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空间正义的主导方向出发,结合城乡一体化本质内涵,提炼出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人本发展为核心,以平等开放为基础,以共同富裕、现代文明成果共享、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价值取向。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不足,从城乡价值一体化、生态公正化、城乡生产能动力公正化、城乡社会分配公正化、城乡经济社会制度公正化、城乡文化多元统一化及城乡引擎空间均衡性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空间正义;城乡一体化;价值取向;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30-0207-04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优势地区基于区位优势、政策机制及行政手段等掠夺弱势区域的资源、资金、人才、项目等,并间接转嫁各种不利因素,造成了一系列不公平、非合理的“剥夺性积累”[1],尤其是城市对乡村土地、资金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更为明显,严重损害了城乡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基础。因此,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趋势下,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研究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并指出其完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空间正义的主导方向
在现代性条件下,空间作为承载社会关系的生成与构建的重要维度,日渐成为当代社会冲突、社会矛盾的重要源生场域[2]。与此同时,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本主义思潮下的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注重社会平等、区域公正以及对应的空间公正问题[3]。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强调效用和福利的最大化,强调平等和差别性原则,强调程序先于后果,强调人类解放、人性全面发展和自由平等,强调制度、价值观、义务与权利的对应,强调公平与效率相协调,强调民主化管理,强调合作与包容,强调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平等分配,强调所有社会主体相对自由、平等地享有空间权益,强调不同价值取向及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博弈的动态平衡,强调空间资源能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等成为空间正义关注的主题和重点[4-10]。
2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生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第一要求,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不懈追求是自身活力展现的内源性基础。城乡一体化的最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并尽可能地将现代化文明的精神享受渗透过渡到广大的乡村地域,实现居民对“等值化”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城乡居民均不必为生存而担忧,不必为发展而烦恼;他们具有相同的公平发展机会,具有相同的物质享受及社会管理的权利、机会及能力,具有各取所需、自由发展的文化意识,具有相同的时空流动成本,具有相同的生活质量;最大的区别便是在地域文化形态及职业上的差异,在具体居住环境上的差异等。如德国绝大多数人口工作在城市,却有4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美国、日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分别只有3%和4%,但2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这不仅是因为农村环境宜居,还因为居住在农村和居住在城市生活上一样方便[11]。结合空间正义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以人本发展为核心,以平等开放为基础,以共同富裕、现代文明成果共享、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1人本发展核心
人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目的。人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单是权利、利益等功利性的追求,更有对情感归属、获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向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建设要以实现城乡居民的等值化生活和全体公民的幸福为根本目的[12],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平等开放基础
平等性是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伦理诉求。坚持空间正义的平等性原则有助于减少空间生产与消费中的社会排斥从而提高社会融入程度。以空间正义原则进行城乡发展的系统性安排,并促进形成相对稳健的发展机制,以形塑正义彰显的城乡空间,不仅能够降低具有一定“剥夺性”的城市空间的封闭程度,提高城乡间的流动交融性,同时也通过合理协调多方利益为城乡生产生活的诸多机制顺利运行给予活力支撑,真正实现城乡主体积极进取、蓬勃生机、昂扬向上、生生不息的活力发展状态。
2.3城乡共同富裕
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的根本动力,实现城乡居民在经济、生活上的共同富裕,对于提高城乡居民享受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文明的消费能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发展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及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也是城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礎。
2.4现代文明成果共享
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本位的发展,其根本宗旨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基本目标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如果现代文明的成果只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损,城乡一体化发展便失去了最为基本的公正意义,也违背了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根本宗旨。
2.5和谐、可持续发展
公正原则的贯彻要求空间资源的分配应当将人、自然、社会、经济的多元正义并重。虽然空间本身具有无限性,但作为城乡发展容器的空间,其阶段性的容量是有限的,其自我更新自组织的能力是有限的,城乡经济社会和活动的发展一旦超过了城乡空间的自我净化及自我平衡能力,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会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可抗拒、无法估量的灾难。因此,公正的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多元、和谐、可持续的,既包括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和谐、可持续,也包括了代际与代内、种内与种间的和谐、可持续。因此,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平衡城乡空间建设,扶助弱势空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平和正义,从而形成稳定的城乡空间结构,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构筑新的社会阶层结构来促进和实现社会稳定,将使社会稳定建立在更加持久牢靠的内在基础之上。
