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会感受到家人们对他的完全接纳。这种感觉能帮助孩子接纳自己,并在这种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学会接纳他人,融入集体生活。
养孩子就像放风筝,需要给他一片接纳与包容的天空,但又不能松开手中那根“牵引与归正的丝线”。因为接纳不代表纵容溺爱,更不代表对孩子的错误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如何张弛有度,平衡爱与管教?如何在责备孩子时仍带着深深的接纳?如何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先天特质或不足之处?如何教孩子接纳他人,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接纳,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功课。
跟孩子“非暴力沟通”
(周先生,40岁,企业管理人员)
我所在的公司从去年起转型改组,其间我们进行了“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培训教材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一书。
随后,我把“非暴力沟通”的技巧用到了对儿子周一的教育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让儿子学会了如何接纳自己、接纳别人。这个过程中,我有三点体会。
首先,任何时候,无论孩子做了、说了什么,家长都要先与他的“感受和需要”建立“连接”,观察孩子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与强烈需求。
儿子4岁的时候,有段时间爱说脏话,屡禁不止。我认为,脏话是“表象”,孩子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与强烈需求是“根源”。于是我心平气和地问他:“你说脏话,是不是因为觉得很搞笑、很有能耐,能让妈妈气得跳起来?让我们关注你?”
儿子得意地说:“嗯!我的嘴巴可有魔力了!”然后随口就说了一句脏话。
我推测周一进入了“语言敏感期”,说脏话是他探索话语力量的一种方式。故此,我们不再对他的脏话大惊小怪,而是正面引导——妻子教他朗读儿歌和唐诗,送他去少年宫参加“小小演说家”的比赛。我们收看《我是演说家》的电视节目,还每周举行一次家庭演讲比赛。在体会到“优雅的语言也可以充满魔力”之后,周一觉得说脏话没劲了。
其次,先说出你的感受,再用正向的、可操作性的语言向孩子提出行动上的具体请求。
家人们习惯于使用否定性的语言来教周一,结果却事与愿违。比如妻子说:“不要在沙发上吃掉渣的食物!”周一就拎着薯片到床上去吃。妻子再说:“把床单搞脏了,我会罚你面壁!”周一跳下床,故意用脏兮兮的手去摸墙纸。妻子被气得火冒三丈,吼他“好邋遢”“太懒了”……我劝妻子冷静,并问她:“你这会儿是不是感觉不太好?”她说:“我感觉这孩子做得不对。”我说:“不要评价对错,先告诉我你的感觉和需要。”妻子努力体会了一下,说:“就像看到土匪打劫过的情境一样,我焦虑、火大、无助……我需要家里有秩序、有美感,不要破坏我的劳动成果!”
我将妻子的需求和感受“翻译”成孩子的语言告诉周一。当他又想带脏兮兮的玩具上床时,我说:“你这样做的话,妈妈感觉很难受,好像细菌爬满了她的床,要咬她。”周一说:“没事儿,过会儿她就不难受了。”
我继续说:“你是不是需要一个放玩具的地方?妈妈则需要家里整洁干净。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你俩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从我真诚的态度中,周一感受到我不是“帮助妈妈反对他”,而是“重视每位家人的需要”。他收起叛逆作对的态度,开始想办法。最后,他极有创意地想出一个双赢的办法——将玩具放在一个干净的盒子里,再把盒子放在枕头边。
在我的双向沟通以及示范帮助下,妻子与周一谈话的方式逐渐改变。她努力不在恶劣情绪中吼孩子,而是用理性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使用正向性、细节性、可操作性的语言。她不再说“把房间搞干净”,而是说“我需要你在3分钟之内,把脏衣服放进卫生间的洗衣篮,把果皮包装袋丢进垃圾桶,把盘子放回厨房”。
再次,训练孩子去观察,而非去论断,从而接纳他人,也为他人所接纳。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说:“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仔细想来,我们大脑中出现的绝大多数话语都是评论和判断,孩子们更是如此。
据周一说,他幼儿园里的孩子分为“好孩子”的大部队和“坏孩子”的散兵游勇。为训练他具有接纳性的心态和批判性的思维,当他说某某是坏孩子,被其他孩子孤立拒绝时,我常问:“他做了什么事?你观察到了什么?”周一回答不上来,只说:“大家都这么说。”
我就告诉他:“不要随便说某某是坏人,《圣经》上说,你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至于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你可以先观察再下结论!”
