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教学借鉴了美国学者布卢姆等人的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策略及教学评论理论,教学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导向,师生双边活动的中介。通过优化高效的教学活动,实施课时目标,最终完成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实现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为此,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课堂模式,由传统的“五段式”,演变成“展示目标,准确、具体、适度——围绕目标,自达、导达、助达——检测目标,反馈、矫正、补救”的教学模式。
一、展示目标,准确、具体、适度
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激起学习的欲望,产生求知的兴趣,明确学习的任务,从而满怀信心,进入学习的角色。
展示的目标,对学习起定向、激励作用,因此教师所展示的目标必须准确、具体、适度。
1、准确。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篇与篇、单元与单元之间,语言知识、读写知识有一定联系但又不具体系,为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课时教学目标必须依据各年级阶段性目标、课文语言文字特点、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等因素准确定制。
2、具体。小学生年龄小,展示的目标必须具体,切忌笼统。一般的阅读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情感目标三类,每类分三级(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能力目标——仿效、初步学会、学会;思想情感目标——感受、体会、初步养成)。每类目标应达到哪一级应具体标明,以便学生心中有数。
3、适度。同一班的学生总存在着认知差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向学生展示目标必须适度。即每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有上限目标和下限目标。下限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上限目标则是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二、围绕目标,自达、导达、助达
教师把课时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搞好语言文字训练,把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围绕目标,多次落实,多次对照,定向控制,直到达成的过程,可以分成“自学感知,部分目标自达——讲读理解,基础目标导达——练读运用,高层目标助达”三个环节。
1、自学感知,部分目标自达
教师把教学目标中较为浅显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如生字的音、形、义,课文的大意等,让学生自学感知,实现部分目标自达,要求学生做到:一查阅,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查阅工具书,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二思考,通过阅读课文,思考教学目标,自己寻找准确答案;三对照,哪些目标能达到,哪些目标达不到,哪些模棱两可,用不同的记号标出,准备质疑问难,这是学生自达目标的自我反馈。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巡视,去了解学生自学的速度,捕捉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学反馈信息,为点拨、引导提供切合学生实际的材料,应对差生进行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及时帮助,给予它们学习的信心。在检测自学情况时,检测内容和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既要肯定学生的自学成果,又要引导学生相互补充不全面、不到位的理解,促使部分目标达成。
2、讲读理解,基础目标导达
基础目标指的是识记、理解、简答应用等目标,如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词的感情色彩、表达作用;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间的关系;分段、概括段意;懂得读写的一些知识、方法等。教师通过讲读,帮助学生理解、落实基础目标。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围绕基础目标开展双边活动,师生间多向交流,形成信息网络,教师应及时反馈、矫正。另外,还应注重两点:
①注重学法指导。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指出,“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上,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②注重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时语文学科,尤其是阅读课的主要任务,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也是目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中应抓住每篇课文的语言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采用多种方法——读、看、想、划、问、说,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比较、品味,切忌机械对应教学目标,只求答案,肢解课文的阅读教学。
3、练读运用,高层目标助达
高层目标,即分析、综合、评价等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目标。如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独立划分意义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改写课文、补充课文等。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采用多种训练形式,在学生“心欲通而未达”时,教师予以指引;在学生“欲言而不能”时,教师予以点拨。此时,应注重两点:
①注重训练形式实效。训练形式可以是朗读、回答、复述、天空等“复现性”的练习,也可以使仿写、扩写、创造性复述等,还可以是指导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和材料。但是,不管哪一种训练形式,都必须围绕高层目标,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进行,总而言之,必须讲究实效。
②注重信息反馈矫正。这里的反馈矫正尤为重要,它解决的是学生深度达标,即教学重点、难点的融会贯通。教师对反馈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断:肯定学生学习成果,通过适当的表扬、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之产生成功的愉悦;矫正学生理解错误的或不全面、不到位的,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当学生感到有困难时,教师再点拨,使大面积达标。
三、检测目标,反馈、矫正、补救
