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作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期形成的身体与心理情况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广大幼儿的喜爱与欢迎,同时也是幼儿与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体育游戏指的是和体育有关的游戏,将体育运动进行游戏化,从而满足幼儿的年龄特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育。
体育 家长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家校合作。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幼儿是一颗种子,需要全社会给予精力呵护,才能保证其健康成长。这里的全社会理应包括学校、教师,更应该包括社区和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有着其他一切教育无法替代的优势。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愈发关注幼儿教育工作,这是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影响着未来国家的发展建设。通过合适的幼儿体育运动在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1 幼儿体育游戏的主要特征
1.1 趣味性
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趣味性。幼儿体育游戏有着丰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但通常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另外,体育游戏有着较强的自由性,是不存在什么压力的,幼儿能够轻松愉悦的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最终得到非常愉快的体验。
1.2 竞争性
体育游戏也存在竞争性,但其和竞技体育有着极大的差别。竞技体育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运动,其往往有着统一且严格的规则。而对于体育游戏,其针对的主要是幼儿,所有活动方式的变通性较大,虽然也由竞争得到胜利,但是影响游戏结果的因素很丰富。
1.3 目的性
幼儿体育游戏还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不论是传授生活与劳动技能,或是发展参与者的体力与智力,再或是娱乐等,都成为其进行的目的。其主要利用人们各种有意识行为,实现体质的增强、陶冶情操,最后在教学与生活进行服务。但在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相关技术动作。而在结束部分所进行的小游戏,更多的是帮助幼儿放松身体,消除疲劳。
家校合作意识差。很多家长认为,教育的责任在校方。父母只负责孩子的生活,将教育的重任全归责于学校,于是就出现了孩子教育不好,家长找学校理论,责怪教师。
家校合作重智育轻体育。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智育非常重视,却忽视体育。学校的家长会,一般也讲述与考试学科相关的教学情况,而对于身体素质发展情况,由于目前评价不健全,很多学校没有纳入有效的监控范围之中。
家校沟通频率低。教师与家长沟通,一般以QQ或短信或电话沟通为主,很少有教师主动进行家访。体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频率更低了。教师需要家长的配合,因为需要特长生进行体育训练,为学校争光。这些幼儿常给教师带来麻烦,教师不得不与家长进行沟通。
家校合作层次浅。目前文化学科家校合作途径多,形式多,评价也多,因为文化学科每天有家庭作业,需要家长参与与支持,常见的方式,就是“打卡”。但体育类合作,据调查几乎没有。原因是一是体育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二是体育教师在校课务重杂务多,教师没有更多余力去与家长合作。
家校合作评价无。家校合作就体育学科而言就很少,评价就更少了,一般的评价也只是让家长参与学期末的教师满意度测评。再则家长参与教师满意度打分,一般也是作当“老好人”,都是给予好评。这样的评价,就成为形式主义了,失去评价的意义了。
其实,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水平,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家长也应该成为幼儿体育锻炼的支持者与陪伴者。当然我们的体育老师大多数情况下与家长的联系也比较少,幼儿出现了问题,大多数都是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沟通效果会受到影响。其实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陪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关注到孩子的身体锻炼,这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2 以赛促练,提高亲子活动积极性
体育节是每个学校的固定节日,体育节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体育节上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并通过各种宣传,如海报、升旗仪式等,让幼儿对比赛充满了期待。通过赛前发送告家长书和班级群的形式让家长了解比赛规则,结合自己孩子的比赛项目,陪伴孩子一起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训练,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课余锻炼,比赛结果固然很重要,但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进行挑战更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因此,让家长了解幼儿的体育比赛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幼儿练习水平。
3 及时评价,促进家校体育发展的持久性
