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教材中内容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和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小学科学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还要通过学
科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由于小学科学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科学活动课的学习,发挥活动课促进学生科学学习能力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构建;活动课堂;策略
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理念要求小学科学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这给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提供了便利。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仅凭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练习磨砺。因此,小学科学活动课就成为提升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活动课的活动内容以课
堂教学内容为基础,是在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的巩固和拓展,是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际当中的应用,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技能的锻炼。因此,教师要注重小学科学活动课的实施,认真
组织与谋划,并制度制定出相应的活动计划,使活动课能够顺科学能力的作用。
一、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
任何活动必须有目的、有计划,计划是活动顺利实施的保证,小学科学活动课也不例外。只有围绕着详细的目的、按照相关计划实施的活动课,才有可能达成活动的目标。因此,在小学科学活动课开始之前,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明确活动课的目的,防止学生在活动课的活动中无边无际、天马行空。例如在学习完冀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后,教师设
计了一个“制作生态瓶”的活动课。这节课的目的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学生按着认识生态环境---模擬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顺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并形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活动课开展之初,教师就可以将活动课的目的告诉学生,使学生的活动在相应的范围内开展,如
果活动课目标范围设置过大,没有具体的指向,学生的活动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活动课成了手工课、讨论课,学生的思维认识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因此活动课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活动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要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都有所提升,计划要完善,要详细。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据可依。
二、活动方式要多样化
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拓展,这种拓展不单单表现在时间上,而是在活动的空间上和活动的内容上都表现了出来。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并不仅仅是指科学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各种情感和价值观,这些能力如果只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借助于活动课的形式来共同完成。但活动课不同于课堂教学,活动课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因此在开展活动课时,要从活动方式上做文章,利用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对小学科学的活动课始终保持一份期盼的心里,只有这样学生在活动时才会积极努力,才能保证活动课的长期开展,学生也才能在活动课上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活动课的内容可以是小制作,小发明,也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实验或科技小论文,也可以是与科学实验有关的巧手改造等。形式可以是多种多
样的,例如在冀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学习的“种子的萌发”后,让学生在活动课上自己写实验方案、自己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使学生通过改变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发现种子发芽不受阳光、土壤的影响,然后将这一活动进一步拓展,在校园花圃中种植草莓,要求学生记录发芽生长情况及果实的收获。这样的活动不但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使得课堂知识得到了延伸。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完“光”后,在活动课上组织学生开展了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比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分组制作,群策群力,将太阳能制作过程要注意的仰角、倾角及储水等因素都在设计制作中做到了科学合理的设计。通过这个小制作活动,学生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拓展了知识的范围,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再例如在学完六年级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这一单元时,在活动课上将本单元的专题研究“做一名小小建筑师”作为活动课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活动课制作一个特殊功能的房屋,在活动课开始之初,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各国不同功能的房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再让学生分组确定各小组要制作的是具有哪种特殊功能的房屋,然后再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最后确定建筑方案。学生从选定目标到最后的成品,教师只提供指导帮助,所有的步骤都是小组内成员团结合作、共同完成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房屋的结构层次及房屋建造的要求做到了了如指掌,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还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小学活动课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提升科学素养,获取科学知识,都是学生在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但是这不应该否定教师在活动课中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毕竟还缺乏活动的经验,并且相关知识仍然匮乏,因此教师在活动课中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这一单元时,由于学生对于航空航天这方面儿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充分,在开展“宇宙探索价值的辩论会”这一活动时,学生由于资料准备的不够充分,导致辩论华效果不够理想。根据活动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边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一边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对正方和反方的学生从辩论的观点到举证的材料,到辩论的方式都给与学生具体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第二次辩论会使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参与辩论的学生据理力争,甲方、乙方同学也在积极提供帮助。通过活动课上的辩论,
学生对宇宙探索的起始、发展及未来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探索宇宙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说在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活动课对于课堂教学起到补充的作用,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活动课的组织和开展,要在活动中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提升小学科学活动课的效果,使小学科学活动课发挥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淑英.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浅析[J].新课程(小学),2014.
[2] 徐燕.探究让科学课堂洋溢生命活力——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组织策略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2.
