判断结果,选择合理执行方案。实践应用中,通常会向整体发动机当中添加监测模块、信息采集单元、上传单元,对于发动机异常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采集之后,向上传单元传输,完成发动机异常情况下故障信息的采集、上传相关工作。通过电子诊断系统对于故障信息详细分析,最后定位故障位置,保证故障诊断效率。
5 结束语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环保事业影响较大,科技的发展推动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在维修阶段,推广电子诊断这一智能技术属于行业发展趋势。在电子诊断的协助之下,能够促使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方法日益完善,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车辆故障,合理选择技术应用方式,提高维修技术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田晓.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汽车,2020,17(22):106-107.
[2]张孝贵.探究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J].时代汽车,2020,17(19):80-81.
[3]李晓锋.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41(16):143-145.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诊断;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72.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对于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起到缓解作用,和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高度相符。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相关制造技术还未成熟,导致车辆使用期间容易发生故障,因此需要使用对应维修技术才能提高维修效率。电子诊断属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的核心技术,能够高效完成汽车检修相关工作,和具体维修需求高度相符。
1 电子诊断技术介绍
电子诊断技术具体是利用电子仪器对于汽车系统的零部件故障科学排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无须维修人员将车辆拆卸,就能对其故障完成检查,提高车辆维修以及保养效率。电子诊断属于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重点诊断技术之一,对比传统检测技术的应用,操作流程简单,消耗时间和人力资源较少,而且还能保证结果精准。在此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新能源汽车出现的各类故障进行及时诊断以及维护,并自动存储诊断信息,可针对用户建立维修档案,为车辆维修以及保养提供有力依据[1]。
2 常用的几种电子诊断技术
2.1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法是以科学技术对生物神经进行模仿,辅助信息处理的技术类型之一,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过程,需要利用大量的故障源样本,神经网络的运用,可对各类型故障的特点进行分析,还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故障分析方法,使故障人员能够快速找到车辆发生故障的原因。
2.2 故障树
故障树这一诊断方法通常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故障的诊断当中,辅助人员对于电路故障情况准确分析,寻找故障元件。应用故障树进行诊断逻辑性优良,能够和其他方法配合应用。
2.3 信息融合
信息融合诊断法主要是利用诊断方法整合各类型以及多种来源的故障信息,对于大量信息进行判断,为维修人员提供价值信息,从而找到故障原因,能够为故障诊断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 电子诊断的应用优势
维修设备具有多样化特点,应用电子诊断,维修人员可利用平衡机或者解码器等维修设备,发挥设备先进性以及高效性优势,降低维修人员工作难度,提高维修效率。
同时,在维修管理方面也够全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来讲,不但涉及维修工作,还涉及零件采购以及程序管理多项内容,需要相关人员做好交流和沟通,才能保证对于维修内容的详细记录,提高服务水平,但是这样又会增加维修成本投入。对此,利用电子诊断能够引入维修数据管理系统,将汽车维修以及保养各项数据全面记录其中,形成系统数据库。同时,设置用户权限,便于用户对于车辆维保情况进行随时查询,提高维修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应用电子诊断还能健全维修制度。在新能源汽车维护以及保养过程,电子诊断的应用可对汽车进行动态化监测,便于维修人员掌握车辆运行实际情况,保证检测过程针对性,以免出现盲目检测操作,对于资源造成浪费。以电子检测的应用优化维修厂维修制度,将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程序加以简化,降低维修成本[2]。
4 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4.1 诊断电池故障
传统的汽车主要使用柴油、汽油等作为燃料,油箱属于车体能源储存以及能源供给的重要结构。而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电能作为车辆驱动能源,车辆运行所需能源全部来自动力电池,使得动力电池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如果电池出现故障,汽车就会失去能源供给,难以使用。运用电子诊断可对电池故障进行检测。由于新能源汽车型号各不相同,导致电池型号也存在差异,常见的电池类型有燃料型、锂离子型、镍氢型、铅酸型等。汽车的动力电池结构复杂不但包括电池本身,还包括控制模块、存储模块以及上传模块共同组成的电池包。电子诊断维修期间,需要按照电池特性差异,采取不同操作。检修过程,利用电池包具有模块化功能,将反映电池电压、温度和电流等状态数据上传其中,利用诊断系统对于电池目前状态进行诊断,进而判断其是否应该充电。
比如:对于某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展开维修时,相关人员使用电子诊断检测车辆不同控制单元,之后配合动力电池实际做功情况,进而诊断出特定温度之下电池能否正常运行,之后利用电子诊断全面检测行车电脑,判断电池位置是否合理,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告知用户车辆充电时应保证环境温度处于0℃~45℃之间,防止温度问题对于电池充电和放电造成影响。
4.2 诊断电路系统的故障
和传统形式汽车相比,电路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重点组成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存在的差异之处。电路系统具有智能化特点,如果电路系统存在故障问题,就会损坏其他元件或者导致系统停止运行。而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力主要源于电力系统,内部电子元件复杂,可能导致电路超负荷引发电路系统问题。除此之外,为保证汽车功能多样化,部分车主还会对新能源汽车改装,添加电子设备,增加电路系统负荷,导致车辆行驶过程电路系统的安全隐患较高。
應用电子诊断判断电路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还需借助其他设备辅助检查,较为常见的是故障检测仪,将仪器插入车辆电路系统当中。如果汽车启动以后,ABS警示灯存在闪烁情况,就代表电路系统存在故障。对此,可利用万能表对于诊断口(DLC3)位置电压实际状态进行检测,按照警示灯的闪烁频率,获取故障码。并将故障原因筛选出来,针对具体故障逐一解决。故障解决之后应重新检测,将电路系统其他故障存在可能性排除,并将ABS警示灯的闪烁顺序全面记录,以保证检测流程规范,提高车辆运行安全[3]。
4.3 诊断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行走装置,因此十分重要。由于汽车动力系统不同,因此发动机选择方面也各有不同,发动机型号差异决定其优点和不足也各有不同。如果使用电力驱动类型汽车,通常会借助电力驱动发电机。因此,发电机动力可能受到电机负荷、电压负荷多种影响。当电机负荷过高或者电压负荷过低时,就会导致汽车动力不充足。此时,可利用电子诊断这一技术对车辆总体情况进行判断,快速找到电压不足的设备,明确电机负荷超高原因,将出现问题解决,并且将汽车动力快速恢复。使用混合动力型汽车,主要是利用电力、燃油等作为驱动能源,此类汽车如果出现动力不足问题时,可能是电力问题导致,也可能是油压问题导致,所以,也可利用电子诊断对于其油压信息进行判断,结合判断结果,选择合理执行方案。实践应用中,通常会向整体发动机当中添加监测模块、信息采集单元、上传单元,对于发动机异常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采集之后,向上传单元传输,完成发动机异常情况下故障信息的采集、上传相关工作。通过电子诊断系统对于故障信息详细分析,最后定位故障位置,保证故障诊断效率。
5 结束语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环保事业影响较大,科技的发展推动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在维修阶段,推广电子诊断这一智能技术属于行业发展趋势。在电子诊断的协助之下,能够促使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方法日益完善,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车辆故障,合理选择技术应用方式,提高维修技术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田晓.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汽车,2020,17(22):106-107.
[2]张孝贵.探究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J].时代汽车,2020,17(19):80-81.
[3]李晓锋.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41(16):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