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本人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训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导学者:(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4)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5)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这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老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以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运用要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训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导学者:(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4)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5)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这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老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以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运用要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