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初、高中生物课程是中学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探索、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个性和能力的天地。那么如何开展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下面是我对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认识和做法。
关健词: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1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形式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些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试验、考察、种植等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活动内容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扩大、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生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由于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容易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因此,生物课外活动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和加深。这样,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仅可以学到一系列科学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增强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实验素质和热爱生物环境科学、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2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类型
注重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根据活动内容可以把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分为:
(1)观测考察型,主要是观测和考察动植物個体或群体的形态、分类或生活习性或环境、生态问题,。如“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调查”、“人体某些正常性状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等。
(2)实验操作型,主要在室内进行,不受天气的影响,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条件,如显微镜、恒温箱,药品等有关仪器设备。如“肥料量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植物向光性反应”、“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等活动。这类活动能使学生掌握各种生物的培养技术,具备准确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的能力。
(3)栽培饲养型,指导学生进行“果树嫁接”、“金鱼的饲养”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掌握动植物的栽培饲养技术,并能进行栽培饲养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
(4)参观访问型,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标本馆、养殖场和生物制品厂等,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并了解各种生物技术。
(5)游艺竞赛型,组织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知识竞赛活动,可以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比如开展生物学知识猜谜活动、叶脉书签制作比赛等,还可以开展生物周、爱鸟周等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更多的生物学知识。
3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方案设计
生物学教师要想使科技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详细地设计活动方案。在设计课外科技活动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3.1 课题要吸引人
课题往往能反映活动的主题,所以一定要引人入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堂教学不同,它没有统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所以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愿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但不是自由活动,而是要在教师的批准下进行,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3.2 活动目的要明确
只有具有了明确的活动目的,才能科学地安排活动内容,恰当地把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学生的独立活动为主;课外科技活动是一项学习活动,还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3.3 合理地安排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合理恰当,不仅能使活动顺利地进行,还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应该提出要求,帮助学生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并帮助他们解决临时发生的困难。活动结束后,还要检查结果,指导学生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应注意尽量地降低活动成本,动员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器具,这样不仅能节约开支,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动手能力。
总之,通过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的熏陶,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关健词: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1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形式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些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试验、考察、种植等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活动内容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扩大、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生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由于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容易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因此,生物课外活动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和加深。这样,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仅可以学到一系列科学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增强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实验素质和热爱生物环境科学、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2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类型
注重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根据活动内容可以把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分为:
(1)观测考察型,主要是观测和考察动植物個体或群体的形态、分类或生活习性或环境、生态问题,。如“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调查”、“人体某些正常性状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等。
(2)实验操作型,主要在室内进行,不受天气的影响,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条件,如显微镜、恒温箱,药品等有关仪器设备。如“肥料量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植物向光性反应”、“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等活动。这类活动能使学生掌握各种生物的培养技术,具备准确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的能力。
(3)栽培饲养型,指导学生进行“果树嫁接”、“金鱼的饲养”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掌握动植物的栽培饲养技术,并能进行栽培饲养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
(4)参观访问型,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标本馆、养殖场和生物制品厂等,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并了解各种生物技术。
(5)游艺竞赛型,组织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知识竞赛活动,可以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比如开展生物学知识猜谜活动、叶脉书签制作比赛等,还可以开展生物周、爱鸟周等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更多的生物学知识。
3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方案设计
生物学教师要想使科技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详细地设计活动方案。在设计课外科技活动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3.1 课题要吸引人
课题往往能反映活动的主题,所以一定要引人入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堂教学不同,它没有统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所以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愿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但不是自由活动,而是要在教师的批准下进行,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3.2 活动目的要明确
只有具有了明确的活动目的,才能科学地安排活动内容,恰当地把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学生的独立活动为主;课外科技活动是一项学习活动,还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3.3 合理地安排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合理恰当,不仅能使活动顺利地进行,还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应该提出要求,帮助学生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并帮助他们解决临时发生的困难。活动结束后,还要检查结果,指导学生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应注意尽量地降低活动成本,动员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器具,这样不仅能节约开支,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动手能力。
总之,通过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的熏陶,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