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一件有效“武器”。在语文教学中,“以读带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试着从四个方面对“以读带讲”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探究: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四、注重学生朗读的评价。让“读”弥漫语文课堂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关键词】以读带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
“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一件有效“武器”。可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尤为重要。目前“以读带讲”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放出了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捧。笔者就“以读带讲”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明确学生“读”的作用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明确它的地位和意义,摆正读与讲的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靠老师讲解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下,由学生去读,去悟。因此,课堂上要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更多读的机会。只要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读”,那么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以及学生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也就不是难事了。
二、“以读带讲”讲求方法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在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
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1.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角”。
2.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3.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往往少不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三、注重学生朗读的评价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爱学习的强烈愿望。不管哪个学生阅读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所以,在学生朗读完后,不能马上提问“他刚才哪里读错了?哪里读得不好?有没有读出感情?”等只找缺点的话。因为这样会令学生产生挫折感和失败的心理感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所以在朗读评价过程中我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要恰如其分,又要妙笔生花;学生之间的评价既要公正,又要有质量。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他们参与朗读的激情和兴趣。
【关键词】以读带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
“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一件有效“武器”。可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尤为重要。目前“以读带讲”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放出了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捧。笔者就“以读带讲”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明确学生“读”的作用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明确它的地位和意义,摆正读与讲的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靠老师讲解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下,由学生去读,去悟。因此,课堂上要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更多读的机会。只要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读”,那么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以及学生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也就不是难事了。
二、“以读带讲”讲求方法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在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
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1.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角”。
2.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3.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往往少不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三、注重学生朗读的评价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爱学习的强烈愿望。不管哪个学生阅读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所以,在学生朗读完后,不能马上提问“他刚才哪里读错了?哪里读得不好?有没有读出感情?”等只找缺点的话。因为这样会令学生产生挫折感和失败的心理感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所以在朗读评价过程中我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要恰如其分,又要妙笔生花;学生之间的评价既要公正,又要有质量。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他们参与朗读的激情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