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知识性很强,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讲好这门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问题。具体地说,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事实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我们这门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习惯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认清和摆正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本文指出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观念转变问题 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导。
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只有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以便从根本上推动课改。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只是忠实的执行教学计划,充当传声筒、录放机的角色,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学习成绩,轻学习的过程与参与;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这说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还远远不到位。而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思维方式、素质发展、品格形成等方面都大同小异;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成为被教师遗弃的对象,其个人素质得不到开发、个人潜力得不到挖掘、个人得不到足够重视,而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放弃的情绪。
1.2 教师对新课改理解问题 教师对新课改纲要和课程标理解不够透彻。
有些老师关于课改的目标是什么,还不太清楚,关于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心中没底。许多老师片面的理解新课改,认为新课改就是少讲,多练;有的为了追求少讲,一节课完全放给学生,导致学生盲目的学习;有的认为新课改就是让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讨论。把一节有机联系的课变成了讨论课。学生看似讨论热烈,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什么都不知,收获甚微。
1.3 教师教学方式问题 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改革,还面临着教学方式的矛盾。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更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许多教师仍没有从课程内容的传授者中解放出来。课前,备课主要是备“书”——吃透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课堂上教师根据己经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单向传递知识,学生配合教师活动,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许多教师受考试成绩的束缚太紧,既想大胆尝试改革,有所创新,又担心会影响考试成绩,可谓进退维谷。
2 解决的对策
2.1 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機结合起来。
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今天,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倡导下,现代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和谐课堂”为目标,教材、教学条件等物的因素被归置回本来的位置——即教师和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运用对象,“围绕着目标的达成,学生是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是非直接的、非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有效整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鼓励者、促进者、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和模拟以及“活动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用处,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强化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我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之进行强化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种是基于“知识框架”的学习法。“知识框架”法需要明确四大基本原则:第一,主题在中央;第二,每个分主题都有一个主要的分支:第三,每个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第四,如果可能的话,给每个画幅画。有一句名诗是这样写的:“领新标异二月花,删繁就简三秋树”。我对“知识框架”法的要求就是这样:一是知识重构,二是简洁明了。
另一种是“点线面一体化”的分解综合学习法。点,即是知识要点、知识基本点:面,即是知识网络、知识“大厦”;线,即是点与面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
2.2 养成分析综合、辩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
哲学政治探究性教学围绕目标与情境,以“探究共享”为价值理念,注重思考、表达和交流,形成正确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教师应该多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适宜探究的教学法。
2.2.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称为“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围绕实际案例进行探究共享,综合运用自学、讨论、启发、讲授和谈话等手段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共享,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活跃学生的辩证思维,养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本索源、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实施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重在组织、坚持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所以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
2.2.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以问题探究为主要线索和链条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实施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关注问题、引发问题、探讨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生成新问题的问题探究中生成教学过程。
2.2.3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划分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发现、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对任务进行反恩。实施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初中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生为本,以情感人,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探索,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突出学法的创新,使教法创新与学法创新并重,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化,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完成初中政治课所担负的教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任松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D].西南大学,2006
[2] 潘志红.我国现代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6
[3] 曾祥梅.政治教师要做德育教育的多面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习惯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认清和摆正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本文指出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观念转变问题 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导。
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只有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以便从根本上推动课改。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只是忠实的执行教学计划,充当传声筒、录放机的角色,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学习成绩,轻学习的过程与参与;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这说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还远远不到位。而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思维方式、素质发展、品格形成等方面都大同小异;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成为被教师遗弃的对象,其个人素质得不到开发、个人潜力得不到挖掘、个人得不到足够重视,而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放弃的情绪。
1.2 教师对新课改理解问题 教师对新课改纲要和课程标理解不够透彻。
有些老师关于课改的目标是什么,还不太清楚,关于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心中没底。许多老师片面的理解新课改,认为新课改就是少讲,多练;有的为了追求少讲,一节课完全放给学生,导致学生盲目的学习;有的认为新课改就是让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讨论。把一节有机联系的课变成了讨论课。学生看似讨论热烈,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什么都不知,收获甚微。
1.3 教师教学方式问题 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改革,还面临着教学方式的矛盾。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更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许多教师仍没有从课程内容的传授者中解放出来。课前,备课主要是备“书”——吃透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课堂上教师根据己经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单向传递知识,学生配合教师活动,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许多教师受考试成绩的束缚太紧,既想大胆尝试改革,有所创新,又担心会影响考试成绩,可谓进退维谷。
2 解决的对策
2.1 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機结合起来。
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今天,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倡导下,现代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和谐课堂”为目标,教材、教学条件等物的因素被归置回本来的位置——即教师和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运用对象,“围绕着目标的达成,学生是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是非直接的、非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有效整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鼓励者、促进者、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和模拟以及“活动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用处,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强化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我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之进行强化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种是基于“知识框架”的学习法。“知识框架”法需要明确四大基本原则:第一,主题在中央;第二,每个分主题都有一个主要的分支:第三,每个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第四,如果可能的话,给每个画幅画。有一句名诗是这样写的:“领新标异二月花,删繁就简三秋树”。我对“知识框架”法的要求就是这样:一是知识重构,二是简洁明了。
另一种是“点线面一体化”的分解综合学习法。点,即是知识要点、知识基本点:面,即是知识网络、知识“大厦”;线,即是点与面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
2.2 养成分析综合、辩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
哲学政治探究性教学围绕目标与情境,以“探究共享”为价值理念,注重思考、表达和交流,形成正确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教师应该多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适宜探究的教学法。
2.2.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称为“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围绕实际案例进行探究共享,综合运用自学、讨论、启发、讲授和谈话等手段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共享,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活跃学生的辩证思维,养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本索源、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实施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重在组织、坚持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所以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
2.2.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以问题探究为主要线索和链条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实施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关注问题、引发问题、探讨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生成新问题的问题探究中生成教学过程。
2.2.3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划分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发现、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对任务进行反恩。实施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初中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生为本,以情感人,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探索,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突出学法的创新,使教法创新与学法创新并重,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化,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完成初中政治课所担负的教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任松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D].西南大学,2006
[2] 潘志红.我国现代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6
[3] 曾祥梅.政治教师要做德育教育的多面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