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的家长参加到活动中来,对学校体育课程整体成效的提升相当明显。我们认为保持家校合作的持续性非常重要,没有后续跟进和鼓励措施,会让孩子和家长失去积极性。在开展的各类体育活动中,对参与到活动中的孩子和家长都要有鼓励措施,定期开展校外体育小达人、校外体育辅导员和体育健身家庭等评比活动。并由学校颁发证书,对每次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进行记录,对于积极参加亲子活动的家庭给与奖励并由学校颁发证书,对优秀家庭进行表彰,让孩子有荣誉感,让家长有价值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家长为了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
4 体育游戏推动幼儿身体的成長发育
幼儿阶段作为孩子身体各项机能发育的时期,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运动,实际上也刺激了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不论是幼儿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还是其身体素质与身体适应能力,均实现了全面的发展进步。首先,幼儿参与到体育游戏以后,幼儿的骨骼、肌肉与关节都能够实现快速的发育,让骨骼之中的骨密度不断增厚,骨径变粗,使其骨骼更加的坚固,使得幼儿的骨细胞生长能力不断增强,骨骼实现纵向的发展。其次,通过体育游戏,幼儿自身的心肺功能也得到有效提升,其神经系统也更好实现对于肌肉活动的控制与调节,并且幼儿的呼吸道适应能力与抵抗力也能增强。此外,幼儿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还能够使其脑部实现良好的发育,提升其反应能力,让幼儿的肢体变得灵活协调。最后,幼儿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进行走、跑、跳等各种运动,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水平得到提升,实现对于其身体力量与耐力的有效锻炼,促使幼儿身体实现全方面的发展进步。 另外,幼儿多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促使幼儿身体适应能力的提升,使其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避免各种病毒的侵害。当前,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就体弱多病,导致家长在喂养孩子过程中,都非常小心翼翼的,不仅害怕孩子吃错什么东西,也不敢让孩子到户外吹风和运动,每天孩子只能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其实这样并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在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帮助幼儿参与到适合的体育游戏中。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体能得到了训练,其体质水平自然能够提升,也能够减少生病的几率,够促进幼儿身体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5 以学校活动为契机,激活家长资源
笔者所在的学校,体育活动较多,如以常州市“周末爸爸妈妈跟我去运动”为契机,开展了“ 校幼儿俱乐部超级联赛”活动,充分激活家长资源,聘请家长作为校外体育指导员,通过微信、qq等多种形式组织家长进行亲子赛,自发组织小队训练,进行口号、队旗的设计,丰富了幼儿的体育生活,同时也架起了家长与幼儿体育锻炼的桥梁,开启了幼儿丰富的体育生活的美好篇章。每天放学后乃至周末,幼儿可以在家长志愿者的协助组织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这样的家校合作方式,大大激发幼儿了参加运动的兴趣,提升了运动技能水平。
家长对幼儿的体质健康和运动能力很重视,其中不乏运动能力很强的家长,很多家长参加过校队训练,或者经常参加球类比赛,有很丰富的家长资源,通过调查,加强对幼儿的宣传,用幼儿邀请家长,家长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拔聘请校外体育指导员。校外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通过qq、微信的形式积极联系本队家长成员,组织成员之间不定期的开展亲子球类比赛,家庭间的友谊赛,形成家庭社区的体有银核公氛围,丰富幼儿的体育育生活,培养幼儿的体育行为,让幼儿在与家长的亲子子活动中提高了运动能力,养成了运动习惯,也让家长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孩子的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视孩子的运动锻东。
6 “学”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有言:“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从中我们发现,教和学的中心是“做”,唯有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才符合“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在游戏中,幼儿只有真做、真说、真听、真看,在与环境和学习伙伴的互动中才能达成游戏的目标。
案例2:中班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
教师在自主游戏开始前提醒幼儿们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能互相打闹。游戲开始了,幼儿们迅速冲向器材仓库,有的抓起羊角球坐在上面跳着玩,有的滚起了轮胎,还有的玩推车……孩子们自由玩耍,开心无比。突然,女孩1大声喊:“跳方格队到这边来!”这时旁边的女孩2立刻拿起一个多功能拼图框朝她走来,几名幼儿一会儿把拼图框摆成长条,一会搭起了楼房,他们一会儿摆一会儿跳,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了跳格子的队伍。很快集体的跳格子已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其中一名幼儿提议,两人一组手拿拼图框,几组幼儿摆成一条隧道,其他人玩钻隧道的游戏。这时,班里其他幼儿也都逐个排队等候过“隧道”。
