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工作中各种关系里十分重要的一种,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意义重大。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可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可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当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面临着诸如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差异、老师理念与学生思想不一致、部分老师知识相对固化跟不上知识信息快速更新以及老师职业期待与社会环境变化之间存在冲突等问题和挑战。为此进一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和教学原则,加强师生和家校交流沟通,提高老师的综合能力素质,积极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建议
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存在多种社会关系,比如学校和政府部门,学校和学校,学校和学生家庭,学校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师生关系就是请多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关系。因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到学校其他工作的得失。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情况对老师、学生、学生家庭,甚至是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意义重大。笔者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从教经历的小学老师,试图结合教学经历来粗浅地谈谈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问题。
一、关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概念理解
所谓和谐师生关系,依据笔者的理解,就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平等博爱、理解尊重、活泼自然、互融和谐。
笔者认为,就小学教育而言,在直接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是成年人,学生是未成年人,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老师应当自觉把自己摆在较为主动的位置上,老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及时对这种关系进行调整和修正,将师生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引导。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当前,小学教育提倡的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再也不是以往单纯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要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和工作理念,把教学活动从过去的“一言堂”讲授式向“大家谈”互动式转变,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为此,必须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老师爱学生如爱子,学生尊师如敬父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向而行,师生相处融洽,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幅提升学习积极性,进而极大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反之,师生关系不和谐,老师不受学生喜欢,学生很容易因对授课老师不喜欢而“迁怒”到对这门功课也不喜欢,产生“偏科”现象。而同样是这个学生,可能会因为喜欢某一科老师而表现为对这门功课的喜爱,使这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不错的现象。
(二)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上,还表现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上。如果老师自身思想正派、品德高尚,就容易对身边的学生产生“立德立言立行”的标杆式的正面影响。言传身教是展示老师高尚品德的最好方法。因此,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老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品德行为端正的人。老师平时对自己的言行能够有较高的标准和较严的要求,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强烈的事业心、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让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思想品质,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和谐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是小学生在上学期间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实都希望能够在一个和谐校园文化氛围里工作和学习。而和谐的小学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维護主要依靠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自觉参与。因此,建设和谐校园有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师生之间做到了相亲相爱,这样和谐校园自然而然也就建立起来了。另外,建设和谐校园,还需要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和谐融洽,进而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风气。而和谐同学关系、纯正校园风气的形成,必须要依靠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加以引领。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可以进一步营造团结友爱的班风、蓬勃向上的校风、勤奋刻苦的学风,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能够在和谐美好向上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进一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建议
(一)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和教学原则
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和教学原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师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权威和尊严在教学活动中被过分予以强调。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和中心,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和遏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师生关系势必会疏远。在现代社会,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民主和平等的。一方面学生既要尊重老师,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和谐关系。
其实,在古代我们国家就有重视培养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传统。比如,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关系,就被传为美谈。孔子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学生对他也非常尊重,师生之间亲密无间,非常和谐。另外,他们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相互转换变化中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荀子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学生可以后来居上,超过老师。韩愈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师生关系相处中,也应该向孔子、荀子、韩愈等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师生平等观。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赞美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学生,这样的平等观和对学生的尊重与重视,可以换来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二)加强师生和家校交流沟通
1.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老师要主动去接近学生,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状况、平时表现和家庭情况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良好的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沟通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桥梁。
2.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和沟通。家长和老师作为成年人,在交流沟通时,既要开诚布公,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对策研究,切不可相互推卸责任,更不能相互指责,要形成家校“统一战线”。
(三)提高老师的综合能力素质
1.提升老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俗话说,要想能够给别人一碗水,那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作为师者,得要有真本事,要真有“两把刷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可你,尊重你。在学生们的心目中,老师就应该对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老师要博学多闻,不能只满足于自己从事的那一两门课程、那一两本教科书。老师要加强在职学习,开展自学或者在职进修学习,要多修“博学鸿儒科”,争当“博学鸿儒”。
2.提升老师的道德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既是知识的化身,又是真理的化身,还是道德的化身。老师作为小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启蒙者,行为、品行的端正,对学生的成長至关重要。中国古代就曾把师德作为正本清源、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抓手,从而提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而孔子对他的弟子进行谆谆教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印证了老师的道德品质在师生关系中会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所以说,老师必须狠抓道德品行修养,强化自我教育,提升自我修养,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下思想基础。
(四)积极建设和谐社会
前文说过,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映射到校园就是和谐校园,就是和谐师生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维护,离不开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文明和谐了,社会各阶层人民都能和谐相处、和谐共治,那么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就都比较和谐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就更加容易了。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可以充分带动和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至于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当是另外一个话题,本文不再延伸讨论。
【参考文献】
[1]田永成.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25.
[2]谢晏虹. 爱如春风,温暖你我—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感悟[J].新课程学习(中),2013.
