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秸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间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1 秸秆还田的好处秸秆还田的优点
1.1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供肥能力
作物秸秆的成分经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6-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水稻秸杆还田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据测算,将100kg秸秆直接还田。就相当于给土壤施人标准肥10kg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0.1%以上,连续3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土壤肥力可提高0.5-1个等级。
1.2改善土壤性状,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秸秆还田后经过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植酸与土壤中的钙、镁粘结成腐植酸钙和腐植酸镁,使土壤形成大量的水稳性团粒结构。还田后土壤容重比降低,总孔隙度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使土壤的通透性增强,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分解利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了根系的吸收活动。
1.3提高产量,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了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涵养土壤水分.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增产。试验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后玉米可增产7%一9%;小麦产量增产达7.5-9.5%;水稻增产12-16%。另外,在秸秆还田地块施用一定数量的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肥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8-25%,而且秸秆还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2 秸秆还田技术措施
2.1秸秆还田操作技术
2.1.1水稻高留茬还田
水稻割茬高度最好不超过20cm,在土壤含水量30%左右时结合秋翻进行还田,封冻前结束。耕翻深度一般以15cm左右为宜。翻平盖严,深度基本一致。
另外还可将稻草直接还田。将稻草打碎,长度为20cm左右,均匀地撒于田面,一般还田6000kg/hm2左右;当土壤含水量30%左右时将稻草翻入15cm土层中,稻草混拌于耕层中的覆盖率大于90%。
2.1.2玉米粉碎还田
将玉米秸秆趁鲜铡成3-6cm长的短节,或用机械粉碎,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的出苗与生长。将砍成小段的玉米秸秆均匀摆放于畦沟中,形成条状,然后翻地,覆盖于土下。
2.1-3小麦高茬还田
小麦收割时一般留茬30cm左右,一般要做到边割边翻,以免养分散失,同时也利于秸秆腐烂;必须顺行耕翻,以便秸秆覆盖和整地质量提高:耕深要求在25cm以上,做到不重、不漏、覆盖严密;耕翻后,要進行平整土地。
2.2配套措施
2.2.1配合施肥
秸秆腐解过程微生物需要吸收土壤中的速效肥料,尤其是氮素,所以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人氮磷素化肥,以促进秸秆腐解速度和效果。一般每公顷施肥量150-200公斤,氮磷比3:1为宜。
2.2.2补以灌水
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所以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加速秸秆腐解。并且耕翻后用重型耙耙地,做到耙平压实。
3 扩大宣传和培训,积极推广
3.1广泛宣传
在全社会大造声势,在宣传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按照“集中一段时间,利用重点版面,形成强大氛围”的宣传思路,进行秸秆禁烧的有关法规政策、田间焚烧秸秆的危害、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的好处等相关内容。努力提高农民禁烧秸秆的自律意识.使农民变被动禁烧为主动利用,努力营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同。
3.2进行田间技术和效果示范
通过召开秸秆还田现场会、建设秸秆还田示范和搞对比试验等多种形式,让基层干部及广大农民群众亲眼看到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好处,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点带面促推广,努力提高秸秆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
3.3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要把秸秆还田技术落到实处,配套机械必须完善。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秸秆还田机械列入范围,激发、鼓励、引导农民(可以乡镇、村屯、示范户或农民联合组织为单位)购置秸秆还田机械、热情,进而有效的增加了机械的保有量,为机械化还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秸秆还田质量。
1 秸秆还田的好处秸秆还田的优点
1.1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供肥能力
作物秸秆的成分经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6-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水稻秸杆还田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据测算,将100kg秸秆直接还田。就相当于给土壤施人标准肥10kg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0.1%以上,连续3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土壤肥力可提高0.5-1个等级。
1.2改善土壤性状,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秸秆还田后经过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植酸与土壤中的钙、镁粘结成腐植酸钙和腐植酸镁,使土壤形成大量的水稳性团粒结构。还田后土壤容重比降低,总孔隙度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使土壤的通透性增强,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分解利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了根系的吸收活动。
1.3提高产量,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了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涵养土壤水分.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增产。试验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后玉米可增产7%一9%;小麦产量增产达7.5-9.5%;水稻增产12-16%。另外,在秸秆还田地块施用一定数量的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肥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8-25%,而且秸秆还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2 秸秆还田技术措施
2.1秸秆还田操作技术
2.1.1水稻高留茬还田
水稻割茬高度最好不超过20cm,在土壤含水量30%左右时结合秋翻进行还田,封冻前结束。耕翻深度一般以15cm左右为宜。翻平盖严,深度基本一致。
另外还可将稻草直接还田。将稻草打碎,长度为20cm左右,均匀地撒于田面,一般还田6000kg/hm2左右;当土壤含水量30%左右时将稻草翻入15cm土层中,稻草混拌于耕层中的覆盖率大于90%。
2.1.2玉米粉碎还田
将玉米秸秆趁鲜铡成3-6cm长的短节,或用机械粉碎,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的出苗与生长。将砍成小段的玉米秸秆均匀摆放于畦沟中,形成条状,然后翻地,覆盖于土下。
2.1-3小麦高茬还田
小麦收割时一般留茬30cm左右,一般要做到边割边翻,以免养分散失,同时也利于秸秆腐烂;必须顺行耕翻,以便秸秆覆盖和整地质量提高:耕深要求在25cm以上,做到不重、不漏、覆盖严密;耕翻后,要進行平整土地。
2.2配套措施
2.2.1配合施肥
秸秆腐解过程微生物需要吸收土壤中的速效肥料,尤其是氮素,所以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人氮磷素化肥,以促进秸秆腐解速度和效果。一般每公顷施肥量150-200公斤,氮磷比3:1为宜。
2.2.2补以灌水
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所以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加速秸秆腐解。并且耕翻后用重型耙耙地,做到耙平压实。
3 扩大宣传和培训,积极推广
3.1广泛宣传
在全社会大造声势,在宣传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按照“集中一段时间,利用重点版面,形成强大氛围”的宣传思路,进行秸秆禁烧的有关法规政策、田间焚烧秸秆的危害、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的好处等相关内容。努力提高农民禁烧秸秆的自律意识.使农民变被动禁烧为主动利用,努力营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同。
3.2进行田间技术和效果示范
通过召开秸秆还田现场会、建设秸秆还田示范和搞对比试验等多种形式,让基层干部及广大农民群众亲眼看到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好处,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点带面促推广,努力提高秸秆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
3.3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要把秸秆还田技术落到实处,配套机械必须完善。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秸秆还田机械列入范围,激发、鼓励、引导农民(可以乡镇、村屯、示范户或农民联合组织为单位)购置秸秆还田机械、热情,进而有效的增加了机械的保有量,为机械化还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秸秆还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