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式旅居气候康养探析

来源 :沙漠与绿洲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候鸟丹顶鹤为例,利用相关气象站点数据,统计分析丹顶鹤栖息地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并分别根据温湿指数、基于黄金分割法的人体舒适度进行舒适等级划分,探索季节性迁徙的气候养生特征与内涵.研究发现:丹顶鹤迁徙过程中所处日均气温在2~22.5℃,相对湿度在45%~80%,当气温升到3℃(春季迁徙)、气温降到13℃(秋季迁徙)、相对湿度降到60%左右是丹顶鹤开始迁徙的临界值,温度是影响丹顶鹤迁徙的主导气象因素;通过对比南北两地各月的气温、相对湿度、舒适度等级天数以及空气质量指数,11月—次年3月北方严寒,南方舒适湿润,两地温差高达40℃,以海南岛、东南沿海一带为最舒适旅居区;4—10月南北两地温差高达25℃,北方城市处于广义舒适域中,更适合作为季节性旅居地.
其他文献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2009—2018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塔中地区的风蚀起沙特征,结果表明:(1)塔中地区临界起沙风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临界起沙风速介于4.47~4.92 m/s;(2)春、夏季是风蚀事件的多发季节,春、夏季沙尘水平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638.9、3298.9 kg/m2,起沙持续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291.5、336.7 h,且春、夏季风蚀事件的年际变化比秋、冬季更稳定,波动更小;(3)风蚀事件更容易发生在白天,沙尘水平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10:00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站逐小时观测及微波辐射计等资料,对比分析2018年3月17—18日和4月11—12日(简称“03·18”过程和“04·11”过程)乌鲁木齐两次强雨雪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两脊一槽的环流背景下,中亚低槽东移影响北疆,乌鲁木齐附近中高层槽前西南气流、低层西北气流及风切变是强降水维持的环流配置,且“04·11”过程中亚低槽及高低空风场强度均较“03·18”过程明显偏强,其强弱可作为降水量级的重要参考.乌鲁木齐微波辐射资料分析表明,两个过程均在1.2~1.5 km温度变化趋势一致,
中国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快速建设和投产,风力发电已经成为当地能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是电网调度、电网安全、电力销售及电场生产的重要依据.实践表明,风电场合理的风机风功率曲线是准确预测风电功率的重要环节.利用甘肃省9家风电场实况风速、实况功率数据,通过分析风速-功率散点图,应用非线性回归方法,重新构建了风功率曲线,并建立优化的风功率预测模型.基于实际风电场业务,对比了各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新建模型的短期风功率预测准确率更高,且偏差积分电量降低,订正效果显著.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北京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河北廊坊地区2020年2月14日强降雪过程中相态转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引入HYSPLIT模式,对强降雪地区气块进行96 h后向追踪模拟.研究发现,零速度线闭合状态反映了低空急流与中高空急流(气流)发展、对峙、消亡等状态,对地面降水相态变化的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距离北京多普勒雷达40~80 km的廊坊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零度层亮带高度迅速下降后30 min~1 h先后完成雨雪相态转变;利用HYSPLIT模式得到强降雪地区4个高度层的
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分别反演了2005和2014年临沂市的地表温度和不透水层指数,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临沂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年临沂市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热岛效应,2014年表现为强热岛效应.利用地面站点资料统计分析得到,2005—2014年临沂市热岛强度总体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冬季最强,春秋季次之,夏季较弱.分析城市化因子发现,城市经济、人口、用电消耗、城市房屋面积增量等因素对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的影响,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52、0.67、0.81,其中城市经济和房屋面积增量与热岛强
利用2016—2017年科尔沁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每6 min的风场资料评估雷达探测性能,对风廓线雷达数据获取率、风廓线雷达与气球探空探测风的相关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平均数据获取率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3000 m以下平均数据获取率都在60%以上.雷达探测数据存在日出后数据缺测率高、午后缺测率低的变化趋势.各层数据获取率与气温和比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35左右.对比风廓线与常规高空探测数据发现:二者v分量的相关系数大于u分量;u分量相关系数>0.4的高度层为400~1900 m,
利用乌鲁木齐市L波段雷达系统探空资料,对2014—2016年冬季12月—次年2月乌鲁木齐机场雾日、非雾日,雾日中持续浓雾日和非持续浓雾日的低空温、湿、风等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雾日较之非雾日,湿润层更厚,贴地逆温更厚更强,低空风速略小,低空型东南风风层较为深厚.贴地逆温顶高0.55℃/100 m,地面西南风,低空型东南风起始高度<500 m,最大风速层<1200 m等条件有利于雾的发生.(2)持续浓雾日相较于非持续浓雾日,贴地逆温或悬垂逆温的第一逆温层底高和顶高更低,平均逆温强度更强,
为了更准确地提供杏花始花期的预报,利用新源县1996—2020年的始花期观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关键影响因子,建立预报模式.结果表明:新源县杏花始花期平均出现在4月5日,最早最晚始花期相差28 d,近22 a来始花期提前约4 d.始花期前的气温、日照、0℃积温等对始花期有明显影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新源县杏花始花期的预报模型,回代检验中始花期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差0~2 d的准确率达到63.6%,相差3 d的准确率为27.2%,2018—2020年的试报服务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相差分别2、1、3
使用MICAPS系统平台、地面要素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雷电数据等资料,对2012—2021年32次江西飑线过程和2017—2020年5月4次江西飑线过程进行统计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3—5月是飑线天气过程高发期(占全年90%),回波形态表现为飑线回波带上超级单体、飑线回波带上强单体、短带回波、超级单体(群)4种类型.江西飑线主要产生≥17.2 m/s的雷暴大风、暴雨和强雷电天气,但有59%的飑线伴有冰雹出现.(2)2017—2020年5月4次江西飑线过程,出现≥17.2 m/s雷
利用2019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数据、搭载在葵花-8卫星上的成像仪(AHI)观测数据和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分析北京城区云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云光学厚度(Cloud optical depth,COD)和云滴有效半径(Cloud drop effective radius,CER)呈现明显时空变化特征.南部地区较高而北部地区较低,夏季的COD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最高值为20左右.CER在春季和夏季呈现相反的区域分布特征,春季南低北高,夏季南高北低,而秋冬季CER明显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