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师生的主体参与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的主体参与
  
  1.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认识和情绪状态是唤醒学生主体自觉参与意识的关键。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的格局,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当主角,去感受、去体验。语文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思考,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与潜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唤醒主体自觉参与的目的。
  2.营造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
  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不懈地熏陶,潜移默化地感染。这种熏陶和感染可以通过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主体氛围来实现。良好的主体氛围是指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气氛和谐,教学相长。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教风,和学生交朋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积极地思维和主动地参与,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生互相尊重。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这种效果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基石。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是的创新的核心。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发展。”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发散思维,使学生养成锐意创新,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师的主体参与
  
  1.营造教师主体人格环境
  一是尽可能满足教师教学教研的物质设备、经费等;二是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的不平等制度,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加强民主管理;三是重视语文科研,倡导学术自由,激发教师的创造欲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2.促进教师个性的自由发展
  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的原因,除了专业人才教育思想的禁锢,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个性受到抑制。传统教育由于教材因素、教育评价、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作为机械的讲授工具,由于潜能个性没有得到充分拓展,施教过程往往是照本宣科、缺乏新意和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造性,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必先具备之,否则难以教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师逐步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转变为教学中的指导者和辅导者,除了加强教材、内容、教法的改革力度外,还要允许教师在一定规范下自由发展个性,大胆创新,将主体个性的思想带入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边主体自觉参与作用,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城县留各庄中学)
其他文献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能增强大鼠血液红细胞变形能力,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
一、功能性低聚糖低聚糖(Oligosaccharide),又称寡糖.人体肠胃道内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除Palartinose之外)的酶系统,因此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
经典的粗糙集理论在进行分类时其类之间的分界线很严格,这样提高了知识属性对被研究对象识别分类的精度,但这种方式的容错能力很差,使得模型的实际适用性很弱.变精度粗糙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