3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3.1政治及行政管理主观限制 政治及行政一体化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主要是服从国家宏观需求而推进,并不具有其内在的强制性要求,但行政及管理疆域的限定,无形中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制造了难以逾越的主观门槛,限制了城乡资源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帕累托最优化流动,限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发展与融合的自由性、内源生长性、外部连接性。
3.2城乡“二元制度”的严重阻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根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新中国制度的变迁,其中,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于农业全面支持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则形成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致使农民长期面临着“权利贫困”;现代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加剧则来自于不断扩大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量及个人福利的差距。无论是计划经济的遗留,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实力的差距,人为地把我国分割成市民与农民相区别、城市与农村相互隔离的社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城乡之间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深入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和法律等各个领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13];尤其是劳动力城乡流动、城乡土地资源市场配置、金融资本双向流动“三大制约”[14]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致使“三农”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破解。
3.3城乡流通市场的堵塞滞后
市场及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具有资源及产品的流动性,城乡市场的融合能促进城乡的产品互补及市场互动,促进商品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城乡内部、城乡之间能够自由的流动,能有效促进城乡新产业的形成,新产业空间及产业、产品联系通道空间的出现,从而对城乡土地空间及城乡聚落空间体系产生系列影响,我国乡村市场往往滞后于城市市场的发展,虽然商品的城乡流动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生产要素流动市场还不通畅,尤其表现在城乡产业互动、城乡劳动力市场、城乡金融市场、城乡土地市场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发展。
3.4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薄弱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形成发挥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交通就是全国经济社会战略格局的“血脈”,是国之大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基础薄弱,信息化、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平台共享差,多式联运发展及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比较突出,综合运输体系有机整体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结构性矛盾突出,承受需求波动的弹性小等问题,交通运输仍然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尚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5]。
3.5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
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市对广大乡村地域的“不公正剥夺”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的博弈过程中,必然涉及城乡增量利益与存量利益的调整,从而致使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在财政收入增长受限的条件下,一定量的财政收入在城乡之间进行分配,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引起城乡矛盾,但若要同时保证满足城乡投入需求则又必然导致财政支出膨胀及预算赤字,难以长期持续。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关改革或将逐渐触及现存在的城市利益格局和有关群体,引发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产生改革和稳定之间的矛盾,致使相关实质性利益改革举步维艰[16]。
4城乡一体化的完善对策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区域及城乡空间剥夺行为,严重损害了城乡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和城乡一体化持续发展的保障基础。新常态下,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突显、要求更加紧迫,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足,提出以下完善对策。
4.1城乡价值观念一体化
虽然城市和乡村在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作用,但对于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却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正如芒福德所强调的“城乡同等重要”,城乡价值一体化既不是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也非乡村偏向的发展战略,更不是城乡价值的一样化,而是要破除我国现阶段仍然残留的以经济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片面经济发展观,从权利—权益—义务、生态—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出发,将城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赋予农民真正平等的政治管理权利、经济社会发展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权利,赋予农民真正平等的政治管理主体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地位。没有这样的价值观,社会不会有统一的行动方向,政府不会有改革的政治意愿,也无法把分属不同利益阶层的人民群众整合起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4.2城乡生态公正化保育
