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作为思考和再认识的对象,进而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活动的确有助于促进教师改进其教学策略,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活动反思策略
1.坚持写教后札记。授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回顾教学过程,把教学中的亮点和瑕疵详实地记录下来,并从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预设和生成的效果等维度加以思考。这种再认识的过程,能够为日后再教相同课型或组织相关的课堂活动提供经验储备和有益的借鉴。
2.邀请同行观摩,课后交流研讨。中青年教师可邀请同组、同级科任教师听课,课后进行研讨,请他们指出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而从交流研讨中反思自己教学工作的得失。
3.课堂情境再现。做教师的经常要听别人的课,但很少有人“听”过自己的课。如果用DV把课堂教学过程记录下来,课后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定会有所顿悟,获益匪浅。
4.进行信息研究。学生的作业、课堂教学测评、课堂参与度、情感投入等都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信息。借此,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
二、写书面的教学反思经验材料的方法
1.写课堂教学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答疑解难,而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学生在多边互动中获取新知识并进行相关情感体验的过程。课堂教学往往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是不可复制的。因而,任何一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达成、从教学理念的运用到教法的选择、从情境的预设到知识的生成,都会有许多亮点,应把这些亮点详细地写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教师就能从成长走向成熟,教技才能不断提升和飞跃。
2.写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再成功的课堂也会存在一些疏漏和瑕疵,教师要把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写出改进措施,自然就会成为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依据。
3.反思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通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也必然会提出一些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个性的、有共性的,也有一些是创新性的。有些问题或许教师在课堂上一时无法解答。教师就应把问题记录下来,并及时反思,以便在课后或者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既能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也能够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这样的反思也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写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多边互动以及学生思维的创新。新课程理念不仅注重知识点的生成,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因而,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多边互动情况、情感投入程度、个体的参与程度、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值得教师去关注和反思。另外,教师对课堂情境的预设、对学生思维的开启和点拨也值得去认真反思。
5.写再教设计。对于比较典型的课例或者失败课,课后应该静心沉思,对自己的教学方案做再思考: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设计是否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小组合作是否解决了实质性问题?教学过程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问题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尊重等问题。教师应及时地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归纳和整合,对整个教学方案来个回头望,写出“再教设计”。
6.反思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新课程理念认为,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有效载体,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要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把教材的使用纳入教学反思的范畴,能够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的和谐统一体。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回到课堂的场景中,不断地在脑海里过滤曾经的细节与片断,不断地研究与思索每一个学生的眼神与动作……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因此而丰富,教师独特的教育教学理解力因此而厚积薄发,因而找到与众不同的课堂生活创造力。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是成长的觉醒,是生命的对话,是智慧的提升,是思想的升华。只有让反思成为习惯,让反思返璞归真,教师才能在反思中实现专业化发展,逐步向研究型教师和名师靠近。
(责任编辑 黄 晓)
教学反思活动的确有助于促进教师改进其教学策略,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活动反思策略
1.坚持写教后札记。授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回顾教学过程,把教学中的亮点和瑕疵详实地记录下来,并从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预设和生成的效果等维度加以思考。这种再认识的过程,能够为日后再教相同课型或组织相关的课堂活动提供经验储备和有益的借鉴。
2.邀请同行观摩,课后交流研讨。中青年教师可邀请同组、同级科任教师听课,课后进行研讨,请他们指出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而从交流研讨中反思自己教学工作的得失。
3.课堂情境再现。做教师的经常要听别人的课,但很少有人“听”过自己的课。如果用DV把课堂教学过程记录下来,课后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定会有所顿悟,获益匪浅。
4.进行信息研究。学生的作业、课堂教学测评、课堂参与度、情感投入等都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信息。借此,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
二、写书面的教学反思经验材料的方法
1.写课堂教学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答疑解难,而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学生在多边互动中获取新知识并进行相关情感体验的过程。课堂教学往往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是不可复制的。因而,任何一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达成、从教学理念的运用到教法的选择、从情境的预设到知识的生成,都会有许多亮点,应把这些亮点详细地写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教师就能从成长走向成熟,教技才能不断提升和飞跃。
2.写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再成功的课堂也会存在一些疏漏和瑕疵,教师要把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写出改进措施,自然就会成为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依据。
3.反思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通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也必然会提出一些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个性的、有共性的,也有一些是创新性的。有些问题或许教师在课堂上一时无法解答。教师就应把问题记录下来,并及时反思,以便在课后或者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既能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也能够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这样的反思也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写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多边互动以及学生思维的创新。新课程理念不仅注重知识点的生成,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因而,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多边互动情况、情感投入程度、个体的参与程度、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值得教师去关注和反思。另外,教师对课堂情境的预设、对学生思维的开启和点拨也值得去认真反思。
5.写再教设计。对于比较典型的课例或者失败课,课后应该静心沉思,对自己的教学方案做再思考: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设计是否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小组合作是否解决了实质性问题?教学过程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问题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尊重等问题。教师应及时地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归纳和整合,对整个教学方案来个回头望,写出“再教设计”。
6.反思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新课程理念认为,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有效载体,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要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把教材的使用纳入教学反思的范畴,能够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的和谐统一体。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回到课堂的场景中,不断地在脑海里过滤曾经的细节与片断,不断地研究与思索每一个学生的眼神与动作……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因此而丰富,教师独特的教育教学理解力因此而厚积薄发,因而找到与众不同的课堂生活创造力。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是成长的觉醒,是生命的对话,是智慧的提升,是思想的升华。只有让反思成为习惯,让反思返璞归真,教师才能在反思中实现专业化发展,逐步向研究型教师和名师靠近。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