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游戏里,幼儿亲自做,在体验中建构起经验体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对于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游戏,他们都拥有体验的机会,他们收获了成功、失落等各种人生体验,无论是哪一种体验,都是幼儿所本应有权利体验的。在“做”中“学”才是幼儿应该拥有的“真”教育,在这样的“真”教育中,幼儿的“学”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快乐的。
7 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进步
幼儿时期作为幼儿自我概念产生的重要环节。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其产生的各种行为基础都是身体的活动能力,所以幼儿往往需要确认自己的身体活动能力,这实际上也就是“自我概念”产生的中心。在生活与活动过程中,幼儿是采用怎样的方式和人进行交流、遭遇困难时是怎样的选择,是否能够积极解决与应对,都被幼儿的自我映象所影响。
幼儿大部分的体验都与身体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在幼儿时期其是否能够大胆的进行攀爬、跳高、跨跳等,在成人以后就能够通过肯定与同伴的钦佩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并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也更愿意选择高难度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所以,对于此类幼儿来说,就算其在游戏中遭遇困难,也要积极尝试与克服,最终构成积极良好的自我价值观念。
体育活动在帮助幼儿形成较好的“自我概念”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较好的个性品质。相关研究表明,运动能力和幼儿个性特征形成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体育游戏中幼儿往往能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所以,对于幼儿教育者来说,就必须要在体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充分的关注幼儿所表现出的各种个性品质,更好的培育幼儿的个性品质。
8 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阶段,利用体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与心理的发育,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社会行为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关键期,各个年龄段的运动能力优势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教育就必须要重视幼儿体育游戏课件,促进幼儿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给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体育 家长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家校合作。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幼儿是一颗种子,需要全社会给予精力呵护,才能保证其健康成长。这里的全社会理应包括学校、教师,更应该包括社区和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有着其他一切教育无法替代的优势。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愈发关注幼儿教育工作,这是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影响着未来国家的发展建设。通过合适的幼儿体育运动在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1 幼儿体育游戏的主要特征
1.1 趣味性
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趣味性。幼儿体育游戏有着丰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但通常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另外,体育游戏有着较强的自由性,是不存在什么压力的,幼儿能够轻松愉悦的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最终得到非常愉快的体验。
1.2 竞争性
体育游戏也存在竞争性,但其和竞技体育有着极大的差别。竞技体育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运动,其往往有着统一且严格的规则。而对于体育游戏,其针对的主要是幼儿,所有活动方式的变通性较大,虽然也由竞争得到胜利,但是影响游戏结果的因素很丰富。
1.3 目的性
幼儿体育游戏还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不论是传授生活与劳动技能,或是发展参与者的体力与智力,再或是娱乐等,都成为其进行的目的。其主要利用人们各种有意识行为,实现体质的增强、陶冶情操,最后在教学与生活进行服务。但在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相关技术动作。而在结束部分所进行的小游戏,更多的是帮助幼儿放松身体,消除疲劳。
家校合作意识差。很多家长认为,教育的责任在校方。父母只负责孩子的生活,将教育的重任全归责于学校,于是就出现了孩子教育不好,家长找学校理论,责怪教师。
家校合作重智育轻体育。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智育非常重视,却忽视体育。学校的家长会,一般也讲述与考试学科相关的教学情况,而对于身体素质发展情况,由于目前评价不健全,很多学校没有纳入有效的监控范围之中。
