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临床疗效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88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交锁髓内钉、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手术指标、症状积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锻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2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程长、演变复杂且累及范围广的疾病,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准确、全面地识别、评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如是否处于活动期、肠管狭窄性质、有无其他系统病变等,对指导治疗尤其重要;仅依赖临床指标或内镜检查的评价方式,存在缺陷,影像学的监测作用不应忽视.本文将重点阐述CT与MRI在监测克罗恩病活动性、纤维化、肠腔狭窄、瘘管与脓肿、消化道外病变中的价值,介绍相关的新技术应用现状.
通过引入惩罚参数平衡下降性和共轭性,在二维子空间上建立一种新的优化模型,然后极小化该模型导出具有充分下降性的搜索方向,结合重启技术,提出新的子空间共轭梯度算法,在适当假设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数值实验表明新算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