城乡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共同体中[17]。毫无疑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17]。正是由于城乡经济社会活动无节制的发展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失衡。生态公正要求城乡社会活动的展开要符合生态平衡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原则,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共同利益,特别是符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城乡经济社会活动的进行应当合理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在对待自然、生态和环境问题上,城乡之间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既包含对待人类成员施行生态正义;也包含对非人类存在物施行生态正义[18],既包含城市(镇)对生产、生活污染的大力治理,并杜绝剥夺邻近乡村的生态资源;也包括生态文明不容乐观的乡村地域对生活污染及以农药为代表的农业污染的修复,并强调城市与乡村、区域与区际、国内和世界之间空间维度的正义[19]。 4.3城乡生产能动力公正化提升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是区域城镇化及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实力,包括城乡一体化在内的一切发展都将变成空中楼阁。强大公正的城乡生产能动力体系强调地区生产能力的建设,尤其是乡村地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完备性,是保证城乡经济顺利进行的动力基础。未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通过深化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产业链—产品链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金融结构、财税结构、科技人才结构、劳动力素质结构;以产业体系、产业链、产品链为主,开发建设切实能够带动城乡三次产业联合发展的关联性推进产业;以企业、市场为主培育城乡龙头企业发展体系;以科技人才、劳动力素质提高城乡发展的创新实力;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财政对弱势群体的扶持补给城乡发展建设的基本能力,从而逐步增强城乡发展的生产能动力。其次,要着重加强对乡村生产能动力、乡村市场及主体的培育和提升,促进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进入农村,为广大乡村地域注入更多的自下而上的决定发展速度及质量的新鲜血液。第三,要不断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区域开放度,促进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与县域经濟的统一发展。第四,要不断完善城乡物流网体系建设,以现代化功能完善、高效畅通、覆盖城乡的物流体系链接城乡要素流市场的联动发展。
44卷30期刘瑞强基于空间正义的城乡一体化价值取向及完善对策
4.4城乡社会资源分配公正化发展
美国哲学家,迈克·沃尔泽曾经说过:“人类社会是一个分配共同体”[20]。当代城乡一体化语境下的分配正义实际上是对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一种调节,更多的是对城乡弱势群体的关照与扶持。分配正义的发展必须坚持起点的机会平等、过程的公平对待及结果的合理补偿三大原则[21],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强调合理的劳动收入分配、城乡医疗、卫生、教育设施、社会福利分配、财政税收分配的均衡性,要强调城市在对乡村“剥夺性积累发展”之后的红利补偿,实现社会公共产品的均衡化发展。
4.5城乡经济社会制度公正化制定
“经济转轨制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主线为制度变迁,辅线为经济发展”[22]。总体而言,户籍、就业、土地、财政、金融、产业、文教及社会福利制度等对现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身份上的差距,消除“农民身份”转而促进“农民职业”的形成;再佐以自由流动的城乡就业制度,城乡各取所需的文教医疗制度以有效促进城乡社会生产力及幸福指数的提高。土地是财富之母[23],分阶段、分区、分类、分时推进乡村土地的市场化经营,完善乡村地域的金融及资本市场能为广大乡村地域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形成强大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再通过序数与效率综合效益下的城乡财政分配,推进乡村发展基础的建设,最终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体系,促进“机会均等、权利公正、城市准入、社会接纳”诸多一体化制度和政策的形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地域根植性发展,促进城乡聚落空间、产业空间、土地利用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天成”。
4.6城乡文化多元统一化发展
“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是城市的3个基本使命[24]。《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内罗毕建议》《马丘比丘宪章》《华盛顿宪章》等国际共识不断倡导、扩大、加深对文化资源的保护。然而,我国在工业化、商业资本化、文化产业化、经济化、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浪潮的裹挟下,不顾城乡的地域性特征,不断地切割城乡的历史文脉,致使文化资源流失、文化特色消亡,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灵魂命脉被强制性割裂。虽然城乡一体化确实需要文化的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但事物的发展靠的是“和”而不是“同”;事物的丰富靠的是“多元”和“多样”,而非“单一”和“雷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须尊重多元文化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做到多元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能并生共荣,不同文化形态的多种形式能并存共融[25];切勿走向西方国家从推土机运动到文化再生理念转变的老路[26]。
4.7城乡引擎空间均衡性布局
引擎空间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空间,主要包含具有引擎带动作用的城镇点、产业集聚区、改革示范区及其之间的网络化联系通道。引擎空间往往形成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或增长轴带,高层级的引擎空间对低层级的引擎空间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低层级的引擎空间对高层级的引擎空间产生极化和聚集效应,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系统,并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和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城乡一体化联合发展体系,促进城镇(乡村)之间高效率、高质量的交流,并进一步促进城乡之间更加密切频繁的联系。网络流动的速度越快,城乡之间的水平联系和垂直联系将越强[27]。引擎空间体系的完善对推动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要选择好适度的空间尺度,根据不同的时空关系及发展成本,确定不同程度的空间一体化建设方向及重点。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刘海燕.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J].地理学报,2007,62(8):849-860.
