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07-01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及时有效的资金投入,而区域融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筹措资金的难易程度。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融资环境。因此,面对巨额的资金需求,如何及时高效的开展融资成为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融资方式的比较
区域融资能力实质上就是区域是否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否向投资者展示良好的现状或预期,使不同投资主体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信用风险因素后,愿意在本区域最大限度地投入资金。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有财政融资、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三种融资方式。
财政融资是指上级政府依据政策给予项目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它是国家信用在资本市场中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直接融资的初级形态。财政融资是社会融资的初级阶段,是通过政府直接对公众实现的、非信用的政府行为,不直接受公众和市场风险的制约,规模有限。市场监督能力较弱,一般不注重资产安全,具有无偿性的特征。它不需要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支持,只强调税收纪律,不强调市场纪律。
证券融资是直接融资的高级形态,也是市场信用经济融资方式的高级形态,公众直接广泛参与,市场监督最严,要求最高,代表着融资的发展方向。它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本市场运作。
信贷融资是间接融资,是介于财政融资和证券融资之间的过渡形态,是市场信用融资的初级阶段,公众参与和市场监督有限。它以银行为主要标志,按信贷规则运作,要求资产安全和资金回流,风险是资产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信贷融资带有很强的财政融资脱胎的特征,虽然融入了市场原则,责任明确,但容易受财政融资观念和方法的侵蚀,而且只有少数的机构监督,而非公众直接监督。
以上三种融资方式都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长期共存,而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侧重,代表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融资阶段。
二、我国提高区域投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首先,要提高对金融和信用的认识,明确以发达的金融体系来支持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把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完善融资体系,使信贷融资、证券融资能够独立、健康地发展。
第二,杜绝财政融资观念和方法对信贷融资的侵蚀。
第三,所有的融资活动,都要转移和纳入到新的融资基础和规则上来,使各方的利益协调起来。
第四,财政融资、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三种融资方式协调配合,提高融资效率和风险承受能力。
2、积极培育区域优质融资主体
目前,国家虽然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作为融资实施主体,只有独立的法人单位(包括个人)才可以作为贷款主体,通过向金融机构融资,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区县所属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大型骨干企业比较少,自身融资能力不限,给地方政府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区县政府要积极培育区内的优质融资主体,尽量多塑造一批大型投资型企业。
3、积极引导和规范经济秩序
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是区县新一轮经济建设筹措资金的基础和保证,是融资双方实现”双赢”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建议加强对企业的引导、监督和协调,规范融资主体的经营行为,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的调控作用,通过各种手段促使融资主体加强资金管理,逐步建立健康、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增加融资双方的信任。
4、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理
从建立金融信用制度,加强依法治理的角度,建议:(1)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深化、细化的具有刚性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条文。(2)要制定与金融违规现象相关的行政诉讼法规,对那些偏袒当事人或阻挠正常司法、执法程序的政府官员,也可以通过行政诉讼,使之得到应有的惩处。
5、建立企业的金融信用资质等级制度,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
建议组织金融机构,构建企业金融信用资质的评估指标体系,各金融机构应对企业进行信用记录的常规登记和定期评级,信用记录和信用资质等级应可供互联网查询,对全社会公开,要让那些信用记录不良和资质等级低得企业处于公众监督之下,不得不收敛其违法违规行为。
6、建立银行融资的中介机构,发展小企业的融资业务
目前,在银行融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或大中型企业,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在私人金融机构尚处试点阶段(在温州试点)的情况下,可先允许建立信贷中介机构。该机构除筹集一部分资金外,还可以在银行和小企业之间进行资本运作。银行只对中介机构发生关系,不负担对企业的融资业务和风险责任。金融中介机构实行中央银行指导下的浮动利率制,以此实现其投资效益。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及时有效的资金投入,而区域融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筹措资金的难易程度。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融资环境。因此,面对巨额的资金需求,如何及时高效的开展融资成为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融资方式的比较
区域融资能力实质上就是区域是否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否向投资者展示良好的现状或预期,使不同投资主体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信用风险因素后,愿意在本区域最大限度地投入资金。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有财政融资、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三种融资方式。
财政融资是指上级政府依据政策给予项目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它是国家信用在资本市场中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直接融资的初级形态。财政融资是社会融资的初级阶段,是通过政府直接对公众实现的、非信用的政府行为,不直接受公众和市场风险的制约,规模有限。市场监督能力较弱,一般不注重资产安全,具有无偿性的特征。它不需要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支持,只强调税收纪律,不强调市场纪律。
证券融资是直接融资的高级形态,也是市场信用经济融资方式的高级形态,公众直接广泛参与,市场监督最严,要求最高,代表着融资的发展方向。它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本市场运作。
信贷融资是间接融资,是介于财政融资和证券融资之间的过渡形态,是市场信用融资的初级阶段,公众参与和市场监督有限。它以银行为主要标志,按信贷规则运作,要求资产安全和资金回流,风险是资产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信贷融资带有很强的财政融资脱胎的特征,虽然融入了市场原则,责任明确,但容易受财政融资观念和方法的侵蚀,而且只有少数的机构监督,而非公众直接监督。
以上三种融资方式都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长期共存,而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侧重,代表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融资阶段。
二、我国提高区域投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首先,要提高对金融和信用的认识,明确以发达的金融体系来支持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把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完善融资体系,使信贷融资、证券融资能够独立、健康地发展。
第二,杜绝财政融资观念和方法对信贷融资的侵蚀。
第三,所有的融资活动,都要转移和纳入到新的融资基础和规则上来,使各方的利益协调起来。
第四,财政融资、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三种融资方式协调配合,提高融资效率和风险承受能力。
2、积极培育区域优质融资主体
目前,国家虽然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作为融资实施主体,只有独立的法人单位(包括个人)才可以作为贷款主体,通过向金融机构融资,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区县所属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大型骨干企业比较少,自身融资能力不限,给地方政府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区县政府要积极培育区内的优质融资主体,尽量多塑造一批大型投资型企业。
3、积极引导和规范经济秩序
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是区县新一轮经济建设筹措资金的基础和保证,是融资双方实现”双赢”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建议加强对企业的引导、监督和协调,规范融资主体的经营行为,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的调控作用,通过各种手段促使融资主体加强资金管理,逐步建立健康、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增加融资双方的信任。
4、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理
从建立金融信用制度,加强依法治理的角度,建议:(1)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深化、细化的具有刚性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条文。(2)要制定与金融违规现象相关的行政诉讼法规,对那些偏袒当事人或阻挠正常司法、执法程序的政府官员,也可以通过行政诉讼,使之得到应有的惩处。
5、建立企业的金融信用资质等级制度,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
建议组织金融机构,构建企业金融信用资质的评估指标体系,各金融机构应对企业进行信用记录的常规登记和定期评级,信用记录和信用资质等级应可供互联网查询,对全社会公开,要让那些信用记录不良和资质等级低得企业处于公众监督之下,不得不收敛其违法违规行为。
6、建立银行融资的中介机构,发展小企业的融资业务
目前,在银行融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或大中型企业,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在私人金融机构尚处试点阶段(在温州试点)的情况下,可先允许建立信贷中介机构。该机构除筹集一部分资金外,还可以在银行和小企业之间进行资本运作。银行只对中介机构发生关系,不负担对企业的融资业务和风险责任。金融中介机构实行中央银行指导下的浮动利率制,以此实现其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