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快速发展,风电电力输送正在朝着深远海化与规模化方向发展,场内功率输送需求逐渐变成风电技术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文章就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力输送方式展开分析,就高压交流、直流输电、分频输电等拓扑结构展开分析,同时结合海上输电要求,总结海上风电场电力输送方式。
关键词:海上风电;高压交流;高压直流
前言:
为了更好的应用海上风能,该过程离不开电网帮助,海上风电场电力传输和并网问题十分重要,随着海上输电研究的进行,国内各风电企业陆续成立海上风电工程研究团队,站在技术与经济视角分析,输电方式选择更多的受风电场类型与电网连接点距离等方面影响。
1 高压交流输电(HVAC)
借助交流输电与地区电网相连的方法只适用在小规模,距离岸边较劲的小型风电场当中。HVAC成本低,结构简单,技术成熟,但若距离较大,海底交流电缆充电电流影响十分明显,且输电损耗也会逐渐增加,进而限制传输容量,该结构多适用于小规模和靠近岸边区域,结合实际需求可以适当添加无功补偿装置。
HVAC对机型要求较低,符合工频交流电,且满足恒频恒压条件即可。拓扑结构间下图1。长距离与大容量输电期间,HVAC会出现下面几种问题:(1)传输相同有功功率,功率损耗与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增加都比直流输电高;(2)电缆电容效应的产生,将导致无损功耗与补偿难度不断增加,高电网电压升高期间,电缆有效负荷力逐渐下降;(3)身为连接海陆系统的主要媒介,交流电缆场网间会相互影响,因而难以确保内部安全性。
2 高压直流输电(HVDC)
2.1 HVDC与拓扑结构
现阶段,海上风电当中,直流输电技术多应用在大规模与远距离场型当中。HVDC包含传统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新型直流输电技术等。其中,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占地面很大,需很多滤波与无功补偿装置,但系统认同度较高。为了与工程需求相互适应,新型直流输电技术随之发展。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将直流输电技术混合起来,如此不仅可以确保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优势,还能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优化。双端系统既符合点到点功率传输,当一端发生故障,两端交流将立即停止,如此不仅可以提升输电系统灵活性,还能促进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全面发展。
可以联合脉宽调制技术、多电平控制技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详细结构如下图3所示。和传统直流输电技术相比,该技术有点为:谐波成分少,可为无源系统供电;单独控制无功、有功,便于为系统提供无功支持,且能全面发挥电压支撑作用,全面改善电网性能;系统出现短路后,可合理设置隔离;具有黑启动功能,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因建设与换流站损耗很大,难以抑制系统直流端电流,因此应研究直流断路器,但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系统结合不同容量风电场可使用不同电压等级,通常做法为:对于容量大小在,电压等级为;针对容量是,电压等级为;容量在,电压等级在。
2.2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内部包含超过3个整流器与逆变器直流输电技术,MTDC可支持多电源供电与受电,灵活度相对较高,潮流反转期间可确保电压极性。在风电场中实现区域互联。下图为系统换流站拓扑结构。并联式电压等级一样,通过改变电流即可完成功率分配。串联电流等级一样,应更改电压分配功率;混联式接线方式更加灵活。并联换流站拓扑结构具有较强调节力,结构损耗相对较小,需要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换流站作为MTDC的核心,传统两电平技术谐波占比较高,开关频率较高。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凭借开关模块叠加获得高压,便于满足高压容量需求,且输出波形较好,谐波含量较低,不用进行滤波处理即可提升故障穿越水平。MMC技术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与协调控制等问题解决,可以促进新型电力输送技术发展。MTDC系统需不同换流站协调控制,便于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当前,MTDC系统协调控制特点见下表1所示。
主从控制结构相对简单,将某一主换流站当做基准对直流电压进行合理控制,若主站运行被迫退出,为确保系统电压稳定,可将从站变为定直流电压模式,该方法在站间通信有较高依赖性。电压裕度控制可以直流电压偏差为主要控制量,将限定量与偏差进行对比,当做主要切换依据,控制器切换期间,应关注系统振荡问题。下垂控制结合电压下降情况,可以将调整完的功率当做实时信号,确保多个换流站达到功率平衡。分段下垂控制与电压裕度、下垂控制相结合,借助电压裕度可将直流电压稳定在限制数值内;为防止多次模式切换,以功率-频率为基础,切换期间添加入滞环控制,可确保系统动态输出,便于风电场输出可靠。
2.3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因DFIG风电变流器不适宜海上风电直流输电需求,新型DFIG风电变流器系统随之产生,其消除同步点跨越问题,省略升压变压器,占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可有效节省成本,减少实际损耗,提升系统工作效率,便于解决传统DFIG变流器系统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应用问题。
