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月13日,由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香港工程师学会、香港海事科技学会、皇家造船师学会暨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香港联合分会联合主办、广州市奥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粤港澳海事界迎春联谊会·2012”在广州东逸湾国际酒店顺利召开。联谊会由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胡国良主持,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副会长徐国庆、香港工程师学会—MMNC分部主席司徒家成、广东省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汤世华发表讲话。出席联谊会的嘉宾有: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胡国良、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副会长徐国庆、广东省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汤世华、香港工程师学会—MMNC分部主席司徒家成、皇家造船师学会暨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香港联合分会副主席陈铭佑、香港海事科技学会主席邓光辉、英国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理事长曾志满、澳门港务局港口及船舶事务厅厅长李荣胜、广东海事局副局长庄则平、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处符洁莹、广州港务局副局长丁志明、广州市外经局机电处副处长杨晓、珠海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冬鹏、广东省焊接学会理事长杨永强、广东省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庆年、广州市港口航运协会秘书长陈学荣、以及来自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会长、副会长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粤港澳三地政府机构、船东、船舶及海工企业共近400人前来参加本次盛会。
·声音
“通过这活动,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海事业各界确实需要多交流、多互动,多擦出共同发展的火花。也正由此,我衷心希望这次联谊会能成为我们粤港澳三地海事业联谊活动的长青树,一届比一届更有意义。”
——胡国良理事长
“为强国家、兴海事而努力,这也是广东海事界同仁的历史责任。如何在这难得的机遇中抓住先机,正是我们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我们希望,借助联谊会这一平台,粤港澳地区能够跨越行业间的隔阂,加强海事行业间的交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共同为建设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徐国庆副会长
·现场、
2012.1.13 17:00
会前紧张的筹备中:
17:00签到处
17:30背景刚架搭设完成
17:30礼品发放处
17:30晚宴座位排位
18:00 签到处
18:30 正式开始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胡国良作为主持人致欢迎词,他简要阐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之后,他向来宾隆重介绍了参会领导和嘉宾,对参加今天联谊会的全体来宾致以诚挚和美好的祝福。
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副会长徐国庆发表讲话,希望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跨越隔阂,加强交流,为实现海洋强省做出更大贡献。
·本刊评论
春风拂面 大势所趋
■ 本刊运营总监:谢奇
由于国家战略、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给广东乃至华南“大海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东省海洋船舶工业已经进入由国家层面推动发展的新阶段。海洋开发刻不容缓,海洋经济相关产业的融合也迫在眉睫。区域相关行业如何积极开展交流,促进合作,在这难得的机遇中抓住先机,正是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我们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能够跨越行业间的隔阂,达到共荣发展的局面。
粤港澳三地首次举办的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交流活动,虽然面临着时间紧、经验不足等多种压力,但是我们的这次尝试得到了大家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不仅船舶业参与热情异常高涨,整个大海事领域都积极响应,这也说明,大海事领域的融合符合行业发展潮流,是大势所趋。
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有助于区域间航运业的发展和繁荣。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该地区的船舶工业稳步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造船规模和研发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广州作为一个重要的航运枢纽,又毗邻香港、澳门,辐射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这一区域已经成为国际航运枢纽,其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地位也日益提升,这也对航运海事行业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大海事行业的交流有助于行业产业链延伸,吻合了目前经济发展趋势要求。广义的船舶产业涵盖了船舶修造业和还是航运业,外延扩展到港口运营、海洋工程等相关领域。加强细分行业间的交流,有助于企业在区域市场的信息搜集与传递、人脉积累乃至商机的寻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下游产业链的联系日益紧密,也对航运海事行业的融合提出要求。
