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加快边缘区的发展,是首都发展的战略之棋,需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从战略的高度,对边缘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问题进行全盘考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城市边缘区,是指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位于城乡之间,其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接地带。对于北京来说,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北京边缘区分为内边缘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外边缘区(主要涵盖城市发展新区)。加快北京边缘区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是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北京发展的目标和空间格局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新规划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大北京地区的城市布局特点,东南部的平原地区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带,东部和东南,南部和西南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轴、线和中心在功能上各有侧重并互补。
发展“两轴”,就是重点发展金融、商务、专业服务、决策管理、文化创造等城市功能,空间建设以调整和改善为主,避免进行新的大规模、高强度的“大拆大建”式的建设开发。
发展“两带”,就是“东部发展带”作为现代产业的大型生产基地,有计划地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西部生态带”靠近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资源丰富,应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发展原则,谨慎地进行开发建设,以综合服务、办公服务、文化教育、科技研发、医疗卫生、旅游休闲等为主要职能,各级乡镇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高教园区等环保型产业,为北京建成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
建设“多中心”,就是健全城市功能体系。每个中心就是一个综合服务区,如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它们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应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并分流中心城区的功能。
“中心城-新城-小城镇”的城镇体系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市需从空间布局结构出发,对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城镇发展思路,尽快形成与北京特大型城市相适应的中心城——新城(卫星城)——小城镇的市域城镇体系,使北京市边缘区的城镇能够产生应有的吸引力,增强集聚和辐射效应,把北京边缘区从低层次分散式集镇化脱离出来,逐步形成一批规划有序、高起点、高标准、环境优美、各具特色、功能突出的新型城镇。
在中心城的建设上,应与郊区开发区、交通网络建设相依托,形成相互推动的格局,促使市民工作、生活和居住实现“属地化”,使中心城与郊区形成相互交融的格局。核心(中心)城区宜于发展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商贸中心等核心功能,其他如科技、教育、卫生、物流集散等功能均可延伸或转移到近郊乃至远郊区。
在新城(卫星城)的建设上,不仅应具有“服务大城市”的传统功能,而且应具有“服务农村”的现代功能,包括疏散功能、减压功能、集聚功能、辐射功能。
在小城镇的建设上,加强工业区发展与重点城镇建设的结合,引导工业项目向重点园区集中,实施郊区的产业集聚。促进合村、撤乡、并镇、建城活动,加快小城镇分化重组,扩大小城镇规模,提高建设质量,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通过功能分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共享和交通网络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组团式发展的北京都市城镇体系。
目前,国内关于《大城市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研究制定几乎还是空白,不利于缩短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无序期。为确保北京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边缘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问题进行全盘考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北京市边缘区的功能和产业定位
未来10-20年北京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应侧重于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这一定位能够使人口、产业和办公设施等城乡要素,合理有序地流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
按照市场前景好、关联度大、牧人弹性高、区域优势明显、劳动力吸纳能力强、污染程度低的原则,北京城市边缘区近期的产业定位如下:
第一产业:进一步加强“六种农业”。在第一产业中,进一步加强“六种农业”——籽种、设施、精品、加工、创汇、观光农业,着力培育和发展果品蔬菜、花卉苗木、药材和畜禽等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蔬菜和畜禽两大支柱产业。还要大力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比例,尽快提高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率。
第二产业:努力打造六大产业群。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支柱产业应由现在的电子、冶金、汽车、机械、水电汽热加工供应业,逐步调整为由电子、汽车、石化、装备、都市和医药构成的六大产业群。具体是: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移动通信、计算机、软件产业、创意产业;做大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中高档轿车、中重型卡车、越野车三大龙头产品,带动汽车零部件及汽车服务贸易业等加快发展;扩充石化新材料产业,逐步形成乙烯、精细化工等相关下游产业的产业链群;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数控机床、医疗设备、电子专用设备、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印刷机械、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发展都市型工业,主要是发展有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空间的服装纺织、食品饮料、包装印刷、工艺美术等都市型工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主要以化学制药、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技术为重点,逐步形成集生物医药创新,制造、流通和服务于一条龙的产业群。
第三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科技、交通和通讯业,房地产、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应作为近期内北京城市边缘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会展业、文化业、社会服务、生态旅游业是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
在这一功能和定位下,北京边缘区的发展战略要点有二:一是以城带乡; 二是提高区域主体自身能力。
边缘区发展的战略要点:以城带乡
大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和市场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对核心城的依附性决定了北京市边缘区应尽快引进、吸收城市的潜在优势,尤其是科技人才优势,为我所用,逐步转化为自身优势,不断提高有序协调发展能力。