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将小朋友们分成几个组做手工,任命周一为组长。一个叫陈磊的小孩因为搞破坏被排挤,大家都让周一“开除”他。对于这种另类的孩子,周一已经知道先观察,再接纳(至少不去歧视)。
我建议他:“观察要仔细,要发现他搞破坏的原因:有人的眼神让他感觉不舒服?不想待在这个组?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还是想得到大家的重视?……每当我公司里的员工搞破坏时,我都会在仔细观察、倾听他的需要之后再作判断。因为人都是在感到被重视、被接纳的时候才会改变。”
周一试着跟陈磊沟通,虽然他讲话有点词不达意,但对方感受到了他的尊重与接纳。正如我所预料的,陈磊是因为觉得大家都要改变他,所以他偏不改变、偏要捣乱给人看。周一后来发现陈磊身上有很多优点,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再小的孩子也需要大人用管理学的技巧来进行沟通,将他们当作员工一样来尊重、理解、接纳,孩子就会寻找更有效、更双赢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接纳他人的需要。
不喜欢自己的小男孩
(文女士,33岁,绘本馆老师)
我儿子从小就脾气大,如果尿布湿了,或是奶嘴不对位,他都会歇斯底里地哭很久。上幼儿园后,他常跟小朋友发生冲突。渐渐地他表现出了一种无法接纳自己的纠结心理,连老师都看出来了,评价他:“占有欲、领导欲很强,就是脾气有点急,难免伤人。他事后会主动认错,也很愿意帮助人,但总会失去友谊。” 当小朋友离他而去,不愿跟他玩时,他伤心地问我:“我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我为什么不好呢?”
我也是一个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常常讨厌自己的脾气。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儿子那种“控制不住自己,情不自禁就伤害到身边人”的事后懊恼。见他一本正经地“自责”与“忏悔”,我顿感无力。事实上,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情绪化地发飙,经常在恼怒中乱骂老公和儿子,事后又道歉,不久之后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他们。儿子的问题如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需要改变与成长。
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他一起面对“自我接纳”的深刻问题?后来我从弗洛伦丝·塞沃斯著的《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一书中得到启发。
这是一个关于小恐龙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是:“小恐龙为啥哭啊,因为他把所有的朋友都吃到肚子里去了!虽然他不想这样,可他每次都忍不住!”
儿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处于情感敏感期的他,认为小恐龙的孤独就是自己的痛苦——“忍不住!忍不住!就是忍不住去伤害自己在乎的人!甚至把人家吃下去!”
小老鼠莫罗来跟小恐龙做朋友,他说自己会念口诀,让自己的肉变味道从而不被吃掉。莫罗还打算烤蛋糕给小恐龙吃,让他改掉吃朋友的坏习惯……
可是,蛋糕烤得太慢了,小恐龙等不及,一口把莫罗吞了下去。还好,莫罗念了口诀,变得太难吃,又被小恐龙吐了出来。
莫罗没生气,反而好好地跟小恐龙沟通,他故意延长烤蛋糕的时间,训练小恐龙的忍耐力……最终,小恐龙被“无条件的接纳”所征服,学做蛋糕跟莫罗分享,从那以后再也不吃朋友了。
这个故事完全反映了儿子的内心!作者了解人性中“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的弱点。他塑造的小老鼠充满同理心,从来不说教;他发现问题源于莫罗“肚子饿”和“耐性差”,就从源头着手来解决问题!“肚子饿”通过传授做蛋糕的技术来解决;“耐性差”需用理性克制、循序渐进的训练来解决。
回想当初儿子每每因为与小朋友争执而“发飙”时,我的反应都是用很凶的方式制止他、提醒他、责备他……他事后平静、自责痛苦的时候,我又不太懂得安慰,而是用说教的方式控告、揭发他,希望他汲取教训。我这种错误的方式,源于“怕丢脸、怕人家说我们没家教”的心理,却导致儿子越来越不接纳自己。
所以,我需要向故事中的小老鼠学习。作为家长,我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再将亲人当出气筒。作为孩子的朋友,我要改变教育方式,避免说教。
当儿子再跟人起冲突时,我温柔而坚定地将他带回家,抱入一个房间,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发脾气,但是你要像绘本中的小恐龙一样学习忍耐,安静30分钟之后,你才能回到小伙伴中去。”
儿子生气地哭闹时,我就像小老鼠莫罗那样,一边做自己该做的事一边安静地陪着他,即使他又打又撞、说狠话,我也保持克制,丝毫不妥协。
渐渐地,儿子就像绘本中的“小恐龙发现小老鼠不好吃”一样,发现无理取闹的味道一点都不好,任性发飙也越来越让他难受。他开始调整,反思一会儿之后,安静下来,独自玩会儿玩具……不到半小时,他就能恢复心态,高高兴兴地去赔礼道歉,再次融入小朋友之中。
形形色色的“缺乏自制和忍耐”的问题,我都如法炮制,如限制吃糖、不许懒床、按时睡觉等问题,我都像小老鼠莫罗对待恐龙一样态度坚定、口气柔和、界限清晰、步骤明确,哪怕被他冲撞,仍无条件地接纳他。幼儿园老师也用相同的办法对待他,效果很好。我还引导他看到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在歌唱、弹琴等方面的特长。
一段时间后,儿子比较能接纳自己了。他在忍不住又做错事、得到当事人和家长们原谅之后,会喃喃自语:“我认错了,爸爸妈妈仍然爱我。”他也渐渐学会了接纳身边的人。当小朋友被孤立时,他主动跟人家玩,还安慰人家:“你做小恐龙,我做小老鼠莫罗,我会帮助你受欢迎的!”