加强大海事行业间的交流,凝聚行业力量,在国家、在广东的海洋开发中彰显自己的声音,对广东海洋开发战略提出行业要求。《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广东省海事业已经进入由国家层面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区域海事行业而言,我们需要积极响应,加大参与激情和力度,凝聚行业力量,在粤港澳区域海洋开发政策制定、推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将坚定不移的将这一活动延续下去,力争成为粤港澳区域一年一度的盛会,我相信地处南海之滨的粤港澳三地业界将大有作为,也相信海事界同仁来参加本次活动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视界:《广东造船》
本次粤港澳海事盛典上,《广东造船》从组织到实施,到现场,到全程跟踪。笔者在走访过程中,许多与会代表均表示,今年将继续支持《广东造船》杂志,感谢《广东造船》为各地船舶企业提供一个如此高端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非常期待《广东造船》在2012年的表现和发展。
“祝贺杂志未来越办越好,无论从封面设计,还是杂志栏目的设计、还是从文章质量,包括我们的印刷质量都要有大幅提高。汪洋书记早前提出要依托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我们造船行业广州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呼吁造船界在新广州建设里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广东造船》相关的栏目宣传工作和实际航运业务工作要跟进上去。”
——广州港务局副局长丁志明
“希望《广东造船》今后能为广东造船行业新一轮的创新发展能够起到新的积极作用,因为这几年广东把造船行业放到重点发展行业,而且去年国务院刚刚批复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规划,今年也是实施这个计划的第一年。这几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企业的支持下,我们行业对推动广东地区造船行业的科技进步都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我们希望能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广东造船》继续做好平台的作用,推动广东造船业的影响力。不但要扩大影响力,还要做大规模,而且最重要是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能够有新的突破,能够发挥后发优势。我们造船行业从三个基地来讲,目前还是比较弱的,必须通过后发优势赶上前面两个造船基地。感谢《广东造船》这几年的努力工作。”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胡国良
“3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而立之年,三十而立应该走向成熟。在广东造船界产业转移给我们提供了好好的机遇。所以我相信在这种机遇面前,我们《广东造船》杂志能够充当一个好好的重要平台,扮演一个重要的媒体角色,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广东造船的竞争力提升到新的台阶。
作为杂志媒体,资讯类的内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其次还要关注技术创新,例如有什么新的技术、有什么新的设备、或者新的研究成果提供给大家。这点很重要,因为现在技术创新关系到我们华南地区造船的竞争力。”
——广新海事重工董事长李统安
“我们院作为华南地区比较大的一个事业单位,对杂志社这么多年来都这么支持,也表示感谢。杂志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还是设计、新的技术办法、新的设计思想,还有新船型的介绍,这些方面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因为目前船市不是特别好,我们要怎样走出低迷呢,我们技术一定要减负,这才是关键。降价是万不得已的办法,技术进步才是关键。技术转调结构、转方式,其实最关键点还是技术进步。技术做上去了,有了新的东西,人有我优,人无我有,能达到这一点的话,我们中国的船舶就能发展得更快一点。希望这方面,杂志社能够多做一些工作。我们也会尽自己所力进行投稿,把杂志做好。”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院长巨锦
·声音
“通过这活动,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海事业各界确实需要多交流、多互动,多擦出共同发展的火花。也正由此,我衷心希望这次联谊会能成为我们粤港澳三地海事业联谊活动的长青树,一届比一届更有意义。”
——胡国良理事长
“为强国家、兴海事而努力,这也是广东海事界同仁的历史责任。如何在这难得的机遇中抓住先机,正是我们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我们希望,借助联谊会这一平台,粤港澳地区能够跨越行业间的隔阂,加强海事行业间的交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共同为建设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徐国庆副会长
·现场、
2012.1.13 17:00
会前紧张的筹备中:
17:00签到处
17:30背景刚架搭设完成
17:30礼品发放处
17:30晚宴座位排位
18:00 签到处
18:30 正式开始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胡国良作为主持人致欢迎词,他简要阐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之后,他向来宾隆重介绍了参会领导和嘉宾,对参加今天联谊会的全体来宾致以诚挚和美好的祝福。
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副会长徐国庆发表讲话,希望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跨越隔阂,加强交流,为实现海洋强省做出更大贡献。
·本刊评论
春风拂面 大势所趋
■ 本刊运营总监:谢奇
由于国家战略、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给广东乃至华南“大海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东省海洋船舶工业已经进入由国家层面推动发展的新阶段。海洋开发刻不容缓,海洋经济相关产业的融合也迫在眉睫。区域相关行业如何积极开展交流,促进合作,在这难得的机遇中抓住先机,正是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我们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能够跨越行业间的隔阂,达到共荣发展的局面。
