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使用文本细读法阅读文本,必然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发现隐藏在文本中的内涵,从掌握文本之“形”做起,把握文本的“内神”,找好切入点,由“隐”而“现”地阅读文本。
一、抓“空白点”,放飞想象
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必然会留下一些“空白点”,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进行联想,让他们体会作者没有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发现,文章在写到最后除了表述自己在看见荷塘后想起了江南以外,还提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口,推门进去发现妻子已经睡熟很久了,一点声息都没有,作者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说明妻子的熟睡和“我”在荷塘边的思考感悟有什么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感悟文章中所不忍道破的弦外之音。学生在思索之后可以发现作者在文章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妻子,所以结尾处再次提到妻子在结构上起到了呼应的作用。除此之外,作者也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自己孤独到极点的时候,妻子已经熟睡,没有和自己一起分担忧愁,这实际上进一步道出了作者心中的孤独和无奈,作者用轻描淡写的手法展现了心中的感慨。这样的理解抓住了文章的空白点,让学生在联想中进一步深入到文章内部,体会到了隐藏的意蕴。
把握住文本中的“空白点”,针对其进行想象,这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抓住隐藏在文本中的写作意图,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文本的思想。
二、摸“触情点”,激活共鸣
因为语言文字是一种抒发情感的工具,所以文本中必然隐藏着作者的情感,要升华文本体验,就要抓住文本中的词句,体味其中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其进行共鸣。
例如在学习《亡人逸事》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把握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更好地和文本进行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孙犁在文章中说‘选择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断,记述如上’,那么他选择了一些怎样的片断呢?这些片断能让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不太令人感伤的片断?这些片断真的不让人‘感伤’吗?”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临终问布”等细节,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思索为什么把布寄到妻子娘家去可以让妻子做衣服方便,从“回家诉苦”和“背瓜遭遇”中能够看出作者对妻子怀有怎样的情感。最后让学生思索作者和妻子并非自由恋爱,他们又是如何相互理解,有了真正的爱情呢?这些细节阅读可以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情感点,和文本产生共鸣。
三、探“质疑点”,深化思维
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文本内部,或者是文本和现实之间相互矛盾的地方。教师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产生的质疑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深入思索中尝试解决问题,并深入文本内部,融会贯通地解决质疑之处。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时候,针对“且贰于楚也”这句话进行理解,有学生解释为“在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因为“贰”的意思就是从属于两个主人的意思。但是有学生却对这个回答表示了质疑,认为“贰”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背叛”,如果这么理解的话,这个句子的解释应该是“对楚国怀有二心”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从课文入手,找到同样描写当时历史的其他书籍进行阅读,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情况,从而尝试解答这个问题,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解决质疑点。学生们在思索后发现郑文公从属于楚和晋的时间是有先后的,所以他们得出结论,这个句子应该理解为“对楚国怀有二心”。在深入阅读中,学生找到了隐藏在文本深处的语义,在理性思辨中解决了自己的疑问。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有用“质疑点”,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扩展思维空间,读得更深,读得更细,读出文本中的精髓之处。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语文教师。
一、抓“空白点”,放飞想象
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必然会留下一些“空白点”,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进行联想,让他们体会作者没有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发现,文章在写到最后除了表述自己在看见荷塘后想起了江南以外,还提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口,推门进去发现妻子已经睡熟很久了,一点声息都没有,作者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说明妻子的熟睡和“我”在荷塘边的思考感悟有什么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感悟文章中所不忍道破的弦外之音。学生在思索之后可以发现作者在文章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妻子,所以结尾处再次提到妻子在结构上起到了呼应的作用。除此之外,作者也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自己孤独到极点的时候,妻子已经熟睡,没有和自己一起分担忧愁,这实际上进一步道出了作者心中的孤独和无奈,作者用轻描淡写的手法展现了心中的感慨。这样的理解抓住了文章的空白点,让学生在联想中进一步深入到文章内部,体会到了隐藏的意蕴。
把握住文本中的“空白点”,针对其进行想象,这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抓住隐藏在文本中的写作意图,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文本的思想。
二、摸“触情点”,激活共鸣
因为语言文字是一种抒发情感的工具,所以文本中必然隐藏着作者的情感,要升华文本体验,就要抓住文本中的词句,体味其中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其进行共鸣。
例如在学习《亡人逸事》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把握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更好地和文本进行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孙犁在文章中说‘选择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断,记述如上’,那么他选择了一些怎样的片断呢?这些片断能让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不太令人感伤的片断?这些片断真的不让人‘感伤’吗?”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临终问布”等细节,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思索为什么把布寄到妻子娘家去可以让妻子做衣服方便,从“回家诉苦”和“背瓜遭遇”中能够看出作者对妻子怀有怎样的情感。最后让学生思索作者和妻子并非自由恋爱,他们又是如何相互理解,有了真正的爱情呢?这些细节阅读可以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情感点,和文本产生共鸣。
三、探“质疑点”,深化思维
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文本内部,或者是文本和现实之间相互矛盾的地方。教师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产生的质疑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深入思索中尝试解决问题,并深入文本内部,融会贯通地解决质疑之处。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时候,针对“且贰于楚也”这句话进行理解,有学生解释为“在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因为“贰”的意思就是从属于两个主人的意思。但是有学生却对这个回答表示了质疑,认为“贰”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背叛”,如果这么理解的话,这个句子的解释应该是“对楚国怀有二心”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从课文入手,找到同样描写当时历史的其他书籍进行阅读,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情况,从而尝试解答这个问题,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解决质疑点。学生们在思索后发现郑文公从属于楚和晋的时间是有先后的,所以他们得出结论,这个句子应该理解为“对楚国怀有二心”。在深入阅读中,学生找到了隐藏在文本深处的语义,在理性思辨中解决了自己的疑问。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有用“质疑点”,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扩展思维空间,读得更深,读得更细,读出文本中的精髓之处。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