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9日起,中央部门如期公开2011年度“三公”经费。与去年首次“晒三公”相比,今年公布的情况更详细,并首次公布行政经费数据。
但从目前公开的情况来看,人们依然无从判断某个单位、某项“三公”支出是否合理,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是不是花多了,人们只能凭感觉、想象、经验去评判,而没有过硬的标准和依据。
例如,2011年中国地震局1082辆公车的运行费用共计3268.36万元,平均每辆支出3.02万元,多不多?似乎有点多,却又不能肯定,因为这得看每辆车跑了多少路、用了多少油、维修了几次、每次花了多少钱。公开详细一些也许有利于人们评判,但仍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前不久广州市城管局公开“三公”经费,一年赴九国考察花费114万元,招致舆论批评,后来当事人作出回应,还列出了明细账,那又如何?人们还是无从判断花多花少,只能质疑城管出国考察的必要性,而有没有必要谁能说得清呢!
这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民众很难对“三公”经费的合理性作出准确评判,或者这些评判没有形成监督和约束作用。这两年,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也就公开了,除了网民嚷嚷几句,没有哪个机构对“三公”经费作出多与少、合不合理、该不该花的系统评价,更不要说督促改进甚至实施问责。目前的“三公”经费公开,还仅仅停留在“公开”上,而我们知道,公开只是手段,监督、约束、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才是目的。如果公开之后没有评判,花钱者感受不到压力,甚至花多花少都一样,合不合理是糊涂账,还有多少单位愿意厉行节约呢?
所以,当“三公”经费公开进入第二个年头,有必要建立“三公”经费支出的评价机制,而不能再满足于公开了事。哪些单位在铺张浪费,哪些单位在厉行节约,要有明确的说法,要有相应的奖惩办法。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三公”消费的约束机制,逐步压缩各个单位、各级政府的“三公”经费支出规模,这是中央的要求,更是民众的强烈呼吁。如果年年岁岁花相似,公开只是摆样子,甚至没有压缩反而增长,这样的公开只会徒增民众的怨气。
因此,“三公”经费公开只是起点,还要有审核、有评判、有约束,这些环节或程序都不能少,如此才能达到压缩“三公”经费的目的,真正有利于打造清廉政府。
但从目前公开的情况来看,人们依然无从判断某个单位、某项“三公”支出是否合理,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是不是花多了,人们只能凭感觉、想象、经验去评判,而没有过硬的标准和依据。
例如,2011年中国地震局1082辆公车的运行费用共计3268.36万元,平均每辆支出3.02万元,多不多?似乎有点多,却又不能肯定,因为这得看每辆车跑了多少路、用了多少油、维修了几次、每次花了多少钱。公开详细一些也许有利于人们评判,但仍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前不久广州市城管局公开“三公”经费,一年赴九国考察花费114万元,招致舆论批评,后来当事人作出回应,还列出了明细账,那又如何?人们还是无从判断花多花少,只能质疑城管出国考察的必要性,而有没有必要谁能说得清呢!
这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民众很难对“三公”经费的合理性作出准确评判,或者这些评判没有形成监督和约束作用。这两年,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也就公开了,除了网民嚷嚷几句,没有哪个机构对“三公”经费作出多与少、合不合理、该不该花的系统评价,更不要说督促改进甚至实施问责。目前的“三公”经费公开,还仅仅停留在“公开”上,而我们知道,公开只是手段,监督、约束、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才是目的。如果公开之后没有评判,花钱者感受不到压力,甚至花多花少都一样,合不合理是糊涂账,还有多少单位愿意厉行节约呢?
所以,当“三公”经费公开进入第二个年头,有必要建立“三公”经费支出的评价机制,而不能再满足于公开了事。哪些单位在铺张浪费,哪些单位在厉行节约,要有明确的说法,要有相应的奖惩办法。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三公”消费的约束机制,逐步压缩各个单位、各级政府的“三公”经费支出规模,这是中央的要求,更是民众的强烈呼吁。如果年年岁岁花相似,公开只是摆样子,甚至没有压缩反而增长,这样的公开只会徒增民众的怨气。
因此,“三公”经费公开只是起点,还要有审核、有评判、有约束,这些环节或程序都不能少,如此才能达到压缩“三公”经费的目的,真正有利于打造清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