建立战略联盟,借势发展。加强北京城乡产学研结合,与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体策略如下:
其一,聘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顾问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如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进行研讨、咨询、出谋划策。
其二,针对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拟定研究项目课题,通过出资、出力和出主意等方式进行协作攻关。
其三,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小区、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主动与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物质条件,成为他们的研究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增长极。
其四,与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教育培训合作关系,通过借势增强自势,将输血机制转变为造血机制。
不断优化环境,吸引外部资源。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和合作平台,增强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与城市边缘区合作的意愿和积极性。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对与边缘区进行长期合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或项目给予税收、信贷、资金、生活待遇、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倾斜,二是建立健全地方法规,通过制定地方法规的形式保护合作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在削减审批项目、放松管制、减少干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从管理向服务职能的转型,优化政府服务形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要加强自身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改善,为各类技术人才和研究成果提供用武之地,五是每一(或两)年举办一次北京市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论坛,邀请政府、企业、科教研机构、投资机构、媒体等参加,开展学术交流、问题研讨、人才招聘、新闻发布、经贸合作洽谈、产品和成果展示等活动,扩大影响,六是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吸引并凝聚在京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与成果。
边缘区发展的战略要点:提高区域主体自身能力
城乡要素的扩散与集聚,使北京城市边缘区成为原有人口、中心城区迁移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混杂的聚居地。在边缘区发展中,要强化原有人口,迁移人口和外来人口等主体间的融合共生,逐步消除社会阶层和人员隔阂,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上通过传授各种新知识提高区域内主体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进而更新思想观念、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北京市边缘区内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边缘区经济社会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
建立学习型区域,提高主体能力
具体内容请参见表2。
增强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持续改善主体关系。培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合作共赢”的一体化发展理念,强化广大主体的合作意识,达成“合作才能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的共识。培育壮大边缘区龙头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供应链,将主体间合作落到实处。培育主体的理性行为,促进融合发展。公平、公正地满足和保护区域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实施“大北京地区”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北京城市边缘区尽快结束与周边地区和城市的分割状态,打破地区封锁,进行跨地区、跨城市联合,开展区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与周边地区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市场互相放开、政策和制度趋同、产业间优势互补、人才间相互交流、技术上协同攻关。
培育先进社区文化,增强区域各类主体间融合度。城乡要素的扩散与集聚,使北京城市边缘区的社区成为城里人、乡下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经商者、老年人和青少年的聚居地。因此,要把以人为本和融合一体理念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树立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的思想,让每一位社区成员都有强烈的方向感、信任感、成绩感、温暖感和舒适感,满足城乡居民的心理取向,增强他们对北京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热情与积极性。
加快边缘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上述战略目标的实现,需加快北京市边缘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首先,加快制度保障建设。要点有四:
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实施一体化制度。目前,北京地区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依然存在,根源在于二元制度结构,它们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有序性和协调性。破除城乡二元制度,经济结构,使边缘区的农民具有同城镇居民一样的职业选择范围,外来打工者具有同当地居民一样的就业渠道,大部分劳动者的职业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边缘区的乡村拥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享受同城镇居民同等的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养老保险、社会福利、休闲娱乐等物质与精神生活方式,户籍身份从农业户口转向城镇居民。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加强土地市场化改革。为解决北京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从中心城区迁出企业对土地利用的随意性,促进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有序协调发展,应强化以下三方面的土地制度创新:一是土地利用规划理念创新,整合城乡空间规划布局。实行定额供地和规范供地的土地经营使用机制,提高边缘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二是创新征地保障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除按法定标准进行货币补偿外,还应给予失地农民其他补偿,如享受养老保险、留地安置、用地单位安置、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信贷扶持等。三是对非公益性用地的征用,应提倡实行土地承包权的股份化,让农民分享收益,消除生活后顾之忧。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可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也是消除人为的城乡分割,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和“大北京地区”及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的需要。