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转移瘤

来源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分析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转移瘤患者的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的38例颅内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肿瘤来源、个体化手术方法及疗效,以及远期疗效随访。

结果

近58%的患者以颅内压增高症状就诊,21%的患者首发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MRI显示23例为单发肿瘤,15例多发肿瘤。大脑半球单发肿瘤采用直切口,一次可以切除2个肿瘤以上的多发肿瘤患者采用马蹄形切口或翼点入路,后颅窝肿瘤用枕下后正中或乙状窦后入路。单发者一期全切除;多发者全切除3例,其余12例切除1~3个较大的肿瘤。术后患者颅高压症状全部缓解。术后病理诊断肺癌转移21例(55.3%),乳腺癌转移5例(13.2%),原发灶来源不明5例(13.2%)。31例患者家属接受随访,随访期内脑转移瘤50%死亡,中位生存期10个月;存活者均为单发转移瘤,且生存质量较好(KPS评分>70分)。

结论

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转移瘤,不仅能缓解颅高压、提高生存质量,还能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其中单发肿瘤获益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双侧壁造瘘术治疗透明隔囊肿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行透明确双侧壁造瘘术治疗透明隔囊肿伴难治性癫痫患者9例,术前均经MRI确诊且未见其他明显致痫灶,均采用神经内镜经右侧脑室额角入路行透明隔双侧壁造瘘术,术后门诊随访6~7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规律服用抗癫痫药,随访期间均无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出现,复查头颅
采用两步法成功合成了单一基质双光色Ba10-x(PO4)4(SiO4)2∶xEu2 荧光粉, 研究了稀土离子占据不同的晶格格位对荧光粉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步法合成的荧光粉发射光谱由414 nm的蓝光波带和504 nm绿光波带两种光色组成, 而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的荧光粉只有504 nm处的绿光发射。荧光粉发光性能与Eu2 离子在磷灰石晶体结构中占据的晶格位置关系十分密切。两步法荧光粉双光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第一步氧化气氛合成过程中Eu3 离子取代了基质结构中的BaⅠ和BaⅡ两个格位的Ba2 离子
多通道开关是获得高气压下大体积均匀激光放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上述激光放电回路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通道开关在不同气压下的自击穿电压特性,用计算机编码计算了不同电压和重复率下的放电特性和对激光输出的影响,计算结果能与实验很好地符合。
期刊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3年273例接受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TDM诊断标准,将受者分为PTDM组和非PTDM组。利用单因素初筛潜在危险因素后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分析受者和移植物的存活情况
光纤中的传输效应(如色散、偏振模色散(PMD)和非线性效应等)会严重影响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进一步提高。因而有必要研究性能更好的新超强前向纠错(Super-FEC) 码型,使其在光通信系统中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和更好的纠错性能。简单介绍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然后提出光通信系统中一种基于LDPC码的超强前向纠错(Super-FEC)码型,构造了冗余度为6.68%的新颖LDPC(3969,3720)码, 并给出超强FEC码型的仿真结果。通过与RS(255,239)及BCH(3860,3824) BC
期刊
目的探讨可控性阑尾输出道尿流改道术在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例行可控性阑尾输出道尿流改道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7例。年龄4~14岁,平均7.3岁。1例为完全性膀胱外翻,4例为神经源性膀胱,2例为车祸伤致尿道断裂,2例为膀胱横纹肌肉瘤。9例均在全麻下行可控性阑尾输出道尿流改道术,均采用阑尾作为输出道,阑尾长度不足者取部分盲肠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9~91岁,平均72岁;Gleason评分4~10分,中位值7分;初始PSA值0.16~100.00 ng/ml,中位值24.45 ng/ml;PSA到达最低值时间0.5~69.0个月,中位值9.0个月;最低PSA值
目的探讨重复大脑中动脉的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安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自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检出的37例重复大脑中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MRA原始图像经最大密度投影行三维重建获得3D-TOF-MRA资料,观察重复大脑中动脉的起源、管径、走行及分布等影像学特点,并对重复大脑中动脉进行分型。结果37例重复大脑中动脉患者中A型24例,其重复大脑中动脉起
目的了解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与西妥昔单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有手术切除标本的74例KRAS/N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给予术后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运用焦磷酸测序法对标本进行7个基因的甲基化检测,分析CIMP表型与西妥昔单抗疗效及生存的关系。结果7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IMP阳性21例,占28.4%。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