粤港澳三地首次举办的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交流活动,虽然面临着时间紧、经验不足等多种压力,但是我们的这次尝试得到了大家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不仅船舶业参与热情异常高涨,整个大海事领域都积极响应,这也说明,大海事领域的融合符合行业发展潮流,是大势所趋。
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有助于区域间航运业的发展和繁荣。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该地区的船舶工业稳步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造船规模和研发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广州作为一个重要的航运枢纽,又毗邻香港、澳门,辐射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这一区域已经成为国际航运枢纽,其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地位也日益提升,这也对航运海事行业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大海事行业的交流有助于行业产业链延伸,吻合了目前经济发展趋势要求。广义的船舶产业涵盖了船舶修造业和还是航运业,外延扩展到港口运营、海洋工程等相关领域。加强细分行业间的交流,有助于企业在区域市场的信息搜集与传递、人脉积累乃至商机的寻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下游产业链的联系日益紧密,也对航运海事行业的融合提出要求。
加强大海事行业间的交流,凝聚行业力量,在国家、在广东的海洋开发中彰显自己的声音,对广东海洋开发战略提出行业要求。《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广东省海事业已经进入由国家层面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区域海事行业而言,我们需要积极响应,加大参与激情和力度,凝聚行业力量,在粤港澳区域海洋开发政策制定、推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将坚定不移的将这一活动延续下去,力争成为粤港澳区域一年一度的盛会,我相信地处南海之滨的粤港澳三地业界将大有作为,也相信海事界同仁来参加本次活动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视界:《广东造船》
本次粤港澳海事盛典上,《广东造船》从组织到实施,到现场,到全程跟踪。笔者在走访过程中,许多与会代表均表示,今年将继续支持《广东造船》杂志,感谢《广东造船》为各地船舶企业提供一个如此高端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非常期待《广东造船》在2012年的表现和发展。
“祝贺杂志未来越办越好,无论从封面设计,还是杂志栏目的设计、还是从文章质量,包括我们的印刷质量都要有大幅提高。汪洋书记早前提出要依托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我们造船行业广州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呼吁造船界在新广州建设里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广东造船》相关的栏目宣传工作和实际航运业务工作要跟进上去。”
——广州港务局副局长丁志明
“希望《广东造船》今后能为广东造船行业新一轮的创新发展能够起到新的积极作用,因为这几年广东把造船行业放到重点发展行业,而且去年国务院刚刚批复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规划,今年也是实施这个计划的第一年。这几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企业的支持下,我们行业对推动广东地区造船行业的科技进步都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我们希望能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广东造船》继续做好平台的作用,推动广东造船业的影响力。不但要扩大影响力,还要做大规模,而且最重要是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能够有新的突破,能够发挥后发优势。我们造船行业从三个基地来讲,目前还是比较弱的,必须通过后发优势赶上前面两个造船基地。感谢《广东造船》这几年的努力工作。”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胡国良
“3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而立之年,三十而立应该走向成熟。在广东造船界产业转移给我们提供了好好的机遇。所以我相信在这种机遇面前,我们《广东造船》杂志能够充当一个好好的重要平台,扮演一个重要的媒体角色,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广东造船的竞争力提升到新的台阶。
作为杂志媒体,资讯类的内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其次还要关注技术创新,例如有什么新的技术、有什么新的设备、或者新的研究成果提供给大家。这点很重要,因为现在技术创新关系到我们华南地区造船的竞争力。”
——广新海事重工董事长李统安
“我们院作为华南地区比较大的一个事业单位,对杂志社这么多年来都这么支持,也表示感谢。杂志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还是设计、新的技术办法、新的设计思想,还有新船型的介绍,这些方面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因为目前船市不是特别好,我们要怎样走出低迷呢,我们技术一定要减负,这才是关键。降价是万不得已的办法,技术进步才是关键。技术转调结构、转方式,其实最关键点还是技术进步。技术做上去了,有了新的东西,人有我优,人无我有,能达到这一点的话,我们中国的船舶就能发展得更快一点。希望这方面,杂志社能够多做一些工作。我们也会尽自己所力进行投稿,把杂志做好。”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院长巨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