同时,认真清理与户籍相连的各种附带功能,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逐步剥离城市户口所附加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保险等隐性福利,取消户口迁移的限制,废除不合理收费,如外来人口的暂住费、城市增容费、管理费、子女借读费等。最终实行与自由迁徙相适应的、开放性的、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为基准的户籍管理模式。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由于目前城乡经济社会条件相差甚远,试图让两种不同水平的保障制度马上并轨,一步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较为妥善的改革路径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城乡分头推进,创造统一的条件和基础。目前最迫切的是做好当地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子女教育保障、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对来边缘区时间较长,工作较稳定的农民工可吸纳参加养老保险。第二步是逐步实行城乡并轨,全面推进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此外,还应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农村专业合作、集体财产、财政转移支持、生态补偿、乡村建设以及乡镇管理等制度的创新。
其次,加快政策保障建设。
北京市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有序协调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激励和扶持。在优惠政策和健全法规的引导以及适度的行政干预下,中心城区和乡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自然会合理有序地流向边缘区。政府应尽快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法规,为城市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提供更多的机会。
要点有五:第一,改革人口管理政策,促进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和择业选择,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改革土地利用政策,明确土地产权,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第三,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人才、资金、技术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布局;第四,制定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来边缘区投资建设;第五,建立法规监督机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的要求,依法管理边缘区,严加惩罚违背政策法规和边缘区发展规划等行为的当事者,确保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健康发展。
再次,加快管理保障建设。建议成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城市边缘区的建设与发展。作为北京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城市边缘区的建设与发展实施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与此同时,建设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网站,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有序流动,提供服务、决策和控制等三大类信息。
总之,加快边缘区的发展,是首都发展的战略之棋,需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加快边缘区的发展,是首都发展的战略之棋,需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从战略的高度,对边缘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问题进行全盘考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城市边缘区,是指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位于城乡之间,其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接地带。对于北京来说,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北京边缘区分为内边缘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外边缘区(主要涵盖城市发展新区)。加快北京边缘区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是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北京发展的目标和空间格局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新规划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大北京地区的城市布局特点,东南部的平原地区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带,东部和东南,南部和西南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轴、线和中心在功能上各有侧重并互补。
发展“两轴”,就是重点发展金融、商务、专业服务、决策管理、文化创造等城市功能,空间建设以调整和改善为主,避免进行新的大规模、高强度的“大拆大建”式的建设开发。
发展“两带”,就是“东部发展带”作为现代产业的大型生产基地,有计划地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西部生态带”靠近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资源丰富,应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发展原则,谨慎地进行开发建设,以综合服务、办公服务、文化教育、科技研发、医疗卫生、旅游休闲等为主要职能,各级乡镇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高教园区等环保型产业,为北京建成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
建设“多中心”,就是健全城市功能体系。每个中心就是一个综合服务区,如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它们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应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并分流中心城区的功能。
“中心城-新城-小城镇”的城镇体系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战略,北京市需从空间布局结构出发,对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城镇发展思路,尽快形成与北京特大型城市相适应的中心城——新城(卫星城)——小城镇的市域城镇体系,使北京市边缘区的城镇能够产生应有的吸引力,增强集聚和辐射效应,把北京边缘区从低层次分散式集镇化脱离出来,逐步形成一批规划有序、高起点、高标准、环境优美、各具特色、功能突出的新型城镇。
在中心城的建设上,应与郊区开发区、交通网络建设相依托,形成相互推动的格局,促使市民工作、生活和居住实现“属地化”,使中心城与郊区形成相互交融的格局。核心(中心)城区宜于发展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商贸中心等核心功能,其他如科技、教育、卫生、物流集散等功能均可延伸或转移到近郊乃至远郊区。
在新城(卫星城)的建设上,不仅应具有“服务大城市”的传统功能,而且应具有“服务农村”的现代功能,包括疏散功能、减压功能、集聚功能、辐射功能。
在小城镇的建设上,加强工业区发展与重点城镇建设的结合,引导工业项目向重点园区集中,实施郊区的产业集聚。促进合村、撤乡、并镇、建城活动,加快小城镇分化重组,扩大小城镇规模,提高建设质量,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通过功能分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共享和交通网络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组团式发展的北京都市城镇体系。
