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酌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一、症状
玉米大斑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可能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危害加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或水浸状的小斑点,几天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病斑的大小、形状、颜色及反应因品种抗病性不同而不同。植株感病后先从底部叶片表现症状,逐渐向上扩展蔓延,病斑呈青灰色梭形大斑,边缘界限不明显。病斑多时常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长度可达50—60cm。病害流行年份可使叶片迅速青枯,植株早死,导致玉米雌穗秃尖,籽粒发黑,千粒重下降,其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二、病原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大斑突脐孢菌(Escserohilumturcicum,异名Helminthosporiumturcicum),属于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由寄主气孔生出,2~3根束生,褐色,2~8个隔膜,35~160微米×6~11微米;分生孢子梭形,橄榄色,多数正直,2~7个隔膜,基细胞尖锥形,具有突出的脐点,45~126微米×15~24微米。
三、发病条件
1、不良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玉米大斑病多发生于温度较低、气候冷凉、湿度较大的地区。
2、品种抗病性的差异
不同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感病自交系的利用和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大斑病流行的根本原因。在生产上尽量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不要一味追求产量。
3、不适当的耕作栽培制度
玉米大斑病菌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株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病残体组织内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来源。近年来,许多农户收获玉米后,就将秸秆弃于田中,或收获秸秆,将秸桩和病叶留于田中,致使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土)中,为病害的发生提拱了基础条件。
玉米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间作套种的玉米比单作的发病轻。合理的间作套种能改变田间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有利于玉米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晚播发病重,玉米生长后期抗病力下降,又遇雨季,所以生长后期比前期病重。育苗移栽玉米,由于植株矮,生长健壮,生育期提前,因而比同期直播玉米发病轻。密植玉米田间湿度大,比稀植玉米发病重。肥沃地病轻,瘠薄地病重。追肥病轻,不追肥病重。离村边或玉米秸秆垛近的和地势低洼的玉米地发病重。
四、防治
1、积极推广抗病品种
不同玉米品种大斑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种植优良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大斑病的主要措施。大斑病常发区,选用玉米品种时应把抗病性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
2、减少菌源:大斑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玉米发病的初侵染源,因此在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或彻底深翻,将病残体埋人土中,加速病菌分解。
3、改善耕作栽培环境
有计划地实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迎茬种植。在种植形式上,要变等行距播种为宽、窄行种植,变大面积平播为高、矮秆作物间作套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玉米收获后,要积极组织机深耕,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山坡丘陵区要及时刨拾根茬,清除秸秆、落叶,集中高温沤肥;在秋耕的基础上,抓住冬、春季节多次磙压土地、耙耱保墒。无论平川还是丘陵山区,都要努力杜绝白茬地过冬,施足底肥,特别是要增施农家肥,优化配方施肥,推广地膜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最危险的感病期(孕穗末期至抽雄期)大部分时间都避开高温多雨的季节,从而大大减轻大斑病的危害,以为提高植株抗病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化学防治
根据病情,先摘除植株基部黄叶、病叶,减少再次侵染菌源,增强通风透光度,然后喷施杀菌剂。有效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开始喷药,以后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每公顷喷药液量为1500升左右。
5、建立测报制度
在玉米大斑病多发地区,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系统观察大斑病的发生消长情况。当田间出现病株,病叶开始自下而上垂直扩展时,如田间湿度大,或近日内气象预报有中到大雨,应迅速发出“玉米大斑病将在10%左右田块流行”的预报。
一、症状
玉米大斑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可能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危害加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或水浸状的小斑点,几天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病斑的大小、形状、颜色及反应因品种抗病性不同而不同。植株感病后先从底部叶片表现症状,逐渐向上扩展蔓延,病斑呈青灰色梭形大斑,边缘界限不明显。病斑多时常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长度可达50—60cm。病害流行年份可使叶片迅速青枯,植株早死,导致玉米雌穗秃尖,籽粒发黑,千粒重下降,其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二、病原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大斑突脐孢菌(Escserohilumturcicum,异名Helminthosporiumturcicum),属于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由寄主气孔生出,2~3根束生,褐色,2~8个隔膜,35~160微米×6~11微米;分生孢子梭形,橄榄色,多数正直,2~7个隔膜,基细胞尖锥形,具有突出的脐点,45~126微米×15~24微米。
三、发病条件
1、不良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玉米大斑病多发生于温度较低、气候冷凉、湿度较大的地区。
2、品种抗病性的差异
不同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感病自交系的利用和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大斑病流行的根本原因。在生产上尽量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不要一味追求产量。
3、不适当的耕作栽培制度
玉米大斑病菌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株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病残体组织内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来源。近年来,许多农户收获玉米后,就将秸秆弃于田中,或收获秸秆,将秸桩和病叶留于田中,致使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土)中,为病害的发生提拱了基础条件。
玉米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间作套种的玉米比单作的发病轻。合理的间作套种能改变田间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有利于玉米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晚播发病重,玉米生长后期抗病力下降,又遇雨季,所以生长后期比前期病重。育苗移栽玉米,由于植株矮,生长健壮,生育期提前,因而比同期直播玉米发病轻。密植玉米田间湿度大,比稀植玉米发病重。肥沃地病轻,瘠薄地病重。追肥病轻,不追肥病重。离村边或玉米秸秆垛近的和地势低洼的玉米地发病重。
四、防治
1、积极推广抗病品种
不同玉米品种大斑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种植优良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大斑病的主要措施。大斑病常发区,选用玉米品种时应把抗病性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
2、减少菌源:大斑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玉米发病的初侵染源,因此在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或彻底深翻,将病残体埋人土中,加速病菌分解。
3、改善耕作栽培环境
有计划地实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迎茬种植。在种植形式上,要变等行距播种为宽、窄行种植,变大面积平播为高、矮秆作物间作套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玉米收获后,要积极组织机深耕,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山坡丘陵区要及时刨拾根茬,清除秸秆、落叶,集中高温沤肥;在秋耕的基础上,抓住冬、春季节多次磙压土地、耙耱保墒。无论平川还是丘陵山区,都要努力杜绝白茬地过冬,施足底肥,特别是要增施农家肥,优化配方施肥,推广地膜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最危险的感病期(孕穗末期至抽雄期)大部分时间都避开高温多雨的季节,从而大大减轻大斑病的危害,以为提高植株抗病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化学防治
根据病情,先摘除植株基部黄叶、病叶,减少再次侵染菌源,增强通风透光度,然后喷施杀菌剂。有效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开始喷药,以后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每公顷喷药液量为1500升左右。
5、建立测报制度
在玉米大斑病多发地区,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系统观察大斑病的发生消长情况。当田间出现病株,病叶开始自下而上垂直扩展时,如田间湿度大,或近日内气象预报有中到大雨,应迅速发出“玉米大斑病将在10%左右田块流行”的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