该系统包含四部分变流器:送端站、受端站、定子侧变流器、转子侧变流器。这里,定子侧变流器SSC为整流模式,可将DFIG三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运输至送端站变流器,便于为交流输出电压频率与幅值进行合理控制;转子侧变流器RSC作用为,伴随风机启动,其可为DFIG提供励磁电流,便于对风机变流器有功进行合理控制,确保DFIG以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再者,RSC能进行双向流动,随着风机的启动,RSC运行变成逆变模式,其可为DFIG提供励磁电流,伴随风机转速的提升,RSC可在整流模式中运行。
送端站变流器具有稳定低压端电压与能量双向流动作用,可分别运行降压与升压两个不同工况,随着DFIG的运行,DC-DC双向变换器在降压模式下运行,能量可由高压端朝着低压端运行,DFIG运行正常后,DC-DC双向变换器在升压模式下运行,能量由低压向高压端运输,传递到受端站变流器GSC中。受端站变流器具有稳定高压端直流母线电压、无功解耦控制作用,其可在逆变与整流两个模式下运行。在风速不断增加期间,DFIG变流器系统处在发电并网运行阶段,GSC可将DC-DC双向变换器输出能量输送到电网中,便于将风能转变为电能。
3 分频输电(FFTS)
电压等级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输电频率,缩小线路电气距离,可提升线路传输力,减少输电回路出现走廊,有效延缓电缆寿命,改变交流输电,提高电压等级,提升传输容量。
分频输电系统结构见下图4所示,交交变频器作为系统核心。系统要求不同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相互一致,在交流汇集进到分频升压站进行升压,然后让分频线路经此转换成工频。分频输电应结合功率变化掌握风速变化,便于得到最大风能;随着齿轮箱增速比的减少,成本逐渐降低,机组运行条件随之改变;输电能力提升,还能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减少电压波动。
结语:
綜上所述,输电并网身为海上风电场发挥的主要环节,通过了解不同输电技术特点与现状,可结合实际选择所需输电技术。此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新的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海上风电发展中,希望可以促进海上风电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广福,罗湘,魏晓光多端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0):8-17,24.
[2]王锡凡,卫晓辉,宁联辉,王秀丽. 海上风电并网与输送方案比较[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31):5459-5466.
[3]迟永宁,梁伟,张占奎,等. 大规模海上风电输电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14):3758-3771.
关键词:海上风电;高压交流;高压直流
前言:
为了更好的应用海上风能,该过程离不开电网帮助,海上风电场电力传输和并网问题十分重要,随着海上输电研究的进行,国内各风电企业陆续成立海上风电工程研究团队,站在技术与经济视角分析,输电方式选择更多的受风电场类型与电网连接点距离等方面影响。
1 高压交流输电(HVAC)
借助交流输电与地区电网相连的方法只适用在小规模,距离岸边较劲的小型风电场当中。HVAC成本低,结构简单,技术成熟,但若距离较大,海底交流电缆充电电流影响十分明显,且输电损耗也会逐渐增加,进而限制传输容量,该结构多适用于小规模和靠近岸边区域,结合实际需求可以适当添加无功补偿装置。
HVAC对机型要求较低,符合工频交流电,且满足恒频恒压条件即可。拓扑结构间下图1。长距离与大容量输电期间,HVAC会出现下面几种问题:(1)传输相同有功功率,功率损耗与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增加都比直流输电高;(2)电缆电容效应的产生,将导致无损功耗与补偿难度不断增加,高电网电压升高期间,电缆有效负荷力逐渐下降;(3)身为连接海陆系统的主要媒介,交流电缆场网间会相互影响,因而难以确保内部安全性。
2 高压直流输电(HVDC)
2.1 HVDC与拓扑结构
现阶段,海上风电当中,直流输电技术多应用在大规模与远距离场型当中。HVDC包含传统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新型直流输电技术等。其中,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占地面很大,需很多滤波与无功补偿装置,但系统认同度较高。为了与工程需求相互适应,新型直流输电技术随之发展。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将直流输电技术混合起来,如此不仅可以确保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优势,还能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优化。双端系统既符合点到点功率传输,当一端发生故障,两端交流将立即停止,如此不仅可以提升输电系统灵活性,还能促进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全面发展。
可以联合脉宽调制技术、多电平控制技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详细结构如下图3所示。和传统直流输电技术相比,该技术有点为:谐波成分少,可为无源系统供电;单独控制无功、有功,便于为系统提供无功支持,且能全面发挥电压支撑作用,全面改善电网性能;系统出现短路后,可合理设置隔离;具有黑启动功能,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因建设与换流站损耗很大,难以抑制系统直流端电流,因此应研究直流断路器,但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系统结合不同容量风电场可使用不同电压等级,通常做法为:对于容量大小在,电压等级为;针对容量是,电压等级为;容量在,电压等级在。
