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来源 :陕西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增长,矿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矿山地质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产生了很多地质灾害问题,威胁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我们在利用矿产资源的谋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
其他文献
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工程建设行业也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最近几年,建筑工程质量与规模均有了质的飞跃,建筑领域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由于其先进性,已获得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认可,其在新材料使用前能作出检测,判别其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为此,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能提升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目前建筑工程检测特点与方法做以归纳。
为探究机制砂颗粒组成对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改善机制砂拌制砂浆的性能,本文通过配制不同细度模数、相同细度模数不同颗粒级配、不同石粉掺量的机制砂,分别进行砂浆试验,测试并分析其7 d、28 d抗压强度、流动性和保水率。研究表明,细度模数为2.7~2.9时,砂浆的和易性与强度均较好。相同细度模数条件下,机制砂中0.60 mm分计筛余和1.18 mm分计筛余对砂浆龄期强度和保水率有显著影响。且不同细度模数下,影响规律不尽相同。随机制砂中石粉含量提高,砂浆7 d、28 d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保水率先降低后增加。
本文就沿海地区钢栈桥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六月,透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如火一般炙烤着大地。不远处的田地里,有一个人低着头、弯着腰,正在检查中药材的长势,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他,便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栽培与鉴定研究室主任李西文博士。“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愿意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在这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用科技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李西文说。  将青春奉献给中药事业  1978年,李西文出生在山东邹县一个普通的农民
随着经济的日益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开始建造,这些建筑对地基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不断提高,超长桩的使用得到广泛应用。在砂层地质条件下,反循环钻孔,后压浆工艺成为首选工艺。后压浆工艺是采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液来增强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后压浆技术因其工艺简单、经济合理、加固效果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基础工程中[1]。
5月20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了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突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23项,技术发明奖11项,科技进步奖142项,科技合作奖3人,合计180项(人)。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新发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与临床诊治”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获突出
装配式建筑在房屋建筑中应用逐渐推广,装配式楼梯作为装配式整体结构中的一部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楼梯安装偏位,搁置长度不足以及踏步破损等不合格情况,对分项工程的验收和整体项目的工期造成影响,本文结合韩城恒大御景半岛项目,介绍装配式楼梯安装的工艺流程,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2019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224期双清论坛“重大疾病疫苗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上,有专家指出:疫苗研制应以社会需求为第一导向,要突破疫苗研究的传统认识,形成疫苗创新研制新的科学假说,开发新型的技术,让疫苗研究的成果“既要上书架又要上货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张靖一直行走在生物信息学与重大疾病和疫苗前沿,为正在发生基于免疫学前沿理论和技术的第三
202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倪大龙学成归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担任“生物界面科学与应用”课题组组长。在此之前,他曾在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大学”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获得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协会“未来受关注青年科学家”、“杰出青年学者”、中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协会“青年研究学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业界人眼里,他年少成名,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此番回国,风光正盛。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而能源问题作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一直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李国兴教授便是其中之一。李国兴,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随后分别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新型能源材料及设备、新型碳材料等领域,致力于解决阻碍锂金属电池和锂硫电池等新能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