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抗原/抗体检测及其在肺炎/脑膜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疾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菌性脑膜炎是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后遗症发生率高等特点。肺炎链球菌(SP)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脓毒症、细菌性脑膜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明确SP病原是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前提。细菌分离培养法仍是目前明确SP感染的"金标准",但培养阳性率低,耗时较长,不利于SP快速检测。免疫层析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乳颗粒凝集试验等免疫学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性较高、操作简便、不受抗菌药物影响等优点,是检测SP感染细菌培养之外的一种补充。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背景和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2年经血管内治疗的30例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并发症、影像学和随访资料。所有存活的患者都接受了电话随访,以获取他们当前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有24例为颅内椎动脉狭窄,6例为基底动脉狭窄。其中10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1
期刊
期刊
研究Taylor S, Mallett S, Beare S 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whole-body MRI versus standard imaging pathways for metastatic disease in newly diagnosed colorectal cancer: the prospective Streamline C t
期刊
病史摘要患者,男,75岁,因乏力1个月余入院,外院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症状体征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诊断方法参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诊断:MDS-5q-综合征。治疗方法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地西他滨+来那度胺治疗2疗程后血象恢复,但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增高,加用亚砷酸后病情改善,
病史摘要患者青年女性,21岁,因"反复发热32 d"入院;伴畏寒、寒战、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全身疼痛;无恶心、呕吐、咽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腹痛、腹泻;院外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仍反复发热;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疾病及牙科手术病史。症状体征体温38.4℃,血压122 /78 mmHg (1 mmHg= 0.133 kPa),心率112次/min,呼吸22次/min,发育良好,无皮肤和黏
病史摘要患者,男,1个月29 d,主诉"发现皮肤出血点4 d,吐奶1 d",入院前4 d无诱因出现皮肤出血点,集中在颜面部及双上肢,口服药物3 d后出现新的出血点,于2019年10月23日就诊收入院。症状体征体温36.9℃,脉搏150次/min,呼吸44次/min,血压80/48 mmHg(1 mmHg=0.133 kPa),周身皮肤出血点,颜面及双上肢较多,局部多处瘀斑,结膜轻度充血,腹部略膨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