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反串”打笔仗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本与俄罗斯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展开厮杀。炮火声中,中国第一本女性杂志《女子世界》面世了,一时赚尽眼球,男子趋之若鹜,识字的、不识字的都想跑来瞧瞧“红粉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
  打开这本杂志,“松陵女子潘小璜”这个名字率先跳入眼帘。她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叫《中国女剑侠红线、聂隐娘传》,通过唐末两个女侠的故事讥讽面对战乱束手无策的大清男子,言辞极为尖刻,骂得男性读者颜面全无,但又为她的才情而骨软筋酥。
  潘小璜的文章接连重磅出击,风格仍是一边为历代女杰作传、一边痛骂不作为的当权者。很多文艺男青年仿佛墜人情网,一旦哪天读不到她的文章就难以安睡,于是很快流传开一句话:做官当做员外郎,娶妻当娶潘小璜。
  就在潘小璜名声大噪时,她忽然转变风格,一首慷慨悲壮的《哭陶亚魂》惊艳四座,足见其古文功底之深厚、思想境界之高远。这下男粉丝更癫狂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个“松陵女子”的神秘面纱,但没人知道她的踪迹。
  此后不久,某篇文章透露,一个游客曾在苏杭邂逅潘小璜。她貌美惊人,约莫十七八岁,含羞带怯地向游客抛下一条手帕。游客捡起手帕,只觉清香拂面、魂不守舍,手帕上还有一行字:某时可到某地相聚。到了约定时间,游客兴奋地赶了过去,只见是个花木繁盛的园子,潘小璜正在树下伏案书写,旁边有两个妙龄丫鬟侍候。见游客来到,潘小璜问:“先生可是来自上海?”游客点头,她接着说:“那先生回上海时能否帮我把稿件带到《女子世界》杂志社?”
  消息一出,男粉丝瞬间炸了锅,他们认定潘小璜是个绝色才女,顾不上分辨真假就向杂志社寄去情书,发誓今生今世非她不娶。很多达官贵人也来凑热闹,表示愿以黄金千两纳她为妾,甚至有人因此闹出家庭纠纷。杂志社很快被雪片般的情书淹没了,美如幻梦的潘小璜却仿佛人间蒸发,不肯在哭哭啼啼的男粉丝面前再次现身。
  直到一百多年后,史学家才在旧纸堆里“挖”出了这个神秘女子。让他们惊讶的是,除了年龄,她所曝光的资料都靠不住,包括性别。
  “潘小璜”闯入读者视线时确实只有17岁,但他是个如假包换的汉子,名叫柳慰高,他还有个“马甲”更如雷霆贯耳一一柳亚子。
  谁也没想到,著名诗人柳亚子还是资深的“改名爱好者”。他在16岁时痴迷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作品,从此崇拜尚人权,于是改名叫柳人权,字亚卢(意为“亚洲的卢梭”);第二年,他又嫌自己的名字跟好友陈去病的名字不配套,索性改名叫柳弃疾,两人成为当时文坛上的“驰名双飚”;后来他决心用笔唤醒民众,每次都署名“亚卢”,但“卢”的繁体字实在太难写了,他干脆改署名为“亚子”。
  然而,就在“柳亚子”家喻户晓时,他又偷偷换上“潘小璜”的“马甲”,在嬉笑怒骂问抨击时弊,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收拾乱局。尽管引起了一阵桃色风波,但事实证明,“绝色才女”的呼声有时比炮火更管用,东北战事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不少仁人志士挺身而出。
  据柳亚子晚年自述,少年时他最仰慕的人物是贾宝玉,所以为人处世常以贾宝玉为样板,比如喜欢跟女孩交流。正因如此,他凭空造出的“松陵女子”的形象才如此深入人心,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革命道路。
其他文献
很多国产古装剧里都有太监的角色,搞得好像太监这种奇幻生物是中国独有,然而并不是。不仅朝鲜、越南这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有太监,古埃及、古波斯、古印度甚至古罗马、拜占庭帝国也都有太监。  古印度小国林立,每个国君都有很多老婆,以致宫里不得不大量使用太监,太监数量最多时甚至达到两万。  古罗马和拜占庭帝国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哪怕贵为皇帝也不例外,但依然有太监,对太监的重用和宠幸程度堪比中国皇帝。  罗
