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8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因此,培养开拓性的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粗浅的阐述。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的情绪冲动。从孩童时代直至成为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是极其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的,它或者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或以震撼心灵的方式推动发展的跃进。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学实践证明,在一位传统保守而又暴戾的教师管教下,可把许多原本活泼、肯思、善动脑筋的学生变为循规蹈矩、僵化被动;而一位具有开放求新的教师可把一些胆小内向规矩的学生培养成积极进取、奋进创新的开拓型人才。由此可见,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越条件
  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由于受封建儒学思想的影响,几千年来,师生关系一直维系在“师道尊严”、“唯师独尊”的局面上。教师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心安理得的强制学生,教师往往是“一言堂”,是标准答案的代言人和“真理”的化身。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变得处处谨小慎微,诚惶诚恐,要么成为俯首贴耳的“小绵羊”,要么就是继承其师衣钵而成为“权威主义者”,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托兰斯早就指出,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对各种问题提出独特新颖的见解和看法,产生异乎寻常的思维,老师再加以合理引导,剖璞见玉,那么,学生的思想就会迸射出创新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逐渐的培养出来。
  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俗话说:“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世界许多重大发明都是从“想”开始的。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万有引力,揭开了宇宙之谜。瓦特由水汽顶起壶盖想到蒸汽动力,改良了蒸汽机。门捷列夫从扑克牌中想到了化学元素的排列顺序,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如此等等,都是想象力的巨大作用。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站在历史和责任的高度,竭尽所能、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宽广的想象空间,让他大胆想象,发散思维,并敢于质疑,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认识,有所创造,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鼓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
  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作为育人者,更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用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去肯定学生的所作所为,以激励他们去创造。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是学生勇于创新的动力。一位特级教师介绍他在美国听一位教师上《蚯蚓》一课见闻中说,上课一开始,老师拿出了一包正在蠕动着的蚯蚓,让学生每人拿一条,并要求仔细观察其外形和特点,然后各抒己见。有一位学生把蚯蚓放到嘴里嚼了嚼后说,蚯蚓的味道是咸的。教师听到学生这一创造后的体验后,立刻表扬了他这种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的精神,给了学生敢于创新的勇气。这种做法非常可取。今天,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这种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敢于创新的新一代,试想,如果学生有一点不同寻常的想法、举动,老师就认为大逆不道,甚至一棍子打死,那么,学生的创新从何谈起?因此,在教学中细心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掌握鼓励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总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树立“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观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其提供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善于多角度的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青少年。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文明是高度发展,但在人们的脑海里,仍然存在体育教学就是如何组织学生蹦蹦跳跳。甚至一部分体育教师本人,也认为体育课就是传授体育知识及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体育的实质: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呢?  一、体育教师的精神风貌是加强体育教学中精神文明教育的先决条件  体育教师本身,要具有崇高的理想、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平时加强自我修养
期刊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中考命题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等目标的基础上,日益呈现出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面对这些变化和发展,在初三思想品德课的复习阶段,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初三思想政治教师都需要思索和解决的问题。在此,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贯彻《课程标准》,落实“基本要求”  初三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整个复习课教学中
期刊
培养21世纪高品位、高素质人才,语文教育势必要加强文学课教学。“文学是人学”,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灵魂,也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也可以提升人的品质。加强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重塑人文精神,完成自我超越。因此必须注重文学课教学,加强文学素养教育,形成“大语文”氛围。  在新课标教学理论的观照与实践的探索下,笔者以为实施中学语文文学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
期刊
虽然我们提倡无差别教育已多年,可城乡差别依然显著!城市中学早已有了三机一幕、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可以使用金山词霸、语料库和词汇检索等软件查找单词、短语和例句,还可以使用电子词典帮助阅读,鼠标取词,极为省时方便;城市从小学就正规地开设英语课,教学条件好,师资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到中学后学习相对轻松;城市家庭条件较好,学困生可以请家教辅导,等等。  农村学生就不那么幸运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至
期刊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我相信,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今天,我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这个话题。  一、上好一堂语文课,要有效调控教学时间  语文课堂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对语文教材怎样运用,与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时间关系重大。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强调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个性阅读,独特感悟等等,都很花时间。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安排,
期刊
体育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它应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体育教学为基础对课堂进行预设。那么,如何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些什么呢?  一、教学方法的编写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需要,体育教学策略的设计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方式上,要改变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合作探究,发挥主动创造能力。教学呈现方式上,不光是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学习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小学生的学,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小学生的智力,促使小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神经、情感也就无意识地产生动力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工具,这些工具不仅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本篇文章就讲一下这些现代工具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只凭一本、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嘴巴一张一节课”。教学媒体的单一,教学手段的落后,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录音、幻灯、投影、录像、语言实验
期刊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