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问题也许就是你的机会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sh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强专栏
  要想在市场中获得竞争力,就要把握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提出能够满足新需求的产品概念,从而占领新的需求市场。
  
  很多企业,包括咨询策划业的同行,苦于“制造”产品的概念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实,产品的概念无须刻意制造,它只是来源于各种问题。
  消费者每天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有了问题的困扰,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需求;有了需求,也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就有人出来发明和制造产品。这种产品可以解决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让消费者知道该产品的意义并且接受和购买该产品,就需要提出产品的概念。好的产品概念不是闭门造车、头脑风暴、天马行空可以“制造”出来的,而是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紧紧抓住“问题”、“需求”、“市场”三个递进的要素。
  
  别人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机会
  
  所有的人都煎熬在问题的热锅里。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不满足、不幸福和不高兴,他们都被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这种困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难受和不安,每一个人都有摆脱困扰的欲望和需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天气炎热让人们难受;疾病让人们痛苦;入室偷盗让人们不安等。
  知足者常乐。满足是一种人生态度,但事实上却是“不满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消费者角度说,存在问题,就是具有需求;具有需求,就是需要产品来满足需求。从商家而言,存在问题,就是还有机会;还有机会,就有向消费者售卖产品来解决问题的可能。
  别人的问题,正是我们的机会。问题,为我们创造了机会。有了问题,就有了需求。不知道有了问题就有需求的,是蠢才;知道有了问题就有需求的,是人才;知道有了问题就有需求,并能从问题中提炼挖掘出需求的,那就是天才。 一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决定了这个人发展的空间。一个企业对待问题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企业的产品前景。
  
  问题产生需求
  
  当我们被问题困扰时,我们都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当别人被问题困扰时,我们也有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欲望。当一个人被问题困扰时,这个人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叫望想;当众多的人被问题困扰时,这些人都有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个欲望就叫需求。这个需求,是由若干个个性需求积累起来形成的共性需求,共性需求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真正需求。
  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是在问题的海洋之中繁衍与进步,一直在与自然勇敢地斗争着,不断地解决问题,满足着自己的需求。人类每满足一次自己的需求,就向前迈进了一步。有人说,是科技创造了历史。我们说,是需求创造了历史。
  天气炎热让人们难受,人们就有凉快的需求;疾病让人们痛苦,人们就有健康的需求;入室盗窃使人们感到不安,人们就有防盗的需求;人们觉得走来走去、爬上爬下去开关电视机、空调太麻烦,人们就有对电器进行遥控的需求;水污染的问题严重地困扰着人们,人们就有了想喝纯净水的需求。
  
  需求成就市场
  
  有需求才能有市场。当个性需求成为共性需求,并且达到一定社会程度时就形成了市场。市场,就是具有相当规模、相似需求并且具有购买力的消费者集群。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很大”,就是指具有某种需求的人很多。经常有营销人称市场为“我们的市场”、“竞争对手的市场”,实际上,市场是不属于企业的,它属于需求。企业要通过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者需求来抢占市场份额。
  开发某一款产品,为了更好地推广这款产品,就必须给这款产品一个名堂,让消费者知道这是一种什么东西,这就是产品的概念。人们追求美好理想的欲望和行动没有一刻停止过。人类毕竟是智能生物,面对问题,面对需求,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例如,有了凉快的需求,就发明了降温的机器,于是就有了“空调”的概念。有了健康的需求,就发明了药物和保健品,于是就有了“药物”和“保健品”的概念。有了防盗的需求,就发明了防止盗窃的设施,于是就有了“防盗门窗”的概念。有了干净水的市场,为了让消费者接受和购买没有被污染的干净的水,营销专家们提出了“纯净水”的概念。
  由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三废的排放,极大地污染了水源,人们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后,生了病,有的病甚至是疑难的怪病,水污染的问题严重地困扰着人们。普通人听天由命,任凭污水侵害身体健康。聪明人开始研发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并提出“纯净水”的概念,把干净的水灌装到瓶子里来卖。第一个把水装进瓶子出卖的人,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但那个时候,好多人都认为他是个疯子。若干年过去了,当瓶装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时,众人才不得不承认,能将问题转化成需求,并且把这种需求的解决方式落实在某种产品上的人是天才。
  所谓产品概念的本质,就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或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为目的而发明、设计、创造的一种工具,人们用所解决问题或所满足需求的表现方式为这种工具命名,这个命名就是产品概念。
  例如,有的人有头皮屑,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于是就出现了以解决头屑问题为主要功能的去屑洗发水;很多人喜欢吃水果,并通过吃水果获得必要的营养,但很多白领工作忙碌,于是出现了更加方便的取代水果的产品——果汁;中国北方,冬天寒冷干燥,早上起来会觉得口干舌燥。于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加湿器出现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2.0的出现,人们有了在网上交流互动的需求,于是Facebook和微博出现了。
  如何解决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并从中找到创造产品概念的机会,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创造需求,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琢磨的事情。消费者的一些需求可能并没有彻底地外化,需要我们营销人员进行市场需求研究,走进消费者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再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为了更顺畅地推广自己的产品,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筑起一道沟通的桥梁,我们给产品赋予的概念与消费者的需求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企业只有不断将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倾向和偏好落实在具体的产品概念上,才能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关系,争取到这部分消费者,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人们发明了无数的产品,也提出了无数的产品概念,比如空调、抗皱美容霜、望远镜、纯麦饺子粉、枸杞养生奶、智能停车库等。
  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对一般产品的基本功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更是向着产品的高级卖点和更多的附加价值迈进。我们要不断研究消费者将会对某种产品产生什么样新的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到达一定程度,形成一定的规模,消费者是否有能力并且愿意为这种需求埋单。只要企业把握准这些欲望的方向,就能使自己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战略上更具前瞻性。
  (赵强:中国首届十大营销策划人、赵强冠军赢销顾问机构创始人。进一步的问题或探讨,请登录http://zhaoqiang.cmmo.cn)
  
