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创意机器人STEM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国家层面对创新的战略要求,学校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后备人才迫在眉睫。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所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创新类的教学活动,其中大部分仍停留于利用第三方研发的现成项目,被动地完成任务式的教学。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发现创意机器人项目是学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智能茶博士”项目定位于客人接待、茶的加工。该机器人自动完成定量取水、定温烧水、自动取杯、投放茶叶、泡茶等一系列工作。利用语音系统接待客人,协助客人选择茶叶,在加工茶的过程中,播放茶知识,宣传茶文化。
  因地制宜,确定项目工程提任务
  在研制“智能茶博士”过程中,我邀请几名优秀的机器人社团学生,参与项目测试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发现该项目还可以拓展更多的功能,如接待客人、加工茶水等。于是,我因地制宜,提出了新的工程任务,主题初步确定为智能茶吧,研究重点确定为自动加工茶水。通过小组头脑风暴形式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有机地将一个大工程分解为定量取水、定温烧水、自动取杯、投放茶叶、泡茶等几个小工程,提炼出自动加工茶水的工序以及各工序的初步设计思路。经讨论认为,茶杯的位移是联系各工序的关键所在,确定工程的第一阶段核心目标:构建茶杯传送平台。
  综合考虑工程要求、学生能力以及学校的设施,工程结构部分选用了合金材质的积木件,具有坚固、稳定且较易搭建的特点。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编程软件均选用Arduino开源平台兼容的软、硬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程任务,确立了学习目标。
  适度指引,协助学生技术提水平
  参与研发的学生,都经过了一年以上的机器人系统学习,部分参加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的省级比赛,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但受原有固定项目的限制,技术能力、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第一阶段的研发活动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学生不知道如何用一个电机控制来回两个方向,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观察3D打印机的结构。很快,第一代茶杯传送平台搭建完成,检测时,茶杯在传送的过程中发生滑动,杯子有掉出托盘的可能。利用限位装置,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该问题。随着工序和结构的增加,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用来防止茶杯滑动的限位装置,给后继的抓拿带来麻烦,且抓手握杯、旋转的动作存在安全问题。第一代传送平台陷入僵局,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我再一次出手,让学生在网上观看煤矿传送的视频。第二代传送平台传送带传送孕育而生。
  再如,学生经过多次的实验,最终确定用3D打印茶叶桶。我只是给学生推荐了SketchUp软件,学习、实验、应用等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有明确需求的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大大提升。
  教师的“懒”,造就了学生的“勤”,在研发的中后阶段,学生能自主在网上选择、定制工程所需物品,自主学习新型传感器、执行器的使用和控制方法,甚至能自制切割机对不锈钢水管进行加工。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适度引导,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设计改进,项目实施融合多学科
  工程化、项目化的教学活动本身需要进行多学科融合,需要拓展、深化、融合学生已有的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如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编程、生活常识、传统习俗等,学生必须进一步学习新学科、新知识、新技能。
  如烧开水可以用直流电方式或者交流电方式进行加热,这里就自然用到了物理中的电学知识,更涉及用电安全。该环节的研究过程,具体如下。
  加热装置的变更:在初始设计方案中,在奶粉罐里安装加热管装置,外接交流电,通过程序控制加热单元进行水加热。该方案的优点:加热速度快,能够节省时间。缺点:选用容器易生锈,污染水质;且接缝处容易漏水,若用耐热胶进行防漏, 会进一步污染水质,不能饮用。另外,交流电加热,增加了实验危险。在我的建议下,进行了直流加热方案的实验。
  直流加热方案:考虑到直流加热比较慢,选用体积较小的易拉罐为加热容器,将易拉罐简单加工成近似长方体的形状,在外壁贴上直流加热片,对容器里的水进行加热。此方案安全系数高,但受限于加热片的功率,加热速度很慢,最终贴了4片加热片并做了保温处理,也没有将水烧开。于是我们又回归交流加热方案。
  再改进设计后的交流加热方案:针对最初的交流加热方案中的两个问题改进。⑴交流供电的安全问题,购置了带有触电保护的防触电电源插座,减小触电危险。⑵水质污染问题,选用了定制加工的不锈钢圆管、改造后的不锈钢保温杯作为加热装置,加热效果以及水质得以保障。但在一次实验中,加热管因为干烧发生爆炸,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最终方案:采用专门订制的加热管和加热容器(材质为食品级304不锈钢加厚型),饮用安全和使用安全均得到了保证。
  项目的选择,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我们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在项目的不断改进设计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智能茶博士”这样的项目,可能大家以为就是信息技术,其实是集人工智能、科学、物理、数学、传统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学习,需要将各个领域的知识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撰写日记,规范科学研究养习惯
  笔头懒,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通病。懒得写,就不知怎么写。学生第一次参加社团活动时,我就提出撰写学习日记的格式和要求。“发现或出现的问题”“我的想法或做法”“结果或我的结论”是学习日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生在日记本上撰写日记,并通过QQ群像册上传日记的图片,我及时在QQ群进行点评。点评策略为开始阶段最少找出学生日记中的一个亮点,让学生感知老师对他的认可,呵护学生写日记的热情,逐步养成习惯;成熟阶段,点评的侧重点为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惑,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个学年下来,约40%左右的學生养成撰写学习日记的良好习惯,日记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正确引导。
  顺应形势,对接大赛不断挑新高