[3]方勇,译.荀子.中华书局,2011.
[4]孙昌武,选注.韩愈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5]杜贵晨.李绿园与《歧路灯》.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建议
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存在多种社会关系,比如学校和政府部门,学校和学校,学校和学生家庭,学校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师生关系就是请多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关系。因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到学校其他工作的得失。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情况对老师、学生、学生家庭,甚至是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意义重大。笔者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从教经历的小学老师,试图结合教学经历来粗浅地谈谈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问题。
一、关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概念理解
所谓和谐师生关系,依据笔者的理解,就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平等博爱、理解尊重、活泼自然、互融和谐。
笔者认为,就小学教育而言,在直接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是成年人,学生是未成年人,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老师应当自觉把自己摆在较为主动的位置上,老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及时对这种关系进行调整和修正,将师生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引导。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当前,小学教育提倡的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再也不是以往单纯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要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和工作理念,把教学活动从过去的“一言堂”讲授式向“大家谈”互动式转变,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为此,必须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老师爱学生如爱子,学生尊师如敬父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向而行,师生相处融洽,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幅提升学习积极性,进而极大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反之,师生关系不和谐,老师不受学生喜欢,学生很容易因对授课老师不喜欢而“迁怒”到对这门功课也不喜欢,产生“偏科”现象。而同样是这个学生,可能会因为喜欢某一科老师而表现为对这门功课的喜爱,使这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不错的现象。
(二)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上,还表现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上。如果老师自身思想正派、品德高尚,就容易对身边的学生产生“立德立言立行”的标杆式的正面影响。言传身教是展示老师高尚品德的最好方法。因此,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老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品德行为端正的人。老师平时对自己的言行能够有较高的标准和较严的要求,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强烈的事业心、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让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思想品质,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和谐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是小学生在上学期间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实都希望能够在一个和谐校园文化氛围里工作和学习。而和谐的小学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维護主要依靠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自觉参与。因此,建设和谐校园有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师生之间做到了相亲相爱,这样和谐校园自然而然也就建立起来了。另外,建设和谐校园,还需要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和谐融洽,进而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风气。而和谐同学关系、纯正校园风气的形成,必须要依靠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加以引领。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可以进一步营造团结友爱的班风、蓬勃向上的校风、勤奋刻苦的学风,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能够在和谐美好向上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进一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建议
(一)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和教学原则
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和教学原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师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权威和尊严在教学活动中被过分予以强调。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和中心,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和遏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师生关系势必会疏远。在现代社会,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民主和平等的。一方面学生既要尊重老师,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和谐关系。
其实,在古代我们国家就有重视培养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传统。比如,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关系,就被传为美谈。孔子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学生对他也非常尊重,师生之间亲密无间,非常和谐。另外,他们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相互转换变化中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荀子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学生可以后来居上,超过老师。韩愈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师生关系相处中,也应该向孔子、荀子、韩愈等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师生平等观。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赞美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学生,这样的平等观和对学生的尊重与重视,可以换来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二)加强师生和家校交流沟通
1.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老师要主动去接近学生,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状况、平时表现和家庭情况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良好的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沟通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桥梁。
2.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和沟通。家长和老师作为成年人,在交流沟通时,既要开诚布公,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对策研究,切不可相互推卸责任,更不能相互指责,要形成家校“统一战线”。
(三)提高老师的综合能力素质
1.提升老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俗话说,要想能够给别人一碗水,那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作为师者,得要有真本事,要真有“两把刷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可你,尊重你。在学生们的心目中,老师就应该对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老师要博学多闻,不能只满足于自己从事的那一两门课程、那一两本教科书。老师要加强在职学习,开展自学或者在职进修学习,要多修“博学鸿儒科”,争当“博学鸿儒”。
2.提升老师的道德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既是知识的化身,又是真理的化身,还是道德的化身。老师作为小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启蒙者,行为、品行的端正,对学生的成長至关重要。中国古代就曾把师德作为正本清源、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抓手,从而提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而孔子对他的弟子进行谆谆教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印证了老师的道德品质在师生关系中会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所以说,老师必须狠抓道德品行修养,强化自我教育,提升自我修养,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下思想基础。
(四)积极建设和谐社会
前文说过,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映射到校园就是和谐校园,就是和谐师生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维护,离不开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文明和谐了,社会各阶层人民都能和谐相处、和谐共治,那么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就都比较和谐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就更加容易了。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可以充分带动和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至于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当是另外一个话题,本文不再延伸讨论。
【参考文献】
[1]田永成.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25.
[2]谢晏虹. 爱如春风,温暖你我—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感悟[J].新课程学习(中),2013.
[3]方勇,译.荀子.中华书局,2011.
[4]孙昌武,选注.韩愈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5]杜贵晨.李绿园与《歧路灯》.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