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传染病;爆发;甲型H1N1流感
【中图分类号】R10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60-02
某部通迅营和警侦连于2010年3月发生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先后有69人发病,发病率为38.5%。接到疫情报告后,师医院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领导下,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现将本次疫情防控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某部通迅营和警侦连是在同一大营区内毗邻的两个单位,警侦连住在下风区,平时人员往来密切,两个单位共有官兵179人。疫情发生地为某部通迅营,通迅营一名战士出差回营区后出现发热(体温38.9℃)、咳嗽症状。与之密切接触者先后发病,24小时内两单位共有43人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连队值班首长立即向师卫生科及师医院汇报,师医院派防疫军医到疫情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初拟呼吸道传染病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上级批示在未确诊前,先按甲型H1N1流感防治。
1.2 方法:
1.2.1 成立医疗队:师医院拟定临时领导小组,由业务副院长带队,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抽调全院有关科室医护人员参与,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按照《军队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及时与驻地卫生局通报疫情。
1.2.2 物资准备:估计疫情爆发区可能发病人员的数量,携带消毒药械、防护用品、车辆、通迅装备,常材2个营基数,流感疫苗等物资。
1.2.3 疫区管理:对发热患者就地隔离治疗,按照传染病房设计流程设立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把污染区设置在下风处,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标识清晰醒目。医用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临时病房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提供饮食饮水方便,每个房间配备一个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和一瓶“84”消毒液,并教会患者使用方法。每位患者均配戴口罩,禁止互串房间,同时对进出病区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严格管理,进、出污染区需更换防护服,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使其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对所有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实施患者与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与治療,密切接触者每天进行体温筛查,有发热者立即隔离,密切接触者宿舍内每天消毒两次,并开窗通风,人员仅在营区上风区或宿舍、食堂周围活动。对无并发症患者隔离满2周且体温连续正常3天者可出隔离病区。未发热者继续实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满7天,同时无新增发热病例后全部解除隔离。
1.2.4 预防和治疗:对易感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对发热患者给予达菲(每次75mg,每日二次,口服)抗病毒治疗,对高热者给予降温、补液等对症处理,鼓励多饮水,并做好个人卫生;对无症状密切接触者给予预防性口服莲花清瘟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2 结果
经过近1周的联防联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隔离后第一天,有流感样症状者11人,第二天,有9人,第三天有5人,第四天有1人。第5天后,无新发病病例,收隔离病人共69人,11例咽拭子送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提示病毒核糖核酸阳性。医学观察满7天体温正常者,解除隔离,所有病例均在营区临时病房内隔离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近年来,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爆发事件不断。呼吸道传染病在生活高度集中,任务特殊的部队人群中更易发生传播和流行,甚至发生规模不等的爆发,其危害性和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往往较其他伤病更为严重。本次某部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由输入性病例所致,爆发的特点是传染性强,数小时内多人出现感染症状,临床症状以发热(体温超过38.5℃)、咽痛、咳嗽、乏力为主,但病毒毒力较弱,无重症及严重并发症患者,这可能与本宗呼吸道传染病发生于年青战士,相对于普通人群其体质较好,机体免疫力较强有关。
回顾与总结了某部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师卫生科的统一协调下,以师医院为主要救治力量,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传染病性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组织各科室医护人员携带防控物资赶赴疫区,临时设立隔离病区,按照患者与密切接触者进行分类隔离管理,避免了交叉感染,防疫军医兼职负责收集、统计、报告传染病相关信息工作,使上级卫生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全面了解疫情发展与防控情况,做出准确的疫情防控评估,为拟定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实施中采取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和人员体温监测筛查等措施,进行科学、有序的联防联控,仅在5天内即完全控制了疫情,所有病例痊愈出隔离区,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从防控非典型性肺炎(SARS)开始,我们不断从传染病预防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控预案,全体医护人员树立危机意识,平时加强人员的配备和医疗救治技术培训,防疫物资的准备,防控工作流程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演练,同时发挥驻地卫生部门信息和技术上的优势来指导防控。通过这次军地联合防控甲型H1N1流感,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伤病员的救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单位:362200 福建省军区卫生处1
362200 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
362700 福建73311部队科盾医院3
