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在中国最普及的外语。绝大多数中国学生都学习英语。分析中美两国学生的自然态进而探讨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很有意义。本文从学习方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中美国家的学生的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语言习惯。
导致两国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主要原因:1.教育的理念;2.学生的特性。Pavilik(2012),在中国执教多年有着丰富的英语经验的教师认为:中国英语班级状态是学生人数远大于美国的语言课堂的人数,中国的教学方式是 “teacher- centered”。多数的课堂呈现的是“教师讲授——考试”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们在讲解,学生忙于听讲和做笔记,学生更依赖教师,完全处于“接收器”的状态。
不同的学习方式
中国英语课的教学方式是 “teacher- centered”。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们在讲解,学生听讲和做笔记的状态。教师强调背诵,关注单词拼写,语法规则,而对口语、听力理解、段落写作或短文写作这些主观能力、创造力和发展内容能力的培养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很多学生学外语是为了通过考试而非掌握一门语言。学生们课堂上很少主动回答问题。教师需要反复引导启发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
中美文化不同产生的教学差异
中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韩愈著名的《师说》中阐述了理想的教育理念:“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是说,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传授原理、原则,教授学业的基本技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M. Angelova and Y. Zhao’s (2016)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知识传授在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在美国,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中国典型的课堂场景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显得安静、害羞。在美国,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绝大多数美国学生愿意和教师沟通交流,他们甚至可以和教师进行辩论。美国的很多学生从高中起就开始工作自己挣学费,在中国,家庭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的一切费用直至大学毕业。中国的家长都以孩子为家庭中心,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他们对孩子有更多的决策权、控制权。
中美两国不同的语言习惯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中美语言的不同发音、不同字体、不同语法、不同的句式结构都是学习英语难点。中国的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本国人,学生们往往是通过汉语来学英语。由于中文与英文在发音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致使学发音成了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难点。比如:中文发音中没有舌侧音与重音节拍。中文的一句话通常以快速的非重音结尾,或者在结尾时省略掉元音[?]。英语中,元音和重音节拍是极其普遍。在官方语言中非重读音节读得快,大多数情况下会吞掉元音[?]。而口语表达中,完整音节是必要的,元音也要完整。汉语有自己的强大的语言系统——拼音,所有的汉字都可以用拼音表达。拼音和英语的音素相似,一些中国学生会用拼音方法读英语,如[e]英语中是元音,但是在拼音中发[?]。中国学生经常把[e]读成[?]。拼音中有[s],[c],[z] 但没有[θ] 和 [?],中国学生有的一直都不会发[θ] 和 [?]。
语法方面,两种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 谓语 宾语, Taub (2015)说,英语中常常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常常使用主动语态。比如,“Panda is known widely all over the world.”这种被动句子在英语中很普遍,而汉语则是,“人人都知道大熊猫”这样的主动句式。这样的句式差别让中国学生很难把握。在写作中,中国学生更是常使用主动语态,少使用被动语态。DanlingFu (2003) EFLs,在她的书中,“An Island of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town”,是说两种语言的修饰成分的位置有所不同,英语的修饰成分可以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或后面,汉语的修饰成分绝大多数都放在修饰词的前面。典型例子:“ Yesterday my friend who you met before read a book recommended by her teacher for two hours in the library. before she went home for dinner.”(pp.134-135)。汉语的语序:“昨天,我那位你先前见过朋友在图书馆看了两个小時她教师推荐的那本书后才回家吃饭。” 句子结构的差异使很多同学止步于长难句子。
提高外语教学就要尽可能地靠近外语的本土文化,相应地引入外教,调整教学模式使之符合语言操练需要。
中美国家的学生的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语言习惯。
导致两国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主要原因:1.教育的理念;2.学生的特性。Pavilik(2012),在中国执教多年有着丰富的英语经验的教师认为:中国英语班级状态是学生人数远大于美国的语言课堂的人数,中国的教学方式是 “teacher- centered”。多数的课堂呈现的是“教师讲授——考试”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们在讲解,学生忙于听讲和做笔记,学生更依赖教师,完全处于“接收器”的状态。
不同的学习方式
中国英语课的教学方式是 “teacher- centered”。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们在讲解,学生听讲和做笔记的状态。教师强调背诵,关注单词拼写,语法规则,而对口语、听力理解、段落写作或短文写作这些主观能力、创造力和发展内容能力的培养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很多学生学外语是为了通过考试而非掌握一门语言。学生们课堂上很少主动回答问题。教师需要反复引导启发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
中美文化不同产生的教学差异
中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韩愈著名的《师说》中阐述了理想的教育理念:“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是说,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传授原理、原则,教授学业的基本技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M. Angelova and Y. Zhao’s (2016)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知识传授在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在美国,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中国典型的课堂场景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显得安静、害羞。在美国,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绝大多数美国学生愿意和教师沟通交流,他们甚至可以和教师进行辩论。美国的很多学生从高中起就开始工作自己挣学费,在中国,家庭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的一切费用直至大学毕业。中国的家长都以孩子为家庭中心,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他们对孩子有更多的决策权、控制权。
中美两国不同的语言习惯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中美语言的不同发音、不同字体、不同语法、不同的句式结构都是学习英语难点。中国的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本国人,学生们往往是通过汉语来学英语。由于中文与英文在发音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致使学发音成了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难点。比如:中文发音中没有舌侧音与重音节拍。中文的一句话通常以快速的非重音结尾,或者在结尾时省略掉元音[?]。英语中,元音和重音节拍是极其普遍。在官方语言中非重读音节读得快,大多数情况下会吞掉元音[?]。而口语表达中,完整音节是必要的,元音也要完整。汉语有自己的强大的语言系统——拼音,所有的汉字都可以用拼音表达。拼音和英语的音素相似,一些中国学生会用拼音方法读英语,如[e]英语中是元音,但是在拼音中发[?]。中国学生经常把[e]读成[?]。拼音中有[s],[c],[z] 但没有[θ] 和 [?],中国学生有的一直都不会发[θ] 和 [?]。
语法方面,两种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 谓语 宾语, Taub (2015)说,英语中常常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常常使用主动语态。比如,“Panda is known widely all over the world.”这种被动句子在英语中很普遍,而汉语则是,“人人都知道大熊猫”这样的主动句式。这样的句式差别让中国学生很难把握。在写作中,中国学生更是常使用主动语态,少使用被动语态。DanlingFu (2003) EFLs,在她的书中,“An Island of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town”,是说两种语言的修饰成分的位置有所不同,英语的修饰成分可以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或后面,汉语的修饰成分绝大多数都放在修饰词的前面。典型例子:“ Yesterday my friend who you met before read a book recommended by her teacher for two hours in the library. before she went home for dinner.”(pp.134-135)。汉语的语序:“昨天,我那位你先前见过朋友在图书馆看了两个小時她教师推荐的那本书后才回家吃饭。” 句子结构的差异使很多同学止步于长难句子。
提高外语教学就要尽可能地靠近外语的本土文化,相应地引入外教,调整教学模式使之符合语言操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