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艺术分析与演唱实践策略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yqyy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声乐作品《一首桃花》是我国现代歌剧《再别康桥》中的咏叹调,塑造了一名清素高雅的女性形象。整部作品在传承我国音乐艺术内涵的基础上,也引入了西方创作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内涵,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本文先阐述了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创作背景,接着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和音乐艺术特征,最后从灵活把握情感要素、丰富作品人物形象、实现作品二次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演唱实践策略。
  【关键词】 声乐作品;《一首桃花》;艺术分析;演唱实践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094-02
  在当前我国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开始走向文化自信的道路。在这种背景下,针对于我国文化体系的研究活动也变得更加频繁,音乐艺术也不例外。在声乐艺术中,我国近现代时间里创作了很多经典声乐作品,《一首桃花》也是其中之一。这首声乐作品选择了桃花为对象,通过浪漫诗句和悠扬旋律,凸显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针对于这部声乐作品的研究,可以较好提高明着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给这部作品的二次創作也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一、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创作分析
  声乐作品《一首桃花》选自歌剧《再别康桥》,位于这部歌剧的第五部分。这一段声乐作品直接取材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林徽因遇到往日挚友,在跟挚友交流互动的时候感慨事态变迁,并以桃花为主题,抒发自身情感。她结合自己的回忆场景,将自身比喻成桃花,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元素[1]。在进行声乐作品创作的时候,创作者也全面贯彻了以物喻人的策略,同时也没有引入交响乐等元素,使得这一段声乐作品更加朴素。但也正是这种设计方式,使得这部声乐作品具有了更强的情感感染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演唱者的自身声乐演唱素质,使得声乐作品的演唱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艺术分析
  (一)作品曲式结构分析
  声乐作品《一首桃花》在创作的时候,实现了我国传统诗词元素以及西方创作技法的融合,使得整部音乐作品的风格非常独特,同时在曲式结构方面也比较清晰。总体来看,这部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主要分为A段和B段。与此同时,这部作品还布设了较长的引子,并利用引子来营造一种唯美氛围,同时也使用优雅舒缓的曲风来烘托了女主角的清新脱俗形象。作品的A段设计为g小调,4/4节拍。整个乐段中有p音乐标记,在起音的时候应该适当降低,并呈现逐步增强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行两次减弱调整,使得整体旋律变得更加优美,同时也可以推动乐曲逐步向前。在“朵朵凝露的娇艳”处,A乐段达到了第一个高潮。这部分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也使用了大跨度音程,使得旋律整体比较高,同时旋律的起伏水平也比较突出,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音乐色彩。在“含着笑”处,创作者则使用了简短紧凑的节奏设计方式,使得这一乐句可以更好连接后续情感内容[2]。整体上来看,在A段音乐结构设计的时候,创作者使用了较多连音线,使得每一个乐句的连贯性更加突出,同时也通过这种连贯性突出了桃花的柔美。与此同时,A乐段还有较多乐句开头都使用了八分休止符,使得各个乐句之间的换气口非常均匀,更好凸显了桃花的柔美形象。
  A乐段结束以后,在进入一个较短间奏以后开始进入B乐段,同时音乐调性也从之前的g小调转变为B大调,在节奏方面也出现了调整,转变为了3/4拍和4/4拍交替使用的模式。在乐段速度设计方面,则体现出从弱变强的态势。这里需要注意的是,B乐段在较短时间里就完成了速度增加。即在B乐段第一个“看”字处设计了长时值,并依托于此进行渐强处理,使得整部乐曲可以跟A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后续旋律设计方面,B乐段引入了递进手法,表现出了旋律的起伏性,但跟A乐段相比较来说具有更强的音乐表现力。在B乐段即将结束的时候,整部乐曲重新回到了g小调,可以跟A乐段形成较强的呼应。
  (二)实现了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
  在声乐作品《一首桃花》中,创作者实现了歌词内容和音乐旋律的有机结合。在具体设计的时候,通过引入中国诗词作为歌词,同时也引入了优美旋律,使得整部音乐具有更强的抒情成效。在乐曲前奏当中,使用了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配合钢琴乐器,营造了非常浓厚的艺术氛围。这种优美意境给A乐段的开展打下了坚实支撑。在A乐段中,“桃花,桃花”的歌词也跟旋律实现了较好的配合。给直接引出主题,同时重复的“桃花”也跟主旋律律动实现了较好配合与联动。不仅如此,在A乐段中还将“字眼”比作桃花,同时也赋予了桃花的书香气息,直接通过歌词指代林徽因本人,具有较强的灵动性,跟柔美旋律也实现了较好联动。在B乐段中,主要通过排比等修辞手法实现歌词的编排与设计,同时还配合使用了五度向下的旋律模式,突出了歌词蕴含的情感[3]。特别是三连音的使用显著凸显了旋律的不稳定性,跟此处的歌词“多情的痕迹”可以实现较好的结合,显著提高了歌词蕴含的艺术内涵。
  (三)伴奏模块的设计
  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伴奏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强化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各类音乐作品中,伴奏的功能主要就是抒情。而小提琴在抒情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成效,因此这里也使用了小提琴乐器进行起始阶段的伴奏设计。在A乐段的伴奏设计方面,主要使用了钢琴伴奏模式,同时使用了八分节奏突出了旋律特色。在A乐段后段伴奏设计过程中,使用了柱式和弦的方式有效强化了音响效果。在A乐段结束的间奏中,钢琴部分设计为均匀柱式和弦,同时还音乐色彩转化为b大调,使得音乐色彩变得更加明亮。在B乐段中,大提琴、小提琴和钢琴同步进行,使得伴奏音乐可以层层展开,使得伴奏音色可以跟小提琴等乐器较好融合在一起,形成静谧的氛围。