【中图分类号】R10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60-02
某部通迅营和警侦连于2010年3月发生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先后有69人发病,发病率为38.5%。接到疫情报告后,师医院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领导下,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现将本次疫情防控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某部通迅营和警侦连是在同一大营区内毗邻的两个单位,警侦连住在下风区,平时人员往来密切,两个单位共有官兵179人。疫情发生地为某部通迅营,通迅营一名战士出差回营区后出现发热(体温38.9℃)、咳嗽症状。与之密切接触者先后发病,24小时内两单位共有43人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连队值班首长立即向师卫生科及师医院汇报,师医院派防疫军医到疫情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初拟呼吸道传染病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上级批示在未确诊前,先按甲型H1N1流感防治。
1.2 方法:
1.2.1 成立医疗队:师医院拟定临时领导小组,由业务副院长带队,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抽调全院有关科室医护人员参与,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按照《军队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及时与驻地卫生局通报疫情。
1.2.2 物资准备:估计疫情爆发区可能发病人员的数量,携带消毒药械、防护用品、车辆、通迅装备,常材2个营基数,流感疫苗等物资。
1.2.3 疫区管理:对发热患者就地隔离治疗,按照传染病房设计流程设立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把污染区设置在下风处,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标识清晰醒目。医用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临时病房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提供饮食饮水方便,每个房间配备一个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和一瓶“84”消毒液,并教会患者使用方法。每位患者均配戴口罩,禁止互串房间,同时对进出病区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严格管理,进、出污染区需更换防护服,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使其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对所有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实施患者与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与治療,密切接触者每天进行体温筛查,有发热者立即隔离,密切接触者宿舍内每天消毒两次,并开窗通风,人员仅在营区上风区或宿舍、食堂周围活动。对无并发症患者隔离满2周且体温连续正常3天者可出隔离病区。未发热者继续实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满7天,同时无新增发热病例后全部解除隔离。
1.2.4 预防和治疗:对易感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对发热患者给予达菲(每次75mg,每日二次,口服)抗病毒治疗,对高热者给予降温、补液等对症处理,鼓励多饮水,并做好个人卫生;对无症状密切接触者给予预防性口服莲花清瘟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2 结果
经过近1周的联防联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隔离后第一天,有流感样症状者11人,第二天,有9人,第三天有5人,第四天有1人。第5天后,无新发病病例,收隔离病人共69人,11例咽拭子送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提示病毒核糖核酸阳性。医学观察满7天体温正常者,解除隔离,所有病例均在营区临时病房内隔离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近年来,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爆发事件不断。呼吸道传染病在生活高度集中,任务特殊的部队人群中更易发生传播和流行,甚至发生规模不等的爆发,其危害性和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往往较其他伤病更为严重。本次某部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由输入性病例所致,爆发的特点是传染性强,数小时内多人出现感染症状,临床症状以发热(体温超过38.5℃)、咽痛、咳嗽、乏力为主,但病毒毒力较弱,无重症及严重并发症患者,这可能与本宗呼吸道传染病发生于年青战士,相对于普通人群其体质较好,机体免疫力较强有关。
回顾与总结了某部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师卫生科的统一协调下,以师医院为主要救治力量,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传染病性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组织各科室医护人员携带防控物资赶赴疫区,临时设立隔离病区,按照患者与密切接触者进行分类隔离管理,避免了交叉感染,防疫军医兼职负责收集、统计、报告传染病相关信息工作,使上级卫生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全面了解疫情发展与防控情况,做出准确的疫情防控评估,为拟定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实施中采取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和人员体温监测筛查等措施,进行科学、有序的联防联控,仅在5天内即完全控制了疫情,所有病例痊愈出隔离区,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从防控非典型性肺炎(SARS)开始,我们不断从传染病预防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控预案,全体医护人员树立危机意识,平时加强人员的配备和医疗救治技术培训,防疫物资的准备,防控工作流程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演练,同时发挥驻地卫生部门信息和技术上的优势来指导防控。通过这次军地联合防控甲型H1N1流感,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伤病员的救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单位:362200 福建省军区卫生处1
362200 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
362700 福建73311部队科盾医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