[2] 马晓燕.居住分化与空间正义之研究[C]//2012中韩等20次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集.韩国: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2012.
[3] 王圣云.多维转向与福祉地理学研究框架重构[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39-745.
[4] 王莉,常伟.公平观发展的历史进程[J].工会论坛,2005,14(3):22-24.
[5] 中共中央马克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6]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22(3):1-6.
[7]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8] 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5):1-4.
[9] 高惠珠,刘严宁.以人为本、空间正义与上海城市建设[C]//路日亮.“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民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
[10] 王志刚.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基本架构:基于主体性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2(5):36-40.
[11] 康永超.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J].理论探索,2012(1):107-110.
[12] 高晓溪,董慧.城市空间正义:以城市空间活力的建构为线索[J].前沿,2012(19):12-16.
[13] 朱恒.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5):26-28.
[14] 柳博隽.打开城乡要素流动“瓶颈”[J].浙江经济,2012(22):8.
[15] 陈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26-28.
[16] 张克俊.继续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宏观战略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0(4):140-143.
[17] 江潭瑜.生态文明的正义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190-192.
[18] 王素娟.论生态公正[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5):31-32.
[19] 李永华.论生态正义的理论维度[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8):73-77.
[20] WALZER M.Spheres of justice: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M].NY: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83:3.
[21] 李蓉丽.论分配正义[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22] 蓝海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5(3):47-49.
[23] 威廉·配第.赋税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4]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
[25] 陈业伟.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J].现代城市研究,2012(12):35-42.
[26] 徐琴.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再生[J].中国名城,2009(1):27-33.
[27] 胡金荣.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4):73-74.
关键词空间正义;城乡一体化;价值取向;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30-0207-04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优势地区基于区位优势、政策机制及行政手段等掠夺弱势区域的资源、资金、人才、项目等,并间接转嫁各种不利因素,造成了一系列不公平、非合理的“剥夺性积累”[1],尤其是城市对乡村土地、资金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更为明显,严重损害了城乡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基础。因此,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趋势下,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研究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并指出其完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空间正义的主导方向
在现代性条件下,空间作为承载社会关系的生成与构建的重要维度,日渐成为当代社会冲突、社会矛盾的重要源生场域[2]。与此同时,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本主义思潮下的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注重社会平等、区域公正以及对应的空间公正问题[3]。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强调效用和福利的最大化,强调平等和差别性原则,强调程序先于后果,强调人类解放、人性全面发展和自由平等,强调制度、价值观、义务与权利的对应,强调公平与效率相协调,强调民主化管理,强调合作与包容,强调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平等分配,强调所有社会主体相对自由、平等地享有空间权益,强调不同价值取向及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博弈的动态平衡,强调空间资源能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等成为空间正义关注的主题和重点[4-10]。
2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生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第一要求,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不懈追求是自身活力展现的内源性基础。城乡一体化的最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并尽可能地将现代化文明的精神享受渗透过渡到广大的乡村地域,实现居民对“等值化”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城乡居民均不必为生存而担忧,不必为发展而烦恼;他们具有相同的公平发展机会,具有相同的物质享受及社会管理的权利、机会及能力,具有各取所需、自由发展的文化意识,具有相同的时空流动成本,具有相同的生活质量;最大的区别便是在地域文化形态及职业上的差异,在具体居住环境上的差异等。如德国绝大多数人口工作在城市,却有4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美国、日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分别只有3%和4%,但2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这不仅是因为农村环境宜居,还因为居住在农村和居住在城市生活上一样方便[11]。结合空间正义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以人本发展为核心,以平等开放为基础,以共同富裕、现代文明成果共享、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1人本发展核心