2.2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内部包含超过3个整流器与逆变器直流输电技术,MTDC可支持多电源供电与受电,灵活度相对较高,潮流反转期间可确保电压极性。在风电场中实现区域互联。下图为系统换流站拓扑结构。并联式电压等级一样,通过改变电流即可完成功率分配。串联电流等级一样,应更改电压分配功率;混联式接线方式更加灵活。并联换流站拓扑结构具有较强调节力,结构损耗相对较小,需要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换流站作为MTDC的核心,传统两电平技术谐波占比较高,开关频率较高。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凭借开关模块叠加获得高压,便于满足高压容量需求,且输出波形较好,谐波含量较低,不用进行滤波处理即可提升故障穿越水平。MMC技术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与协调控制等问题解决,可以促进新型电力输送技术发展。MTDC系统需不同换流站协调控制,便于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当前,MTDC系统协调控制特点见下表1所示。
主从控制结构相对简单,将某一主换流站当做基准对直流电压进行合理控制,若主站运行被迫退出,为确保系统电压稳定,可将从站变为定直流电压模式,该方法在站间通信有较高依赖性。电压裕度控制可以直流电压偏差为主要控制量,将限定量与偏差进行对比,当做主要切换依据,控制器切换期间,应关注系统振荡问题。下垂控制结合电压下降情况,可以将调整完的功率当做实时信号,确保多个换流站达到功率平衡。分段下垂控制与电压裕度、下垂控制相结合,借助电压裕度可将直流电压稳定在限制数值内;为防止多次模式切换,以功率-频率为基础,切换期间添加入滞环控制,可确保系统动态输出,便于风电场输出可靠。
2.3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因DFIG风电变流器不适宜海上风电直流输电需求,新型DFIG风电变流器系统随之产生,其消除同步点跨越问题,省略升压变压器,占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可有效节省成本,减少实际损耗,提升系统工作效率,便于解决传统DFIG变流器系统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应用问题。
该系统包含四部分变流器:送端站、受端站、定子侧变流器、转子侧变流器。这里,定子侧变流器SSC为整流模式,可将DFIG三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运输至送端站变流器,便于为交流输出电压频率与幅值进行合理控制;转子侧变流器RSC作用为,伴随风机启动,其可为DFIG提供励磁电流,便于对风机变流器有功进行合理控制,确保DFIG以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再者,RSC能进行双向流动,随着风机的启动,RSC运行变成逆变模式,其可为DFIG提供励磁电流,伴随风机转速的提升,RSC可在整流模式中运行。
送端站变流器具有稳定低压端电压与能量双向流动作用,可分别运行降压与升压两个不同工况,随着DFIG的运行,DC-DC双向变换器在降压模式下运行,能量可由高压端朝着低压端运行,DFIG运行正常后,DC-DC双向变换器在升压模式下运行,能量由低压向高压端运输,传递到受端站变流器GSC中。受端站变流器具有稳定高压端直流母线电压、无功解耦控制作用,其可在逆变与整流两个模式下运行。在风速不断增加期间,DFIG变流器系统处在发电并网运行阶段,GSC可将DC-DC双向变换器输出能量输送到电网中,便于将风能转变为电能。
3 分频输电(FFTS)
电压等级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输电频率,缩小线路电气距离,可提升线路传输力,减少输电回路出现走廊,有效延缓电缆寿命,改变交流输电,提高电压等级,提升传输容量。
分频输电系统结构见下图4所示,交交变频器作为系统核心。系统要求不同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相互一致,在交流汇集进到分频升压站进行升压,然后让分频线路经此转换成工频。分频输电应结合功率变化掌握风速变化,便于得到最大风能;随着齿轮箱增速比的减少,成本逐渐降低,机组运行条件随之改变;输电能力提升,还能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减少电压波动。
结语:
綜上所述,输电并网身为海上风电场发挥的主要环节,通过了解不同输电技术特点与现状,可结合实际选择所需输电技术。此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新的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海上风电发展中,希望可以促进海上风电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广福,罗湘,魏晓光多端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0):8-17,24.
[2]王锡凡,卫晓辉,宁联辉,王秀丽. 海上风电并网与输送方案比较[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31):5459-5466.
[3]迟永宁,梁伟,张占奎,等. 大规模海上风电输电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14):3758-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