林冲火并王伦,看似一条血性汉子,但这不过是吴用一番火上浇油游说之后,林冲一怒之下的发作,算不得数。真实的他胆小、懦弱、怕官,活得憋里憋屈,而且只顾自己,以致家破人亡,没了朋友。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虽然这只是个不人流的下层军官,但毕竟在编制内,吃穿不愁,且有娇妻为伴,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美中不足的是,家中少个孩子,于是,夫妻结伴前往庙中进香。不承想,妻子被高俅养子高衙内调戏。林冲闻讯赶到,
秦统一之后,丞相李斯推动秦始皇焚书坑儒。人们通常认为在这两个政策中,坑儒最为惨烈,因此最应为后世诟病。实际上,相对于坑儒,焚书的危害要大得多。  当年焚书,针对的是两类书:一、史书,除了秦国史之外,全烧;二、诗书百家语,不仅烧,而且今后不许人提及。谈及历史,就是以古非今,要灭族;谈起诗书百家语,则不仅要被杀掉,而且要被弃之于市。所以,读书人即使没有被坑杀,肯定也不能靠自己的知识过活了。读书人唯一的
近代翻译家林纾在其著作《畏庐琐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值得今人引以为鉴。   一天,某熟食市场内,一个妇人手拿琵琶,领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来到一个肉铺店买肉。那个小孩看到了店里的肉,吵少闹着让母亲买,妇人便和店老板商量说:“我儿子想吃你家的肉,但我身上现在没有钱,我把琵琶押在你这里,请你给我的孩子拿一块肉,改天我拿钱来把琵琶赎回去。”见店家有点犹豫,妇人补充道:“这把琵琶挺贵的,远远超过我买的这
1871年,被誉为“美容帝国第一夫人”的赫莲娜·鲁宾斯坦出生在波兰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兄弟姐妹8人,身为长女的赫莲娜不得不承担起做家务、带弟妹的任务。虽然生活窘迫,父亲非常严厉,母亲却心灵手巧,特别爱美,闲暇时常常带赫莲娜自制一些面霜供家人使用。美,让赫莲娜在困窘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丝色彩。   稍长后,为了解决家庭困境,父母希望赫莲娜早点出嫁,便开始不停地给她物色结婚对象。同所有少女一样,赫莲娜也幻想
辽国强大起来后,高丽马上做了辽国的走狗,同时还向北宋献媚,偶尔来个政治、文化交流,背后却乱搞小动作。  当时杭州有个僧人叫净源,他在高丽认识了大名鼎鼎的义天法师。净源圆寂后,义天于元祐四年(1089年)造访北宋,借口是祭奠净源并为皇太后送寿禮。  哲宗认为这是与高丽恢复外交关系的机会,所以在接待方面大力支持。但苏轼上奏说:接待义天的规格太高,劳民伤财;高丽使者借机停留时可描画山川、购买书籍,会给国
白居易曾经遇到一桩奇葩离婚案:一个妇人给在田里耕种的丈夫送饭,途中遇到饥饿的公公,便把饭给公公吃了,谁知丈夫却要因此“去妻”。我想妇人内心的OS -定是:“送饭给你爸吃,你还要休我?”好在白居易明断,认为按照妇女的德行标准,妻子理应顺夫,然而报答长辈的恩情出于天性,所以应先将饭给公公吃。由于孝亲重于事夫,故丈夫不可休妻。  丝巾织得太好也要被休?这位奇葩是曾子的徒弟吴起(吴起休妻的一种版本)。一日
公元779年,李适终于坐上心心念念的皇位,称唐德宗。这年他38岁,正是作为帝王的黃金年华,而他也早下定决心,要让“安史之乱”后满目疮痍的大唐再现荣光。  比起那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帝王,李适早年的人生怎一个坎坷了得:14岁那年赶上安史之乱,跟着祖父东奔西跑,却也凭一身少年锐气脱颖而出;21岁那年受封天下兵马元帅,打赢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后一战;凭赫赫战功与郭子仪、李光弼等战神一道“图形凌烟阁”,年纪轻轻
“水果自由”喊了快一年,还是实现不了?这对我们来说也许只是个别现象,但在古代,水果确实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享用的。即使是在市井经济繁荣的宋朝,实现“水果自由”也要面临重重难关。  宋朝水果品类众多,貌似有实现“水果自由”的资本,但价格怎样呢?  宋朝著名书法家蔡襄在《荔枝谱》中说,福建兴化军的陈紫荔枝可谓天下第一,人们根本等不及上市后再买来品尝,还未采摘时,很多慕名而来的人就已聚在陈氏荔枝园外。为不致
在大众印象中,名画就该在各大博物馆里“正襟危坐”,接受全球粉丝的顶礼膜拜。如果他们忽然像删减版少儿名著那样,衍生出萌版系列,會不会让你的心软成棉花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