人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目的。人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单是权利、利益等功利性的追求,更有对情感归属、获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向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建设要以实现城乡居民的等值化生活和全体公民的幸福为根本目的[12],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平等开放基础
平等性是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伦理诉求。坚持空间正义的平等性原则有助于减少空间生产与消费中的社会排斥从而提高社会融入程度。以空间正义原则进行城乡发展的系统性安排,并促进形成相对稳健的发展机制,以形塑正义彰显的城乡空间,不仅能够降低具有一定“剥夺性”的城市空间的封闭程度,提高城乡间的流动交融性,同时也通过合理协调多方利益为城乡生产生活的诸多机制顺利运行给予活力支撑,真正实现城乡主体积极进取、蓬勃生机、昂扬向上、生生不息的活力发展状态。
2.3城乡共同富裕
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的根本动力,实现城乡居民在经济、生活上的共同富裕,对于提高城乡居民享受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文明的消费能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发展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及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也是城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礎。
2.4现代文明成果共享
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本位的发展,其根本宗旨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基本目标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如果现代文明的成果只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损,城乡一体化发展便失去了最为基本的公正意义,也违背了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根本宗旨。
2.5和谐、可持续发展
公正原则的贯彻要求空间资源的分配应当将人、自然、社会、经济的多元正义并重。虽然空间本身具有无限性,但作为城乡发展容器的空间,其阶段性的容量是有限的,其自我更新自组织的能力是有限的,城乡经济社会和活动的发展一旦超过了城乡空间的自我净化及自我平衡能力,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会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可抗拒、无法估量的灾难。因此,公正的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多元、和谐、可持续的,既包括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和谐、可持续,也包括了代际与代内、种内与种间的和谐、可持续。因此,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平衡城乡空间建设,扶助弱势空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平和正义,从而形成稳定的城乡空间结构,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构筑新的社会阶层结构来促进和实现社会稳定,将使社会稳定建立在更加持久牢靠的内在基础之上。
3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3.1政治及行政管理主观限制 政治及行政一体化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主要是服从国家宏观需求而推进,并不具有其内在的强制性要求,但行政及管理疆域的限定,无形中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制造了难以逾越的主观门槛,限制了城乡资源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帕累托最优化流动,限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发展与融合的自由性、内源生长性、外部连接性。
3.2城乡“二元制度”的严重阻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根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新中国制度的变迁,其中,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于农业全面支持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则形成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致使农民长期面临着“权利贫困”;现代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加剧则来自于不断扩大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量及个人福利的差距。无论是计划经济的遗留,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实力的差距,人为地把我国分割成市民与农民相区别、城市与农村相互隔离的社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城乡之间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深入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和法律等各个领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13];尤其是劳动力城乡流动、城乡土地资源市场配置、金融资本双向流动“三大制约”[14]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致使“三农”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破解。
3.3城乡流通市场的堵塞滞后
市场及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具有资源及产品的流动性,城乡市场的融合能促进城乡的产品互补及市场互动,促进商品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城乡内部、城乡之间能够自由的流动,能有效促进城乡新产业的形成,新产业空间及产业、产品联系通道空间的出现,从而对城乡土地空间及城乡聚落空间体系产生系列影响,我国乡村市场往往滞后于城市市场的发展,虽然商品的城乡流动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生产要素流动市场还不通畅,尤其表现在城乡产业互动、城乡劳动力市场、城乡金融市场、城乡土地市场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发展。
3.4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薄弱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形成发挥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交通就是全国经济社会战略格局的“血脈”,是国之大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基础薄弱,信息化、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平台共享差,多式联运发展及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比较突出,综合运输体系有机整体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结构性矛盾突出,承受需求波动的弹性小等问题,交通运输仍然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尚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5]。