目前,国内关于《大城市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研究制定几乎还是空白,不利于缩短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无序期。为确保北京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边缘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问题进行全盘考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北京市边缘区的功能和产业定位
未来10-20年北京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应侧重于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这一定位能够使人口、产业和办公设施等城乡要素,合理有序地流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
按照市场前景好、关联度大、牧人弹性高、区域优势明显、劳动力吸纳能力强、污染程度低的原则,北京城市边缘区近期的产业定位如下:
第一产业:进一步加强“六种农业”。在第一产业中,进一步加强“六种农业”——籽种、设施、精品、加工、创汇、观光农业,着力培育和发展果品蔬菜、花卉苗木、药材和畜禽等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蔬菜和畜禽两大支柱产业。还要大力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比例,尽快提高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率。
第二产业:努力打造六大产业群。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支柱产业应由现在的电子、冶金、汽车、机械、水电汽热加工供应业,逐步调整为由电子、汽车、石化、装备、都市和医药构成的六大产业群。具体是: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移动通信、计算机、软件产业、创意产业;做大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中高档轿车、中重型卡车、越野车三大龙头产品,带动汽车零部件及汽车服务贸易业等加快发展;扩充石化新材料产业,逐步形成乙烯、精细化工等相关下游产业的产业链群;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数控机床、医疗设备、电子专用设备、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印刷机械、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发展都市型工业,主要是发展有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空间的服装纺织、食品饮料、包装印刷、工艺美术等都市型工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主要以化学制药、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技术为重点,逐步形成集生物医药创新,制造、流通和服务于一条龙的产业群。
第三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科技、交通和通讯业,房地产、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应作为近期内北京城市边缘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会展业、文化业、社会服务、生态旅游业是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
在这一功能和定位下,北京边缘区的发展战略要点有二:一是以城带乡; 二是提高区域主体自身能力。
边缘区发展的战略要点:以城带乡
大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和市场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对核心城的依附性决定了北京市边缘区应尽快引进、吸收城市的潜在优势,尤其是科技人才优势,为我所用,逐步转化为自身优势,不断提高有序协调发展能力。
建立战略联盟,借势发展。加强北京城乡产学研结合,与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体策略如下:
其一,聘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顾问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如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进行研讨、咨询、出谋划策。
其二,针对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拟定研究项目课题,通过出资、出力和出主意等方式进行协作攻关。
其三,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小区、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主动与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物质条件,成为他们的研究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增长极。
其四,与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教育培训合作关系,通过借势增强自势,将输血机制转变为造血机制。
不断优化环境,吸引外部资源。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和合作平台,增强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与城市边缘区合作的意愿和积极性。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对与边缘区进行长期合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或项目给予税收、信贷、资金、生活待遇、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倾斜,二是建立健全地方法规,通过制定地方法规的形式保护合作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在削减审批项目、放松管制、减少干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从管理向服务职能的转型,优化政府服务形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要加强自身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改善,为各类技术人才和研究成果提供用武之地,五是每一(或两)年举办一次北京市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论坛,邀请政府、企业、科教研机构、投资机构、媒体等参加,开展学术交流、问题研讨、人才招聘、新闻发布、经贸合作洽谈、产品和成果展示等活动,扩大影响,六是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吸引并凝聚在京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与成果。
边缘区发展的战略要点:提高区域主体自身能力
城乡要素的扩散与集聚,使北京城市边缘区成为原有人口、中心城区迁移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混杂的聚居地。在边缘区发展中,要强化原有人口,迁移人口和外来人口等主体间的融合共生,逐步消除社会阶层和人员隔阂,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上通过传授各种新知识提高区域内主体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进而更新思想观念、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北京市边缘区内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边缘区经济社会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
建立学习型区域,提高主体能力
具体内容请参见表2。
