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提出了较高的人格标准。他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是做到“仁”,最完美的人是“仁人”。
教文化,教做事,教忠诚、教守信,他还教诗、书、礼、乐,以此来塑造理想的人格。
——埋头学习,还要反复学习,践行所学,快乐吗?有时快乐,有时不快乐。
——外地来了熟人朋友,我要把手头的事放下,要跟单位请假,要告知妻子,要考虑如何接待,有时高兴,有时觉得麻烦。
——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细细想来,唉!谁是知心的人呢?更有那说三道四、误解中伤的,经常为这事抑郁或恼火。
而孔老夫子却温情脉脉地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问题可以这样看,事情可以这样想。于是,我就调整了心态:高兴而认真地去演习所学,高兴而热情地迎接远方的朋友,平静地对待别人的猜疑和误解。进一步,就想,为什么不能更高、更远、更深、更灵活地看问题?为什么不让自己始终快乐或平静?
2500多年来,不知多少人听了孔子的话,调整了心态,快乐平静地生活,免去了多少麻烦;也不知有多少人,从孔子那里学会了思考,学到了智慧。
人生的价值观和幸福感,原是植根于心性的。没有经过教育塑造的心性,多被本能、私欲和浅见左右,很难让人健康快乐地生活。孔子的学说,是塑造心性的学说。他不断言人性的善与恶,他只提出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事,怎样思考。他穷其一生,试图塑造理想的君王和臣民。
塑造心性是一个庞大的精神工程。这个工程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在曲曲折折发展的历史中,不同的时势,不同的政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经常被选中的,还是孔子的那些温和的或武断的只言片语。是不是真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敢断言。只是,我们从世世代代帝王将相、名士英雄、黎民百姓的精神世界中,在历来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道德及民间风俗中,都能找到不少孔子思想的基因。司马迁讲:“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个远在西汉的知识分子的评断,今天读来仍不过时。
孔子提出了较高的人格标准。他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是做到“仁”,最完美的人是“仁人”。什么是“仁”呢?“仁”,就是“爱人”。
从本能私欲上讲,人是只爱自己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分析一下历史和现实中种种的丑与恶,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劣行都来自于“为己”,而且多来自那种低级的、狭隘的、粗野的“为己”。可见私欲之可怕。一人放纵私欲,多人就要受到伤害;多人放纵私欲,人就不能共存。也许正是基于此吧,孔子提出要“爱人”。“为己”与“爱人”,看起来南辕北辙,但我们却可以作这样的思考:我不爱别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爱?得不到别人的爱,怎么能够“为己”?“爱人”也正是为了“为己”,更多的人“爱人”,更多的人就都可以实现“为己”,不过是更高层次上的“为己”,是大家共同的,而不是一己的“为己”。两三个人是这样,更多的人也是这样,推而广之,家庭、民族、国家也是这样。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大家都爱人,世界还有什么丑恶呢?只是要做到“爱人”,就要对本能私欲进行约束,这需要知识和智慧,需要层次和境界,需要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
选择“仁”,是不是很难呢?孔子说,不难不难,“我欲仁,斯仁至矣。”一个欲念、一个选择而已,非常简单,没有规定谁行谁不行,不需要接受考验、审查,只要你想做仁人,仁的大路就摆在你的眼前。这与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类同。
怎么样塑造心性?要教育。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教化他们。”孔子毕生,于己是学而不厌,对人是诲人不倦。他像一个园艺师,在人性的园林里拔草、剪枝、扶弱、除虫、浇灌、施肥、排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只为人性的园林更美。教人什么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教文化,教做事,教忠诚、教守信,他还教诗、书、礼、乐,以此来塑造理想的人格。
他讲:不分族类,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还有另一层意思: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塑造的,所有的人都应该被塑造。
讲了教,他还讲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就是说,虽然你具备个别好的品质,不学,也不完美,搞不好还要坏事。比如,你善良爱人,但不好学,不该行善时行善了,就会干愚蠢的事;你勇敢不畏死,但不好学,不该逞强时逞强了,就会惹出乱子,等等。他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拿自己举例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他教导学生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他还告诉人们如何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号召是一回事,多少人真学,多少人能坚持学,就是另一回事了。孔子一方面义无反顾地教,一方面却陷于深深的忧虑。人天性懒散,能学,坚持学,何尝容易。颜回好学,是他最疼爱的弟子。颜回死后,孔子叹息:再也没有好学的了!号称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孔子居然发出这样的叹息,可见学之难。他也举自己的例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人之难塑,在学上就有过不去的坎。学生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讲的道,实在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责斥他:“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进步!”
