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田间地头、山坡树丛、河边溪畔,野菜一丛丛、一簇簇,嫩生生、绿莹莹,让人蠢蠢欲动。过年大鱼大肉吃油腻了,这时候一把野菜,袅袅春天的气息,一下子唤醒味蕾。最先登场的是荠菜。荠菜萌于严冬,茂于早春,二三月状态最佳。荠菜可羹、可汤,可拌、可炒。用瘦肉和荠菜拌馅,做春卷、包饺子,味道极佳。春卷香,饺子鲜,我都喜欢。小时候日子清苦,开春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没什么招待,母亲就会到河滩上挑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田间地头、山坡树丛、河边溪畔,野菜一丛丛、一簇簇,嫩生生、绿莹莹,让人蠢蠢欲动。过年大鱼大肉吃油腻了,这时候一把野菜,袅袅春天的气息,一下子唤醒味蕾。
最先登场的是荠菜。荠菜萌于严冬,茂于早春,二三月状态最佳。荠菜可羹、可汤,可拌、可炒。用瘦肉和荠菜拌馅,做春卷、包饺子,味道极佳。春卷香,饺子鲜,我都喜欢。
小时候日子清苦,开春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没什么招待,母亲就会到河滩上挑一篮荠菜,从坛子里取一块过年腌制的腊肉,剁成末在油锅里一炝,和切碎的荠菜一起拌馅包饺子。腊肉的醇厚,荠菜的清新,是萦绕在舌尖上的乡愁。
蒌蒿,又名芦蒿,是春天又一道美味。其嫩茎叶可凉拌或清炒食用,而根状茎可腌渍。
炒芦蒿可以配香干、腊肉,亦可单独清炒。清炒最简单,将芦蒿去叶留茎,切成寸段,清水浸泡,去除涩味,沥干,下油锅,大火爆炒,翻炒几下即可出锅。一盘翡翠色的芦蒿上桌,油光水滑,又香又嫩,趁热夹上几根,送入口中,嚼起来脆生生的。
芦蒿炒香干做法也简单,将香干切片,芦蒿掐段,炒时除了油、盐,几乎不加佐料,要的就是芦蒿和香干混合的那份自然清香。汪曾祺在小说《大淖记事》中写道: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加肉炒食极清香。
少时喂猪,挑猪菜时喜欢挑一种叫“斑鸠窝”的野菜,一铲子一棵,一棵就是一窝。后来在一家餐馆吃饭,席上一盘春菜,色泽碧绿,入口清爽。仔细一看,惊掉下巴——竟然是小时候挑给猪吃的“斑鸠窝”!查阅资料才知道,这种像三叶草的野菜学名叫苜蓿。
上海有道名菜“生煸草头”,就是摘除苜蓿的茎梗,用苜蓿叶炒成,味道特别鲜嫩。苜蓿还可做馅包饺子,新疆地区就有春季采摘苜蓿嫩尖,做饺子尝鲜的习俗。
春暖花開时节,正是吃野菜的时候。野韭、水芹、芦芽、马头兰、香椿……各种各样的野菜,让餐桌上活色生香,让味蕾上春潮涌动!