3.5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
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市对广大乡村地域的“不公正剥夺”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的博弈过程中,必然涉及城乡增量利益与存量利益的调整,从而致使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在财政收入增长受限的条件下,一定量的财政收入在城乡之间进行分配,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引起城乡矛盾,但若要同时保证满足城乡投入需求则又必然导致财政支出膨胀及预算赤字,难以长期持续。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关改革或将逐渐触及现存在的城市利益格局和有关群体,引发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产生改革和稳定之间的矛盾,致使相关实质性利益改革举步维艰[16]。
4城乡一体化的完善对策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区域及城乡空间剥夺行为,严重损害了城乡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和城乡一体化持续发展的保障基础。新常态下,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突显、要求更加紧迫,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足,提出以下完善对策。
4.1城乡价值观念一体化
虽然城市和乡村在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作用,但对于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却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正如芒福德所强调的“城乡同等重要”,城乡价值一体化既不是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也非乡村偏向的发展战略,更不是城乡价值的一样化,而是要破除我国现阶段仍然残留的以经济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片面经济发展观,从权利—权益—义务、生态—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出发,将城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赋予农民真正平等的政治管理权利、经济社会发展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权利,赋予农民真正平等的政治管理主体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地位。没有这样的价值观,社会不会有统一的行动方向,政府不会有改革的政治意愿,也无法把分属不同利益阶层的人民群众整合起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4.2城乡生态公正化保育
城乡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共同体中[17]。毫无疑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17]。正是由于城乡经济社会活动无节制的发展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失衡。生态公正要求城乡社会活动的展开要符合生态平衡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原则,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共同利益,特别是符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城乡经济社会活动的进行应当合理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在对待自然、生态和环境问题上,城乡之间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既包含对待人类成员施行生态正义;也包含对非人类存在物施行生态正义[18],既包含城市(镇)对生产、生活污染的大力治理,并杜绝剥夺邻近乡村的生态资源;也包括生态文明不容乐观的乡村地域对生活污染及以农药为代表的农业污染的修复,并强调城市与乡村、区域与区际、国内和世界之间空间维度的正义[19]。 4.3城乡生产能动力公正化提升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是区域城镇化及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实力,包括城乡一体化在内的一切发展都将变成空中楼阁。强大公正的城乡生产能动力体系强调地区生产能力的建设,尤其是乡村地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完备性,是保证城乡经济顺利进行的动力基础。未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通过深化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产业链—产品链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金融结构、财税结构、科技人才结构、劳动力素质结构;以产业体系、产业链、产品链为主,开发建设切实能够带动城乡三次产业联合发展的关联性推进产业;以企业、市场为主培育城乡龙头企业发展体系;以科技人才、劳动力素质提高城乡发展的创新实力;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财政对弱势群体的扶持补给城乡发展建设的基本能力,从而逐步增强城乡发展的生产能动力。其次,要着重加强对乡村生产能动力、乡村市场及主体的培育和提升,促进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进入农村,为广大乡村地域注入更多的自下而上的决定发展速度及质量的新鲜血液。第三,要不断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区域开放度,促进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与县域经濟的统一发展。第四,要不断完善城乡物流网体系建设,以现代化功能完善、高效畅通、覆盖城乡的物流体系链接城乡要素流市场的联动发展。
44卷30期刘瑞强基于空间正义的城乡一体化价值取向及完善对策
4.4城乡社会资源分配公正化发展
美国哲学家,迈克·沃尔泽曾经说过:“人类社会是一个分配共同体”[20]。当代城乡一体化语境下的分配正义实际上是对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一种调节,更多的是对城乡弱势群体的关照与扶持。分配正义的发展必须坚持起点的机会平等、过程的公平对待及结果的合理补偿三大原则[21],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强调合理的劳动收入分配、城乡医疗、卫生、教育设施、社会福利分配、财政税收分配的均衡性,要强调城市在对乡村“剥夺性积累发展”之后的红利补偿,实现社会公共产品的均衡化发展。
4.5城乡经济社会制度公正化制定