应该注意的是,孔子没有在人类之外树立一个什么形象让人们去顶礼膜拜,或用生前死后的所谓天堂地狱或怪、力、乱、神去恐吓人们。他的塑造计划着眼于人的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完善。古代西方许多哲学家一直相信上帝的存在,在敬畏上帝的前提下建筑人的精神世界,直至1882年尼采提出“上帝死了”,才开始在无神明的天地里重新构建人的精神家园。而孔子说,“君子求诸己”,至于求诸别人,他认为非君子所为;对鬼神,他主张敬而远之。
教育了,学了,是不是就是“仁人”了呢?不那么简单。就像理论上讲人人可以成佛,但真正成佛的谁人见过?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强调无论何时何地,哪怕忙乱、颠沛流离,都不能违背仁,都要实践仁。这要求是很高的,如同宗教的修炼。他肯定知道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但他还是要提出这样要求,他相信应该有人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要求人们能走多远走多远。他深知人本能的惰性力量太强大,教与学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的是现实,也可视为对好学者的鞭策。颜回如此优秀,在他看来,也只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的弟子,认为只是以日以月计而已矣。他无奈地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的路呢?”正路坦途摆在面前,但多数人止步不前,还有人去走邪门歪道。孔子的忧虑和叹息,何尝不是历史的忧虑和叹息?在强大的本能私欲阵前,与之抗衡的教育家在战斗的间隙,也会感到疲惫和惆怅。
他对学生子贡说,对待别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人家不听就算了吧,说多了就会自讨没趣。教育不是强求,善言不是强制,天下人等,形形色色,怎么会都接受你的主义呢?他是教育家,不是执法官。说归说,别人不听他的,犯过错,也就罢了,但自己的学生不听他的,无仁无义,老头子就火冒三丈了。那个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冉求还帮着他搜刮钱财,孔子知道后大喝:“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我不认这个学生,大家都去,给我狠狠教训那家伙!
爱之深责之切也。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教文化,教做事,教忠诚、教守信,他还教诗、书、礼、乐,以此来塑造理想的人格。
——埋头学习,还要反复学习,践行所学,快乐吗?有时快乐,有时不快乐。
——外地来了熟人朋友,我要把手头的事放下,要跟单位请假,要告知妻子,要考虑如何接待,有时高兴,有时觉得麻烦。
——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细细想来,唉!谁是知心的人呢?更有那说三道四、误解中伤的,经常为这事抑郁或恼火。
而孔老夫子却温情脉脉地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问题可以这样看,事情可以这样想。于是,我就调整了心态:高兴而认真地去演习所学,高兴而热情地迎接远方的朋友,平静地对待别人的猜疑和误解。进一步,就想,为什么不能更高、更远、更深、更灵活地看问题?为什么不让自己始终快乐或平静?
