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何人点亮一抹绿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_8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植物的实验室居然是一片蓝色?我这样向学姐吐槽。而学姐淡定推一推眼镜,示意我往窗外看,啧,一片葱翠的水稻。
  植物保护这四个字似乎听起来十分高大上,毕竟又是植物,又是保护,可是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明白其中的艰辛和荣光。
  绿遍山原白满川
  在踏入华农校园前,我对我的专业是充满了期待的。
  我自小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尤其偏爱多肉植物,哪怕是高三如此紧张的那年,我也养好了好几盆多肉,一一送给老师和同学。
  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看到植物保护,心念一动,这四个字像是是吸铁石一样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而哪怕是农业大学,哪怕是农科类专业,我也想要选择。
  这是一个来自城市的小姑娘,对于一片又一片的苍翠的期待。
  倘若说植物保护这个专业是否与我的期待有所悖的地方,我可以很诚实地说,有。在真正开始学习植保后,学长学姐开始告诉我们学植物保护以后就是去卖农药的,我的心一点点都沉下去,这与我期待的未来一点都不相同。
  后来我读到诗里写:“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又突然想,多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开始赞美农人,而我们本身就应当成为新一代农耕者,为农者,怕什么“卖农药”这样不好听的名号,农田里的植物蓬勃生长才是我们的期待。
  大家在进入大学以后,自然会发现,哪怕是自己喜欢自己选择的专业也有种种不符合心意的地方,但是千万不要一开始就排斥,一开始就想转专业,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也许就像我一样,心中那点叫做农业的小苗,就开始一点点地蓬发了呢?
  写作实习读作踏青
  身为植保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许多实习的机会,譬如说课程实习,譬如说生产实习,而这些都是我们每个学期最期待的课程。因为尽管叫做实习,但是实际上这些实习,给予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踏青机会。
  植物课上必备的一门课是老师带我们满校园认植物。
  华农本来就是中国校园里数一数二的大,身为狮子山山头学子的我们,拥有着依山傍水的好环境,因此这也是植物更加能够旺盛生长的一个环境原因。我们初上大学,对于学校里种的种种植物,自然是一知半解的,故而植物学老师挽了袖子对我们说:“这正所谓,一花一草,都是学问。”
  待到我们真正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学问,真的是大大的有。
  甲君方要踩过草坪,老师便急忙拦住了他,蹲下身,拈起甲君才想踩下去的一簇小草,那草中还开着一两朵蓝白色的小花,十分清新可爱,但就算是这样,也免不了它就是一丛杂草的命运。
  老师却不这样说:“你们猜猜这是个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猜的答案也是乱七八糟,最后老师说:“这是直立婆婆纳,玄参科。”千万不要认为玄参科是多高大的植物,玄参科的植物往往是草本和灌木,而直立婆婆纳也是玄参科的一种,老师说这样矮小而不起眼的植物也有花语,是为健全,婆婆纳可治咳嗽,感冒,受到婆婆纳花语祝福的人都能一辈子幸福安康。
  我们嘻嘻哈哈地摘了婆婆纳来送给对方,这样一朵小小的花,却承载了少年少女的一方心意。
  尤其记得的是一种灌木小花,叫做六月雪。植物学老师本是个优雅女子,她折了一小枝花,朝我们笑:“这叫六月雪,六月飘雪沉冤亦得雪,你们见了这样的花要心怀着正义感呀。”
  那开在水边的花一枝枝地摇曳,老师的话也摇在我的心中——有时候我们,却可以从这一棵棵小小的植物里学到人生意义,这又何尝不是植物学带给我们的宝藏。
  当然,我们实习也不仅仅是动动嘴皮子的。
  等我们的专业课,譬如《植物病理学》、《农药学》、《植物检疫》等课学习得差不多了,我们就要正式踏入农耕生活。
  我们在实习中播种过棉花,也曾经种过玉米,一点点看着那些由我们种下的小生命生根发芽,那样的快意是我曾经没有想到过的——在这个地球的一个地方,我曾精心呵护过一个生命成长,而大抵也是因为如此唤醒了我的雄心壮志,我想维护好更多的绿色植物,让这些在田里面的植物更好地生长。
  我们也曾经去过中科院、省农科所等专业的科研院所实习,那里的老师,不管是谁都是行业里的大牛,随口指点一句都是财富,我几乎是像一个海绵一样汲汲吸收着在这些专业院所里收获的知识,也是因为得以在这里实习,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更多更专业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供我们学习,也有一片广袤的试验田成为我们真正地认识到植物保护精髓的天地。
  当然,我们更加下过基层学习,实际上,每一位农民朋友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和对象,我实习的时候,那位小哥哥其实并不比我大很多,但是他能一瞥就知道农作物该用什么农药,而我们只能对照着书上的知识,战战兢兢地猜测和用药,但是在实习的后期,对于植物病害的诊断我们也开始得心应手起来,甚至班上的大神,能够用现有的材料,为各种植物病害调配药剂。而我大概就是从这一次次的实习当中,开始明白了什么叫做实践出真知。
  实验室里说农耕
  作为一名新农民——我已经毫不谦虚地称呼自己为新农民,也渴望着在学业结束之后,去到科研公司工作,将自己所学用于新兴的农业事业中,我们不单单是要下田,更多的是要在实验室调配不同的试剂;做不同的培养基;养不同的菌,农业再也不是只能风餐露宿始终在野外,而是可以在更好的科学环境下来进行农作物的防治和保护,而农药也不再是沿用前人的智慧,而是可以依靠我们自己的研究,出现更多优良的品种。
  研究水稻领域无人不晓袁隆平,而研究油菜的,傅延栋老师的大名也人人都知道。我尤其记得老师说:“我们研究农业的,就是要多下田。”这话没说错,用高尖端的实验,和最质朴的田间实际材料结合,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发现,甚至是改变世界的发现。