如今,儿子尽管依旧急脾气、爱发火,但伴随着我的改变与成长,他感受到了接纳,也表达出了接纳。我相信,他性格中的极端负面之处会渐渐改善。
重视幼儿“接纳”的功课
(周女士,幼儿园高级教师)
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玩“比一比”的游戏:谁的玩具多、谁的头发长、谁的裙子漂亮、谁得的奖励多、谁的妈妈更年轻……有些孩子为获胜而吹牛,有些孩子因自卑而敏感,有些孩子对输赢无所谓,有些孩子不卑不亢,接纳每个人的特殊之处。
这些现象反映出孩子的天性,也反映出不同家庭的教育理念。孩子既需要“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又需要管教、训练与引导。如何才能做到二者平衡呢?
第一,管教前要与孩子“共情”,听清孩子的话外音,探索孩子的内在需求。
要让孩子深深感到被接纳,家长只要认真听“他所说出的话语”和“他没说出的需求”就行了。只要做到这两点,无论你的管教、责备如何严厉,孩子都会知道你在乎他、理解他,是为他好。
案例中周先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愿听”和“会听”。这种最不花钱的方法简单易行,却最能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珍视。我最欣赏他“训练孩子去观察,而非去论断”的做法。这既能培养孩子有个性、会思考、不人云亦云,又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智慧——如何了解并接纳别人的需求,想出共赢的办法。
第二,管教要做到“对事不对人”,管教之后要重申“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不少家长管教孩子时会说:“再不听话,妈妈不爱你了!”“你照我说的做,妈妈才爱你!”……这些将接纳与孩子的表现挂钩的话语非常不妥。
更有杀伤力的是,父母在管教之后把孩子晾一边,冷言冷语,讽刺挖苦,故意装出不再爱他的样子。然而,幼儿没有“事情会过去”的概念,如果他觉得父母现在不爱自己,那就是永远就不可能再爱自己了。这种想法对大人来说是可笑的,但对孩子来说是锥心刺骨般真实的恐惧。
所以,家长一定要在管教后跟孩子讲清楚:“爸爸妈妈不喜欢你的某种坏行为(讲得越具体越好),但永远喜欢你。”“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永远爱你。”
第三,教孩子直视自己的弱点、特点,发挥自己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不相同,从外表看,有的皮肤黑,有的个子矮,有的招风耳,有的大兔牙;从性格看,有的脾气暴躁,有的胆小内向,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多愁善感……这些外在和内在的特点,都需要家长智慧地引导孩子去面对,而非逃避。
案例中的文女士没有回避儿子“脾气大”的缺点。她用小恐龙的故事告诉孩子,生气是合情合理的事,但因生气而打人、伤害人、搅扰周围环境则是不对的。她用“改掉情绪化的发飙”的做法来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在被接纳中体会到任性、发飙的不良感受。她还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别人的优点,而不将自己的长处去比较他人的短处。
我觉得,能教孩子跟自己的“负面情绪、与众不同、弱点缺点”好好相处的家长,本身就是处理自己情绪的大师。他们培养的孩子能够接纳自己,拥有良好的自我形象,长大后能够接纳他人、热爱生命,把包容与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个人。
〔编辑:冯士军〕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会感受到家人们对他的完全接纳。这种感觉能帮助孩子接纳自己,并在这种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学会接纳他人,融入集体生活。
养孩子就像放风筝,需要给他一片接纳与包容的天空,但又不能松开手中那根“牵引与归正的丝线”。因为接纳不代表纵容溺爱,更不代表对孩子的错误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如何张弛有度,平衡爱与管教?如何在责备孩子时仍带着深深的接纳?如何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先天特质或不足之处?如何教孩子接纳他人,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接纳,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功课。
跟孩子“非暴力沟通”
(周先生,40岁,企业管理人员)
我所在的公司从去年起转型改组,其间我们进行了“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培训教材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一书。
随后,我把“非暴力沟通”的技巧用到了对儿子周一的教育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让儿子学会了如何接纳自己、接纳别人。这个过程中,我有三点体会。
首先,任何时候,无论孩子做了、说了什么,家长都要先与他的“感受和需要”建立“连接”,观察孩子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与强烈需求。
儿子4岁的时候,有段时间爱说脏话,屡禁不止。我认为,脏话是“表象”,孩子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与强烈需求是“根源”。于是我心平气和地问他:“你说脏话,是不是因为觉得很搞笑、很有能耐,能让妈妈气得跳起来?让我们关注你?”