2500多年来,不知多少人听了孔子的话,调整了心态,快乐平静地生活,免去了多少麻烦;也不知有多少人,从孔子那里学会了思考,学到了智慧。
人生的价值观和幸福感,原是植根于心性的。没有经过教育塑造的心性,多被本能、私欲和浅见左右,很难让人健康快乐地生活。孔子的学说,是塑造心性的学说。他不断言人性的善与恶,他只提出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事,怎样思考。他穷其一生,试图塑造理想的君王和臣民。
塑造心性是一个庞大的精神工程。这个工程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在曲曲折折发展的历史中,不同的时势,不同的政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经常被选中的,还是孔子的那些温和的或武断的只言片语。是不是真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敢断言。只是,我们从世世代代帝王将相、名士英雄、黎民百姓的精神世界中,在历来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道德及民间风俗中,都能找到不少孔子思想的基因。司马迁讲:“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个远在西汉的知识分子的评断,今天读来仍不过时。
孔子提出了较高的人格标准。他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是做到“仁”,最完美的人是“仁人”。什么是“仁”呢?“仁”,就是“爱人”。
从本能私欲上讲,人是只爱自己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分析一下历史和现实中种种的丑与恶,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劣行都来自于“为己”,而且多来自那种低级的、狭隘的、粗野的“为己”。可见私欲之可怕。一人放纵私欲,多人就要受到伤害;多人放纵私欲,人就不能共存。也许正是基于此吧,孔子提出要“爱人”。“为己”与“爱人”,看起来南辕北辙,但我们却可以作这样的思考:我不爱别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爱?得不到别人的爱,怎么能够“为己”?“爱人”也正是为了“为己”,更多的人“爱人”,更多的人就都可以实现“为己”,不过是更高层次上的“为己”,是大家共同的,而不是一己的“为己”。两三个人是这样,更多的人也是这样,推而广之,家庭、民族、国家也是这样。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大家都爱人,世界还有什么丑恶呢?只是要做到“爱人”,就要对本能私欲进行约束,这需要知识和智慧,需要层次和境界,需要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
选择“仁”,是不是很难呢?孔子说,不难不难,“我欲仁,斯仁至矣。”一个欲念、一个选择而已,非常简单,没有规定谁行谁不行,不需要接受考验、审查,只要你想做仁人,仁的大路就摆在你的眼前。这与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类同。
怎么样塑造心性?要教育。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教化他们。”孔子毕生,于己是学而不厌,对人是诲人不倦。他像一个园艺师,在人性的园林里拔草、剪枝、扶弱、除虫、浇灌、施肥、排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只为人性的园林更美。教人什么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教文化,教做事,教忠诚、教守信,他还教诗、书、礼、乐,以此来塑造理想的人格。
他讲:不分族类,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还有另一层意思: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塑造的,所有的人都应该被塑造。
讲了教,他还讲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就是说,虽然你具备个别好的品质,不学,也不完美,搞不好还要坏事。比如,你善良爱人,但不好学,不该行善时行善了,就会干愚蠢的事;你勇敢不畏死,但不好学,不该逞强时逞强了,就会惹出乱子,等等。他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拿自己举例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他教导学生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他还告诉人们如何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号召是一回事,多少人真学,多少人能坚持学,就是另一回事了。孔子一方面义无反顾地教,一方面却陷于深深的忧虑。人天性懒散,能学,坚持学,何尝容易。颜回好学,是他最疼爱的弟子。颜回死后,孔子叹息:再也没有好学的了!号称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孔子居然发出这样的叹息,可见学之难。他也举自己的例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人之难塑,在学上就有过不去的坎。学生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讲的道,实在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责斥他:“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进步!”
应该注意的是,孔子没有在人类之外树立一个什么形象让人们去顶礼膜拜,或用生前死后的所谓天堂地狱或怪、力、乱、神去恐吓人们。他的塑造计划着眼于人的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完善。古代西方许多哲学家一直相信上帝的存在,在敬畏上帝的前提下建筑人的精神世界,直至1882年尼采提出“上帝死了”,才开始在无神明的天地里重新构建人的精神家园。而孔子说,“君子求诸己”,至于求诸别人,他认为非君子所为;对鬼神,他主张敬而远之。
教育了,学了,是不是就是“仁人”了呢?不那么简单。就像理论上讲人人可以成佛,但真正成佛的谁人见过?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强调无论何时何地,哪怕忙乱、颠沛流离,都不能违背仁,都要实践仁。这要求是很高的,如同宗教的修炼。他肯定知道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但他还是要提出这样要求,他相信应该有人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要求人们能走多远走多远。他深知人本能的惰性力量太强大,教与学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的是现实,也可视为对好学者的鞭策。颜回如此优秀,在他看来,也只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的弟子,认为只是以日以月计而已矣。他无奈地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的路呢?”正路坦途摆在面前,但多数人止步不前,还有人去走邪门歪道。孔子的忧虑和叹息,何尝不是历史的忧虑和叹息?在强大的本能私欲阵前,与之抗衡的教育家在战斗的间隙,也会感到疲惫和惆怅。
他对学生子贡说,对待别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人家不听就算了吧,说多了就会自讨没趣。教育不是强求,善言不是强制,天下人等,形形色色,怎么会都接受你的主义呢?他是教育家,不是执法官。说归说,别人不听他的,犯过错,也就罢了,但自己的学生不听他的,无仁无义,老头子就火冒三丈了。那个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冉求还帮着他搜刮钱财,孔子知道后大喝:“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我不认这个学生,大家都去,给我狠狠教训那家伙!
爱之深责之切也。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