  (编辑:绳 娜 snn0001@126.com)
  企业只有不断将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倾向和偏好落实在具体的产品概念上,才能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关系,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他文献
丁伟专栏  社交化业务模式带来的变革力将重构产业格局,企业应抓住变革机遇,进行业务模式创新,改变产业地位,领导行业进步。  社交化业务带来的变革力,为消费者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消费者与消费者、企业与员工间提供了新型协作关系。  个性化需求和规模化交付的统一。个性化需求是消费者的天性,而规模化发展是大多数企业生存的基础,两者间的矛盾使其很难被企业同时有效地实施。社交化业务为消费者提供直接进入价值交付
期刊
黄剑平专栏  中产阶层将成为零售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主动创造消费者尚未明确意识到的需求的电视购物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把脉中产阶层。  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去年的销售额接近600亿元,今年应该只多不少。国内电视购物行业前景非常广阔,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的电视购物行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尚不足1%,比照美国、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电视购物行业在中国大陆的潜在销售规模应达千亿元。  目前,中国
期刊
前两年的华为,意气风发,连夺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公司桂冠。不想美国一个政局突变,偏偏看准华为下狠手,禁令齐下,还磨刀霍霍说要跳过5G直接研发6G……  当我们为华为揪心、当我们为华为未雨绸缪地布下二号计划而感到庆幸、当我们期盼华为肩负民族厚望披荆斩棘,也难免愤懑:为什么是华为?为什么没有一大批华为——甚或比华为更强的企业并肩作战,让危机到来时,有更多的肩膀共同担当?  华为的二号计划之外,我们还需要
期刊
在信息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的时代,服装企业依靠过去“开店+广告轰炸”的传播方式已不再灵验。如今,给消费者带去震撼心灵的深刻体验,才是传播的王道。  设计相互抄袭、渠道布局日渐趋同、管理能力彼此逐渐靠、品牌定位不断同质化,很多服装品牌为此而窒息。上述企业发展中的“长期变量”,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有质的提升。当企业发展中的“长期变量”不可逆转时,企业的“短期变量”则可能牵引服装企业的发展,并且在过
期刊
在规范和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主题词、在企业家愈加需要心灵觉醒之际,应对“夏季之痛”的企业更应该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进入夏季以来,很多营销人已经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难以琢磨,成单效率也在直线下滑。经济放缓导致消费疲软的不利因素加上销售淡季的到来,让多数企业正在经历一场“夏季之痛”,大家谈论的普遍话题是市场难做。  多年以来,中国企业过惯的好日子靠的是企业家的胆魄和抓住了改革开放上升
期刊
回顾历史,中国是诸多重要发明的发源地,如今它又将成为真正的全球创新枢纽。和在华跨国企业相比,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实力有了怎样的改变?它们看重的关键创新能力又是什么?  调研背景  此份中国本土企业创新调查报告,节选自博斯公司联合《21世纪商业评论》、比荷卢商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共同开展的《2013年中国创新调查》。共有264名受访者参与调查,其中,61%为中国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36%为
期刊
编者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然而对于多数企业来说,进入夏季就等于进入了蛰伏期,酷暑难当的天气稀释了高涨的消费热情,也让节假日消费尽显疲态。据统计,2012年4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仅为1.13%;一季度,国内工业企业的净利润减少了1016亿元;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3%,增速持续放缓。  面临经济减速导致的消费疲软和传统销售淡季的双重压力,中国企业开始走入阵痛期:营销目标缺失、
期刊
史贤龙专栏  相比明枪暗箭的竞争,在“冷箭”中倒下的中小企业远远要多得多,而回归利基化战略原点,可以帮助这些企业躲开“冷箭”,重新树立新的经营意志,成为长寿企业。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更可怕的是冷箭。明枪者,模仿产品、价格战、促销战、广告战等;暗箭者,水军造谣、飞毛腿举报、行业门槛、标准战等。明枪与暗箭,显然都会让企业陷入竞争旋涡,但好在企业多少还能预见与控制。冷箭则不同,冷箭几乎没有征兆,
期刊
尽管中国企业几乎是世界上对顾客最慷慨的企业,但在精准满足顾客需求方面,中国企业既没有强烈的意愿,也没有足够的能力。  从1984年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中国市场和营销的主要矛盾,就是供给问题:整体供给不足加结构性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国营销的发展方向,在关键时刻,中央抓住主要矛盾做出的两次战略性引领,起到了战略性作用。  第一次是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决定,1991年重点在“质量、品种、效益
期刊
在发动对华贸易战之后,曾经叱咤国际市场的美国营销正在陷入困局,无论是美国国家营销,还是美国企业营销。  其中 最典型的事件就是火箭队和NBA的行为。对于近期NBA的表现,中国媒体说得最多的是“你不能吃中国还骂中国”;火箭名宿莫布里在节目中评论“莫雷事件”时说:“在中国,有5亿多人看NBA,比美国人口还多2亿,人家伸手喂你,你却咬他们的手。”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做不到;全面对抗,放弃中国市场,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