家校沟通频率低。教师与家长沟通,一般以QQ或短信或电话沟通为主,很少有教师主动进行家访。体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频率更低了。教师需要家长的配合,因为需要特长生进行体育训练,为学校争光。这些幼儿常给教师带来麻烦,教师不得不与家长进行沟通。
家校合作层次浅。目前文化学科家校合作途径多,形式多,评价也多,因为文化学科每天有家庭作业,需要家长参与与支持,常见的方式,就是“打卡”。但体育类合作,据调查几乎没有。原因是一是体育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二是体育教师在校课务重杂务多,教师没有更多余力去与家长合作。
家校合作评价无。家校合作就体育学科而言就很少,评价就更少了,一般的评价也只是让家长参与学期末的教师满意度测评。再则家长参与教师满意度打分,一般也是作当“老好人”,都是给予好评。这样的评价,就成为形式主义了,失去评价的意义了。
其实,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水平,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家长也应该成为幼儿体育锻炼的支持者与陪伴者。当然我们的体育老师大多数情况下与家长的联系也比较少,幼儿出现了问题,大多数都是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沟通效果会受到影响。其实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陪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关注到孩子的身体锻炼,这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2 以赛促练,提高亲子活动积极性
体育节是每个学校的固定节日,体育节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体育节上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并通过各种宣传,如海报、升旗仪式等,让幼儿对比赛充满了期待。通过赛前发送告家长书和班级群的形式让家长了解比赛规则,结合自己孩子的比赛项目,陪伴孩子一起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训练,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课余锻炼,比赛结果固然很重要,但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进行挑战更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因此,让家长了解幼儿的体育比赛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幼儿练习水平。
3 及时评价,促进家校体育发展的持久性
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的家长参加到活动中来,对学校体育课程整体成效的提升相当明显。我们认为保持家校合作的持续性非常重要,没有后续跟进和鼓励措施,会让孩子和家长失去积极性。在开展的各类体育活动中,对参与到活动中的孩子和家长都要有鼓励措施,定期开展校外体育小达人、校外体育辅导员和体育健身家庭等评比活动。并由学校颁发证书,对每次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进行记录,对于积极参加亲子活动的家庭给与奖励并由学校颁发证书,对优秀家庭进行表彰,让孩子有荣誉感,让家长有价值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家长为了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
4 体育游戏推动幼儿身体的成長发育
幼儿阶段作为孩子身体各项机能发育的时期,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运动,实际上也刺激了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不论是幼儿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还是其身体素质与身体适应能力,均实现了全面的发展进步。首先,幼儿参与到体育游戏以后,幼儿的骨骼、肌肉与关节都能够实现快速的发育,让骨骼之中的骨密度不断增厚,骨径变粗,使其骨骼更加的坚固,使得幼儿的骨细胞生长能力不断增强,骨骼实现纵向的发展。其次,通过体育游戏,幼儿自身的心肺功能也得到有效提升,其神经系统也更好实现对于肌肉活动的控制与调节,并且幼儿的呼吸道适应能力与抵抗力也能增强。此外,幼儿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还能够使其脑部实现良好的发育,提升其反应能力,让幼儿的肢体变得灵活协调。最后,幼儿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进行走、跑、跳等各种运动,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水平得到提升,实现对于其身体力量与耐力的有效锻炼,促使幼儿身体实现全方面的发展进步。 另外,幼儿多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促使幼儿身体适应能力的提升,使其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避免各种病毒的侵害。当前,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就体弱多病,导致家长在喂养孩子过程中,都非常小心翼翼的,不仅害怕孩子吃错什么东西,也不敢让孩子到户外吹风和运动,每天孩子只能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其实这样并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在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帮助幼儿参与到适合的体育游戏中。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体能得到了训练,其体质水平自然能够提升,也能够减少生病的几率,够促进幼儿身体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5 以学校活动为契机,激活家长资源