“经济转轨制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主线为制度变迁,辅线为经济发展”[22]。总体而言,户籍、就业、土地、财政、金融、产业、文教及社会福利制度等对现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身份上的差距,消除“农民身份”转而促进“农民职业”的形成;再佐以自由流动的城乡就业制度,城乡各取所需的文教医疗制度以有效促进城乡社会生产力及幸福指数的提高。土地是财富之母[23],分阶段、分区、分类、分时推进乡村土地的市场化经营,完善乡村地域的金融及资本市场能为广大乡村地域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形成强大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再通过序数与效率综合效益下的城乡财政分配,推进乡村发展基础的建设,最终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体系,促进“机会均等、权利公正、城市准入、社会接纳”诸多一体化制度和政策的形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地域根植性发展,促进城乡聚落空间、产业空间、土地利用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天成”。
4.6城乡文化多元统一化发展
“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是城市的3个基本使命[24]。《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内罗毕建议》《马丘比丘宪章》《华盛顿宪章》等国际共识不断倡导、扩大、加深对文化资源的保护。然而,我国在工业化、商业资本化、文化产业化、经济化、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浪潮的裹挟下,不顾城乡的地域性特征,不断地切割城乡的历史文脉,致使文化资源流失、文化特色消亡,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灵魂命脉被强制性割裂。虽然城乡一体化确实需要文化的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但事物的发展靠的是“和”而不是“同”;事物的丰富靠的是“多元”和“多样”,而非“单一”和“雷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须尊重多元文化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做到多元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能并生共荣,不同文化形态的多种形式能并存共融[25];切勿走向西方国家从推土机运动到文化再生理念转变的老路[26]。
4.7城乡引擎空间均衡性布局
引擎空间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空间,主要包含具有引擎带动作用的城镇点、产业集聚区、改革示范区及其之间的网络化联系通道。引擎空间往往形成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或增长轴带,高层级的引擎空间对低层级的引擎空间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低层级的引擎空间对高层级的引擎空间产生极化和聚集效应,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系统,并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和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城乡一体化联合发展体系,促进城镇(乡村)之间高效率、高质量的交流,并进一步促进城乡之间更加密切频繁的联系。网络流动的速度越快,城乡之间的水平联系和垂直联系将越强[27]。引擎空间体系的完善对推动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要选择好适度的空间尺度,根据不同的时空关系及发展成本,确定不同程度的空间一体化建设方向及重点。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刘海燕.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J].地理学报,2007,62(8):849-860.
[2] 马晓燕.居住分化与空间正义之研究[C]//2012中韩等20次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集.韩国: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2012.
[3] 王圣云.多维转向与福祉地理学研究框架重构[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39-745.
[4] 王莉,常伟.公平观发展的历史进程[J].工会论坛,2005,14(3):22-24.
[5] 中共中央马克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6]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22(3):1-6.
[7]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8] 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5):1-4.
[9] 高惠珠,刘严宁.以人为本、空间正义与上海城市建设[C]//路日亮.“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民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
[10] 王志刚.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基本架构:基于主体性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2(5):36-40.
[11] 康永超.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J].理论探索,2012(1):107-110.
[12] 高晓溪,董慧.城市空间正义:以城市空间活力的建构为线索[J].前沿,2012(19):12-16.
[13] 朱恒.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5):26-28.
[14] 柳博隽.打开城乡要素流动“瓶颈”[J].浙江经济,2012(22):8.
[15] 陈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26-28.
[16] 张克俊.继续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宏观战略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0(4):140-143.
[17] 江潭瑜.生态文明的正义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190-192.
[18] 王素娟.论生态公正[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5):31-32.
[19] 李永华.论生态正义的理论维度[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8):73-77.
[20] WALZER M.Spheres of justice: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M].NY: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83:3.
[21] 李蓉丽.论分配正义[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22] 蓝海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5(3):47-49.
[23] 威廉·配第.赋税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4]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
[25] 陈业伟.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J].现代城市研究,2012(12):35-42.
[26] 徐琴.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再生[J].中国名城,2009(1):27-33.
[27] 胡金荣.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