  在沉浸于农业學习的如今,我已经不再在别人用嘲笑语气说“噢你就是种田的呀”的时候面红耳赤地同他争辩我专业的是非了,而我也不再后悔选择了这个专业,哪怕它又苦又累,一点都不适合我这种下田要擦三层防晒霜的精致女孩子。
  ——因为啊,总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有人去做的,况且民以食为天,我总想着,这门研究即便路途险阻,但未来那扇门写着的是人类。做好植物保护、做好农作物保护、做好农业研究,却也成了我不愿舍弃的责任。
其他文献
阮籍守丧期间,有一天朋友裴楷前去吊唁,在灵堂哭拜,而阮籍却披散着头发坐着,既不起立也不哭拜,只是两眼发直,表情木然。  裴楷吊唁出来后,立即有人对他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我看阮籍根本没有哭拜,你为什么独自哭拜?”  说这番话的大半是挑拨离间的小人,但我对裴楷的回答卻很欣赏,他说:“阮籍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遵循礼法。”我觉得这位裴楷虽是礼法中
期刊
你听过的最令自己动容的一句话是什么?下面这些话,看到哪一句你控制不住了?小编停在了“老爸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你幸福”,你呢?  “我爱你”  那天,电视上有一个广告讲爸爸妈妈之间要勇于说出“我爱你”,我把我爸叫来,说不曾听到爸爸对妈妈说“我爱你”。我爸扭捏了半天还是躲到屋子里了。我看着失落的妈妈,对她说了句“我爱你”。我这才发现这,原来自己也是第一次对妈妈说爱她。  “我希望你自由”  妈妈对我要求
期刊
一则“临沂网戒中心发生惨叫”的新闻在微博热搜上了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被接下来的消息掩盖过去了,但触目惊心的伤害仍在蔓延,那些被“电击治疗”的可怜的孩子们究竟是屈服了武力还是真的清醒了呢?我不敢过多地关注,因为除了对自己的无能愤怒以外,我什么也做不了。但庆幸,这个世界仍有勇士,清醒、纯净、有力量,愿你我都可如此。  ——本栏主持:容易激动张小飞  文本节选: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
期刊
有一天,我跟一个作家聊天,他说,尊严需要金钱来支撑。这是事实吗?  當然不是。这只是他的一个概念,而现下大部分人也认同这个概念——有钱有房有车才是成功,没房没钱没车就不成功——然后被这种概念牢牢地束缚住自己,或认为自己活得非常失败、非常潦倒、没有尊严,或为追逐成功的标签而不断地“被选择”,也就是在外部世界的裹挟下,不得不做出一些选择。但是,裹挟你的真的是外部世界吗?  我们在乎很多东西,但其实我们
期刊
素材速用:书画有留白,意悠远深邃;文学有留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戏剧有留白,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师;山河有留白,天地浩然宽广,不可杖测;音乐有留白,绕梁三日,美不胜收。生命别太拥挤,才能游刃有余。  我想回到空白。我努力使自己的思维归零。  我的脑中充满了太多的规则、道理、意见、目的,而我越来越发现它们的虚伪,不过是日复一日,远离真实生活,趋应世故,习惯的结果吧。而那些习惯世故,虽然使我
期刊
刚刚经历完高考不到一年,高中的学习依然历历在目,对错题集的使用记忆尤为清晰,可以说,没有错题集对我的帮助,我不可能在我现在所在的地方。  题目是永远都刷不完的,我不知道别人面对永远都做不完的题目、永远都有的新题型、次数频繁的各种大考小考,会不会有一种无助感,反正这种无助感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我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使用错题集的方式。  高中第一次月考,我数学考了67分。老师安慰我:“你还不是无
期刊
在春天读书,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从烟雨朦胧的小巷里走过,静享春的清新,蓦然回首,却又发现一树红杏点燃春的热情;在夏天读书,是“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在绿树白花间徜徉,在一片树荫下沉沉睡去;在秋天读书,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登高望远,愁绪万千,慨叹人生与家国的命运,更立志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冬天读书,是“江涵秋影梅花瘦,四无尘,夜窗如昼”,顽皮的孩童们雪球
期刊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曾经我十分讨厌这句话,因为我觉得做人就该真实、诚信、善良,而不应该耍滑头,但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有其一定的道理 。   事实证明,为人处事太过于死板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会带给你太多不利。也许你会感到十分委屈,认为自己讲的是实话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你不受待见的原因,恰巧就来源于你所说的大实话,并非这些话的含义有什么错,而是你说得太直白,伤了他人的面子。好面子是中国人的天性,从古至
期刊
1  “乘坐绿皮火车到传说中的湘南海岸,听说火车的椅子是绿色的,窗台的铁柱被阳光照得发亮。”这是一段来自陈绮贞的自白,歌词所描述的场景,曾让生在北方的我,对遥远的南方充满着长久地迷恋与向往。  现在回想,当初决定独自前往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也不过是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  当时我正经历着大学里最艰难与痛苦的一段岁月,为期九个月的考研复习,成绩公布下来,我最终以总分排名第三,英语单科差国家线两分而与南
期刊
青春奋斗的日子和理想的岁月却并不是平坦的,流过的落寞与苍楚也会夹杂着迷茫,但我们会向前,向前……  <独上西楼>  我在初中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成天专心学习,不问他事的好学生,整天除了与那些“狐朋狗友”为伴之外没有别的事情,对人生并没有什么概念。然而,时间他老人家却告诉我,青春不拼搏,你要青春干嘛。这么一句话,把我从迷惘中拉了出来,重重地给了我一巴掌。于是,我开始奋斗起来,对于未来,我的心不再迷惘。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