在围绕目标,反馈、矫正、分步达标之后,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效果检测,即对达成目标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对教师而言,是掌握目标达成的现状和差距,从而通过调控,不断矫正教学中出現的失误;对学生来说,是进一步强化教学目标,发展智力,尤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意义更大。评价的总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改进教学,把差生控制在最低点,帮助绝大多数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一、展示目标,准确、具体、适度
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激起学习的欲望,产生求知的兴趣,明确学习的任务,从而满怀信心,进入学习的角色。
展示的目标,对学习起定向、激励作用,因此教师所展示的目标必须准确、具体、适度。
1、准确。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篇与篇、单元与单元之间,语言知识、读写知识有一定联系但又不具体系,为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课时教学目标必须依据各年级阶段性目标、课文语言文字特点、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等因素准确定制。
2、具体。小学生年龄小,展示的目标必须具体,切忌笼统。一般的阅读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情感目标三类,每类分三级(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能力目标——仿效、初步学会、学会;思想情感目标——感受、体会、初步养成)。每类目标应达到哪一级应具体标明,以便学生心中有数。
3、适度。同一班的学生总存在着认知差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向学生展示目标必须适度。即每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有上限目标和下限目标。下限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上限目标则是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二、围绕目标,自达、导达、助达
教师把课时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搞好语言文字训练,把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围绕目标,多次落实,多次对照,定向控制,直到达成的过程,可以分成“自学感知,部分目标自达——讲读理解,基础目标导达——练读运用,高层目标助达”三个环节。
1、自学感知,部分目标自达
教师把教学目标中较为浅显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如生字的音、形、义,课文的大意等,让学生自学感知,实现部分目标自达,要求学生做到:一查阅,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查阅工具书,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二思考,通过阅读课文,思考教学目标,自己寻找准确答案;三对照,哪些目标能达到,哪些目标达不到,哪些模棱两可,用不同的记号标出,准备质疑问难,这是学生自达目标的自我反馈。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巡视,去了解学生自学的速度,捕捉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学反馈信息,为点拨、引导提供切合学生实际的材料,应对差生进行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及时帮助,给予它们学习的信心。在检测自学情况时,检测内容和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既要肯定学生的自学成果,又要引导学生相互补充不全面、不到位的理解,促使部分目标达成。
2、讲读理解,基础目标导达
基础目标指的是识记、理解、简答应用等目标,如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词的感情色彩、表达作用;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间的关系;分段、概括段意;懂得读写的一些知识、方法等。教师通过讲读,帮助学生理解、落实基础目标。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围绕基础目标开展双边活动,师生间多向交流,形成信息网络,教师应及时反馈、矫正。另外,还应注重两点:
①注重学法指导。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指出,“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上,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②注重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时语文学科,尤其是阅读课的主要任务,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也是目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中应抓住每篇课文的语言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采用多种方法——读、看、想、划、问、说,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比较、品味,切忌机械对应教学目标,只求答案,肢解课文的阅读教学。
3、练读运用,高层目标助达
高层目标,即分析、综合、评价等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目标。如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独立划分意义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改写课文、补充课文等。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采用多种训练形式,在学生“心欲通而未达”时,教师予以指引;在学生“欲言而不能”时,教师予以点拨。此时,应注重两点:
①注重训练形式实效。训练形式可以是朗读、回答、复述、天空等“复现性”的练习,也可以使仿写、扩写、创造性复述等,还可以是指导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和材料。但是,不管哪一种训练形式,都必须围绕高层目标,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进行,总而言之,必须讲究实效。
②注重信息反馈矫正。这里的反馈矫正尤为重要,它解决的是学生深度达标,即教学重点、难点的融会贯通。教师对反馈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断:肯定学生学习成果,通过适当的表扬、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之产生成功的愉悦;矫正学生理解错误的或不全面、不到位的,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当学生感到有困难时,教师再点拨,使大面积达标。
三、检测目标,反馈、矫正、补救
在围绕目标,反馈、矫正、分步达标之后,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效果检测,即对达成目标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对教师而言,是掌握目标达成的现状和差距,从而通过调控,不断矫正教学中出現的失误;对学生来说,是进一步强化教学目标,发展智力,尤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意义更大。评价的总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改进教学,把差生控制在最低点,帮助绝大多数学生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