增强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持续改善主体关系。培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合作共赢”的一体化发展理念,强化广大主体的合作意识,达成“合作才能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的共识。培育壮大边缘区龙头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供应链,将主体间合作落到实处。培育主体的理性行为,促进融合发展。公平、公正地满足和保护区域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实施“大北京地区”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北京城市边缘区尽快结束与周边地区和城市的分割状态,打破地区封锁,进行跨地区、跨城市联合,开展区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与周边地区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市场互相放开、政策和制度趋同、产业间优势互补、人才间相互交流、技术上协同攻关。
培育先进社区文化,增强区域各类主体间融合度。城乡要素的扩散与集聚,使北京城市边缘区的社区成为城里人、乡下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经商者、老年人和青少年的聚居地。因此,要把以人为本和融合一体理念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树立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的思想,让每一位社区成员都有强烈的方向感、信任感、成绩感、温暖感和舒适感,满足城乡居民的心理取向,增强他们对北京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热情与积极性。
加快边缘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上述战略目标的实现,需加快北京市边缘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首先,加快制度保障建设。要点有四:
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实施一体化制度。目前,北京地区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依然存在,根源在于二元制度结构,它们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有序性和协调性。破除城乡二元制度,经济结构,使边缘区的农民具有同城镇居民一样的职业选择范围,外来打工者具有同当地居民一样的就业渠道,大部分劳动者的职业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边缘区的乡村拥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享受同城镇居民同等的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养老保险、社会福利、休闲娱乐等物质与精神生活方式,户籍身份从农业户口转向城镇居民。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加强土地市场化改革。为解决北京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从中心城区迁出企业对土地利用的随意性,促进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有序协调发展,应强化以下三方面的土地制度创新:一是土地利用规划理念创新,整合城乡空间规划布局。实行定额供地和规范供地的土地经营使用机制,提高边缘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二是创新征地保障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除按法定标准进行货币补偿外,还应给予失地农民其他补偿,如享受养老保险、留地安置、用地单位安置、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信贷扶持等。三是对非公益性用地的征用,应提倡实行土地承包权的股份化,让农民分享收益,消除生活后顾之忧。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可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也是消除人为的城乡分割,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和“大北京地区”及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的需要。同时,认真清理与户籍相连的各种附带功能,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逐步剥离城市户口所附加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保险等隐性福利,取消户口迁移的限制,废除不合理收费,如外来人口的暂住费、城市增容费、管理费、子女借读费等。最终实行与自由迁徙相适应的、开放性的、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为基准的户籍管理模式。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由于目前城乡经济社会条件相差甚远,试图让两种不同水平的保障制度马上并轨,一步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较为妥善的改革路径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城乡分头推进,创造统一的条件和基础。目前最迫切的是做好当地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子女教育保障、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对来边缘区时间较长,工作较稳定的农民工可吸纳参加养老保险。第二步是逐步实行城乡并轨,全面推进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此外,还应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农村专业合作、集体财产、财政转移支持、生态补偿、乡村建设以及乡镇管理等制度的创新。
其次,加快政策保障建设。
北京市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有序协调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激励和扶持。在优惠政策和健全法规的引导以及适度的行政干预下,中心城区和乡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自然会合理有序地流向边缘区。政府应尽快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法规,为城市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有序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提供更多的机会。
要点有五:第一,改革人口管理政策,促进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和择业选择,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改革土地利用政策,明确土地产权,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第三,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人才、资金、技术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布局;第四,制定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来边缘区投资建设;第五,建立法规监督机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的要求,依法管理边缘区,严加惩罚违背政策法规和边缘区发展规划等行为的当事者,确保边缘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健康发展。
再次,加快管理保障建设。建议成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城市边缘区的建设与发展。作为北京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城市边缘区的建设与发展实施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与此同时,建设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网站,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有序流动,提供服务、决策和控制等三大类信息。
总之,加快边缘区的发展,是首都发展的战略之棋,需高瞻远瞩,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