[3] 苗一平.小学科学课堂活动组织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
科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由于小学科学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科学活动课的学习,发挥活动课促进学生科学学习能力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构建;活动课堂;策略
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理念要求小学科学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这给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提供了便利。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仅凭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练习磨砺。因此,小学科学活动课就成为提升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活动课的活动内容以课
堂教学内容为基础,是在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的巩固和拓展,是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际当中的应用,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技能的锻炼。因此,教师要注重小学科学活动课的实施,认真
组织与谋划,并制度制定出相应的活动计划,使活动课能够顺科学能力的作用。
一、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
任何活动必须有目的、有计划,计划是活动顺利实施的保证,小学科学活动课也不例外。只有围绕着详细的目的、按照相关计划实施的活动课,才有可能达成活动的目标。因此,在小学科学活动课开始之前,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明确活动课的目的,防止学生在活动课的活动中无边无际、天马行空。例如在学习完冀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后,教师设
计了一个“制作生态瓶”的活动课。这节课的目的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学生按着认识生态环境---模擬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顺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并形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活动课开展之初,教师就可以将活动课的目的告诉学生,使学生的活动在相应的范围内开展,如
果活动课目标范围设置过大,没有具体的指向,学生的活动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活动课成了手工课、讨论课,学生的思维认识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因此活动课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活动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要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都有所提升,计划要完善,要详细。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据可依。
二、活动方式要多样化
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拓展,这种拓展不单单表现在时间上,而是在活动的空间上和活动的内容上都表现了出来。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并不仅仅是指科学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各种情感和价值观,这些能力如果只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借助于活动课的形式来共同完成。但活动课不同于课堂教学,活动课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因此在开展活动课时,要从活动方式上做文章,利用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对小学科学的活动课始终保持一份期盼的心里,只有这样学生在活动时才会积极努力,才能保证活动课的长期开展,学生也才能在活动课上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活动课的内容可以是小制作,小发明,也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实验或科技小论文,也可以是与科学实验有关的巧手改造等。形式可以是多种多
样的,例如在冀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学习的“种子的萌发”后,让学生在活动课上自己写实验方案、自己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使学生通过改变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发现种子发芽不受阳光、土壤的影响,然后将这一活动进一步拓展,在校园花圃中种植草莓,要求学生记录发芽生长情况及果实的收获。这样的活动不但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使得课堂知识得到了延伸。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完“光”后,在活动课上组织学生开展了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比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分组制作,群策群力,将太阳能制作过程要注意的仰角、倾角及储水等因素都在设计制作中做到了科学合理的设计。通过这个小制作活动,学生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拓展了知识的范围,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再例如在学完六年级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这一单元时,在活动课上将本单元的专题研究“做一名小小建筑师”作为活动课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活动课制作一个特殊功能的房屋,在活动课开始之初,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各国不同功能的房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再让学生分组确定各小组要制作的是具有哪种特殊功能的房屋,然后再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最后确定建筑方案。学生从选定目标到最后的成品,教师只提供指导帮助,所有的步骤都是小组内成员团结合作、共同完成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房屋的结构层次及房屋建造的要求做到了了如指掌,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还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小学活动课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提升科学素养,获取科学知识,都是学生在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但是这不应该否定教师在活动课中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毕竟还缺乏活动的经验,并且相关知识仍然匮乏,因此教师在活动课中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这一单元时,由于学生对于航空航天这方面儿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充分,在开展“宇宙探索价值的辩论会”这一活动时,学生由于资料准备的不够充分,导致辩论华效果不够理想。根据活动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边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一边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对正方和反方的学生从辩论的观点到举证的材料,到辩论的方式都给与学生具体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第二次辩论会使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参与辩论的学生据理力争,甲方、乙方同学也在积极提供帮助。通过活动课上的辩论,
学生对宇宙探索的起始、发展及未来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探索宇宙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说在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活动课对于课堂教学起到补充的作用,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活动课的组织和开展,要在活动中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提升小学科学活动课的效果,使小学科学活动课发挥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淑英.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浅析[J].新课程(小学),2014.
[2] 徐燕.探究让科学课堂洋溢生命活力——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组织策略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2.
[3] 苗一平.小学科学课堂活动组织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