“谁家野菜饭炊香”,三月,让我们跟着一缕野菜的清香,一起寻春去……
选自《北京日报》
其他文献
见一老人,坐小马扎于月季花下,看人看花看云。花红花白,云卷云舒,老人神态安详,悠然自得。有时候,老人会打打太极,一招一式,舒缓而有节奏。他白衣白裤黑布鞋,仙风道骨。很多人从老人身边匆匆而过,有人忙着上班,有人忙着上学,有人忙着做生意……为名忙,为利忙,为生存忙,为理想忙,匆忙的日子,焦躁的心情,生活的重点被一个忙字束缚住。而这个老人像被忙碌遗忘下的一行诗句,在日复一日平庸的生活里成为一道柔和的风景
春天来临,文人墨客们的创作热情也开始喷涌了。这不,就以笔者所在的几个当地文学微信群来说吧,成天都是各种赞美春天的诗歌在轮翻推送。 写作或爱好写作,这肯定是好事,不过我一直认为,比写作的本身更加可贵的其实是“对世界的认知”,但我在群里浏览了几首诗歌作品,我很快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使是生活在这个干燥粗犷的北方小城的诗人,一旦写起春天来,就满篇都是“烟雨”、“油伞”、“拱桥”、“旗袍”、“扁舟”、“雨燕
林纾是著名翻译大家,1921年,他70岁时,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恩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祢衡。伧荒那办公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它叙述的是一件往事,那是1901年,林纾初到北京,以教书为业。当时,他的同乡郭曾炘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见林纾谋生很困难,就想帮林纾谋个官职,但林纾却写信拒绝了。 第二年,邮
要论中国古代历史上乘风破浪的姐姐,最空前绝后的莫过于日月凌空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其实,作为女性社会活动空间最广、对政治影响最深的朝代,唐朝在武则天之外,还涌现出很多在历史进程的沧海横流中乘风破浪的姐姐们。早在李唐逐鹿天下的创业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就已经踏浪而来。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和发妻窦氏所生,因是第三女,又称李三娘,嫁于武将柴绍为妻,居住长安。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遣使密召之”,派
宋仁宗在位时,民间出版一套《宋文》,共二十卷,收录了许多大臣的奏章,相当于后世的时评集子或者政论集子。 这套书上市以后,被翰林学士欧阳修见到。欧阳修翻了翻,开篇竟是元老重臣富弼的文章,文中对辽国有所评价,对宋辽边境的时局有所分析。欧阳修觉得,这样的文章不宜公开出版,他赶紧上书皇帝,请求查禁此书,理由是该书涉及国家机密,“传入虏中,大于朝廷不便。”万一被辽国人读到,会对大宋不利。 那该怎么查禁呢
从大学毕业,掐指一算,我在北方的这座小城里,工作、生活了近三十个年头了。在这近三十年里,我从事过多种工作,也因这多种工作,结识了不少的朋友。这其中,大多数是中年朋友。因着年龄及阅历的关系,我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都谈得来。 很多时候,出行的路上,便遇到很多新朋或旧友。但都是打个招呼或是聊上几句,互相就道别分手,各奔东西。 我也很识趣,就不好意思多占用朋友们的时间。因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处
谢庄像一位灵秀的女子,秀外慧中,内外兼修,令人赏心悦目,为之陶醉倾慕。区区百余平方公里,谢庄却拥有山、原、川、丘、坡、湖、库、草、林等各样形态地貌。有山,玲珑小巧,翠珠镶嵌,不影响交通。有水,溪流成湖库堰池,星罗棋布,浇灌大地万物,灵动了山峰草木。 叫这个名字,谢庄却不是庄,是行政镇,归属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是省级示范镇。谢庄是先辈起的名,为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延续至今。其实,上溯久远,那些显
林道,博登湖畔的一座古城,德国人认为这一片湖光山色是他们的伊甸园。到林道时是下午时分,闪着亮光的雨,在车窗外随风飘洒。云杉林里有疯狂生长的野草和一条象牙白的沙土路,它们似乎被风雨携带着,从跟前越过起起伏伏的山丘,转眼间到了天边。下榻的旅馆就在云杉的怀抱里。那是8月中旬,还没到秋天,凉意却悄悄触摸着裸露的脖颈。林道的凉意,好像染上了云杉的绿色,纯净而透彻。旅馆老式的电梯,金属杆做的推拉门,按钮被不同
湖南永州,雅称“潇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 》,在文学史上影响重大。 永州的道县,古称道州。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中,道县形成了稻作文化、神秘文化、理学文化、书画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几大特色文化。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道县成为了湘南的一个闪耀之地。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红军于11月初进入
谷雨這天要喝茶。当然是绿茶。喝谷雨茶,说是有特殊的功效,例如特别的清心明目、清凉解毒,诸如此类。应该是一个习俗,姑妄言之。谷雨,这个节气的名气真是欣欣向荣,谷得雨而生,嫩嫩绿绿一片,好看得紧。 明代钱塘茶人许次纾,在他的著作《茶疏》中说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现在大家采茶,都要赶早,谷雨自然是迟了,连清明都嫌迟了,明前最好,过了清明,茶叶是一天一个价,跟过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