儿子得意地说:“嗯!我的嘴巴可有魔力了!”然后随口就说了一句脏话。
我推测周一进入了“语言敏感期”,说脏话是他探索话语力量的一种方式。故此,我们不再对他的脏话大惊小怪,而是正面引导——妻子教他朗读儿歌和唐诗,送他去少年宫参加“小小演说家”的比赛。我们收看《我是演说家》的电视节目,还每周举行一次家庭演讲比赛。在体会到“优雅的语言也可以充满魔力”之后,周一觉得说脏话没劲了。
其次,先说出你的感受,再用正向的、可操作性的语言向孩子提出行动上的具体请求。
家人们习惯于使用否定性的语言来教周一,结果却事与愿违。比如妻子说:“不要在沙发上吃掉渣的食物!”周一就拎着薯片到床上去吃。妻子再说:“把床单搞脏了,我会罚你面壁!”周一跳下床,故意用脏兮兮的手去摸墙纸。妻子被气得火冒三丈,吼他“好邋遢”“太懒了”……我劝妻子冷静,并问她:“你这会儿是不是感觉不太好?”她说:“我感觉这孩子做得不对。”我说:“不要评价对错,先告诉我你的感觉和需要。”妻子努力体会了一下,说:“就像看到土匪打劫过的情境一样,我焦虑、火大、无助……我需要家里有秩序、有美感,不要破坏我的劳动成果!”
我将妻子的需求和感受“翻译”成孩子的语言告诉周一。当他又想带脏兮兮的玩具上床时,我说:“你这样做的话,妈妈感觉很难受,好像细菌爬满了她的床,要咬她。”周一说:“没事儿,过会儿她就不难受了。”
我继续说:“你是不是需要一个放玩具的地方?妈妈则需要家里整洁干净。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你俩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从我真诚的态度中,周一感受到我不是“帮助妈妈反对他”,而是“重视每位家人的需要”。他收起叛逆作对的态度,开始想办法。最后,他极有创意地想出一个双赢的办法——将玩具放在一个干净的盒子里,再把盒子放在枕头边。
在我的双向沟通以及示范帮助下,妻子与周一谈话的方式逐渐改变。她努力不在恶劣情绪中吼孩子,而是用理性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使用正向性、细节性、可操作性的语言。她不再说“把房间搞干净”,而是说“我需要你在3分钟之内,把脏衣服放进卫生间的洗衣篮,把果皮包装袋丢进垃圾桶,把盘子放回厨房”。
再次,训练孩子去观察,而非去论断,从而接纳他人,也为他人所接纳。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说:“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仔细想来,我们大脑中出现的绝大多数话语都是评论和判断,孩子们更是如此。
据周一说,他幼儿园里的孩子分为“好孩子”的大部队和“坏孩子”的散兵游勇。为训练他具有接纳性的心态和批判性的思维,当他说某某是坏孩子,被其他孩子孤立拒绝时,我常问:“他做了什么事?你观察到了什么?”周一回答不上来,只说:“大家都这么说。”
我就告诉他:“不要随便说某某是坏人,《圣经》上说,你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至于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你可以先观察再下结论!”