笔者所在的学校,体育活动较多,如以常州市“周末爸爸妈妈跟我去运动”为契机,开展了“ 校幼儿俱乐部超级联赛”活动,充分激活家长资源,聘请家长作为校外体育指导员,通过微信、qq等多种形式组织家长进行亲子赛,自发组织小队训练,进行口号、队旗的设计,丰富了幼儿的体育生活,同时也架起了家长与幼儿体育锻炼的桥梁,开启了幼儿丰富的体育生活的美好篇章。每天放学后乃至周末,幼儿可以在家长志愿者的协助组织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这样的家校合作方式,大大激发幼儿了参加运动的兴趣,提升了运动技能水平。
家长对幼儿的体质健康和运动能力很重视,其中不乏运动能力很强的家长,很多家长参加过校队训练,或者经常参加球类比赛,有很丰富的家长资源,通过调查,加强对幼儿的宣传,用幼儿邀请家长,家长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拔聘请校外体育指导员。校外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通过qq、微信的形式积极联系本队家长成员,组织成员之间不定期的开展亲子球类比赛,家庭间的友谊赛,形成家庭社区的体有银核公氛围,丰富幼儿的体育育生活,培养幼儿的体育行为,让幼儿在与家长的亲子子活动中提高了运动能力,养成了运动习惯,也让家长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孩子的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视孩子的运动锻东。
6 “学”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有言:“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从中我们发现,教和学的中心是“做”,唯有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才符合“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在游戏中,幼儿只有真做、真说、真听、真看,在与环境和学习伙伴的互动中才能达成游戏的目标。
案例2:中班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
教师在自主游戏开始前提醒幼儿们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能互相打闹。游戲开始了,幼儿们迅速冲向器材仓库,有的抓起羊角球坐在上面跳着玩,有的滚起了轮胎,还有的玩推车……孩子们自由玩耍,开心无比。突然,女孩1大声喊:“跳方格队到这边来!”这时旁边的女孩2立刻拿起一个多功能拼图框朝她走来,几名幼儿一会儿把拼图框摆成长条,一会搭起了楼房,他们一会儿摆一会儿跳,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了跳格子的队伍。很快集体的跳格子已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其中一名幼儿提议,两人一组手拿拼图框,几组幼儿摆成一条隧道,其他人玩钻隧道的游戏。这时,班里其他幼儿也都逐个排队等候过“隧道”。
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游戏里,幼儿亲自做,在体验中建构起经验体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对于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游戏,他们都拥有体验的机会,他们收获了成功、失落等各种人生体验,无论是哪一种体验,都是幼儿所本应有权利体验的。在“做”中“学”才是幼儿应该拥有的“真”教育,在这样的“真”教育中,幼儿的“学”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快乐的。
7 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进步
幼儿时期作为幼儿自我概念产生的重要环节。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其产生的各种行为基础都是身体的活动能力,所以幼儿往往需要确认自己的身体活动能力,这实际上也就是“自我概念”产生的中心。在生活与活动过程中,幼儿是采用怎样的方式和人进行交流、遭遇困难时是怎样的选择,是否能够积极解决与应对,都被幼儿的自我映象所影响。
幼儿大部分的体验都与身体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在幼儿时期其是否能够大胆的进行攀爬、跳高、跨跳等,在成人以后就能够通过肯定与同伴的钦佩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并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也更愿意选择高难度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所以,对于此类幼儿来说,就算其在游戏中遭遇困难,也要积极尝试与克服,最终构成积极良好的自我价值观念。
体育活动在帮助幼儿形成较好的“自我概念”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较好的个性品质。相关研究表明,运动能力和幼儿个性特征形成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体育游戏中幼儿往往能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所以,对于幼儿教育者来说,就必须要在体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充分的关注幼儿所表现出的各种个性品质,更好的培育幼儿的个性品质。
8 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阶段,利用体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与心理的发育,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社会行为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关键期,各个年龄段的运动能力优势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教育就必须要重视幼儿体育游戏课件,促进幼儿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给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