  三、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演唱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红石峡摩崖石刻文献的数字化保护及其旅游价值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红石峡的实地调研,查阅和收集了大量与摩崖石刻及其数字化保护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是将数字化保护技术引入到摩崖石刻的传承中,这是对石刻文献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也是对石刻文化更快速、更有效地传播。  【关键词】 石刻文献;数字化;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阅读此书,会对皇权有更客观的认识。汉朝在中国古代王朝中对皇权的限制是最为严格的,选择汉朝为视角,能够更好地分析中国古代皇权所受制约。  【关键词】 皇权;汉朝;政治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063-0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此书对汉
期刊
【摘要】 在传播媒介空前扩容的背景下,传播的门槛与成本大大降低,非遗文化的传承也得以搭上新媒体的快车进行更好地保存与传播。本文通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以及田野调查等方式,就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当地人对服饰非遗的态度及媒介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当下裕固族服饰非遗传承传播中所呈现的几大主要媒介样态做简单举例分析。  【关键词】 裕固族;服饰;非遗;媒介样态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为例,通过查找相关文獻,实地考察和访谈,归纳整理了前美村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指出了当前存在发展现状和形成理念的问题,给出了保护发展相关政策。  【关键词】 古村落;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我国音乐的钢琴改编曲具有非常显著的特色,主要以我国传统民间音乐进行改编,融入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粹内容。这也使得钢琴改编曲具有较为丰富的音乐艺术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索。本文以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为例,分析了这部钢琴改编曲的创作背景,同时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的音乐特征,并结合相关研究经验探究了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的演奏特征,从而展现这部音乐作品的艺术内
期刊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的传承,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笔者针对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进行探索,以求弘扬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遗产,通过此文来对研究所得进行阐述。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074-02  一、引言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
期刊
【摘要】 电影艺术不仅能够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彰显艺术审美效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变革,传统文化元素与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为时下人类提供了独具魅力的文化形式。当下的电影艺术越来越关注作品的民族性,只有实现电影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才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本文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
期刊
【摘要】 日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诞生出了一种独有的美学思想——阴翳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日本民族的文学艺术创作及审美观,并由谷崎润一郎进行了总结。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美学思想,通过将之与世界的普世价值观相结合,将阴翳美学思想传播到世界。本文分析《千与千寻》当中关于阴翳美学的具象与抽象表现,并分析如何将本民族文化与世界当代普世价值观相结合,将本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扬到世界
期刊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山西省积极开发民俗资源,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山西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探讨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民俗类项目或多或少地遭到了中国现代化带来的冲击。基于现状,探讨了多元文化形式的冲击、创新发展意识不足、传承人的生存困境和宣传力度不足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造成的威胁,并提
期刊
【摘要】 花木兰是一位家喻户晓、传奇色彩浓厚的巾帼英雄,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叙事诗《木兰辞》中。2020年华特 · 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花木兰》真人版电影在全球引起热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花木兰再次进行影视改写。在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角度下,探讨真人版电影的改写部分,剖析诗学、意识形态和赞助人对真人版电影多方面的改写影响。  【关键词】 《花木兰》;意识形态;操纵理论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