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将小朋友们分成几个组做手工,任命周一为组长。一个叫陈磊的小孩因为搞破坏被排挤,大家都让周一“开除”他。对于这种另类的孩子,周一已经知道先观察,再接纳(至少不去歧视)。
我建议他:“观察要仔细,要发现他搞破坏的原因:有人的眼神让他感觉不舒服?不想待在这个组?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还是想得到大家的重视?……每当我公司里的员工搞破坏时,我都会在仔细观察、倾听他的需要之后再作判断。因为人都是在感到被重视、被接纳的时候才会改变。”
周一试着跟陈磊沟通,虽然他讲话有点词不达意,但对方感受到了他的尊重与接纳。正如我所预料的,陈磊是因为觉得大家都要改变他,所以他偏不改变、偏要捣乱给人看。周一后来发现陈磊身上有很多优点,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再小的孩子也需要大人用管理学的技巧来进行沟通,将他们当作员工一样来尊重、理解、接纳,孩子就会寻找更有效、更双赢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接纳他人的需要。
不喜欢自己的小男孩
(文女士,33岁,绘本馆老师)
我儿子从小就脾气大,如果尿布湿了,或是奶嘴不对位,他都会歇斯底里地哭很久。上幼儿园后,他常跟小朋友发生冲突。渐渐地他表现出了一种无法接纳自己的纠结心理,连老师都看出来了,评价他:“占有欲、领导欲很强,就是脾气有点急,难免伤人。他事后会主动认错,也很愿意帮助人,但总会失去友谊。” 当小朋友离他而去,不愿跟他玩时,他伤心地问我:“我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我为什么不好呢?”
我也是一个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常常讨厌自己的脾气。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儿子那种“控制不住自己,情不自禁就伤害到身边人”的事后懊恼。见他一本正经地“自责”与“忏悔”,我顿感无力。事实上,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情绪化地发飙,经常在恼怒中乱骂老公和儿子,事后又道歉,不久之后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他们。儿子的问题如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需要改变与成长。
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他一起面对“自我接纳”的深刻问题?后来我从弗洛伦丝·塞沃斯著的《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一书中得到启发。
这是一个关于小恐龙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是:“小恐龙为啥哭啊,因为他把所有的朋友都吃到肚子里去了!虽然他不想这样,可他每次都忍不住!”
儿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处于情感敏感期的他,认为小恐龙的孤独就是自己的痛苦——“忍不住!忍不住!就是忍不住去伤害自己在乎的人!甚至把人家吃下去!”
小老鼠莫罗来跟小恐龙做朋友,他说自己会念口诀,让自己的肉变味道从而不被吃掉。莫罗还打算烤蛋糕给小恐龙吃,让他改掉吃朋友的坏习惯……
可是,蛋糕烤得太慢了,小恐龙等不及,一口把莫罗吞了下去。还好,莫罗念了口诀,变得太难吃,又被小恐龙吐了出来。
莫罗没生气,反而好好地跟小恐龙沟通,他故意延长烤蛋糕的时间,训练小恐龙的忍耐力……最终,小恐龙被“无条件的接纳”所征服,学做蛋糕跟莫罗分享,从那以后再也不吃朋友了。
这个故事完全反映了儿子的内心!作者了解人性中“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的弱点。他塑造的小老鼠充满同理心,从来不说教;他发现问题源于莫罗“肚子饿”和“耐性差”,就从源头着手来解决问题!“肚子饿”通过传授做蛋糕的技术来解决;“耐性差”需用理性克制、循序渐进的训练来解决。
回想当初儿子每每因为与小朋友争执而“发飙”时,我的反应都是用很凶的方式制止他、提醒他、责备他……他事后平静、自责痛苦的时候,我又不太懂得安慰,而是用说教的方式控告、揭发他,希望他汲取教训。我这种错误的方式,源于“怕丢脸、怕人家说我们没家教”的心理,却导致儿子越来越不接纳自己。
所以,我需要向故事中的小老鼠学习。作为家长,我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再将亲人当出气筒。作为孩子的朋友,我要改变教育方式,避免说教。
当儿子再跟人起冲突时,我温柔而坚定地将他带回家,抱入一个房间,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发脾气,但是你要像绘本中的小恐龙一样学习忍耐,安静30分钟之后,你才能回到小伙伴中去。”
儿子生气地哭闹时,我就像小老鼠莫罗那样,一边做自己该做的事一边安静地陪着他,即使他又打又撞、说狠话,我也保持克制,丝毫不妥协。
渐渐地,儿子就像绘本中的“小恐龙发现小老鼠不好吃”一样,发现无理取闹的味道一点都不好,任性发飙也越来越让他难受。他开始调整,反思一会儿之后,安静下来,独自玩会儿玩具……不到半小时,他就能恢复心态,高高兴兴地去赔礼道歉,再次融入小朋友之中。
形形色色的“缺乏自制和忍耐”的问题,我都如法炮制,如限制吃糖、不许懒床、按时睡觉等问题,我都像小老鼠莫罗对待恐龙一样态度坚定、口气柔和、界限清晰、步骤明确,哪怕被他冲撞,仍无条件地接纳他。幼儿园老师也用相同的办法对待他,效果很好。我还引导他看到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在歌唱、弹琴等方面的特长。
一段时间后,儿子比较能接纳自己了。他在忍不住又做错事、得到当事人和家长们原谅之后,会喃喃自语:“我认错了,爸爸妈妈仍然爱我。”他也渐渐学会了接纳身边的人。当小朋友被孤立时,他主动跟人家玩,还安慰人家:“你做小恐龙,我做小老鼠莫罗,我会帮助你受欢迎的!”