  本项目的研发时间始于2016年10月25日,12月,“2017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比赛方案公布,其中创意项目的主题为“我的学习伙伴”。我及时组织研发团队学生,研读比赛规则并展开讨论,决定加入“茶文化”元素,增加语音交互、学习知识功能,让顾客在等待机器人自动泡茶的同时,学习“茶文化”方面的知识。“智能茶吧”华丽转身为“智能茶博士”。在2017年4月市级比赛中获创意项目冠军,在2017年5月省级比赛中获创意项目初中组冠军,在2017年7月全国比赛中获创意项目中学组创意鼓励奖(银牌)。2019年研发团队的主力队员刘畅同学获“南通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项目实施中能够创新是设计的主旨。有了创新点,学生对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充满了兴趣,不断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工匠精神,自主改进步伐不停息
  创新驱动实质上还是靠人才驱动,只有激活“人”这个生产力当中的关键因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不竭动力。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从课堂到生活,改革强音振奋人心,创新活力扑面而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现创新探索,我一直努力践行,自开始研制本项目,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断求新。在9个多月的时间里,主体结构、各种装置、控制方式、程序控制、加热方式等大小改变上百次。与此同时,学生亲身经历机器人的研制、创新、动手、合作等,多方面能力得到长足进步。
  
  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课堂到生活,从生活到课堂,学生本有的创新活力扑面而来。让我们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实践,积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创新教育的征程上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市海陵中学
其他文献
近日,教育部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启動会,全面启动实验区工作。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于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要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开展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效率、助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把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实施,着力构建定位清晰、互联互通
指导思想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颁布,研学旅行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学生可通过研学旅行进行考察探究学习。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研学旅行校外教育活动,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提出培养“有家国情
2019年9月26日上午,全国首场四地七校“5G MR”全息物理直播教学活动在成都教科院附中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上海格致中学、北京十八中、成都教科院附属中学、青岛即墨翠英中学及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中学等。此次物理课堂教学,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场景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四地互动协同,探索远程直播教学的深度互动模式。  课堂教学组织首先由罗清红老师在教科院附中发起。由
【摘 要】本研究基于北京市海淀区对学习科学的理解,呈现了海淀区开展教师学习科学素养提升项目的初衷和推进策略,并展示了项目研究的效果。从区域层面提出了教师学习科学素养提升模型,即一个完整的学习科学素养提升项目应包含理论学习阶段、课题研究阶段、评价阶段,全过程由线上线下混合实施,教师、学习者、助学者三方互动,共同完成。海淀区通过提升教师学习科学素养的探索与尝试,帮助学科教师的授业和育人更加科学、有效。
附中学生的“小剧场”——杏坛演绎经典作品  拿着吴戈,我披着犀甲/两车相遇,短兵器相接/旌旗蔽日遮天,仇敌风卷云烟/箭纷纷落地上,我们不避反争先/凌我战阵,又躐我行列/左战马已倒地,右良驹又刃伤/神明啊,我陷入了绝境/来吧,敲响你的战鼓/我已选择卫国就不再后退/我已拿起武器就不再后悔/他们说我将为这场战争失去我的全部/但我告诉他们我不会轻易放弃/你做到勇武刚强坚不可摧/你就算失败也永不言弃/就是那
随着我国贫困人口从绝对贫困进入相对贫困阶段,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和重塑教育的新时代,如何继续发挥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从传统教育扶贫向现代教育扶贫的转变,是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是由湖北省和教育部协同共建的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围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质量提升”和
率先垂范齐抓共管 档案工作日趋规范    本刊讯为进一步规范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管理工作,中共北京市委机关由办公厅保密档案处牵头开展的《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修订工作,在各部、委、办共同参与下,历时一年左右圆满完成,日前已经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政才同志签批,由市委办公厅向所属部门、单位印发施行。  11月2日上午,市委办公厅保密档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智能终端的发展,许多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生活状态的爱好,往往把自己吃了什么、在哪里游玩、看到了什么等,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传播到互联网上。然而在信息便捷的同时,却也隐含着信息暴露的风险,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本文以“程序设计for循环”一课为例,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作为社会的合格公民要承担一定
中国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运河中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如何让学生触摸到、探究到、体验到大运河上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以“劳”为切入点,构建大运河文化研学课程,旨在让学生用双脚去丈量运河,用双手实验,用双眼发现大运河上的劳动智慧。让学生在劳动中养德、劳动中启智、劳动中审美、劳动中创造。  大运河上劳动智慧与学科关联  按照中小学学段检索“大运河”与北京版或人教版
【摘 要】北京市海淀区学区制介于区域教育治理与学校治理之间,是学区地域内各界人士协商共治,探索资源统筹、共享融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型教育治理体制。“学区治理”为学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和制度保障,海淀区四季青学区聚焦区域资源特色,探索整合区域内各级各类资源,开发学区特色课程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相关成果对学区课程开发工作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教育治理;学区特色课程;区域教育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