如今,儿子尽管依旧急脾气、爱发火,但伴随着我的改变与成长,他感受到了接纳,也表达出了接纳。我相信,他性格中的极端负面之处会渐渐改善。
重视幼儿“接纳”的功课
(周女士,幼儿园高级教师)
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玩“比一比”的游戏:谁的玩具多、谁的头发长、谁的裙子漂亮、谁得的奖励多、谁的妈妈更年轻……有些孩子为获胜而吹牛,有些孩子因自卑而敏感,有些孩子对输赢无所谓,有些孩子不卑不亢,接纳每个人的特殊之处。
这些现象反映出孩子的天性,也反映出不同家庭的教育理念。孩子既需要“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又需要管教、训练与引导。如何才能做到二者平衡呢?
第一,管教前要与孩子“共情”,听清孩子的话外音,探索孩子的内在需求。
要让孩子深深感到被接纳,家长只要认真听“他所说出的话语”和“他没说出的需求”就行了。只要做到这两点,无论你的管教、责备如何严厉,孩子都会知道你在乎他、理解他,是为他好。
案例中周先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愿听”和“会听”。这种最不花钱的方法简单易行,却最能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珍视。我最欣赏他“训练孩子去观察,而非去论断”的做法。这既能培养孩子有个性、会思考、不人云亦云,又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智慧——如何了解并接纳别人的需求,想出共赢的办法。
第二,管教要做到“对事不对人”,管教之后要重申“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不少家长管教孩子时会说:“再不听话,妈妈不爱你了!”“你照我说的做,妈妈才爱你!”……这些将接纳与孩子的表现挂钩的话语非常不妥。
更有杀伤力的是,父母在管教之后把孩子晾一边,冷言冷语,讽刺挖苦,故意装出不再爱他的样子。然而,幼儿没有“事情会过去”的概念,如果他觉得父母现在不爱自己,那就是永远就不可能再爱自己了。这种想法对大人来说是可笑的,但对孩子来说是锥心刺骨般真实的恐惧。
所以,家长一定要在管教后跟孩子讲清楚:“爸爸妈妈不喜欢你的某种坏行为(讲得越具体越好),但永远喜欢你。”“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永远爱你。”
第三,教孩子直视自己的弱点、特点,发挥自己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不相同,从外表看,有的皮肤黑,有的个子矮,有的招风耳,有的大兔牙;从性格看,有的脾气暴躁,有的胆小内向,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多愁善感……这些外在和内在的特点,都需要家长智慧地引导孩子去面对,而非逃避。
案例中的文女士没有回避儿子“脾气大”的缺点。她用小恐龙的故事告诉孩子,生气是合情合理的事,但因生气而打人、伤害人、搅扰周围环境则是不对的。她用“改掉情绪化的发飙”的做法来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在被接纳中体会到任性、发飙的不良感受。她还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别人的优点,而不将自己的长处去比较他人的短处。
我觉得,能教孩子跟自己的“负面情绪、与众不同、弱点缺点”好好相处的家长,本身就是处理自己情绪的大师。他们培养的孩子能够接纳自己,拥有良好的自我形象,长大后能够接纳他人、热爱生命,把包容与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个人。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